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2257A -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2257A
CN103362257A CN2013103301928A CN201310330192A CN103362257A CN 103362257 A CN103362257 A CN 103362257A CN 2013103301928 A CN2013103301928 A CN 2013103301928A CN 201310330192 A CN201310330192 A CN 201310330192A CN 103362257 A CN103362257 A CN 103362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stack
roofing
multiple tracks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01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2257B (zh
Inventor
王巧利
王西胜
薛东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rk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Is Built In Shaanxi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301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2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2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2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2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22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所施工屋面上设置有屋面排气系统,屋面排气系统包括均敷设于屋面面层中的找坡层或保温层内的多道第一水平排气管;每道第一水平排气管的两端均与一根竖向排气管相接;竖向排气管埋设于女儿墙、排烟道的侧壁或排气道的侧壁内,女儿墙、排烟道和排气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测量放线;二、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确定;三、竖向排气管预埋;四、水平排气管定位安装;五、排气管连接;六、水平排气管敷设。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成型屋面排气系统的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排气孔明设方式存在易封堵、易损坏、排气不畅、排气效果较差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屋面防潮排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屋面面层是指屋面结构板面以上的部分,包括找坡层、保温层、防水层、刚性保护层和饰面层。屋面排气系统是建筑屋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若保温层和/或找坡层不够干燥或干燥有困难,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留置排气孔或排气管,使卷材防水层下的潮气能够排出,此种设置屋面排气系统的屋面又称为排气屋面。在屋面分部施工中,屋面排气孔的作用是为了及时排除保温层和/或找坡层中的水分,在屋面施工中广泛运用,以确保屋面保温层和/或找坡层中的水分能够及时排除,不会使防水层下方的水分因高温蒸发不出,从而将屋面防水层顶起,破坏防水层。传统的排气屋面施工过程中,一般均是在保温层和/或找坡层中设置临时的排气通道及排气孔来解决排气屋面内部的排气问题,且待施工完毕1~2年后保温层和/或找坡层干燥,再拆除排气孔,并在拆除排气孔的部位再封补一层防水层。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临时做法虽然能解决保温层的排气问题,但也为之后的拆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如果二次拆除排气管后,防水层修补不到位时,还会缩短屋面防水的使用寿命。另外,现如今建筑屋面所设置的排气孔大多都采用明设方式,具体是在保温层和/或找坡层内所设置的排气管道上布设多个排气出口,该排气出口为由上至下插入至保温层和/或找坡层内的竖向管道。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明设的排气孔存在易封堵、易损坏、排气不畅、排气效果较差等诸多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工艺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成型屋面排气系统的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排气孔明设方式存在易封堵、易损坏、排气不畅、排气效果较差等诸多实际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施工屋面包括屋面结构板、布设在屋面结构板四周侧上方的女儿墙和铺设在屋面结构板上的屋面面层;所施工屋面上设置有屋面排气系统,所述屋面排气系统包括多道均敷设于所述屋面面层中的找坡层或保温层内的第一水平排气管;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的两端均与一根竖向排气管相接,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和竖向排气管均为PVC塑料管;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于女儿墙、排烟道的侧壁或排气道的侧壁内,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均布设在所施工屋面上,所述女儿墙、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竖向排气管的数量为多根,且所施工屋面的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放线:对所述屋面排气系统中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放线,并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对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确定;
步骤二、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确定:根据预先设计的所施工建筑屋面上女儿墙、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的设计位置,并结合步骤一中所确定的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的布设位置,对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确定;其中,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女儿墙、所述排烟道或所述排气道,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且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待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均确定后,还需对各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的数量和各根竖向排气管的埋设位置进行确定;
步骤三、竖向排气管预埋:对步骤二中所确定的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分别进行施工,直至完成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的预埋过程,且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施工方法均相同;其中,对任一个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进行施工时,其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301、钢筋笼绑扎:对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钢筋笼进行绑扎;
步骤302、竖向排气管固定:根据步骤二中所确定的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的数量和各根竖向排气管的埋设位置,将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的所有竖向排气管均绑扎固定于步骤302中绑扎完成的所述钢筋笼上;每根所述竖向排气管的顶端均连接有一根上水平管,且每根所述竖向排气管的底端均连接有一根下水平管;所述上水平管的内端口与竖向排气管的顶端密封连接且其外端口为竖向排气管的排气出口,所述下水平管的内端口与竖向排气管的底端密封连接且其外端口为竖向排气管的排气进口;
步骤303、支模及混凝土浇筑:在步骤302所述钢筋笼的外侧支设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成型模板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获得施工完成的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
步骤四、水平排气管定位安装:根据步骤一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将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分别安装在屋面结构板上方;
步骤五、排气管连接:将步骤四中安装好的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步骤303中预埋于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的两根所述竖向排气管的排气进口密封连接;
步骤六、水平排气管敷设:对所施工屋面的屋面面层进行施工,且所述屋面面层施工完成后,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均敷设于找坡层或保温层内。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呈平行布设,所述屋面排气系统还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水平排气管呈垂直布设;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敷设于找坡层或保温层内;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均相互连通,且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和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组成一个内部互通的排气管网;所述第二排气管为PVC塑料管。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步骤303中所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还需在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的各竖向排气管的排气出口上均安装一个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为不锈钢排气漏斗,所述不锈钢排气漏斗的内端与竖向排气管的排气出口相接,所述不锈钢排气漏斗的外部盖装有一个不锈钢排气盖板或安装有一个不锈钢排气弯头,所述不锈钢排气盖板上开有多个排气孔且其呈竖直向布设。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排气管网为呈水平向布设的水平排气管网。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两端均与一根竖向排气管相接;步骤三中进行竖向排气管预埋时,还需对分别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相接的所有竖向排气管进行预埋。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呈倾斜向布设,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倾斜角度均与其所布设位置处所施工屋面的屋面坡度一致;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均与所施工屋面的屋脊线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包括一道布设在所施工屋面的屋脊线上的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左侧的左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和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右侧的右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中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的布设位置最高;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包括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左侧的左侧第二排气管和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右侧的右侧第二排气管,多道所述左侧第二排气管的右端均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相接,且多道所述右侧第二排气管的左端均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相接。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屋面面层包括铺设在屋面结构板上的找坡层、铺设在找坡层上的保温层、铺装在保温层上的屋面防水层和铺装在屋面防水层上的刚性保护层,所述找坡层和保温层上均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横向分格缝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纵向分隔缝,所述横向分格缝和所述纵向分隔缝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与所述纵向分隔缝呈平行布设,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均沿一道所述纵向分隔缝进行布设,且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沿一道所述横向分隔缝进行布设。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的管壁上均开有多组排气圆孔一,多组所述排气圆孔一沿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一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排气圆孔一;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的管径均为Φ25mm~Φ35mm且其壁厚为1.5mm~2mm;所述排气圆孔一的孔径为Φ5mm~Φ8mm,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一的间距为90mm~110mm;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壁上均开有多组排气圆孔二,多组所述排气圆孔二沿所述第二排气管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二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排气圆孔二;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径为Φ25mm~Φ35mm且其壁厚均为1.5mm~2mm;所述排气圆孔二的孔径为Φ5mm~Φ8mm,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二的间距为90mm~110mm。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相邻两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之间以及相邻两道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6m,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由左至右进行布设,且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中位于最左侧的第一水平排气管的左端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中位于最右侧的第一水平排气管的右端第一水平排气管,所述左端第一水平排气管与位于其左侧的女儿墙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右端第一水平排气管与位于其右侧的女儿墙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3m;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中位于最前侧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前端第二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中位于最后侧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后端第二排气管,所述前端第二排气管与位于其前侧的女儿墙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后端第二排气管与位于其后侧的女儿墙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3m。
上述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排气接头布设在女儿墙的内侧壁上、所述排烟道的外侧壁上或所述排气道的外侧壁上;所述女儿墙的内侧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抹灰层一,所述女儿墙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上所安装的所述排气接头外端伸出至抹灰层一外侧;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的外侧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抹灰层二,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上所安装的所述排气接头外端伸出至所述抹灰层二外侧;所述抹灰层一上设置有多道呈竖直向布设的分格缝一,所述女儿墙内所埋设的每根竖向排气管均布设在一道分格缝一的正后方;所述抹灰层二上设置有多道呈竖直向布设的分格缝二,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内所埋设的每根竖向排气管均布设在一道所述分格缝二的正后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可操作性强、实现方便,施工效果好,在保证施工工期的同时,能有效保证屋面排气系统的施工质量。将屋面排气系统分为布设于屋面面层内的排气网管和布设于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竖向排气管两部分,并且排气网管和竖向排气管分别独立施工,并且施工方法均非常简便且施工质量均易于控制,同时施工效率高。
2、屋面整体效果更加美观,同时避免了屋面排气管二次封堵不严而造成的屋面渗漏现象,提高了屋面施工质量。
3、排气孔采用暗设方式,不易被损坏,并且不易被封堵、排气效果良好,使得屋面排气系统的使用效果刚好且更稳定,后期维修成本较低,所需投入人力物力较少。
4、排气孔布设于高处,有利于水分由低处向高处自然排出,因而排气通常,且排气效果非常好。
5、施工方式灵活、屋面面层中排气管网结构设计合理且排气效果好,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水平排气管网或根据屋面坡度布设倾斜向排气管网,能最大发挥排气管对屋面找坡层或保温层内水分进行排放的功能,使得找坡层或保温层内需排放水分被充分排出,并且水平排气管网和倾斜向排气管网中各排气管的位置定位方便。
6、所采用的排气接头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排气效果好、外形美观,同时所采用的排气接头能有效防止外界雨水进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部。
7、待所施工屋面使用3年后,只需拔掉排水接头,用膨胀砂浆对各竖向排气管的排气出口进行封堵即可。
8、使用效果好且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使得找坡层或保温层内的水分充分排出,确保屋面的屋面排气可靠性,并且施工质量更易控制,排气效果更可靠。
9、适用范围广,适用于设有保温层、找坡层的卷材防水屋面施工,特别适合于炉渣、散拌保温材料找坡保温的屋面施工过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成型屋面排气系统的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排气孔明设方式存在易封堵、易损坏、排气不畅、排气效果较差等诸多实际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排气接头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女儿墙上竖向排气管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03603091600071
Figure BDA0000360309160008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施工屋面包括屋面结构板1、布设在屋面结构板1四周侧上方的女儿墙2和铺设在屋面结构板1上的屋面面层。所施工屋面上设置有屋面排气系统,所述屋面排气系统包括多道均敷设于所述屋面面层中的找坡层3-1或保温层3-2内的第一水平排气管4。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两端均与一根竖向排气管5相接,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和竖向排气管5均为PVC塑料管。所述竖向排气管5埋设于女儿墙2、排烟道的侧壁或排气道的侧壁内,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均布设在所施工屋面上,所述女儿墙2、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数量为多根。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径和壁厚均相同,多道所述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管径和壁厚均相同,且竖向排气管5和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径和壁厚均相同。如图1所示,所施工屋面的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放线:对所述屋面排气系统中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放线,并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对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确定。
步骤二、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确定:根据预先设计的所施工建筑屋面上女儿墙2、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的设计位置,并结合步骤一中所确定的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布设位置,对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确定。其中,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女儿墙2、所述排烟道或所述排气道,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且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待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均确定后,还需对各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数量和各根竖向排气管5的埋设位置进行确定。
步骤三、竖向排气管预埋:对步骤二中所确定的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分别进行施工,直至完成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预埋过程,且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施工方法均相同;其中,对任一个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进行施工时,其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301、钢筋笼绑扎:对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钢筋笼进行绑扎。
步骤302、竖向排气管固定:根据步骤二中所确定的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数量和各根竖向排气管5的埋设位置,将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的所有竖向排气管5均绑扎固定于步骤302中绑扎完成的所述钢筋笼上。每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顶端均连接有一根上水平管5-1,且每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底端均连接有一根下水平管5-2;所述上水平管5-1的内端口与竖向排气管5的顶端密封连接且其外端口为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所述下水平管5-2的内端口与竖向排气管5的底端密封连接且其外端口为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进口。
步骤303、支模及混凝土浇筑:在步骤302所述钢筋笼的外侧支设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成型模板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获得施工完成的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
实际施工过程中,待步骤303中所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还需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各根竖向排气管5中上水平管5-1和下水平管5-2与已浇筑成型的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之间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外界雨水进入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影响建筑使用寿命。
步骤四、水平排气管定位安装:根据步骤一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将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分别安装在屋面结构板1上方。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对第一水平排气管4进行安装时,采用水泥砂浆铺垫层对所安装的第一水平排气管4进行支垫和限位,以确保所安装各道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安装位置准确。
步骤五、排气管连接:将步骤四中安装好的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两端,分别与步骤303中预埋于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的两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进口密封连接。
步骤五中进行排气管连接之前,还需先检查各根竖向排气管5是否畅通。
步骤六、水平排气管敷设:对所施工屋面的屋面面层进行施工,且所述屋面面层施工完成后,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均敷设于找坡层3-1或保温层3-2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结构板1呈水平向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屋面为坡度小于5%的平屋面。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已固定好的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进口和排气出口被堵,步骤302中完成竖向排气管固定后且步骤五中进行排气管连接之前,还需采用临时封堵件对已固定好的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进口和排气出口分别进行临时封堵。
本实施例中,所述临时封堵件为胶带。并且,所述竖向排气管5通过扎丝绑扎固定于步骤302中绑扎完成的所述钢筋笼上。
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呈平行布设,所述屋面排气系统还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水平排气管4呈垂直布设。
实际施工时,步骤四中进行水平排气管定位安装过程中,还需对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进行定位安装。并且,对所述第二排气管进行安装时,采用水泥砂浆铺垫层对所安装的所述第二排气管进行支垫和固定,以确保所安装各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安装位置准确。
步骤四中对第一水平排气管4进行安装时,采用水泥砂浆铺垫层对所安装的第一水平排气管4进行支垫和固定,以确保所安装各根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安装位置准确。
实际施工时,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敷设于找坡层3-1或保温层3-2内;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均相互连通,且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和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组成一个内部互通的排气管网。所述第二排气管为PVC塑料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管与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径和壁厚均相同。
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和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敷设于找坡层3-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面层包括铺设在屋面结构板1上的找坡层3-1、铺设在找坡层3-1上的保温层3-2、铺装在保温层3-2上的屋面防水层3-4和铺装在屋面防水层3-4上的刚性保护层3-3,所述找坡层3-1和保温层3-2上均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横向分格缝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纵向分隔缝,所述横向分格缝和所述纵向分隔缝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与所述纵向分隔缝呈平行布设,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均沿一道所述纵向分隔缝进行布设,且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沿一道所述横向分隔缝进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均沿找坡层3-1上所设置的一道所述纵向分隔缝进行布设,且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沿找坡层3-1上所设置的一道所述横向分隔缝进行布设。
实际施工时,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和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也可以均敷设于保温层3-2内。此时,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均沿保温层3-2上所设置的一道所述纵向分隔缝进行布设,且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沿保温层3-2上所设置的一道所述横向分隔缝进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排气管网为呈水平向布设的水平排气管网。
本实施例中,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两端均与一根竖向排气管5相接;步骤三中进行竖向排气管预埋时,还需对分别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相接的所有竖向排气管5进行预埋。
实际铺设施工非常简便,并且所述水平排气管网布设在所述找坡层3-1的中下部,非常有利于找坡层3-1内水分排出,并且排气通畅,不存在排气死角。
实际使用时,各根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均高于所施工屋面的屋面面层,因而以利于水分由低处向高处自然流动排出,排气效果非常好。本实施例中,各根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高出所述屋面面层的高度不小于350mm。
实际施工时,相邻两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之间以及相邻两道所述第二排气管4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6m,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由左至右进行布设,且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中位于最左侧的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左端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中位于最右侧的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右端第一水平排气管,所述左端第一水平排气管与位于其左侧的女儿墙2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右端第一水平排气管与位于其右侧的女儿墙2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3m。
实际施工时,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壁上均开有多组排气圆孔一,多组所述排气圆孔一沿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一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排气圆孔一。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径均为Φ25mm~Φ35mm且其壁厚为1.5mm~2mm;所述排气圆孔一的孔径为Φ5mm~Φ8mm,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一的间距为90mm~110mm。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一中的多个所述排气圆孔一分别布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侧部和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径为Φ32mm且其壁厚为1.8mm;所述排气圆孔一的孔径为Φ6mm,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一之间的间距为100mm,且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一均包括沿圆周方向布设的4个所述排气圆孔一。
实际对第一水平排气管4进行加工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径、壁厚以及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一之间的间距、所述排气圆孔一的孔径和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一中所包括排气圆孔一的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所述排气圆孔一被堵塞,在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一外侧均缠绕一圈密目网格布。
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壁上均开有多组排气圆孔二,多组所述排气圆孔二沿所述第二排气管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二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排气圆孔二。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径为Φ25mm~Φ35mm且其壁厚均为1.5mm~2mm;所述排气圆孔二的孔径为Φ5mm~Φ8mm,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二的间距为90mm~110mm。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二中的多个所述排气圆孔分别布设在所述第二排气管4的侧部和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径均为Φ32mm且其壁厚均为1.8mm;所述排气圆孔二的孔径为Φ6mm,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二之间的间距为100mm,且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二均包括沿圆周方向布设的4个所述排气圆孔二。
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径、壁厚以及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二之间的间距、所述排气圆孔二的孔径和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二中所包括排气圆孔二的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所述排气圆孔二被堵塞,在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二外侧均缠绕一圈密目网格布。
本实施例中,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通过多个四通管与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分别进行连接。
实际施工过程中,步骤303中所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还需在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的各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上均安装一个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为不锈钢排气漏斗6,所述不锈钢排气漏斗6的内端与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相接,所述不锈钢排气漏斗6的外部盖装有一个不锈钢排气盖板7或安装有一个不锈钢排气弯头,所述不锈钢排气盖板7上开有多个排气孔且其呈竖直向布设。所述不锈钢排气弯头为排气口朝下的45°弯头。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排气漏斗6的外部盖装有不锈钢排气盖板7。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接头布设在女儿墙2的内侧壁上、所述排烟道的外侧壁上或所述排气道的外侧壁上;所述女儿墙2的内侧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抹灰层一8,所述女儿墙2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5上所安装的所述排气接头外端伸出至抹灰层一8外侧;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的外侧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抹灰层二,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5上所安装的所述排气接头外端伸出至所述抹灰层二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抹灰层一8上设置有多道呈竖直向布设的分格缝一13,所述女儿墙2内所埋设的每根竖向排气管5均布设在一道分格缝一13的正后方;所述抹灰层二上设置有多道呈竖直向布设的分格缝二,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内所埋设的每根竖向排气管5均布设在一道所述分格缝二的正后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抹灰层一8和所述抹灰层二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层饰面层10,所述排气接头的外端伸出至饰面层10的外侧。所述抹灰层一8内设置有防水层一9。
实际施工时,所述不锈钢排气盖板7与所述不锈钢排气弯头与所述抹灰层一8或饰面层10之间均通过耐候密封胶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中,步骤302中所述竖向排气管5与其顶底端所连接的上水平管5-1和下水平管5-2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并且所述竖向排气管5与其顶底端所连接的上水平管5-1和下水平管5-2加工制作为一体。因而,实际加工制作非常简便,能够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并且固定安装及定位方便。
待所施工屋面使用3年后,去掉所述排气接头,并采用膨胀砂浆对各根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进行封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呈倾斜向布设,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倾斜角度均与其所布设位置处所施工屋面的屋面坡度一致。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均与所施工屋面的屋脊线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包括一道布设在所施工屋面的屋脊线上的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左侧的左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和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右侧的右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中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的布设位置最高。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包括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左侧的左侧第二排气管和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右侧的右侧第二排气管,多道所述左侧第二排气管的右端均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相接,且多道所述右侧第二排气管的左端均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相接。每道所述左侧第二排气管均通过多个四通管与多道所述左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分别进行连接,且每道所述右侧第二排气管均通过多个所述四通管与多道所述右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分别进行连接。所述屋脊线为所施工屋面上屋脊所处的直线。
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左侧第二排气管和多道所述右侧排气管呈左右对称布设。
所述左侧第二排气管右端的布设位置高于其左端的布设位置,所述右侧第二排气管左端的布设位置高于其右端的布设位置。
实际布设安装时,相邻两道所述左侧第二排气管之间以及相邻两道所述右侧第二排气管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6m,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中位于最前侧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前端第二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中位于最后侧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后端第二排气管,所述前端第二排气管与位于其前侧的女儿墙2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后端第二排气管与位于其后侧的女儿墙2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3m。
本实施例中,布设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左侧且由多道所述左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和多道所述左侧第二排气管组成一个内部互通的左侧倾斜向排气管网,布设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右侧且由多道所述右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和多道所述右侧第二排气管组成一个内部互通的右侧倾斜向排气管网,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位于所施工屋面的屋脊线上且其布设位置最高,所述左侧倾斜向排气管网和所述右侧倾斜向排气管网的倾斜角度与所施工屋面的屋面坡度一致,并且所述左侧倾斜向排气管网和所述右侧倾斜向排气管网均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的内部相同,因而非常有利于水分由低处向高处自然流动排出。同时,由于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两端均连接有竖向排气管5,因而排气出口数量较多,且排气非常通畅。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和施工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施工屋面包括屋面结构板(1)、布设在屋面结构板(1)四周侧上方的女儿墙(2)和铺设在屋面结构板(1)上的屋面面层;所施工屋面上设置有屋面排气系统,所述屋面排气系统包括多道均敷设于所述屋面面层中的找坡层(3-1)或保温层(3-2)内的第一水平排气管(4);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两端均与一根竖向排气管(5)相接,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和竖向排气管(5)均为PVC塑料管;所述竖向排气管(5)埋设于女儿墙(2)、排烟道的侧壁或排气道的侧壁内,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均布设在所施工屋面上,所述女儿墙(2)、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数量为多根,且所施工屋面的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放线:对所述屋面排气系统中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放线,并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对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确定;
步骤二、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确定:根据预先设计的所施工建筑屋面上女儿墙(2)、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的设计位置,并结合步骤一中所确定的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布设位置,对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确定;其中,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女儿墙(2)、所述排烟道或所述排气道,内部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且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待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均确定后,还需对各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数量和各根竖向排气管(5)的埋设位置进行确定;
步骤三、竖向排气管预埋:对步骤二中所确定的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分别进行施工,直至完成多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预埋过程,且所有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施工方法均相同;其中,对任一个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进行施工时,其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301、钢筋笼绑扎:对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钢筋笼进行绑扎;
步骤302、竖向排气管固定:根据步骤二中所确定的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5)的数量和各根竖向排气管(5)的埋设位置,将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的所有竖向排气管(5)均绑扎固定于步骤302中绑扎完成的所述钢筋笼上;每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顶端均连接有一根上水平管(5-1),且每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底端均连接有一根下水平管(5-2);所述上水平管(5-1)的内端口与竖向排气管(5)的顶端密封连接且其外端口为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所述下水平管(5-2)的内端口与竖向排气管(5)的底端密封连接且其外端口为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进口;
步骤303、支模及混凝土浇筑:在步骤302所述钢筋笼的外侧支设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的成型模板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获得施工完成的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
步骤四、水平排气管定位安装:根据步骤一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将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分别安装在屋面结构板(1)上方;
步骤五、排气管连接:将步骤四中安装好的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两端,分别与步骤303中预埋于所述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的两根所述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进口密封连接;
步骤六、水平排气管敷设:对所施工屋面的屋面面层进行施工,且所述屋面面层施工完成后,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均敷设于找坡层(3-1)或保温层(3-2)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呈平行布设,所述屋面排气系统还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水平排气管(4)呈垂直布设;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敷设于找坡层(3-1)或保温层(3-2)内;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均相互连通,且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和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组成一个内部互通的排气管网;所述第二排气管为PVC塑料管。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03中所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还需在当前所施工竖向排气管埋设结构内所埋设的各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上均安装一个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为不锈钢排气漏斗(6),所述不锈钢排气漏斗(6)的内端与竖向排气管(5)的排气出口相接,所述不锈钢排气漏斗(6)的外部盖装有一个不锈钢排气盖板(7)或安装有一个不锈钢排气弯头,所述不锈钢排气盖板(7)上开有多个排气孔且其呈竖直向布设。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排气管网为呈水平向布设的水平排气管网。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两端均与一根竖向排气管(5)相接;步骤三中进行竖向排气管预埋时,还需对分别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相接的所有竖向排气管(5)进行预埋。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呈倾斜向布设,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倾斜角度均与其所布设位置处所施工屋面的屋面坡度一致;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均与所施工屋面的屋脊线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包括一道布设在所施工屋面的屋脊线上的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左侧的左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和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右侧的右侧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中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的布设位置最高;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包括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左侧的左侧第二排气管和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右侧的右侧第二排气管,多道所述左侧第二排气管的右端均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相接,且多道所述右侧第二排气管的左端均与所述中部第一水平排气管相接。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面层包括铺设在屋面结构板(1)上的找坡层(3-1)、铺设在找坡层(3-1)上的保温层(3-2)、铺装在保温层(3-2)上的屋面防水层(3-4)和铺装在屋面防水层(3-4)上的刚性保护层(3-3),所述找坡层(3-1)和保温层(3-2)上均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横向分格缝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纵向分隔缝,所述横向分格缝和所述纵向分隔缝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与所述纵向分隔缝呈平行布设,每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均沿一道所述纵向分隔缝进行布设,且每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均沿一道所述横向分隔缝进行布设。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壁上均开有多组排气圆孔一,多组所述排气圆孔一沿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一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排气圆孔一;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管径均为Φ25mm~Φ35mm且其壁厚为1.5mm~2mm;所述排气圆孔一的孔径为Φ5mm~Φ8mm,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一的间距为90mm~110mm;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壁上均开有多组排气圆孔二,多组所述排气圆孔二沿所述第二排气管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排气圆孔二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排气圆孔二;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径为Φ25mm~Φ35mm且其壁厚均为1.5mm~2mm;所述排气圆孔二的孔径为Φ5mm~Φ8mm,前后相邻两组所述排气圆孔二的间距为90mm~110mm。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之间以及相邻两道所述第二排气管(4)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6m,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由左至右进行布设,且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中位于最左侧的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左端第一水平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一水平排气管(4)中位于最右侧的第一水平排气管(4)的右端第一水平排气管,所述左端第一水平排气管与位于其左侧的女儿墙(2)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右端第一水平排气管与位于其右侧的女儿墙(2)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3m;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中位于最前侧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前端第二排气管,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中位于最后侧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后端第二排气管,所述前端第二排气管与位于其前侧的女儿墙(2)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后端第二排气管与位于其后侧的女儿墙(2)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3m。
10.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接头布设在女儿墙(2)的内侧壁上、所述排烟道的外侧壁上或所述排气道的外侧壁上;所述女儿墙(2)的内侧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抹灰层一(8),所述女儿墙(2)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5)上所安装的所述排气接头外端伸出至抹灰层一(8)外侧;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的外侧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抹灰层二,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内所埋设竖向排气管(5)上所安装的所述排气接头外端伸出至所述抹灰层二外侧;所述抹灰层一(8)上设置有多道呈竖直向布设的分格缝一(13),所述女儿墙(2)内所埋设的每根竖向排气管(5)均布设在一道分格缝一(13)的正后方;所述抹灰层二上设置有多道呈竖直向布设的分格缝二,所述排烟道和所述排气道内所埋设的每根竖向排气管(5)均布设在一道所述分格缝二的正后方。
CN201310330192.8A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2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0192.8A CN103362257B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0192.8A CN103362257B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2257A true CN103362257A (zh) 2013-10-23
CN103362257B CN103362257B (zh) 2015-07-15

Family

ID=4936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019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2257B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225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285A (zh) * 2014-09-26 2016-06-08 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上人屋面保温层组合式排气孔施工工法
CN107642205A (zh) * 2017-09-28 2018-01-30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排气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16175A (zh) * 2017-11-02 2018-03-20 上海延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温屋面的排气装置以及一种保温屋面维修方法
CN114525852A (zh) * 2022-03-07 2022-05-24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覆面结构及核工程厂房房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5419A (en) * 1983-05-16 1987-01-13 Forrest Joseph C Vented roof construction
CA2461143A1 (en) * 2004-03-16 2005-09-16 Christopher Jarvis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CN201202229Y (zh) * 2008-05-30 2009-03-04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屋面排气系统
CN101624859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刘铁刚 建筑物防水保温排气复合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1794229U (zh) * 2010-07-23 2011-04-13 陕西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屋面排气管暗敷构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5419A (en) * 1983-05-16 1987-01-13 Forrest Joseph C Vented roof construction
CA2461143A1 (en) * 2004-03-16 2005-09-16 Christopher Jarvis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CN201202229Y (zh) * 2008-05-30 2009-03-04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屋面排气系统
CN101624859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刘铁刚 建筑物防水保温排气复合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1794229U (zh) * 2010-07-23 2011-04-13 陕西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屋面排气管暗敷构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海宁等: "《创新排气屋面多节点施工新技术应用研究》", 《科技创业家》, no. 8, 30 April 2013 (2013-04-30), pages 32 - 12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285A (zh) * 2014-09-26 2016-06-08 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上人屋面保温层组合式排气孔施工工法
CN107642205A (zh) * 2017-09-28 2018-01-30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排气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16175A (zh) * 2017-11-02 2018-03-20 上海延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温屋面的排气装置以及一种保温屋面维修方法
CN114525852A (zh) * 2022-03-07 2022-05-24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覆面结构及核工程厂房房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2257B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2254B (zh) 一种建筑屋面施工工艺
CN100570098C (zh) 一种保温防水屋面引气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499658B (zh) 主动呼吸式防潮排汽倒置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62257B (zh) 一种屋面暗设排气孔施工工艺
CN107313560B (zh) 仿古建筑加强型防水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05350581A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
CN210163948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的施工体系
ITRM20110055A1 (it) Sistema di drenaggio per massetto di copertura o pavimentazione esterna impermeabilizzati con membrana impermeabile.
CN103334554A (zh) 斜屋面卧瓦施工方法
CN109707117A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的施工工艺
CN102912945B (zh) 一种屋面复式防渗排汽孔细部处理工艺
CN108301466A (zh) 整体预制卫生间沉箱和卫生间沉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69740U (zh) 一种pds零坡度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CN112359994A (zh) 一种cl保温体系施工方法
CN201794229U (zh) 屋面排气管暗敷构造
CN209145323U (zh) 既有建筑的低能耗改造阳台
CN20902525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防水结构
CN206616785U (zh) 设有水汽排出通道的倒置式屋面
CN208347160U (zh) 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
CN204590040U (zh) 基坑开挖支护装置
CN204326522U (zh) 保温防护一体免拆模板
CN111456085A (zh) 一种管廊节段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
CN208088439U (zh) 整体预制卫生间沉箱和卫生间沉箱构造
CN217128772U (zh) 倒置式屋面排水结构
CN204531214U (zh) 一种屋面透气孔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CEGC NO. 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MPANY

Effective date: 201506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Qiaoli

Inventor after: Wang Xisheng

Inventor after: Xue Dongzhi

Inventor after: Cheng Huaan

Inventor after: Liu Jiaquan

Inventor after: Liu Chengyin

Inventor before: Wang Qiaoli

Inventor before: Wang Xisheng

Inventor before: Xue Dongzh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QIAOLI WANG XISHENG XUE DONGZHI TO: WANG QIAOLI WANG XISHENG XUE DONGZHI CHENG HUAAN LIU JIAQUAN LIU CHENGY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09

Address after: 710003 No. 199, North Main Street, Shaanxi, Xi'an

Applicant after: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Work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is built in Shaanxi

Address before: 710003 No. 199, North Main Street, Shaanxi, Xi'an

Applicant before: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