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6127U -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6127U
CN207346127U CN201721192747.7U CN201721192747U CN207346127U CN 207346127 U CN207346127 U CN 207346127U CN 201721192747 U CN201721192747 U CN 201721192747U CN 207346127 U CN207346127 U CN 207346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woven bag
cylinder
componen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27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平
张德庆
杨晨
杨一晨
李珉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1927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6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6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6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包括机架以及依次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穿料装置、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开袋机械手装置、落料装置、过渡折边装置和缝包装置,穿料装置用于实现编织袋的穿料,并将编织袋由竖直方向送入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用于实现编织袋由竖直方向运动变为水平方向输送,并实现编织袋袋底的缝边,开袋机械手装置用于将编织袋送入落料装置中,并实现编织袋的开袋,落料装置用于对已打开的编织袋进行装料,过渡折边装置和缝包装置用于依次对已装料的编织袋的袋口进行折边与缝边。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化实现编织袋的上料、制袋、开袋、落料、缝包等工序,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和粮食加工领域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料需要用包装袋进行包装后输送,如在粮食加工企业中豆粕、麸皮、淀粉等的包装。给袋式包装机逐步取代手工包装,使大型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实现了包装自动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目前给袋式包装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部分自动化,即物料可以自动称量,落料和缝包都由机械完成,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还须靠人力完成,如需要人工取出空包装袋,把空包装袋套到落料口,并把装好物料的包装袋贴上生产标签送入缝包机等。例如,专利200410043875.6公开了一种袋成型包装机,其采用膜卷举升机构将膜卷举起,膜卷经过一个展开机构后进行角封、封底,然后取袋,开袋,填充,口封,再送出。该包装机功能比较单一,只能针对覆膜袋进行工作,不能对需要用透气的非覆膜袋进行包装的粉料或者颗粒物进行包装,实用性比较低。专利US20130036710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和灌装包装手段的方法和装置,其包括有制袋单元及物料包装单元,包装过程和专利200410043875.6的原理差不多,同样是只能适用于覆膜袋,而且对袋口只具有热封功能,不能对袋口进行折边缝合。专利201510734984.0公开了一种散装物料用自动包装机,其包括下料结构、机械手结构、输送系统、自动送签机和缝包机,该包装机必须人工上袋,自动化程度比较低,而且没有折边功能,对于一些粉末材料的包装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通过对关键组件如穿料装置、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过渡折边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其具体布置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自动化实现编织袋的上料、制袋、开袋、落料、缝包等工序,可有效提高包装效率、减少人力,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其不仅适用于覆膜编织袋包装领域还适用于非覆膜编织袋的包装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包括机架以及依次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穿料装置、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开袋机械手装置、落料装置、过渡折边装置和缝包装置,其中:所述穿料装置用于实现编织袋的穿料,并将编织袋由竖直方向送入所述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所述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用于实现编织袋由竖直方向运动变为水平方向输送,并实现编织袋袋底的缝边,所述开袋机械手装置用于将缝好袋底的编织袋由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送入所述落料装置中,并实现编织袋的开袋,所述落料装置用于对已打开的编织袋进行装料,所述过渡折边装置和缝包装置用于依次对已装料的编织袋的袋口进行折边与缝边。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穿料装置包括整体机架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该整体机架上的上料单元、放卷单元和传送穿料单元,其中,所述上料单元用于实现编织袋的上下料,所述放卷单元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放卷;所述传送穿料单元用于实现编织袋的传送与穿料,其包括传送组件、穿料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偏转惰辊以及水平布置的浮动辊,该偏转惰辊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整体机架上,该浮动辊的两端通过侧端支撑板与所述整体机架铰接,以此保证所述浮动辊能上下浮动,所述偏转惰辊和浮动辊彼此平行且两者的两端均安装有链轮;所述穿料组件包括穿料驱动件和多个水平布置的且与所述偏转惰辊平行的穿料辊,每个穿料辊的两端均设置有链轮,所述偏转惰辊和浮动辊以及所有穿料辊位于同侧的链轮与一链条配合以形成循环闭合的穿料路径,与偏转惰辊两端链轮配合的两条链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编织袋的柔性连接板;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两个穿料辊之间,其包括主驱动辊、从动辊以及驱动主驱动辊旋转的主动辊驱动件。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料单元包括气胀轴、支撑臂和上料气缸,所述气胀轴用于安装编织袋,该编织袋在气胀轴未充气时穿过气胀轴,然后通过对气胀轴充气实现编织袋与气胀轴的连接,所述气胀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整体机架上,所述上料气缸安装在所述整体机架上,并与所述支撑臂相连,以此通过该上料气缸的伸缩控制支撑臂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编织袋的上下料;所述放卷单元包括滑动导轨组件、放卷辊和压紧辊,所述滑动导轨组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滑动导轨子部件,每组滑动导轨子部件均包括与所述整体机架相连的滑动导轨、与该滑动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侧板以及驱动该滑动侧板上下运动的压紧气缸,所述放卷辊的两端与所述整体机架相连,其两端同样设置有与链条配合的链轮,所述压紧辊设于所述放卷辊的上方,其两端分别与两组滑动导轨子部件中的滑动侧板相连,以此通过压紧气缸的伸缩控制压紧辊在放卷辊上的压紧和打开。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穿料驱动件包括链轮驱动轴和用于驱动该链轮驱动轴旋转的链轮驱动源,所述链轮驱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与链条配合的链轮;所述浮动辊两端设置的链轮优选为扇形链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包括模块机架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该模块机架上的切袋交接段、折边缝袋底段和取袋开袋交接段,其中,所述切袋交接段包括第一匀变速输送组件、开合组件、吹气组件和压袋组件,所述第一匀变速输送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一对传动轴以及水平设置在该一对传动轴上的多对传送带组,每对所述传送带组之间设置有靠板,所述开合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机架上,用于实现多对传送带组的同步开合,所述吹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机架上,用于使编织袋在输送过程中贴靠在所述靠板与传送带组形成的平面内,所述压袋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机架上,用于压紧编织袋的底部;所述折边缝袋底段包括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和第一匀速输送组件,所述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变速输送,所述第一匀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速输送,所述第一匀速输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折边器和袋底缝包机;所述取袋开袋交接段包括第二匀速输送组件和护板组件,所述第二匀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速输送,所述护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匀速输送组件的上方,用于约束编织袋的上端使其不倾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一对传动轴彼此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其中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匀变速段电机,所述传送带组优选为三对,每对传送带组包括两个传送带单元,每个传送带单元包括水平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同步带安装组件以及套装在同步带安装组件上的同步带,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两根同步带彼此相对,以用于夹持编织袋并带动编织袋运动;所述开合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和连接架,所述驱动气缸通过气缸脚支座安装在所述模块机架上,其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架相连,该连接架与多对传送带组中位于同一侧的同步带安装组件相连,以此通过驱动气缸的伸缩动作,驱动多对传送带组的同步开合;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模块机架上的吹气管安装架以及安装在该吹气管安装架上的吹气管;所述压袋组件包括袋底过渡压板和设置在模块机架上的压板驱动气缸,所述袋底过渡压板在压板驱动气缸的作用下作前后水平运动;所述护板组件包括气缸安装架、护板驱动气缸和护板组,所述气缸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模块机架上,所述护板驱动气缸安装在该气缸安装架上,并且其伸缩杆通过护板连接件与所述护板组相连,该护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护板,其用于对编织袋的上端进行约束以防止其倾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靠板包括U形侧边以及设置在该U形侧边开口处的上翻边和下翻边,其中,所述上翻边向上翻折,其与U形侧边的上表面垂直并与U形侧边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凹槽结构,所述下翻边向下翻折,其与U形侧边的下表面垂直并与U形侧边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凹槽结构;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位于内侧的传送带单元置于所述靠板的第一凹槽结构或第二凹槽结构中,并且内侧传送带单元中的传送带的外表面与U形侧边的外表面共面。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落料装置包括物料组件、夹紧组件和拉平组件,所述物料组件包括料斗及设置在该料斗下方的料斗门,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组,分设于所述料斗的两侧,每组夹紧组件均包括夹袋气缸以及与该夹紧气缸相连的夹袋爪,该夹袋爪用于夹紧编织袋的袋口,所述拉平组件同样设置有两组,用于推动夹紧组件水平运动以拉平编织袋的袋口。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渡折边装置包括过渡轮组件和折边组件,所述过渡轮组件包括彼此相对的两组过渡轮组及过渡张开气缸,同一过渡轮组中的过渡轮安装在同一过渡轮安装板上,所述过渡张开气缸与其中一块安装板相连;所述折边组件包括折边器和折边器气缸,该折边器位于两组过渡轮组的上方。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该包装机还设置有压平夹持装置,该压平夹持装置包括压平夹持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压平夹持组件共设有两组,每组压平夹持组件包括连杆以及安装在该连杆上的夹臂气缸、抱板和压板气缸,所述压板气缸连接有压板,所述连杆和夹臂气缸安装在滚轮安装架上,该滚轮安装架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水平设置的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水平驱动组件也设置有两组,每组水平驱动组件与对应压平夹持组件中的滚轮安装架相连。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有效避免编织袋成摞放置,通过穿料装置将编织袋卷料直接进行输送,并将切好的编织袋经过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逐个、连续地进行折边和缝袋底操作,再输送到取袋开袋处,最后进行开袋、落料、折边、贴标、缝包等工序,彻底解决一次取多袋的问题,实现物料的在线自动化包装。
2.本实用新型包装机在工作过程中编织袋的走袋方向由垂直于编织袋改变为平行于编织袋方向,即编织袋的输送方向与编织袋的表面平行,采用该走袋方向可便于进行缝包操作,适用于非覆膜编织袋包装,能够在非覆膜编织袋移动过程中自动开袋,整体动作时序紧凑。
3.本实用新型的穿料装置两侧对称布置由链轮链条组成的两组柔性导向机构可实现卷料的柔性导向,并且两组柔性导向机构之间设置一用于粘接卷料的柔性连接板,该连接板能承受挤压拉伸变形,能够顺利穿过驱动对辊装置,可带动卷料穿过复杂交错的惰辊与浮动辊。
4.本实用新型的穿料装置通过一种由链轮链条组成的柔性导向机构实现卷料穿过复杂交错的惰辊与浮动辊,其中此导向机构在浮动辊上布置的扇形链轮,能够在完成穿料后实现浮动辊的脱离,不影响浮动辊的运动。
5.本实用新型中编织袋卷料与穿料装置中的连接板采用粘连方式连接,在卷料穿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对辊即主驱动辊和从动辊时,点动对辊运动,连接板继续朝导向机构方向运动,编织袋受到对辊夹持力的作用,使得编织袋与连接板产生分离力,实现自动分离,此分离方法简单巧妙,可靠性好。
6.本实用新型的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采用立式输送的方式,实现编织袋L型的运动轨迹,即由竖直运动向水平运动的转变,裁切好的编织袋利用布置好的同步带将其输送到取袋开袋处,并在输送过程中完成折边及缝袋底的操作,在整个输送过程中,编织袋的输送方向与编织袋的表面平行。
7.本实用新型的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在设计过程中从时序最优化的角度出发,将装置设计为四段同步带结构,即依次设置切袋交接段(第一段同步带结构)、折边缝袋底段(包括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和第一匀速输送组件,即第二段同步带结构和第三段同步带结构)和取袋开袋交接段(第四段同步带结构),从而保证编织袋输送过程时序最优化,有效提高输送效率,并且将前三段设计成包含不止一组同步带,用以约束编织袋上中下部分,第四段设计成只有一组同步带,用以满足其他后续的需求,如便于开袋机械手夹紧编织袋离开本实用新型装置以顺利进入下一工位。
8.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的前两段同步带为匀变速段(匀加速-匀速-匀减速),后两段设计为匀速段(速度一样),通过匹配相邻两段同步带的速度,可实现编织袋的平稳传递,由于前方制袋机裁切好一个袋子后,若四段同步带的速度一致,则第一个袋子被移至下一个工位所用的时间会高于设计的时序要求,严重影响效率,本实用新型将前两段先采用同时匀加速-匀速,以实现编织袋在两个工位之间的快速交接,此外,为了减小四段同步带所占用的尺寸,在编织袋还处于第一、二段交接时,二、三段之间也需要交接,此时需要将编织袋的速度降到与后面匀速段一致,所以最终将匀变速段设计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的形式,采用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快速完成编织袋在同步带之间的交接,也可以减小四段同步带所占用的尺寸。
9.在编织袋从制袋工位通过传动辊向下输送至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切袋交接段的过程中,编织袋会发生前后摆动,可能会被同步带卡住,无法顺利运动到指定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新式靠板机构,并将其与同步带巧妙错开,使得传送带带面与靠板凸出的平面共面,并在吹气喷嘴的作用下,编织袋可以被约束在竖直平面内,进而沿着该平面向下运动到指定位置。
10.由于编织袋有较强柔性,编织袋在运动过程中状态极其不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袋底设置有压袋组件,可以使袋底部准确进入折边器中完成折边操作,进而缝合袋底;同时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上部设有护板组件,能有效防止编织袋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倾斜,提高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d)是穿料装置的穿料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穿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送穿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链条与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的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袋交接段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袋交接段同步带打开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板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吹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边缝袋底段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袋开袋交接段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袋机械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平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折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包括机架1以及依次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穿料装置2、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3、开袋机械手装置4、落料装置5、过渡折边装置6和缝包装置7,其中,穿料装置2用于实现编织袋的穿料,并将编织袋由竖直方向送入所述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3用于实现编织袋由竖直方向运动变为水平方向输送,并实现编织袋袋底的缝边,开袋机械手装置4用于将从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送出的编织袋送入落料装置中,并实现编织袋的开袋,落料装置5用于对已打开的编织袋进行装料,所述过渡折边装置6和缝包装置7用于依次对已装料的编织袋的袋口进行折边与缝边。通过上述各个装置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散装物料的高效率包装,具有适用性广、可靠性高、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下面将对各个装置逐一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穿料装置包括整体机架7-1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该整体机架7-1上的上料单元1-1、放卷单元2-1、传送穿料单元,其中,上料单元1-1用于实现编织袋的上下料,放卷单元2-1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放卷,传送穿料单元用于实现编织袋的传送与穿料。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上料单元1-1譬如安装在整体机架的外部的左侧,其包括气胀轴102、支撑臂103和上料气缸104,气胀轴102用于安装编织袋101,该编织袋在气胀轴未充气时穿过气胀轴,然后通过对气胀轴充气实现编织袋与气胀轴的连接,并且可通过气胀轴上的刻度实现编织袋的轴向定位,气胀轴通过轴承与支撑臂的一端相连,支撑臂的另一端安装在整体机架上,上料气缸譬如通过气缸安装支座105连接在整体机架7上,该上气缸的伸缩杆与支撑臂相连,通过上料气缸的伸缩控制支撑臂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编织袋的上下料。
如图1和图4所示,传送穿料单元譬如安装在整体机架的内部并位于上料单元的右侧,其包括传送组件3-1、穿料组件4-1和驱动组件5-1,其中,传送组件3-1包括水平布置的偏转惰辊301以及水平布置的浮动辊302,偏转惰辊301主要用于改变编织袋的走向,浮动辊302用于控制制袋过程中编织袋的张力变化,该偏转惰辊301的两端譬如通过轴承座507安装在整体机架7-1上,该浮动辊302的两端通过侧端支撑板303与整体机架7-1铰接,以此保证浮动辊302能上下浮动,偏转惰辊301和浮动辊302彼此平行且偏转惰辊301和浮动辊302的两端均安装有链轮;穿料组件4-1包括穿料驱动件和多个水平布置的且与偏转惰辊301平行的穿料辊,每个穿料辊譬如通过轴承座507安装在整体机架7-1上,并且每个穿料辊的两端均设置有链轮401,链轮譬如通过定位轴套406和固定环407实现在穿料辊上的定位,其中偏转惰辊301、浮动辊302以及所有穿料辊位于同侧的链轮与一链条402啮合以形成循环闭合的穿料路径,也即在偏转惰辊、浮动辊以及所有穿料辊的一侧设置有一条链条,在偏转惰辊、浮动辊以及所有穿料辊的另一侧设置有另一条链条,两条链条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编织袋的柔性连接板403,例如聚乙烯纤维制成的柔性连接板,其厚度在0.5mm。如图7所示,柔性连接板安装在链条的侧面;驱动组件5-1设置在其中两个穿料辊之间,其包括主驱动辊502、从动辊503以及驱动主驱动辊旋转的主动辊驱动件,主驱动辊502和从动辊503安装在机架上。
优选的,穿料驱动件包括链轮驱动轴405和用于驱动该链轮驱动轴旋转的链轮驱动源411,链轮驱动轴405安装在整体机架上,其两端设置有与两条链条配合的链轮,链轮驱动源411与链轮驱动轴405相连,优选将链轮驱动源411安装在链轮驱动轴405一端的外侧,在空间位置上方便驱动,该链轮驱动源可以为电机、手轮等,通过链轮驱动源带动链轮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该链轮驱动轴上的链轮旋转,从而带动与该链轮啮合的两条链条的运动,进而带动链条上的柔性连接板及该柔性连接板上的编织袋沿着穿料路径运动,从而实现穿料动作。进一步的,主驱动辊502和从动辊503之间通过齿轮501啮合,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彼此平行,主动辊驱动件包括安装在主驱动辊上的同步带轮504、用于带动该同步带轮运动的驱动电机505以及用于连接同步带轮和驱动电机的同步带506,主驱动辊502通过驱动电机505带动同步带506旋转从而实现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辊503旋转,实现对辊驱动编织袋运动。更进一步的,浮动辊302两端安装的链轮为扇形链轮412,用于在浮动辊运动时保证浮动辊上的链轮与链条的有效分离,并且不影响链条的布置。优选的,偏转惰辊和穿料辊上设置有限位橡胶环408,用于防止穿料过程中编织袋跑偏。为了实现链条张力的调节,传送穿料单元中还设置有链条张紧机构410,该链条张紧机构设于链条的旁侧用于实现链条张力的调节。
作为优选的,传送组件3-1包括一根偏转惰辊和两根浮动辊,两根浮动辊(第一浮动辊、第二浮动辊)设于偏转惰辊下方,两根浮动辊彼此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与偏转惰辊平行,第一浮动辊、第二浮动辊设于偏转惰辊的两侧;穿料辊设置有六根,分别为第一穿料辊、第二穿料辊、第三穿料辊、第四穿料辊、第五穿料辊、第六穿料辊,穿料辊的结构与偏转惰辊的结构相同,也可将穿料辊称为偏转惰辊,其中第一穿料辊和第二穿料辊位于浮动辊的下方,并且第一穿料辊位于第一浮动辊的左侧,第二穿料辊位于第二浮动辊的右侧,放卷辊位于第一穿料辊与第一浮动辊之间,第三穿料辊和第四穿料辊位于偏转惰辊的上方,且穿料驱动件位于第三穿料辊和第四穿料辊之间,第五穿料辊和第六穿料辊分别位于主驱动辊的上方和下方,链条依次绕过放卷辊、第一浮动辊、偏转惰辊、第二浮动辊、第三穿料辊、穿料驱动件、第四穿料辊、第五穿料辊、驱动组件、第六穿料辊、第二穿料辊以及第一穿料辊上位于同侧的链轮以形成循环闭合的穿料路径,连接板在一次穿料循环过程中依次经过放卷辊、第一浮动辊、偏转惰辊、第二浮动辊、第三穿料辊、穿料驱动件、第四穿料辊、第五穿料辊、驱动组件、第六穿料辊、第二穿料辊以及第一穿料辊。
如图1和图5所示,放卷单元2-1安装在整体机架上,并位于上料单元和传送穿料单元之间,其包括滑动导轨组件、放卷辊206和压紧辊202,滑动导轨组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滑动导轨子部件,每组滑动导轨子部件均包括与整体机架相连的滑动导轨205、与该滑动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侧板以及驱动该滑动侧板上下运动的压紧气缸204,滑动导轨205通过连接板201连接在机架7上,压紧气缸204安装在滑动导轨205的支座上,放卷辊206的两端与整体机架相连,并且其两端设置有与链条配合的链轮,压紧辊202设于放卷辊206的上方,压紧辊的两端与两组滑动导轨子部件中的滑动侧板相连,以此通过压紧气缸的伸缩控制压紧辊在放卷辊206上的压紧和打开。为了增加压紧的摩擦力,在压紧辊202上通过紧定螺钉连接有橡胶圈203,当穿料动作完成后,压紧气缸伸出,压紧辊压紧编织袋,通过放卷辊206旋转,通过压紧力实现与压紧辊202对辊,驱动编织袋的放卷。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穿料装置还设置有热切单元6-1,该热切单元用于实现编织袋的切断,其设置在整体机架上,并位于传送穿料单元的右侧。
如图2(a)-(d)所示,穿料装置工作时,首先编织袋通过上料单元将编织袋提升至一定高度,编织袋到位后,放卷单元中的压紧气缸处于缩回状态,工人将编织袋的起始编织袋粘贴在连接板403上,然后通过链轮驱动源带动链轮驱动轴两侧的链轮同步旋转,具体为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连接板403及其上的编织袋依次穿过传送组件和穿料组件,当连接板到达驱动组件的上方时,工人点动按钮使得主驱动辊502旋转一会即停止,即开启驱动电机505使得主驱动辊502旋转带动粘有编织袋的连接板403从主驱动辊502和从动辊503之间穿过后便关闭驱动电机,此时编织袋被主驱动辊502和从动辊503夹持,而由于链条一直在运动,则连接板在链条的带动下与编织袋实现分离,连接板经过一个循环回到初始位置,连接板与编织袋分离后,再点动(即运动一会即可停止)主驱动辊502旋转使得编织袋通过热切单元,然后放卷单元的压紧气缸伸出使压紧辊压紧编织袋,放卷辊206与主驱动辊502同步驱动运动,将竖直布置的编织袋从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的上方竖直送入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整个过程模拟人工穿袋方式,先将袋子与连接板连接,使得袋子与连接板合为一体,方便柔性体沿着一定的路径运动,然后通过链轮链条的导向运动,将编织袋简单顺利的穿过复杂的传动机构,完成穿料后,适当调节扇形齿轮的旋转位置,将没有链尺的部分与链条相接触,当浮动辊上下摆动,扇形链轮和链条发生脱离,设备正常工作。该方法利用了制袋机本身复杂的传动辊组件,通过在辊两侧安装链条链轮导向,简单的替换了人工上料困难的难题,此方法还可以灵活运用到像其他印刷、穿纸等场合。
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将链条设计成与偏转惰辊以及所有穿料辊位于同侧的链轮配合,而不与浮动辊的链轮配合,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该方案是,位于浮动辊下方的链轮直接安装在整体机架上,其无需设置穿料辊。即本装置除了可以采用在浮动辊两端布置扇形链轮外,也可以将链轮布置在浮动辊的极限位置以下以绕过浮动辊,由此不影响浮动辊的运动。该装置除可用导向方式不一样之外,也可将链条替换为绳索、皮带、传送带或者其它衍生物,则相应的采用带轮与其配合。
如图8和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包括模块机架3-01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该模块机架3-01上的切袋交接段3-02(为本装置的第一段同步带结构)、折边缝袋底段3-04(为本装置的第二段同步带结构和第三段同步带结构)和取袋开袋交接段3-07(为本装置的第四段同步带结构),图8中的箭头方向为编织袋3-03的走袋方向,先是竖直运动再是水平运动,其中,切袋交接段3-02用于实现将竖直布置的编织袋由竖直方向运动变为水平方向的匀变速输送,所述折边缝袋底段用于实现编织袋先水平匀变速输送再水平匀速输送,并实现袋底的在线缝制,所述取袋开袋交接段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速输送,并保证编织袋上端在输送过程中不倾斜。
如图9和图10所示,切袋交接段3-02安装在模块机架上,其包括第一匀变速输送组件、开合组件、吹气组件和压袋组件,其中第一匀变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将竖直布置的编织袋由竖直方向运动变为水平方向的匀变速输送,该第一匀变速输送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一对传动轴Ⅰ3-02-002以及水平设置在该一对传动轴Ⅰ上的多对传送带组,每对所述传送带组之间设置有靠板3-02-014,所述开合组件设置在模块机架上,用于实现多对传送带组的同步开合,所述吹气组件设置在模块机架上,用于使编织袋在输送过程中始终贴靠在靠板与传送带组形成的平面内,所述压袋组件用于压紧编织袋的底部。具体的,一对传动轴Ⅰ彼此之间通过齿轮3-02-006啮合,其中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匀变速段电机Ⅰ3-02-008,匀变速段电机Ⅰ3-02-008通过电机安装板Ⅰ3-02-007安装在模块机架上,用于实现传动轴的匀变速旋转,进而带动传动轴上的同步带作水平匀变速运动。进一步的,每对传送带组包括两个传送带单元,每个传送带单元包括水平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同步带安装组件以及套装在同步带安装组件上的同步带Ⅰ3-02-001,同对传送带组中的两个传送带单元对应安装在一对传动轴Ⅰ上,即一根传动轴上安装一个传送带单元,并且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两根同步带彼此相对,以此通过彼此相对的两根同步带夹持住编织袋并带动编织袋水平运动,具体实现水平匀变速运动。具体的,同步带安装组件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且其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安装板3-02-011相连,同步带Ⅰ3-02-001套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实现配合。进一步的,开合组件包括驱动气缸Ⅰ3-02-004和连接架3-02-005,驱动气缸Ⅰ3-02-004通过气缸脚支座3-02-003安装在模块机架上,驱动气缸Ⅰ3-02-004的伸缩杆与连接架相连,该连接架与多对传送带组中位于同一侧的同步带安装组件相连,具体与同步带安装板相连,以此通过驱动气缸Ⅰ的伸缩动作,驱动多对传送带组的同步开合,具体是驱动多对传送带组中位于外侧的传送带单元相对位于内侧的传送带单元作同步开合动作,当传送带组中的两个传送带单元打开时,可便于竖直布置的编织袋从切袋交接段的上方竖直送入该切袋交接段中,当传送带组中的两个传送带单元闭合时,可实现热切时对编织袋的约束和改变已切好的编织袋由竖直方向运动改为水平方向运动(其运动轨迹近似为L型),进而带动编织袋向下一工位运动。进一步的,吹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模块机架上的吹气管安装架3-02-013以及安装在该吹气管安装架上的吹气管3-02-012,具体的,如图6所示,吹气管3-02-012由一端堵住并在侧面开有若干数量透气孔的不锈钢管制成;所述压袋组件位于切袋交接段下方的外侧,其包括袋底过渡压板3-02-010和设置在模块机架上的压板驱动气缸3-02-009,所述袋底过渡压板在压板驱动气缸的作用下作前后水平运动。
具体的,如图10所示,传送带组优选为三对,每对传送带组之间彼此平行,位于上方的传送带组与位于中间的传送带组之间设置有一靠板3-02-014,位于下方的传送带组与位于中间的传送带组之间设置有一相同的靠板,如图12所示,该靠板包括U形侧边以及设置在该U形侧边开口处的上下翻边,其中上翻边向上翻折,其与U形侧边的上表面垂直并与U形侧边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凹槽结构,下翻边向下翻折,其与U形侧边的下表面垂直并与U形侧边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凹槽结构(图12的A处),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位于内侧的传送带单元刚好置于靠板的第一或第二凹槽结构中,并且如图11的A处所示,内侧传送带单元中的传送带的外表面(面向外侧传送带单元的一面)与U形侧边的外表面共面(即在同一平面内)。实际安装中,两个靠板安装在模块机架上,并且在安装时,位于上方的靠板的第二凹槽结构与位于下方的靠板的第一凹槽结构重合,即上方靠板的下翻边与下方靠板的上翻边彼此紧密接触,且两个靠板U形侧边的外表面共面(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位于上方的传送带组中位于内侧的传送带单元置于上方靠板的第一凹槽中,位于中间的传送带组中位于内侧的传送带单元置于上方靠板的第二凹槽中(或者说置于下方靠板的第一凹槽中),位于下方的传送带组中位于内侧的传送带单元置于下方靠板的第二凹槽中,并且位于上方的传送带组中的内侧传送带的外表面、位于中间的传送带组中的内侧传送带的外表面、位于下方的传送带组中的内侧传送带的外表面、位于上方的靠板的U形侧边的外表面以及位于下方的靠板的U形侧边的外表面共面(即在同一平面内),具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竖直布置的编织袋从切袋交接段3-02的上方由穿料装置竖直输送下来,在吹气管3-02-012的作用下使得竖直的编织袋始终贴在靠板3-02-014与同步带形成的平面内,驱动气缸Ⅰ3-02-004通过连接架3-02-005同时驱动三对同步带张开闭合,以实现热切时对编织袋的约束和改变以切好的编织袋由竖直方向运动改为水平方向运动(其运动轨迹可近似为L型),进而向下一工位运动,压板驱动气缸3-02-009可以驱动袋底过渡压板3-02-010向里运动,在编织袋向下一工位运动过程中,可以使得袋底始终保持平整,并准确进入折边器3-04-009。
如图14所示,折边缝袋底段安装在模块机架上,其包括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和第一匀速输送组件,所述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变速输送,所述第一匀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速输送,所述第一匀速输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折边器3-04-009和袋底缝包机3-06,折边器和袋底缝包机为常规机构,其只需能实现折边与缝袋底功能即可,在此对两者的结构不做限定,任何现有的可实现折边与缝袋底功能的折边器和缝包机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述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和第一匀速输送组件彼此贴靠设置,使得由切袋交接段输送过来的编织袋先经过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实现匀变速输送,再经过第一匀速输送组件实现匀速输送。具体的,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一对传动轴Ⅱ3-04-005以及水平设置在该一对传动轴上的多对传送带组,所述一对传动轴彼此之间通过齿轮3-04-004啮合,其中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匀变速段电机Ⅱ3-04-006,该匀变速段电机Ⅱ通过电机安装板Ⅱ3-04-007安装在模块机架上;所述传送带组优选为三对,每对传送带组包括两个传送带单元,每个传送带单元包括水平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同步带安装组件以及套装在同步带安装组件上的匀变速段同步带Ⅱ3-04-001,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两根同步带彼此相对,以用于夹持编织袋并带动编织袋运动。具体的,同步带安装组件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且其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安装板3-04-002相连,匀变速段同步带Ⅱ3-04-001套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实现配合。优选的,同步带安装板3-04-002上安装有张紧机构3-04-003。
具体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匀速输送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一对传动轴Ⅲ3-04-010以及水平设置在该一对传动轴上的多对传送带组,所述一对传动轴彼此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其中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匀速段电机Ⅰ3-04-012,该匀速段电机Ⅰ3-04-012通过电机安装板Ⅲ3-04-011安装在模块机架上;所述传送带组优选为三对,每对传送带组包括两个传送带单元,每个传送带单元包括水平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同步带安装组件以及套装在同步带安装组件上的匀速段同步带Ⅰ3-04-008,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两根同步带彼此相对,以用于夹持编织袋并带动编织袋运动。具体的,同步带安装组件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且其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安装板相连,匀速段同步带Ⅰ3-04-008套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实现配合。
如图15所示,取袋开袋交接段安装在模块机架上,其包括第二匀速输送组件和护板组件,所述第二匀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速输送,所述护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匀速输送组件的上方,用于约束编织袋的上端使其不倾斜。具体的,第二匀速输送组件包括开合组件、竖直设置的一对传动轴Ⅳ3-07-002以及水平设置在该一对传动轴上的一对传送带组,所述一对传动轴彼此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其中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匀速段电机Ⅱ3-07-001,该匀速段电机Ⅱ3-07-001通过电机安装板Ⅳ3-07-011安装在模块机架上,所述一对传送带组包括两个传送带单元,每个传送带单元包括水平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同步带安装组件以及套装在同步带安装组件上的匀速段同步带Ⅱ3-07-005,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两根同步带彼此相对,以用于夹持编织袋并带动编织袋运动。具体的,同步带安装组件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且其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安装板相连,匀速段同步带Ⅱ3-07-005套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实现配合。所述开合组件包括通过气缸脚支座安装在模块机架上的驱动气缸Ⅱ3-07-003,该驱动气缸与第二匀速输送组件中的同步带安装板相连,以此通过驱动气缸的伸缩动作驱动传送带组的开合。优选的,传动轴Ⅳ3-07-002上安装有张紧机构3-07-006。具体的,护板组件包括气缸安装架3-07-010、护板驱动气缸3-07-009和护板组,所述气缸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模块机架上,所述护板驱动气缸安装在该气缸安装架上,并且其伸缩杆通过护板连接件3-07-008与所述护板组相连,该护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护板3-07-004,其用于对编织袋的上端进行约束以防止其倾斜。当缝好袋底的编织袋从折边缝袋底段输送到取袋开袋交接段的过程中,护板驱动气缸3-07-009向下伸长带动护板3-07-004下移,使编织袋的上端被约束在两个护板形成的缝隙内不至于倾斜,但又可以左右移动。具体的,取袋开袋交接段的右侧设置有光电开关3-07-007,该光电开关3-07-007安装在模块机架上。
该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工作开始时,切袋交接段3-02的驱动气缸Ⅰ3-02-004为收缩状态,当编织袋卷料从穿料装置由上至下竖直向下输送的过程中,吹气管3-02-012开始依次垂直向其吹气,使编织袋可以在下移过程中紧贴靠板3-02-014,当编织袋达到指定长度后,驱动气缸Ⅰ3-02-004和压板驱动气缸3-02-009伸长,匀变速段同步带Ⅰ3-02-001夹紧编织袋的上中下部分,袋底过渡压板3-02-010压紧袋底,穿料装置中设置的热切刀工作切断编织袋;紧接着,匀变速段电机Ⅰ3-02-008驱动同步带转动,进而带动编织袋转竖直运动为水平向运动,并顺利进入折边缝袋底工位,交接过程中编织袋的运动状态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减速到与缝包机速度一致后匀速运行(此时第二个袋子刚好完成切袋交接动作,实现连续动作,效率高),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折边和缝袋底动作;当缝好袋底的编织袋被输送到取袋开袋交接段3-07的过程中,护板驱动气缸3-07-009向下伸长带动护板3-07-004下移,使编织袋的上端可以被约束在两个护板形成的缝隙内不至于倾斜,但又可以左右移动,编织袋在取袋开袋交接段中为匀速运动,对于编织袋在各个段中具体的运动速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均在保护范围之内;编织袋继续向右运动,触发光电开关3-07-007,然后触发开袋机械手装置夹紧袋子,驱动气缸Ⅱ3-07-003收缩,同步带张开,完成交接;开袋机械手装置离开后,驱动气缸Ⅱ伸长,同步带又闭合等待下一次交接。在整个过程中,切袋交接段与折边缝袋底段前半段同步带同时进行匀加速-匀速-匀减速运动,实现编织袋在二者之间的可靠交接(即实现第二、三段同步带之间的交接),匀减速到与缝包机速度一致,折边缝袋底后半段(第三段同步带)采用匀速运动,以匹配缝包机速度,否则会出现断线,而开袋取袋段也以与缝包机速度相同的速度进行匀速运动,以实现交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开袋机械手装置用于将从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送出的编织袋送入落料装置中,并实现编织袋的开袋,其可在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和落料装置之间来回运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能实现夹持及开袋功能的结构作为开袋机械手装置,对于该开袋机械手装置的具体结构在此不赘述,只做简要说明。如图16所示,开袋机械手装置由摆臂气缸12-01、摩擦片12-02、戳袋气缸12-03和开袋气爪12-04组成,摩擦片12-02粘贴在戳袋气缸12-03的气爪上,戳袋气缸12-03安装在开袋气爪12-04上由其推动,摆臂气缸12-01控制整个机械臂的张合。切下来的编织袋卷料经过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进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经过折边器、袋底缝包机进行折边缝袋底,制成的编织袋在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的末端由开袋机械手装置进行交接,然后往物料装置的正下方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开袋气爪12-04伸长使得戳袋气缸12-03插到编织袋,位于其气爪上的摩擦片12-02夹住袋口边沿,然后戳袋气缸12-03收缩夹住袋口,开袋气爪12-04收缩,完成一个开袋过程。
如图17所示,落料装置包括物料组件、夹紧组件和拉平组件,物料组件包括料斗及设置在该料斗下方的料斗门13-01,具体为两个料斗门,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组,分设于料斗的两侧,每组夹紧组件均包括夹袋气缸13-03以及与该夹紧气缸相连的夹袋爪13-04,该夹袋爪13-04用于夹紧编织袋的袋口,拉平组件同样设置有两组,用于推动夹紧组件水平运动以拉平编织袋的袋口。拉平组件具体为设置在料斗上的拉平气缸13-02,该拉平气缸13-02通过连接板与夹袋气缸13-03相连,通过拉平气缸13-02的伸缩带动夹袋气缸13-03及夹袋爪13-04水平移动,优选的,料斗上设置有滑杆,夹袋气缸13-03上设置有与滑杆滑动配合的滑轮。使用时,开袋机械手装置将开好袋口的编织袋放到料斗正下方之后夹袋气缸13-03收缩,夹袋爪13-04夹住编织袋袋口的两侧,摆臂气缸12-01伸长,机械手张开回到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的;然后料斗门13-01打开进行落料,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杆打开料斗门13-01,保证两个料斗门13-01打开的同步性,使落在编织袋里面的物料分布均匀,有利于编织袋在成品传送带8上的运输;落料完成后关闭料斗门13-01,同时拉平气缸13-02伸长扩大两夹袋爪13-04之间的距离拉平编织袋袋口。
如图18所示,为了保证装满物料的编织袋的可靠输送,本实用新型的包装机还设置有压平夹持装置8,该压平夹持装置包括压平夹持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压平夹持组件共设有两组,两组压平夹持组件相对设置,每组压平夹持组件包括连杆08-03以及安装在该连杆上的夹臂气缸08-04、抱板08-02和压板气缸08-01,压板气缸08-01设于连杆的上端,其连接有压板,连杆的下端及夹臂气缸安装在滚轮安装架10-02上,该滚轮安装架10-02上的滚轮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水平设置的导轨10-01滑动配合;所述水平驱动组件也设置有两组,每组水平驱动组件与对应压平夹持组件中的滚轮安装架相连。优选的,水平驱动组件为曲柄滑块结构,包括彼此相连的曲柄10-03、换向器10-04和曲柄电机10-05,曲柄10-03与滚轮安装架10-02相连。在装满物料的编织袋袋口被拉平之后夹臂气缸08-04伸长,通过连杆08-03将抱板08-02水平推出抱紧编织袋中部,同时压板气缸08-01伸长压紧编织袋袋口下方;接着在曲柄电机10-05的驱动下动力通过换向器10-04传送到曲柄10-03并带动其运动,从而使滚轮安装架10-02沿导轨10-01移动,两侧的曲柄采用同一动力,保证压平夹持装置夹紧编织袋移动过程中的同步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水平驱动组件,只需能驱动滚轮安装架运动即可。
如图19所示,过渡折边装置包括过渡轮组件和折边组件,过渡轮组件包括彼此相对的两组过渡轮组及过渡张开气缸14-01,同一过渡轮组中的多个过渡轮安装在同一过渡轮安装板上,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两组过渡轮组中的过渡轮轮面彼此相对,通过两组过渡轮组中的过渡轮夹持并带动编织袋运动,过渡张开气缸14-01与其中一块过渡轮安装板相连,以驱动该过渡轮安装板相对另一过渡轮安装板运动;折边组件包括折边器14-03和折边器气缸14-02,该折边器14-03位于两组过渡轮组的上方,并在折边器气缸14-02的带动下用于对编织袋的袋口进行折边。压平夹持装置夹紧编织袋移动过程中,过渡张开气缸14-01伸长两组过渡轮组分开,当编织袋送入两组过渡轮组之间时,过渡张开气缸14-01收缩两组过渡轮组闭合,然后折边器气缸14-02推动折边器14-03对袋口进行折边。而对于缝包装置而言,其为常规机构,在此对其结构不做限定,任何现有的可实现袋口缝制的缝包机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便于在包装过程中即可实现贴标动作,本实用新型包装机还设置有贴标装置9,如图20所示,贴标装置包括标签15-01、标签盒15-02、吸盘15-03、标签拨块15-04、接标气缸15-05、取标气缸15-06、旋转气缸15-07和标签收纳箱15-08。当经过渡折边装置折边的编织袋经过贴标装置工位时,取标气缸15-06伸长带动其上的吸盘15-03吸住标签盒15-02中的标签15-01,将其从标签盒15-02中取出,位于取标气缸15-06下方的旋转气缸15-07旋转90°将标签15-01送到标签拨块15-04前方,然后接标气缸15-05收缩将标签15-01压紧,接着标签拨块15-04将标签推到编织袋袋口折边处,与编织袋一起进入缝包装置工位进行缝袋口,最后继续运送到后面的码垛系统进行码垛,从而完成整个物料包装。为了便于编织袋的输送,在落料装置工位至缝包装置工位设置有成品传送带10,便于编织袋的可靠稳定输送。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说明,如图21所示,编织袋卷料通过穿料装置开卷并穿料,将编织袋以从上至下的方式竖直送入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送入一定长度后由切刀切断,然后由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进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经过折边器、袋底缝包机进行折边缝袋底,到此完成整个编织袋的制袋过程;制成的编织袋在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的末端由开袋机械手装置进行交接然后往料斗正下方移动,开袋机械手装置抓住编织袋往料斗正下方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开袋,到达料斗正下方后开袋机械手装置将开好口的编织袋套在料斗上,然后进行落料,开袋机械手装置返回至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末端的交接工位;落料结束后压平夹持装置将袋口及袋身夹紧,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进入过渡折边装置将袋口捋顺并进行折边,压平夹持装置松开回到料斗正下方,装满物料的编织袋继续在成品传送带10上往前运输,经过贴标装置的工位时将标签推送到袋口一起进入缝包装置工位进行缝包,最后继续由成品传送带运送到后面的码垛系统进行码垛,从而完成整个物料包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依次设置在该机架上的穿料装置(2)、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3)、开袋机械手装置(4)、落料装置(5)、过渡折边装置(6)和缝包装置(7),其中:所述穿料装置(2)用于实现编织袋的穿料,并将编织袋由竖直方向送入所述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中,所述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3)用于实现编织袋由竖直方向运动变为水平方向输送,并实现编织袋袋底的缝边,所述开袋机械手装置(4)用于将缝好袋底的编织袋由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送入所述落料装置中,并实现编织袋的开袋,所述落料装置(5)用于对已打开的编织袋进行装料,所述过渡折边装置(6)和缝包装置(7)用于依次对已装料的编织袋的袋口进行折边与缝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料装置包括整体机架(7-1)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该整体机架(7-1)上的上料单元(1-1)、放卷单元(2-1)和传送穿料单元,其中,所述上料单元(1-1)用于实现编织袋的上下料,所述放卷单元(2-1)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放卷;所述传送穿料单元用于实现编织袋的传送与穿料,其包括传送组件(3-1)、穿料组件(4-1)和驱动组件(5-1),所述传送组件(3-1)包括水平布置的偏转惰辊(301)以及水平布置的浮动辊(302),该偏转惰辊(301)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整体机架(7-1)上,该浮动辊(302)的两端通过侧端支撑板(303)与所述整体机架(7-1)铰接,以此保证所述浮动辊(302)能上下浮动,所述偏转惰辊(301)和浮动辊(302)彼此平行且两者的两端均安装有链轮;所述穿料组件(4-1)包括穿料驱动件和多个水平布置的且与所述偏转惰辊(301)平行的穿料辊,每个穿料辊的两端均设置有链轮,所述偏转惰辊(301)和浮动辊(302)以及所有穿料辊位于同侧的链轮与一链条配合以形成循环闭合的穿料路径,与偏转惰辊(301)两端链轮配合的两条链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编织袋的柔性连接板(403);所述驱动组件(5-1)设置在其中两个穿料辊之间,其包括主驱动辊(502)、从动辊(503)以及驱动主驱动辊旋转的主动辊驱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1-1)包括气胀轴(102)、支撑臂(103)和上料气缸(104),所述气胀轴(102)用于安装编织袋(101),该编织袋在气胀轴未充气时穿过气胀轴,然后通过对气胀轴充气实现编织袋与气胀轴的连接,所述气胀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整体机架上,所述上料气缸安装在所述整体机架上,并与所述支撑臂相连,以此通过该上料气缸的伸缩控制支撑臂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编织袋的上下料;所述放卷单元(2-1)包括滑动导轨组件、放卷辊(206)和压紧辊(202),所述滑动导轨组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滑动导轨子部件,每组滑动导轨子部件均包括与所述整体机架相连的滑动导轨(205)、与该滑动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侧板以及驱动该滑动侧板上下运动的压紧气缸(204),所述放卷辊(206)的两端与所述整体机架相连,其两端同样设置有与链条配合的链轮,所述压紧辊(202)设于所述放卷辊(206)的上方,其两端分别与两组滑动导轨子部件中的滑动侧板相连,以此通过压紧气缸的伸缩控制压紧辊在放卷辊上的压紧和打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料驱动件包括链轮驱动轴(405)和用于驱动该链轮驱动轴旋转的链轮驱动源(411),所述链轮驱动轴(405)的两端设置有与链条配合的链轮;所述浮动辊(302)两端设置的链轮为扇形链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输送缝袋底装置包括模块机架(3-01)以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该模块机架(3-01)上的切袋交接段(3-02)、折边缝袋底段(3-04)和取袋开袋交接段(3-07),其中,所述切袋交接段包括第一匀变速输送组件、开合组件、吹气组件和压袋组件,所述第一匀变速输送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一对传动轴以及水平设置在该一对传动轴上的多对传送带组,每对所述传送带组之间设置有靠板,所述开合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机架上,用于实现多对传送带组的同步开合,所述吹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机架上,用于使编织袋在输送过程中贴靠在所述靠板与传送带组形成的平面内,所述压袋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机架上,用于压紧编织袋的底部;所述折边缝袋底段包括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和第一匀速输送组件,所述第二匀变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变速输送,所述第一匀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速输送,所述第一匀速输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折边器和袋底缝包机;所述取袋开袋交接段包括第二匀速输送组件和护板组件,所述第二匀速输送组件用于实现编织袋的水平匀速输送,所述护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匀速输送组件的上方,用于约束编织袋的上端使其不倾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传动轴彼此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其中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匀变速段电机,所述传送带组为三对,每对传送带组包括两个传送带单元,每个传送带单元包括水平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同步带安装组件以及套装在同步带安装组件上的同步带,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两根同步带彼此相对,以用于夹持编织袋并带动编织袋运动;所述开合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和连接架,所述驱动气缸通过气缸脚支座安装在所述模块机架上,其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架相连,该连接架与多对传送带组中位于同一侧的同步带安装组件相连,以此通过驱动气缸的伸缩动作,驱动多对传送带组的同步开合;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模块机架上的吹气管安装架以及安装在该吹气管安装架上的吹气管;所述压袋组件包括袋底过渡压板和设置在模块机架上的压板驱动气缸,所述袋底过渡压板在压板驱动气缸的作用下作前后水平运动;所述护板组件包括气缸安装架、护板驱动气缸和护板组,所述气缸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模块机架上,所述护板驱动气缸安装在该气缸安装架上,并且其伸缩杆通过护板连接件与所述护板组相连,该护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护板,其用于对编织袋的上端进行约束以防止其倾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包括U形侧边以及设置在该U形侧边开口处的上翻边和下翻边,其中,所述上翻边向上翻折,其与U形侧边的上表面垂直并与U形侧边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凹槽结构,所述下翻边向下翻折,其与U形侧边的下表面垂直并与U形侧边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凹槽结构;每对传送带组中的位于内侧的传送带单元置于所述靠板的第一凹槽结构或第二凹槽结构中,并且内侧传送带单元中的传送带的外表面与U形侧边的外表面共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装置包括物料组件、夹紧组件和拉平组件,所述物料组件包括料斗及设置在该料斗下方的料斗门(13-01),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组,分设于所述料斗的两侧,每组夹紧组件均包括夹袋气缸(13-03)以及与该夹袋气缸相连的夹袋爪(13-04),该夹袋爪(13-04)用于夹紧编织袋的袋口,所述拉平组件同样设置有两组,用于推动夹紧组件水平运动以拉平编织袋的袋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折边装置包括过渡轮组件和折边组件,所述过渡轮组件包括彼此相对的两组过渡轮组及过渡张开气缸(14-01),同一过渡轮组中的过渡轮安装在同一过渡轮安装板上,所述过渡张开气缸(14-01)与其中一块安装板相连;所述折边组件包括折边器(14-03)和折边器气缸(14-02),该折边器(14-03)位于两组过渡轮组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覆膜制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该包装机还设置有压平夹持装置(8),该压平夹持装置包括压平夹持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压平夹持组件共设有两组,每组压平夹持组件包括连杆(08-03)以及安装在该连杆上的夹臂气缸(08-04)、抱板(08-02)和压板气缸(08-01),所述压板气缸(08-01)连接有压板,所述连杆和夹臂气缸安装在滚轮安装架(10-02)上,该滚轮安装架(10-02)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水平设置的导轨(10-01)滑动配合;所述水平驱动组件也设置有两组,每组水平驱动组件与对应压平夹持组件中的滚轮安装架相连。
CN201721192747.7U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Active CN207346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2747.7U CN207346127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2747.7U CN207346127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6127U true CN207346127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41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2747.7U Active CN207346127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61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1545A (zh) * 2019-04-17 2019-08-06 庆元县菇星节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菌棒制袋装置及其制袋工艺
TWI700222B (zh) * 2019-09-03 2020-08-01 黃志雄 自動製袋與包裝的裝置改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1545A (zh) * 2019-04-17 2019-08-06 庆元县菇星节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菌棒制袋装置及其制袋工艺
TWI700222B (zh) * 2019-09-03 2020-08-01 黃志雄 自動製袋與包裝的裝置改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1725A (zh)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CN104663255B (zh) 食用菌培养料的全自动套袋机
CN105059609B (zh) 一种包装袋自动装袋机
CN112623356B (zh) 一种手套装盒生产线
CN207346127U (zh) 一种非覆膜制袋包装机
EP3647211B1 (en) Automatic bag filling machine with several filling stations
CN211139777U (zh) 立式服装包装机
CN217320883U (zh) 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胶块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US4141392A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f valved bags on bag-filling machines
CN108820394A (zh) 粉末涂料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及其包装方法
CN110303545A (zh) A4纸双回旋刀切纸、令纸生产和箱包装一体生产线
CN110271894A (zh) A4纸双回旋刀切纸令纸生产线
CN204895973U (zh) 一种包装袋自动装袋机
CN104129527B (zh) 中包机
CN108583052A (zh) 一种封面机
CN105235948B (zh) 散装物料用自动包装机
KR890000371Y1 (ko) 이중포대 자동제조장치
CN111824527B (zh) 一种裤子打包装置
CN113787769A (zh) 集装袋自动生产线
CN206068836U (zh) 侧立上料装置
CN105729889B (zh) 防内袋折皱的新型编织袋切套缝一体机的防折皱方法
EP1863711B1 (en) Bag loader
CN206124303U (zh) 一种糊盒机输送缓冲机构
CN209553622U (zh) 一种将堆叠后的复印纸进行推送的推送装置
CN104229225A (zh) 一种用于物料袋缝包输送皮带线上的夹抱收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