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4623U -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4623U
CN207314623U CN201720992972.2U CN201720992972U CN207314623U CN 207314623 U CN207314623 U CN 207314623U CN 201720992972 U CN201720992972 U CN 201720992972U CN 207314623 U CN207314623 U CN 207314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heating
thermal insulation
water
insula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929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平
郭杨
沈念俊
何正亚
许浩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sign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sig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sign filed Critical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sign
Priority to CN2017209929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4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4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4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建筑采暖辐射系统和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采暖系统安装占地的问题,有效利用了建筑物本体的空间,保留了房屋内部应有的空间高度。本实用新型楼板的结构使得采暖管道内的热量或冷量由房间顶部向地面进行传导,大大提升了室内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采暖辐射系统使用时室内升温效果均匀且热能消耗得到降低。本实用新型采暖管道可以实现采暖,也可以通实现制冷,解决了传统地暖只能单一采暖不能制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有效地增强建筑外维护的隔声、消声功能,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居住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中采暖系统一般采用常规的水地暖或电地暖。比如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安装在地板与楼板中间的由水管散热网络构成的辐射层中,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房间采暖目的。常规的水地暖或电地暖的安装需要占用建筑内部大量的空间,安装后房间内部高度降低,居住的舒适度受到影响;另外,常规的水地暖或电地暖功能单一,只能采暖,且升温效果不均匀,热能损耗多。另外传统建筑通的外墙面安装平面保温板实现保温、隔热作用,现有的平面保温板结构单一、功能单一,隔音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包括建筑采暖辐射系统和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
所述建筑采暖辐射系统包括位于各楼层的楼板,所述楼板包括通过浇筑一体成型且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结构层以及隔热面层,所述结构层内设有构成骨架支撑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底筋以及面筋,所述底筋位于面筋下方,所述底筋与面筋中间铺设有多条采暖管道,所述采暖管道与面筋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包括多个长度方向平行的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包括芯层和表层,所述芯层由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构成,所述表层由敷在芯层表面的抗裂砂浆层构成,所述芯层和表层中间压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保温板安装后位于墙面外的一侧板面为斜面或锯齿面;所述保温板沿建筑外墙面高度方向或左右方向依次邻接布置构成保温墙面,所述保温墙面沿保温板排列方向的截面呈锯齿状。
所述底筋、面筋分别由钢筋布置成网格状,所述采暖管道通过尼龙扣绑扎在所述底筋上。
在所述采暖管道经过屋梁处安装有波纹套管,所述波纹套管套设在所述采暖管道外侧,所述波纹套管为PVC材质。
所述采暖管道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直管段以及连接相邻直管段的圆弧段,相邻直管段之间的布置间距为250~300mm。
所述各楼层分别设有分水器以及集水器,所述采暖管道进口端贯穿所述隔热面层并连接至所在楼层的所述分水器,所述采暖管道出口端贯穿所述隔热面层并连接至所在楼层的所述集水器。
所述保温板呈条状结构且安装后位于墙面外的一侧板面沿保温板宽度方向倾斜形成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所述锯齿面的齿尖夹角为30~60°。
所述保温板位于长度方向的侧边设有安装插槽,所述保温板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边设有安装插条,所述插槽与插条实现相邻保温板之间的安装连接。
所述分水器通过第一立管连接至供水总管,所述集水器通过第二立管连接至回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与回水总管通过热水或冷水的供能系统连通。
所述供能系统包括对水进行加热处理的板式换热器或对水进行冷却处理的水冷机组。
所述采暖管道、第一立管以及第二立管均为PE-RT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楼板浇筑前将采暖管道预先布置在底筋结构上,然后布置面筋,最后通过混凝土浇筑,使得所述采暖管道被浇筑在楼板内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采暖系统安装占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了建筑物本体的空间,保留了房屋内部应有的空间高度,避免安装破坏建筑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楼板的结构使得热量传导方式自上而下,即采暖管道内的热量或冷量由房间顶部向地面进行传导,该传导方式的优点在于:大大提升了室内的舒适度,尤其是辅助制冷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室内升温效果均匀且热能消耗得到降低。本实用新型所述采暖管道可以通过循环热水实现采暖,也可以通过循环冷水实现辅助制冷,解决了传统地暖只能单一采暖不能制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保温板的结构,创造性地实现了保温板在具备保温隔热作用的同时,所述斜面或锯齿面实现了隔声、消声的作用且效果显著。即本实用新型中由所述保温板形成的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可以有效地增强建筑的隔声、消声功能,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居住舒适度。
所述保温板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构成芯层,大大减轻了保温板的重量,使得保温板易于制造、运输以及拼装。所述抗裂砂浆层构成的表层可以保护芯层的同时,还可以使得保温板在产生一定变形的同时而保持不开裂。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可被设在抗裂砂浆层中增加保温板整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防止抗裂砂浆层因外力作用而发生破损或开裂。
(2)由于采暖管道一般采用PE-RT管,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尼龙扣绑扎固定所述采暖管道,所述尼龙扣具有保护采暖管道的作用,绑扎固定采暖管道时应该避免使用金属扎丝而对PE-RT管造成损坏。
(3)由于屋梁的位置布置有过梁钢筋,为了避免所述采暖管道与过梁钢筋接触受压,所以本实用新型所述采暖管道在穿过屋梁时增加了保护措施,即在采暖管道外套设波纹套管。
(4)本实用新型所述采暖管道在建筑物的每个楼层进行铺设,每条采暖管道连接至所在楼层的分水器以及集水器处,所述供能系统通过分水器以及集水器与各个楼层中铺设的采暖管道形成采暖或制冷循环。
冬季时,室内可以通过顶部楼板内所述采暖管道内30~32℃的低温水循环实现供暖,室内温度可以达到18±2℃。夏季时,室内可以通过顶部楼板内所述采暖管道中的冷量实现辅助降温制冷。
(5)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加热器可以对水进行加热,所述水冷机组可以对水进行降温。冬季时,所述板式加热器通过分水器以及集水器与各个楼层中铺设的采暖管道形成采暖循环。夏季时,所述水冷机组通过分水器以及集水器与各个楼层中铺设的采暖管道形成制冷循环。
(6)本实用新型所述采暖管道铺设时,需要与房间内分隔墙之间保留一定的间距,另外所述采暖管道铺设时还需要与线盒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所述采暖管道接触电路。所述采暖管道的直管段之间的布置间距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以满足室内采暖、制冷的需要为准。
(7)现有技术当中建筑外维护系统中的保温墙面为平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使得保温板安装后形成的保温墙面沿保温板排列方向的截面呈锯齿状。所述保温板上斜面倾斜角度以及锯齿面的齿尖夹角的选择是实现良好隔声、消声作用的关键,所述保温板经拼装构成截面呈锯齿状的保温墙面后,通过试验测试,建筑内温度受建筑外界温度影响小,且在建筑外释放的噪音被所述保温墙面消声后,起到了很好的隔音效果。
(8)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板上所述插槽、插条实现了相邻保温板之间的连接,所述保温板拼装后形成连续的保温墙面,使得所述保温墙面与建筑外侧面的贴合度更高,结构更稳固,避免施工后单一的保温板从保温墙面上掉落而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采暖辐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暖管道在屋梁处的铺设示意图。
图4为采暖管道整体铺设示意图。
图5、6、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9、10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0-楼板 11-结构层 111-底筋 112-面筋 113-采暖管道
1131-直管段 1132-圆弧段 114-波纹套管 115-屋梁
12-隔热面层 13-分水器 14-集水器 151-第一立管
152-第二立管 21-供水总管 22-回水总管 30-板式换热器
40-水冷机组 50-墙面100-保温板 110-芯层 120-表层
130-玻璃纤维网格布 140-插槽 150-插条 200-建筑 A-保温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更为具体的说明:
1、建筑采暖辐射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建筑采暖辐射系统包括位于各楼层的楼板10,所述楼板10包括通过浇筑一体成型且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结构层11以及隔热面层12,所述结构层11内设有构成骨架支撑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底筋111以及面筋112,所述底筋111位于面筋112下方,所述底筋111与面筋112中间铺设有多条采暖管道113,所述采暖管道113与面筋112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底筋111、面筋112由钢筋布置呈网格状。
所述底筋111、面筋112分别由钢筋布置成网格状,所述采暖管道113通过尼龙扣绑扎在所述底筋111上。
如图3所示,在所述采暖管道113经过屋梁处安装有波纹套管114,所述波纹套管114套设在所述采暖管道113外侧,所述波纹套管114为PVC材质。
如图4所示,所述采暖管道113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直管段1131以及连接相邻直管段1131的圆弧段1132,相邻直管段1131之间的布置间距为250~300mm。
如图2所示,所述各楼层分别设有分水器13以及集水器14,所述采暖管道113进口端贯穿所述隔热面层12并连接至所在楼层的所述分水器13,所述采暖管道113出口端贯穿所述隔热面层12并连接至所在楼层的所述集水器14。
所述分水器13通过第一立管151连接至供水总管21,所述集水器14通过第二立管152连接至回水总管22,所述供水总管21与回水总管22通过热水或冷水的供能系统连通。
所述供能系统包括对水进行加热处理的板式换热器30或对水进行冷却处理的水冷机组40。
所述采暖管道113、第一立管151以及第二立管152均为PE-RT管。
本实用新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
S1、画线定位
在土建已经支好的底层模板上,根据设计图纸画线标出线盒位置、采暖管道113铺设的走向位置,然后在上层模板上将采暖管道113引至分水器13、集水器14的管道安装孔打好。所述底层模板与上层模板构成楼板浇筑模具。
S2、采暖管道铺设
施工现场铺设管道前应该制作旋转托盘,绝不允许在底筋面层上随意拖动,以免被钢筋刮伤、割破。严禁电焊机在采暖管道附近工作以免烫坏管材。
所述采暖管道113距离房间各分割墙的距离为300mm,所述采暖管道113中相邻所述直管段1131之间的间距为300mm(部分房间内直管段之间的间距按照300mm铺设,如采暖管道113外围距离分割墙≥400mm,应该调整加密所述直管段1131之间的间距,如250mm,实际尺寸以设计要求为准)。
采暖管道113的进口端、出口端必须预留足够的长度,高出楼板1.2m,严禁采暖管道113长度不够,与分/集水器相连段的各采暖管道113必须做好标记或编号,各采暖管道113的管头在使用前必须要有封堵。
楼板底筋111绑扎完成后即进行采暖管道采暖管道113的铺设,采暖管道113铺设的同时要进行绑扎固定,绑扎必须使用尼龙扣扎带进行绑扎固定,严禁使用金属扎丝进行绑扎,直管段1131之间的绑扎间距应≤300mm,圆弧段1132的固定应采用三点固定的方式,即圆弧两端和中间位置绑扎固定。
采暖管道113在穿越房梁时必须增加保护措施,不得和房梁钢筋直接接触。即采暖管道113穿越房梁时采用波纹套管114进行保护,波纹套管114穿房梁进户内15mm。在公共区域或入户管道集中处,均匀排布采暖管道113,使之不影响浇筑。
采暖管道113在经过灯盒、线盒附近时,需要绕行,保证管道外缘距离灯盒、线盒中心15cm。
采暖管道113包括水平管道以及竖直管道,在水平管道与竖直管道的连接的位置也需要加设波纹软管套管。比如位于结构层11内的即为水平管道,贯穿隔热面层12的即为竖直管道。
S3、冲洗与试压
采暖管道113铺设完毕后以本层管井为单位,把采暖管道113串联起来进行压力试验,应缓慢向采暖管道113内注满水,边注水边排气,空气排空后进行压力试验。
S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带压浇筑,随时观察采暖管道113以及压力表,确保采暖管道113完好,浇筑时严禁振捣棒与采暖管道113有任何接触。
整个浇筑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看护,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如果发现压力表出现变化必须马上停止混凝土浇筑,及时查出事故原因,如果采暖管道113漏水必须有专业人员及时进行修复。
S5、综合打压、调试
按图纸要求将分水器与第一立管连接,每个回路的采暖管道连接于分水器,在每层分水器安装完毕以后,进行系统的最终压力测试。开始加压到0.6MPa后停止加压,由于采暖管道为PE-RT管,受膨胀等诸多原因,采暖管道内会出现一定的压降,此过程要求保持1小时,观察有无泄漏现象。1小时候给采暖管道内补压至1.1MPa,15min内要求压力损失不大于0.6MPa,即调试通过。
S6、连接供能系统
将所述第一立管安装后连接至供水总管,所述第二立管安装后连接至回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连接板式换热器或水冷机组的出水口,所述回水总管连接板式换热器或水冷机组的进水口。
S7、系统运行调试
采暖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并冲洗完毕,且整个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行,以保证系统运行良好,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按照系统高、低区通暖或通冷,将其他支路的控制阀门关闭,打开系统最高点放气阀(立管放气阀)。打开总入口处的回水总管阀门,让外网的水进入系统,这样便于系统的排气,满水后关闭放气阀,打开总入口处供水总管阀门,使热水在系统内形成循环,检查整个系统有无漏水之处。冬季通暖时刚开始应将阀门开小些,进水速度慢些,防止管道骤热而损坏,管道预热后再将阀门全部开启。如某一房间接头漏水,应立即关闭与分水器连接的漏水点所在的采暖管道,以便于进行修理,修理完毕后试验合格后进行通暖。
S8、投入使用
开启本系统并设定温度,本系统自动运行至设定好的温度,智能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运行与传统空调系统运行的能耗比较如下:
以建筑屋内面积1945m2,使用时间一年为例:130kw中央空调每天运行电费1989×365=72.6万元,而本实用新型运行每天运行电费778×365=28.4万元,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耗大幅降低。
2、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
如图5、6、7所示,所述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包括多个长度方向平行的所述保温板100,所述保温板100包括芯层110和表层120,所述芯层110由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构成,所述表层120由敷在芯层110表面的抗裂砂浆层构成,所述芯层110和表层120中间压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130,所述保温板100安装后位于墙面外的一侧板面为斜面或锯齿面;所述保温板100沿建筑外墙面高度方向或左右方向依次邻接布置构成保温墙面A,所述保温墙面A沿保温板排列方向的截面呈锯齿状,图8、9、10所示的保温板100沿建筑外墙面高度方向依次邻接布置。
所述保温板100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构成芯层110,大大减轻了保温板100的重量,使得保温板100易于制造、运输以及拼装。所述抗裂砂浆层构成的表层120可以保护芯层110的同时,还可以使得保温板100在产生一定变形的同时而保持不开裂。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130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可被设在抗裂砂浆层中增加保温板100整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防止抗裂砂浆层因外力作用而发生破损或开裂。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保温板的结构,创造性地实现了保温板100在具备保温隔热作用的同时,所述斜面或锯齿面实现了隔声、消声的作用且效果显著。
所述保温板100的尺寸:长1200mm、宽600mm、厚300mm。
现有技术当中建筑外维护系统中的保温墙面为平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板100构成的保温隔声结构以及相应的建筑外维护系统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使得保温板100安装后形成的保温墙面A沿保温板100排列方向的截面呈锯齿状。所述保温板100上斜面倾斜角度以及锯齿面的齿尖夹角的选择是实现良好隔声、消声作用的关键,所述保温板100经拼装构成截面呈锯齿状的保温墙面A后,通过试验测试,建筑内温度受建筑外界温度影响小,且在建筑外释放的噪音被所述保温墙面消声后,起到了很好的隔音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保温板100呈条状结构且安装后位于墙面外的一侧板面沿保温板100宽度方向倾斜形成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
如图6、7所示,所述锯齿面的齿尖夹角为30~60°。
所述保温板100位于长度方向的侧边设有安装插槽140,所述保温板100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边设有安装插条150,所述插槽140与插条150实现相邻保温板100之间的安装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板100上所述插槽140、插条150实现了相邻保温板100之间的连接,所述保温板100拼装后形成连续的保温墙面A,使得所述保温墙面A与建筑外侧面的贴合度更高,结构更稳固,避免施工后单一的保温板100从保温墙面A上掉落而造成安全隐患。
即本实用新型中由所述保温板100形成的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可以有效地增强建筑的隔声、消声功能,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居住舒适度。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采暖辐射系统和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
所述建筑采暖辐射系统包括位于各楼层的楼板(10),所述楼板(10)包括通过浇筑一体成型且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结构层(11)以及隔热面层(12),所述结构层(11)内设有构成骨架支撑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底筋(111)以及面筋(112),所述底筋(111)位于面筋(112)下方,所述底筋(111)与面筋(112)中间铺设有多条采暖管道(113),所述采暖管道(113)与面筋(112)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建筑外维护保温隔声系统包括多个长度方向平行的保温板(100),所述保温板(100)包括芯层(110)和表层(120),所述芯层(110)由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构成,所述表层(120)由敷在芯层(110)表面的抗裂砂浆层构成,所述芯层(110)和表层(120)中间压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130),所述保温板(100)安装后位于墙面外的一侧板面为斜面或锯齿面;所述保温板(100)沿建筑外墙面高度方向或左右方向依次邻接布置构成保温墙面(A),所述保温墙面(A)沿保温板排列方向的截面呈锯齿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筋(111)、面筋(112)分别由钢筋布置成网格状,所述采暖管道(113)通过尼龙扣绑扎在所述底筋(11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暖管道(113)经过屋梁处安装有波纹套管(114),所述波纹套管(114)套设在所述采暖管道(113)外侧,所述波纹套管(114)为PVC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管道(113)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直管段(1131)以及连接相邻直管段(1131)的圆弧段(1132),相邻直管段(1131)之间的布置间距为250~3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楼层分别设有分水器(13)以及集水器(14),所述采暖管道(113)进口端贯穿所述隔热面层(12)并连接至所在楼层的所述分水器(13),所述采暖管道(113)出口端贯穿所述隔热面层(12)并连接至所在楼层的所述集水器(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00)呈条状结构且安装后位于墙面外的一侧板面沿保温板宽度方向倾斜形成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所述锯齿面的齿尖夹角为30~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00)位于长度方向的侧边设有安装插槽(140),所述保温板(100)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边设有安装插条(150),所述插槽(140)与插条(150)实现相邻保温板(100)之间的安装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13)通过第一立管(151)连接至供水总管(21),所述集水器(14)通过第二立管(152)连接至回水总管(22),所述供水总管(21)与回水总管(22)通过热水或冷水的供能系统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系统包括对水进行加热处理的板式换热器(30)或对水进行冷却处理的水冷机组(4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管道(113)、第一立管(151)以及第二立管(152)均为PE-RT管。
CN201720992972.2U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Active CN207314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2972.2U CN207314623U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2972.2U CN207314623U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4623U true CN207314623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35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92972.2U Active CN207314623U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46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4256A (zh) * 2017-08-09 2017-12-29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4256A (zh) * 2017-08-09 2017-12-29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2430A (zh) 一种挂篮悬臂现浇冬季施工方法
CN205348794U (zh) 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养护系统
CN207314623U (zh)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CN207609123U (zh) 一种超大超平承重保温地坪
CN112854748A (zh) 一种悬浇箱梁冬季施工用养护方法
CN106760029A (zh) 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体反打制备工艺
CN211571260U (zh) 一种大型人工室内冰场
CN112359994A (zh) 一种cl保温体系施工方法
CN111763099B (zh)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低温热水养护系统及冬期施工方法
CN207317053U (zh) 一种建筑采暖辐射系统
CN202850028U (zh) 大体积砼内循环水冷却装置
CN206360088U (zh) 一种气囊式建筑结构
CN205919447U (zh) 一种楼板热辐射新风系统构造
CN107524256A (zh) 一种建筑采暖保温隔声系统
CN206817658U (zh) 一种全天候天棚辐射控温系统
CN108360523A (zh) 一种带温控装置的建筑结构
CN108049540A (zh) 多温控冷链库超平防裂一次成型承重保温地坪施工工法
CN209891653U (zh) 一种浮筑石墨烯地暖系统
CN103362257A (zh)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CN107525118A (zh) 一种建筑采暖辐射系统
CN105986632A (zh) 预制型辐射楼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施工方法
CN206803308U (zh) 一种浮筑楼板电地暖系统
CN208952200U (zh) 蓄能型双面冷暖辐射模块
CN109653470B (zh) 一种浮筑石墨烯地暖系统
CN108049542A (zh) 大面积超平防裂耐磨承重保温冷链库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