CN207361653U -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 Google Patents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1653U
CN207361653U CN201720861408.7U CN201720861408U CN207361653U CN 207361653 U CN207361653 U CN 207361653U CN 201720861408 U CN201720861408 U CN 201720861408U CN 207361653 U CN207361653 U CN 207361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reel
rope
connection
compresse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614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银文
佟银平
付殿勤
李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Chuang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Chuang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Chuang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Chuang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614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1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1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16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包含有具有气动马达(3)的气动绞车本体、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的输出端轴联接的制动轴(9)、设置在制动轴(9)上并且用于对气动马达(3)进行制动的盘刹装置(8),当气动绞车本体进行工作时,通过盘刹装置(8)产生的制动力,对制动轴(9)进行制动,从而对气动绞车本体的气动马达(3)进行制动,不再采用手动或脚踏刹车和刹带外包卷筒刹车鼓,因此提高了刹车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

Description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车,尤其是一种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二、背景技术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是以活塞式气动马达为动力,手操作的气动绞车,由于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可靠、维修简单、运转平稳、无级变速的优点,广泛地在石油钻机、船舶、矿山开采等易爆、易燃气体等场所载人和提升或拖拽重物应用,因此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是一种重要的农资,在现有的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中,采用手动或脚踏刹车,刹带外包卷筒刹车鼓,使用寿命短、反应时间长,处理突发事件迟钝,必须有人手动制动,刹车性能差,安全性能不可靠,同时采用手动排绳,操作和排绳不能同时兼顾,提升较重物时,手动无法排绳,排绳效果杂乱、无序、互相叠压,对钢丝绳损坏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因此提高了刹车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气动马达的气动绞车本体、设置为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轴联接的制动轴、设置在制动轴上并且用于对气动马达进行制动的盘刹装置。
由于设计了气动绞车本体、制动轴和盘刹装置,当气动绞车本体进行工作时,通过盘刹装置产生的制动力,对制动轴进行制动,从而对气动绞车本体的气动马达进行制动,不再采用手动或脚踏刹车和刹带外包卷筒刹车鼓,因此提高了刹车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活塞驱动产生端面摩擦制动力的方式把气动绞车本体、制动轴和盘刹装置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产生两端面制动摩擦力的方式把盘刹装置与气动绞车本体和制动轴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排绳器和链条传动装置,气动绞车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支座、配气装置、减速器和卷筒,
气动马达、排绳器、链条传动装置和盘刹装置设置在支座上并且气动马达和盘刹装置分别设置在支座的两个侧面部,配气装置设置在气动马达上并且配气装置的输出端口分别设置为与气动马达的输入端口和盘刹装置的输入端口连通,气动马达的输出端轴分别设置为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轴和制动轴联接并且卷筒设置为与减速器的输出轮联接,排绳器设置为与卷筒相对应分布并且排绳器设置为通过链条传动装置与卷筒联接,盘刹装置设置在制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座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气动马达和盘刹装置分别设置在支座的左右支撑耳部,卷筒和排绳器设置为支座的左右支撑耳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配气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手柄、进气嘴、气门、分配阀和配气阀并且配气阀设置为与气动马达联接,进气嘴设置为与分配阀连通并且分配阀设置为与配气阀连通,配气阀分别设置为与气动马达的输入端口和盘刹装置的输入端口连通并且在进气嘴中设置有气门,手柄设置为与分配阀铰接式联接并且手柄的输出端头设置为与分配阀的控制部联接,进气嘴设置为与气源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盘刹装置设置为常闭式断气刹车装置并且盘刹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制动座、摩擦片、弹簧压盘、压盘、活塞盘、矩形弹簧和导杆,制动座设置为与支座联接并且压盘设置为与制动座联接,在制动座和压盘之间设置有导杆并且弹簧压盘设置为套装在导杆上,在压盘上设置有与压盘组成密封腔体的活塞盘并且活塞盘设置为与弹簧压盘联接,在弹簧压盘与压盘之间设置有矩形弹簧并且在弹簧压盘与制动座之间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设置为与制动轴联接并且在活塞盘上设置有与配气装置连通的通孔,弹簧压盘和压盘分别设置为台阶式盘状体并且制动座设置为工字形盘状体,活塞盘设置为U字形盘状体并且摩擦片设置为片状体,导杆设置为轴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排绳器设置为包含有传动轴、齿轮组、双向丝杠、光杆轴、滑块、棘齿、导绳轮、压绳轮、摆动块、顶杆、压缩弹簧和调节杆并且传动轴、双向丝杠和光杆轴分别设置为与支座转动式联接,滑块分别设置为套装在传动轴和双向丝杠上并且摆动块设置为套装在光杆轴上,摆动块设置为与滑块摆动式联接并且在滑块上设置有顶杆,顶杆设置为与光杆轴接触式联接并且在顶杆上设置有压缩弹簧,调节螺栓设置为与滑块螺纹式联接并且调节螺栓的端头设置为与压缩弹簧接触式联接,调节杆设置为与摆动块串接式联接并且压绳轮设置为与调节杆转动式联接,导绳轮设置为套装在双向丝杠上并且导绳轮设置为与压绳轮相对应分布,在滑块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棘齿并且在传动轴和双向丝杠之间设置有齿轮组,传动轴设置为通过链条传动装置与卷筒联接并且滑块设置为具有两个耳部的盘状体,摆动块设置为板状体并且顶杆和调节杆分别设置为轴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链条传动装置设置为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涨紧轮并且从动链轮设置为与排绳器联接,主动链轮设置为与卷筒联接并且在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上设置有环绕的链条,涨紧轮设置为与支座转动式联接并且涨紧轮设置为与链条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卷筒设置为管状体并且在卷筒的一个端面部设置有链条传动装置,卷筒的另一个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镶嵌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制动轴设置为杆状体并且制动轴设置为通过联轴器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轴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卷筒与盘刹装置和制动轴设置为按照端面制动的方式分布并且卷筒与排绳器和链条传动装置设置为按照相互往复运动的方式分布,卷筒与支座、配气装置、气动马达和减速器设置为按照气动力的方式分布并且支座的中心线、气动马达的中心线、减速器的中心线、卷筒的中心线、盘刹装置的中心线和制动轴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一个盘刹装置和一个制动轴设置为组成一组端面制动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可以载人和载物的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包括配气总成、缸体总成、减速机构、卷筒、左、右支架,手动刹车、盘刹机构、链条传动系统、排绳机构。配气总成装置在缸体总成上,组成马达总成,马达总成,装置在右支架外侧,卷筒装置在左右支架之间,减速机构装置在卷筒内,盘式刹车机构装在左支架外侧,排绳机构装在左、右支架之间卷筒上部,减速机构与马达总成输出轴用连接套连接;配气总成通过气源管线与盘刹连接;卷筒通过链轮、链条与排绳器连接。手动刹车设置在卷筒外缘刹车鼓外,与右支架连接,所述的盘刹是盘式自动刹车,为常闭式;排绳器总成为强制式自动、排绳后自锁,所述配气总成的配气阀体,一侧设有气源进气口,进气口下部设有气门座,气门座的下部两个气道,分别与分配阀两个气道连通,分配阀气道上部、气门座下部之间,设置一个采集刹车气源的出气口,同时也作为停车时盘刹气缸的压缩空气的排气口。配气总成此出气口通过管线与盘刹机构连接,所述盘刹机构(断气刹车制动总成)为常闭式结构,包括活塞、压盘、弹簧、弹簧压盘、摩擦盘、摩擦片、制动座。摩擦片的花键套穿过减速机构的一级动力输出轴。制动座用螺栓固定在左支架上,摩擦片放置在、制动座内侧,依次是摩擦片,弹簧压盘、弹簧、压盘、活塞。制动座用螺栓连接固定压盘;弹簧压盘用螺栓连接活塞;弹簧压盘与压盘之间装置有距离均等的弹簧。弹簧压盘内、外侧的环形槽都装有密封的O型圈,所述排绳器为强制式、带自锁机构,包括光杠、双向丝杠、直线轴承、轴承、传动轴、链轮、齿轮、滑块、压绳轮、导绳轮、棘齿装置、导销、弹簧、顶丝螺母。排绳器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卷筒连接,两侧的两根光杠和双向丝杠、传动轴都相互平行的装置在左、右支架之间,两端用轴承固定在支架上,让滑块通过。滑块两端装置有直线轴承与光杠滑动配合;双向丝杠穿过滑块,滑块上侧面的导销孔内的导销插入丝杠的键槽;传动轴穿过滑块上装置的导绳轮内孔的棘齿装置,与传动轴滑动配合;传动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与卷筒上的链轮连接,导绳轮用轴承和孔卡簧固定在滑块上,与之对应的是可以调节距离的压绳轮,用滑块上的两个调节螺栓控制,传动轴的一端头在支架外侧,通过齿轮传动与双向丝杠连接,所述减速机构为齿轮减速机构,所述链传动机构为链条、链轮、张紧轮传动机构,所述盘刹机构为,常闭式断气刹车,压盘与弹簧压盘之间均布一周的矩形弹簧作用下,将压盘挤向摩擦片与摩擦盘同时将摩擦片夹紧抱死,只有向盘刹机构的活塞通压缩空气,才可以松开已经夹紧抱死的旋转的摩擦片,从而摩擦片继续旋转,减速箱的一级动力输出轴,可以继续转动,解除刹车,所述排绳器总成,强制自动排绳,传动轴外端的齿轮经过二级减速,与双向丝杠连接;滑块上的导销孔内的导销,插入双向丝杠的键槽内。滑块的轴向水平移动距离与卷筒轴向长度一样;卷筒转动,卷筒侧面装置的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滑块的移动轨迹和速度与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绳的移动同步,滑块上的导绳轮内的棘齿装置,逆时针旋转即缠绳时,是“离”状态,顺时针旋转即放绳时,是“合”状态,搬动手柄,压缩空气经过配气阀体的气门进入分配阀,按照要求进入分配阀气道的压缩空气,再经过配气阀,气道和缸体气道进入活塞,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压缩空气按行星排列顺序其次进入缸体的气缸,使之连续驱动曲轴旋转,带动减速系统做工,卷筒旋转;减速系统的一级动力输出轴也带动摩擦片旋转。于此同时压缩空气进入分配阀气道时,也经过气门下面的排气孔向盘刹机构的活塞通入压缩空气, 解除刹车,保证摩擦片旋转,反之,马达不工作,也没有通向盘式机构的压缩空气,盘式机构处于刹车制动状态,卷筒开始转动,链条传动机构就开始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外端的齿轮减速机构经过减速,驱动双向丝杠转动,双向丝杠的转动又使插入键槽的导销强制滑块按要求水平移动。滑块的移动轨迹与卷筒钢丝绳的缠绕轨迹同步一致,使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整齐,层次分明,排绳机构滑块上的导绳轮与压绳轮,将钢丝绳适量加紧,但不至于过度压扁。压紧度靠两根调解螺栓调解。导绳轮内的棘齿装置,在缠绳时处于“离”状态,在停止缠绳时,处于“合”状态,由于此时传动轴与卷筒经过链轮连接,处于联动状态,导绳轮的棘齿机构就处于自锁状态,实现了卷筒上已经缠绕好的钢丝绳始终处于拉紧状态,不至于在内应力作用下蓬松、杂乱。卷筒放绳时,棘齿装置处于“合”状态,导绳轮与卷筒联动,以相同的速度将卷筒上的钢丝绳拽出,保持卷筒上存有的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不乱绳,可应用在载物1:5、载人1:8的可载人的提升装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活塞驱动产生端面摩擦制动力的气动绞车本体、制动轴和盘刹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盘刹装置8和制动轴9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绳器6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绳器6和链条传动装置7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配气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支座1、配气装置2、气动马达3、减速器4、卷筒5、排绳器6、链条传动装置7、盘刹装置8和制动轴9,
气动马达3、排绳器6、链条传动装置7和盘刹装置8设置在支座1上并且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分别设置在支座1的两个侧面部,配气装置2设置在气动马达3上并且配气装置2的输出端口分别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的输入端口和盘刹装置8的输入端口连通,气动马达3的输出端轴分别设置为与减速器4的输入端轴和制动轴9联接并且卷筒5设置为与减速器4的输出轮联接,排绳器6设置为与卷筒5相对应分布并且排绳器6设置为通过链条传动装置7与卷筒5联接,盘刹装置8设置在制动轴9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分别设置在支座1的左右支撑耳部,卷筒5和排绳器6设置为支座1的左右支撑耳部之间。
通过支座1,形成了对气动马达3、排绳器6、链条传动装置7和盘刹装置8的支撑连接点,由支座1的支撑耳部,实现了与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的固定连接,实现了对卷筒5和排绳器6的镶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配气装置2设置为包含有手柄21、进气嘴22、气门23、分配阀24和配气阀25并且配气阀25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联接,进气嘴22设置为与分配阀24连通并且分配阀24设置为与配气阀25连通,配气阀25分别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的输入端口和盘刹装置8的输入端口连通并且在进气嘴22中设置有气门23,手柄21设置为与分配阀24铰接式联接并且手柄21的输出端头设置为与分配阀24的控制部联接,进气嘴22设置为与气源连通。
通过配气装置2,形成了对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的支撑连接点,由配气装置2,实现了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分别与气源的连通,由进气嘴22和气门23,实现了分配阀24与气源的连通,由分配阀24,实现了气源的气道的分路,由配气阀25,实现了与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盘刹装置8设置为常闭式断气刹车装置并且盘刹装置8设置为包含有制动座81、摩擦片82、弹簧压盘83、压盘84、活塞盘85、矩形弹簧86和导杆87,制动座81设置为与支座1联接并且压盘84设置为与制动座81联接,在制动座81和压盘84之间设置有导杆87并且弹簧压盘83设置为套装在导杆87上,在压盘84上设置有与压盘84组成密封腔体的活塞盘85并且活塞盘85设置为与弹簧压盘83联接,在弹簧压盘83与压盘84之间设置有矩形弹簧86并且在弹簧压盘83与制动座81之间设置有摩擦片82,摩擦片82设置为与制动轴9联接并且在活塞盘85上设置有与配气装置2连通的通孔,弹簧压盘83和压盘84分别设置为台阶式盘状体并且制动座81设置为工字形盘状体,活塞盘85设置为U字形盘状体并且摩擦片82设置为片状体,导杆87设置为轴状体。
通过盘刹装置8,形成了对配气装置2和制动轴9的支撑连接点,由盘刹装置8,实现了配气装置2的气体控制的对制动轴9的制动,由制动座81和弹簧压盘83,实现了对摩擦片82的抱紧摩擦制动,由压盘84和矩形弹簧86,实现了对弹簧压盘83的制动摩擦力,由压盘84和活塞盘85,实现了配气装置2的气体对活塞盘85的外涨作用力,实现了对弹簧压盘83的松开作用力,由导杆87,实现了弹簧压盘83和活塞盘85的直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排绳器6设置为包含有传动轴61、齿轮组62、双向丝杠63、光杆轴64、滑块65、棘齿66、导绳轮67、压绳轮68、摆动块69、顶杆91、压缩弹簧92和调节杆93并且传动轴61、双向丝杠63和光杆轴64分别设置为与支座1转动式联接,滑块65分别设置为套装在传动轴61和双向丝杠63上并且摆动块69设置为套装在光杆轴64上,摆动块69设置为与滑块65摆动式联接并且在滑块65上设置有顶杆91,顶杆91设置为与光杆轴64接触式联接并且在顶杆91上设置有压缩弹簧92,调节螺栓设置为与滑块65螺纹式联接并且调节螺栓的端头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2接触式联接,调节杆93设置为与摆动块69串接式联接并且压绳轮68设置为与调节杆93转动式联接,导绳轮67设置为套装在双向丝杠63上并且导绳轮67设置为与压绳轮68相对应分布,在滑块65与传动轴61之间设置有棘齿66并且在传动轴61和双向丝杠63之间设置有齿轮组62,传动轴61设置为通过链条传动装置7与卷筒5联接并且滑块65设置为具有两个耳部的盘状体,摆动块69设置为板状体并且顶杆91和调节杆93分别设置为轴状体。
通过排绳器6,形成了对支座1和卷筒5的支撑连接点,由排绳器6,实现了提升绳在卷筒5上的排列分布,由传动轴61,实现了从卷筒5上取力连接,实现了对滑块65的导向连接,由齿轮组62,实现了传动轴61带动双向丝杠63的转动,由光杆轴64,实现了对滑块65的导向连接,由双向丝杠63,实现了对顶杆91和压缩弹簧92产生运动作用力,实现了滑块65的左右移动运动,由滑块65,实现了与导绳轮67和摆动块69的连接,由棘齿66,实现了摆动块69与传动轴61的连接,由导绳轮67,实现了提升绳随滑块65在卷筒5上的运动,由压绳轮68,实现了对提升绳的重新排列,由摆动块69和调节杆93,实现了压绳轮68的随动。
在本实施例中,链条传动装置7设置为从动链轮71、主动链轮72和涨紧轮73并且从动链轮71设置为与排绳器6联接,主动链轮72设置为与卷筒5联接并且在从动链轮71和主动链轮72上设置有环绕的链条,涨紧轮73设置为与支座1转动式联接并且涨紧轮73设置为与链条接触式联接。
通过链条传动装置7,形成了对卷筒5和排绳器6的支撑连接点,由链条传动装置7,实现了卷筒5和排绳器6的联动转动,由从动链轮71,实现了带动排绳器6转动,由主动链轮72,实现了从卷筒5的取力连接,由涨紧轮73,实现了对链条的涨紧度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卷筒5设置为管状体并且在卷筒5的一个端面部设置有链条传动装置7,卷筒5的另一个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4镶嵌式联接。
通过卷筒5,形成了对减速器4和链条传动装置7的支撑连接点,由卷筒5,实现了与减速器4的转动连接,实现了对提升绳的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轴9设置为杆状体并且制动轴9设置为通过联轴器与气动马达3的输出端轴联接。
通过制动轴9,形成了对盘刹装置8的支撑连接点,由制动轴9,实现了与盘刹装置8对卷筒5的制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卷筒5与盘刹装置8和制动轴9设置为按照端面制动的方式分布并且卷筒5与排绳器6和链条传动装置7设置为按照相互往复运动的方式分布,卷筒5与支座1、配气装置2、气动马达3和减速器4设置为按照气动力的方式分布并且支座1的中心线、气动马达3的中心线、减速器4的中心线、卷筒5的中心线、盘刹装置8的中心线和制动轴9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一个盘刹装置8和一个制动轴9设置为组成一组端面制动部件。
气源通过配气装置2,对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输入高压动力气体,气动马达3工作,带动减速器4工作和制动轴9转动,减速器4带动卷筒5转动,从而带动提升绳在卷筒5上进行收卷或释放,进行货物或人员的提升和下降,卷筒5带动链条传动装置7工作,通过排绳器6,把提升绳排列在卷筒5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气动绞车本体、制动轴9和盘刹装置8,当气动绞车本体进行工作时,通过盘刹装置8产生的制动力,对制动轴9进行制动,从而对气动绞车本体的气动马达3进行制动,不再采用手动或脚踏刹车和刹带外包卷筒刹车鼓,因此提高了刹车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
2、由于设计了排绳器6和链条传动装置7,实现了提升绳的自动排列,提高了提升绳的使用的安全性能。
3、由于设计了支座1、配气装置2、气动马达3、减速器4和卷筒5,实现了气动绞车的性能,实现了气动力驱动,提高了安全性能。
4、由于设计了盘刹装置8,通过常闭式产生摩擦制动力,提高了盘刹装置8的可靠性能。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活塞驱动产生端面摩擦制动力的气动绞车本体、制动轴9和盘刹装置8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气动马达3的、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的输出端轴联接的制动轴9、设置在制动轴9上并且用于对气动马达3进行制动的盘刹装置8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气动马达(3)的气动绞车本体、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的输出端轴联接的制动轴(9)、设置在制动轴(9)上并且用于对气动马达(3)进行制动的盘刹装置(8),
还包含有排绳器(6)和链条传动装置(7),气动绞车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支座(1)、配气装置(2)、减速器(4)和卷筒(5),
气动马达(3)、排绳器(6)、链条传动装置(7)和盘刹装置(8)设置在支座(1)上并且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分别设置在支座(1)的两个侧面部,配气装置(2)设置在气动马达(3)上并且配气装置(2)的输出端口分别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的输入端口和盘刹装置(8)的输入端口连通,气动马达(3)的输出端轴分别设置为与减速器(4)的输入端轴和制动轴(9)联接并且卷筒(5)设置为与减速器(4)的输出轮联接,排绳器(6)设置为与卷筒(5)相对应分布并且排绳器(6)设置为通过链条传动装置(7)与卷筒(5)联接,盘刹装置(8)设置在制动轴(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其特征是:盘刹装置(8)设置为常闭式断气刹车装置并且盘刹装置(8)设置为包含有制动座(81)、摩擦片(82)、弹簧压盘(83)、压盘(84)、活塞盘(85)、矩形弹簧(86)和导杆(87),制动座(81)设置为与支座(1)联接并且压盘(84)设置为与制动座(81)联接,在制动座(81)和压盘(84)之间设置有导杆(87)并且弹簧压盘(83)设置为套装在导杆(87)上,在压盘(84)上设置有与压盘(84)组成密封腔体的活塞盘(85)并且活塞盘(85)设置为与弹簧压盘(83)联接,在弹簧压盘(83)与压盘(84)之间设置有矩形弹簧(86)并且在弹簧压盘(83)与制动座(81)之间设置有摩擦片(82),摩擦片(82)设置为与制动轴(9)联接并且在活塞盘(85)上设置有与配气装置(2)连通的通孔,弹簧压盘(83)和压盘(84)分别设置为台阶式盘状体并且制动座(81)设置为工字形盘状体,活塞盘(85)设置为U字形盘状体并且摩擦片(82)设置为片状体,导杆(87)设置为轴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其特征是:制动轴(9)设置为杆状体并且制动轴(9)设置为通过联轴器与气动马达(3)的输出端轴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其特征是:支座(1)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气动马达(3)和盘刹装置(8)分别设置在支座(1)的左右支撑耳部,卷筒(5)和排绳器(6)设置为支座(1)的左右支撑耳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其特征是:配气装置(2)设置为包含有手柄(21)、进气嘴(22)、气门(23)、分配阀(24)和配气阀(25)并且配气阀(25)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联接,进气嘴(22)设置为与分配阀(24)连通并且分配阀(24)设置为与配气阀(25)连通,配气阀(25)分别设置为与气动马达(3)的输入端口和盘刹装置(8)的输入端口连通并且在进气嘴(22)中设置有气门(23),手柄(21)设置为与分配阀(24)铰接式联接并且手柄(21)的输出端头设置为与分配阀(24)的控制部联接,进气嘴(22)设置为与气源连通,
或卷筒(5)设置为管状体并且在卷筒(5)的一个端面部设置有链条传动装置(7),卷筒(5)的另一个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4)镶嵌式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其特征是:排绳器(6)设置为包含有传动轴(61)、齿轮组(62)、双向丝杠(63)、光杆轴(64)、滑块(65)、棘齿(66)、导绳轮(67)、压绳轮(68)、摆动块(69)、顶杆(91)、压缩弹簧(92)和调节杆(93)并且传动轴(61)、双向丝杠(63)和光杆轴(64)分别设置为与支座(1)转动式联接,滑块(65)分别设置为套装在传动轴(61)和双向丝杠(63)上并且摆动块(69)设置为套装在光杆轴(64)上,摆动块(69)设置为与滑块(65)摆动式联接并且在滑块(65)上设置有顶杆(91),顶杆(91)设置为与光杆轴(64)接触式联接并且在顶杆(91)上设置有压缩弹簧(92),调节螺栓设置为与滑块(65)螺纹式联接并且调节螺栓的端头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2)接触式联接,调节杆(93)设置为与摆动块(69)串接式联接并且压绳轮(68)设置为与调节杆(93)转动式联接,导绳轮(67)设置为套装在双向丝杠(63)上并且导绳轮(67)设置为与压绳轮(68)相对应分布,在滑块(65)与传动轴(61)之间设置有棘齿(66)并且在传动轴(61)和双向丝杠(63)之间设置有齿轮组(62),传动轴(61)设置为通过链条传动装置(7)与卷筒(5)联接并且滑块(65)设置为具有两个耳部的盘状体,摆动块(69)设置为板状体并且顶杆(91)和调节杆(93)分别设置为轴状体,
或链条传动装置(7)设置为从动链轮(71)、主动链轮(72)和涨紧轮(73)并且从动链轮(71)设置为与排绳器(6)联接,主动链轮(72)设置为与卷筒(5)联接并且在从动链轮(71)和主动链轮(72)上设置有环绕的链条,涨紧轮(73)设置为与支座(1)转动式联接并且涨紧轮(73)设置为与链条接触式联接。
CN201720861408.7U 2017-07-17 2017-07-17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61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1408.7U CN207361653U (zh) 2017-07-17 2017-07-17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1408.7U CN207361653U (zh) 2017-07-17 2017-07-17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1653U true CN207361653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42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6140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61653U (zh) 2017-07-17 2017-07-17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1653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5489A (zh) * 2018-10-25 2019-01-15 徐州苏煤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速多用绞车
CN109441981A (zh) * 2018-11-09 2019-03-08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马达与直线运动装置
CN110282570A (zh) * 2019-07-25 2019-09-27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内平动电动葫芦卷扬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WO2020172914A1 (zh) * 2019-02-28 2020-09-03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绞盘、导绳器和具有离合功能的传动装置
CN113772546A (zh) * 2021-09-14 2021-12-10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圆盘形起重机提升装置
US11198394B2 (en) 2018-07-20 2021-12-14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running board apparatus and retractable device thereof
US11208043B2 (en) 2015-08-04 2021-12-28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and vehicle step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drive motors
US11292390B2 (en) 2018-07-20 2022-04-05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running board assembly and drive assembly for running board
US11414017B2 (en) 2019-03-05 2022-08-16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step apparatus and vehicle
US11577653B2 (en) 2020-05-11 2023-02-14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Step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US11590897B2 (en) 2020-05-11 2023-02-28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Step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08043B2 (en) 2015-08-04 2021-12-28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and vehicle step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drive motors
US11198394B2 (en) 2018-07-20 2021-12-14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running board apparatus and retractable device thereof
US11292390B2 (en) 2018-07-20 2022-04-05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running board assembly and drive assembly for running board
US11318889B2 (en) 2018-07-20 2022-05-03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running board assembly and drive assembly for running board
US11702012B2 (en) 2018-07-20 2023-07-18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running board apparatus and retractable device thereof
US11577654B2 (en) 2018-07-20 2023-02-14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running board assembly and drive assembly for running board
CN109205489A (zh) * 2018-10-25 2019-01-15 徐州苏煤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速多用绞车
CN109441981A (zh) * 2018-11-09 2019-03-08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马达与直线运动装置
WO2020172914A1 (zh) * 2019-02-28 2020-09-03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绞盘、导绳器和具有离合功能的传动装置
US11713223B2 (en) 2019-02-28 2023-08-01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Winch, rope guid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clutch function
US11414017B2 (en) 2019-03-05 2022-08-16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step apparatus and vehicle
CN110282570A (zh) * 2019-07-25 2019-09-27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内平动电动葫芦卷扬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US11577653B2 (en) 2020-05-11 2023-02-14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Step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US11590897B2 (en) 2020-05-11 2023-02-28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Step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CN113772546B (zh) * 2021-09-14 2022-12-20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圆盘形起重机提升装置
CN113772546A (zh) * 2021-09-14 2021-12-10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圆盘形起重机提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61653U (zh) 盘式刹车自动排绳气动绞车
CN202214152U (zh) 桥式起重机小车行走牵引机构
CN109399477B (zh) 自适应双向大角度的双卷筒轻型恒力绞盘
CN105776049A (zh) 一种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卷扬机
CN201670676U (zh) 调度绞车自动调绳及防跑偏装置
CN106865436A (zh) 起重机用穿绳卷扬机构
CN201074171Y (zh) 卷扬机
CN107311061B (zh) 自锁绞盘智能牵引系统
CN106966316A (zh) 卷扬同步抱闸装置
CN201105961Y (zh) 绞车盘绳器
CN102992186A (zh) 一种电动卷扬变幅碳块堆垛夹钳
DE102011013304B4 (de) Laufwagen für eine Seillinie zum tragenden Transport von Stückgut
CN206278641U (zh) 新型车架传送翻转系统
CN110282445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旋转夹具
CN201941805U (zh) 移车台用闭式循环牵车系统
CN205676039U (zh) 基于液压系统可遥控缆索起重机跑车
CN205652983U (zh) 一种具有手动自救缓降功能的双曳引驱动电梯
RU95023U1 (ru) Агрегат спуско-подъемный спа-5000
CN107695250A (zh) 一种钢丝调直机
CN113371621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液压起重设备
CN209052332U (zh) 一种矿井用卷扬机联轴器辅助制动装置
CN206798524U (zh) 一种线材穿线机
CN206088805U (zh) 一种高速轨行式搬运机械手
CN202415078U (zh) 一种带自锁机构的小型调度绞车刹车装置
CN207347066U (zh) 伸缩式起重吊臂用的液压绞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