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8426U -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8426U
CN207328426U CN201721458453.4U CN201721458453U CN207328426U CN 207328426 U CN207328426 U CN 207328426U CN 201721458453 U CN201721458453 U CN 201721458453U CN 207328426 U CN207328426 U CN 207328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pump
damping
screw
connecting portion
absorb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84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群
吴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ure automotive (Suzhou)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84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8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8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8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动汽车的舒适性。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包括:支架、第一级减震连接部、真空泵、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真空泵通过所述第一级减震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具有用于形成减震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可与车架连接,从而在支架和车架之间形成第二级的减震,可进一步降低真空泵传递至车架上的震动,从而能够提高位于电动汽车车架上方驾驶室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燃油发动机汽车上的电子真空泵又可成为助力泵,用来产生负压,为刹车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提供助力的装置。电子真空泵通过泵支架安装在燃油发动机汽车车身骨架上,在电子真空泵和泵支架之间安装有单级的橡胶减震垫,可以降低电子真空泵传递至泵支架上的震动。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电动汽车正逐渐取代燃油发动机汽车,电动汽车上的电动机产生的震动远远小于燃油发动机产生的震动,致使电动汽车的震动大大的得到了降低。但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汽车上,电子真空泵的安装结构仍在是完全采用了燃油发动机汽车上的安装方式,电子真空泵传递至车身骨架上的震动,在震动较小的电动汽车上显得尤为明显,对电动汽车的舒适性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动汽车的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包括:
支架;
第一级减震连接部;
真空泵,通过所述第一级减震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具有用于形成减震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级减震连接部包括橡胶减震环、第一螺钉;
所述第一螺钉的杆中部外壁上向外周凸出有凸起,所述橡胶减震环套在所述第一螺钉上,被限制在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和凸起之间;
所述橡胶减震环的外环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支架的连接孔套在所述橡胶减震环的环形凹槽上;
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与所述真空泵连接。
可选的,前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包括减震圈、减震圈支撑件,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减震圈的外环上,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一区域段,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所述减震圈套在所述减震圈插杆上。
可选的,前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的一侧具有第一阻挡结构,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的另一侧具有第二阻挡结构,所述减震圈套被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限制在所述第二区域段上。
可选的,前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中所述减震支撑件包括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二螺钉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二螺钉第二端的螺纹帽,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从所述第二螺钉杆中部外壁上向外周凸出的凸起。
可选的,前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中所述减震支撑件包括第三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三螺钉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三螺钉第二端的螺纹帽,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旋拧在所述第三螺钉杆中部上的螺母。
可选的,前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中所述减震支撑件包括第四螺钉以及套筒,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四螺钉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四螺钉第二端的螺纹帽,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从所述套筒第一侧外壁上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第四螺钉的第一连接端从所述套筒第二侧插入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的第二侧与所述螺纹帽抵触。
可选的,前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圈包括橡胶环;
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所述减震圈外壁上开设的环形凹槽。
可选的,前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真空泵为电子真空泵。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
车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包括:
支架;
第一级减震连接部;
真空泵,通过所述第一级减震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具有用于形成减震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支架具有第一侧支撑臂和第二侧支撑臂,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为多个,多个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第一侧支撑臂和第二侧支撑臂上,所述第一侧支撑臂上的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侧支撑臂上的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真空泵和之间通过第一级减震连接部减震连接,在真空泵和支架之间进行第一级的减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可与车架连接,从而在支架和车架之间形成第二级的减震,可进一步降低真空泵传递至车架上的震动,从而能够提高位于电动汽车车架上方驾驶室内的舒适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一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一螺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一级减震连接部的减震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一级减震连接部的减震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一级减震连接部的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一级减震连接部与支架的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一级减震连接部与真空泵的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减震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局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可安装在汽车的车架上。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包括:支架10、真空泵20、第一级减震连接部30以及第二级减震连接部40。
真空泵20通过所述第一级减震连接部30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在真空泵20和支架10之间形成减震连接。
第二级减震连接部40具有用于形成减震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40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第二连接端可连接至汽车车架上,在将第二连接端连接至汽车车架上后,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形成减震缓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真空泵和之间通过第一级减震连接部减震连接,在真空泵和支架之间进行第一级的减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可与车架连接,从而在支架和车架之间形成第二级的减震,可进一步降低真空泵传递至车架上的震动,从而能够提高位于电动汽车车架上方驾驶室内的舒适性。
支架可由金属板材制备,第一级减震连接部和第二减震部的个数不局限于1个,个数根据需要而定。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架的中心区域11用于安装真空泵,第一级减震连接部为3个,3个减震连接部分别位于真空泵的3个边角。支架的两侧12的区域均用于安装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第二级减震连接部为4个,2个二级减震连接部位于支架的一侧的两个边角,另2个二级减震连接部位于支架的另一侧的两个边角。
真空泵可以选用电子真空泵,但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机械真空泵。
第一级减震连接部具有用于形成减震连接的两个连接端,一个连接端与支架连接,另一个连接端与真空泵连接,在支架和真空泵之间形成减震连接。如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级减震连接部包括橡胶减震环31、第一螺钉32。第一螺钉32的杆中部外壁上向外周凸出有凸起321,凸起可呈环形,橡胶减震环套在第一螺钉上,被限制在第一螺钉的螺帽322和凸起321之间。凸起可以是焊接于第一螺钉的杆上,也可是通过机加工形成在第一螺钉杆上的。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橡胶圈减震环的内径,螺帽322的外径大于橡胶减震环31的内径。支架10的第一安装区域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径小于橡胶减震环31的外环直径,橡胶减震环31的外环上设置有环形凹槽311,橡胶减震环31伸入第一安装区域连接孔内,使支架第一安装区域上的连接孔套在橡胶减震环31的环形凹槽上。为了提高橡胶减震环的减震效果,橡胶减震环包括内环31a、外环31b以及连接内环31a和外环31b之间的多个橡胶连接条31c。第一螺钉32的螺纹端与真空泵20连接。具体实施中,第一螺钉可采用圆柱头的螺栓,在真空泵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孔,螺栓的螺纹端旋拧入螺纹孔内。第一螺钉也可采用自攻第一螺钉,在真空泵上可设置有与自攻第一螺钉配合的底孔,也可以不设置底孔,自攻第一螺钉旋拧入底孔中,使支架、第一级减震连接部和真空泵三者之间减震连接。
如图1、图9所示,第二级减震连接部40包括减震圈41、减震圈支撑件42,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一区域段,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减震圈41套在减震圈插杆上,第二连接端位于减震圈41的外环上。减震圈可由弹性材质制备。
其中,第一区域段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区域段可不设置外螺纹,汽车组装中,第一区域段的外螺纹旋拧入车架螺纹孔上,第二区域段外露与车架螺纹孔,可防止减震圈被压缩。
为了进一步提高减震圈防止被压缩的可靠性,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的一侧具有第一阻挡结构,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的另一侧具有第二阻挡结构,减震圈套被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限制在第二区域段上。
具体的实施当中,所述减震支撑件包括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二螺钉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二螺钉第二端的螺纹帽,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从所述第二螺钉杆中部外壁上向外周凸出的凸起。第二螺钉整体可呈一体式的结构,也可由多个分体部件焊接而成。
减震支撑件的具体实施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支撑件包括第三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三螺钉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三螺钉第二端的螺纹帽,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旋拧在所述第三螺钉杆中部上的螺母。
如图1、图9、图10和图11所示,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支撑件421包括第四螺钉421以及套筒422,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四螺钉421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四螺钉421第二端的螺纹帽4211,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从所述套筒422第一侧外壁上向外凸出的凸起4221,所述第四螺钉421的第一连接端从所述套筒422第二侧插入所述套筒422内,套筒422的内径小于螺纹帽4211的外径,所述套筒422的第二侧与所述螺纹帽4221抵触。套筒422第一侧外壁上向外凸出的凸起4221可呈环形,环形凸起的外环尺寸大于减震圈41的内径尺寸。
其中,减震圈可由弹性材料制备,如橡胶材料,形成橡胶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所述减震圈外壁上开设的环形凹槽411。支架的第二安装区域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径小于减震圈的外径尺寸,减震圈伸入第二安装区域的连接孔内,使支架第二安装区域上的连接孔套在减震圈的环形凹槽上。套筒可由金属材料制备,套筒上的凸起和第一螺钉的螺纹帽可对减震圈防压保护,防止减震圈挤压变形削弱其减震能力。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架以及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
如图12所示,车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部100和第二安装部200。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包括:支架300、真空泵400、第一级减震连接部500以及第二级减震连接部600。真空泵通过所述第一级减震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在真空泵和支架之间形成减震连接。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具有用于形成减震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具有第一侧支撑臂和第二侧支撑臂,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为多个(至少两个),多个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第一侧支撑臂和第二侧支撑臂上,所述第一侧支撑臂上的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侧支撑臂上的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两级减震对真空泵的振动进行了消减,降低了真空泵传递给电动车车架的震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第一级减震连接部;
真空泵,通过所述第一级减震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具有用于形成减震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级减震连接部包括橡胶减震环、第一螺钉;
所述第一螺钉的杆中部外壁上向外周凸出有凸起,所述橡胶减震环套在所述第一螺钉上,被限制在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和凸起之间;
所述橡胶减震环的外环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支架的连接孔套在所述橡胶减震环的环形凹槽上;
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与所述真空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包括减震圈、减震圈支撑件,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减震圈的外环上,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一区域段,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所述减震圈套在所述减震圈插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的一侧具有第一阻挡结构,所述减震圈支撑件的第二区域段具有减震圈插杆的另一侧具有第二阻挡结构,所述减震圈套被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和第二阻挡结构限制在所述第二区域段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支撑件包括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二螺钉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二螺钉第二端的螺纹帽,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从所述第二螺钉杆中部外壁上向外周凸出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支撑件包括第三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三螺钉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三螺钉第二端的螺纹帽,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旋拧在所述第三螺钉杆中部上的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支撑件包括第四螺钉以及套筒,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所述第四螺钉第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所述第四螺钉第二端的螺纹帽,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从所述套筒第一侧外壁上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第四螺钉的第一连接端从所述套筒第二侧插入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的第二侧与所述螺纹帽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圈包括橡胶环;
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所述减震圈外壁上开设的环形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泵为电子真空泵。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
所述支架具有第一侧支撑臂和第二侧支撑臂,所述第二级减震连接部为多个,多个第二级减震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第一侧支撑臂和第二侧支撑臂上,所述第一侧支撑臂上的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侧支撑臂上的第二级减震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CN201721458453.4U 2017-11-03 2017-11-03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07328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8453.4U CN207328426U (zh) 2017-11-03 2017-11-03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8453.4U CN207328426U (zh) 2017-11-03 2017-11-03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8426U true CN207328426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8453.4U Active CN207328426U (zh) 2017-11-03 2017-11-03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84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8658A (zh) * 2020-06-18 2020-09-22 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真空泵二级减振防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8658A (zh) * 2020-06-18 2020-09-22 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真空泵二级减振防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23029A1 (en) Tubular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CN106032834B (zh) 动力阻尼器
US20110140323A1 (en) Air suspension
CN104343784B (zh) 用于铰接接头的防震音套筒
CN206812990U (zh) 一种电子真空泵隔振结构
CN207328426U (zh) 汽车真空泵减震装置及电动汽车
US20100295224A1 (en) Tubular vibration-damping mount
CN107433852A (zh) 车辆以及排气管支承构件
CN106948981A (zh) 一种柴油机油箱及其防震底座
US20160010715A1 (en) Shock absorber
CN2814010Y (zh) 防尘减震器
US20170174031A1 (en) Air spring
CN207859928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两级减振悬置装置
CN206874469U (zh) 安装支架
CN202500945U (zh) 减震器活塞总成
CN206514428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减振结构及压缩机减振脚垫
CN106032829A (zh) 隔振垫以及包括该隔振垫的压缩机系统
CN107161321A (zh) 一种折叠式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飞行器
CN204340897U (zh) 一种汽车的顶行李架总成以及汽车
CN206797701U (zh) 一种折叠式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飞行器
CN206845424U (zh) 新能源车电动压缩机减震降噪结构
US20150204474A1 (en) After the mass-spring principle operating vibration absorber
CN106081296A (zh) 防变形纸箱
CN205273604U (zh) 转向油壶总成及汽车的转向系统
KR20160150356A (ko) 쇽업소버의 인슐레이터 임시 고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3

Address after: 210511 No. 78 Keling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ture automotive (Suzhou)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01300 the 4 Building (1) of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Zone, Renjun North Street,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