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2607U -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2607U
CN207312607U CN201720996845.XU CN201720996845U CN207312607U CN 207312607 U CN207312607 U CN 207312607U CN 201720996845 U CN201720996845 U CN 201720996845U CN 207312607 U CN207312607 U CN 207312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cylinder
machinery hand
automatic blanking
gripper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968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海聪
劳就
韦雪波
班正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Three Pin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Three Pin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Three Pin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Three Pin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968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2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2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2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包括:架体,其包括横梁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支架;所述横梁上设置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竖直移动机构;夹持机构,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的底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气缸、夹持爪,所述第一气缸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夹持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两端,以使所述夹持爪可左右伸缩。本实用新型以自动化下料机械手代替人工搬运的模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背景技术
实际生产中,副车架加工完成后,一般是由人工搬运下来,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上,不仅劳动强度高,在连续作业的情况下,工人需耗费大量体力,效率得不到保证,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产能随之降低,加工成本随之升高,使得大规模的生产难以实施,不利于企业发展,提供一种既能避免工人体力的耗损,又能满足自动化大规模生产需求的副车架自动下料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可实现副车架自动化下料,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包括:
架体,其包括横梁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支架;所述横梁上设置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竖直移动机构。
夹持机构,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的底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气缸、夹持爪,所述第一气缸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夹持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两端,以使所述夹持爪可左右伸缩。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转动轴和第二气缸,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以使所述转动轴转动0-90℃。
优选的是,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包括竖直导轨、第一伺服电机和升降梁,所述升降梁活动连接在所述竖直导轨上,并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以使所述升降梁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导轨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以使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可沿所述水平导轨左右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爪设置为2-6个。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爪夹持端设置V形卡槽。
优选的是,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控制所述夹持机构的升降、平移和转动。
优选的是,还包括自动润滑泵和物料滑梯,所述自动润滑泵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物料滑梯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的左右移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的升降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的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夹持机构的定位,再通过所述第一气缸控制所述夹持爪的伸缩,以使所述夹持爪夹紧或松开所述副车架,实现所述副车架的自动下料,以自动化下料机械手代替人工搬运的模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更利于生产扩大化。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机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包括:
架体100,其包括横梁101和设置在所述横梁101两端的支架102;所述横梁101上设置水平移动机构200,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00上设置竖直移动机构300。
夹持机构400,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的底端,所述夹持机构400包括固定板401,第一气缸402、夹持爪403,所述第一气缸402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1下方,所述夹持爪403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402的两端,以使所述夹持爪403可左右伸缩。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00上设置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底端设置所述夹持机构400,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00上的左右移动,带动所述夹持机构400左右移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的升降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的上下往复运动,以实现夹持机构400的左右及上下定位,再通过所述第一气缸402控制所述夹持爪403的伸缩,以使所述夹持爪403夹紧或松开所述副车架,实现所述副车架的自动下料,以自动化下料机械手代替人工搬运的模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机构400还包括转动轴404和第二气缸405,所述转动轴404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40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缸405,以使所述转动轴404转动0-9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气缸405连接所述固定板401,所述固定板401又连接所述第一气缸402,所述第一气缸402连接所述夹持爪403,所述第二气缸405使所述转动轴404转动0-90℃,带动所述夹持爪403转动相同角度,便于所述副车架的下料。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包括竖直导轨301、第一伺服电机302和升降梁303,所述升降梁303活动连接在所述竖直导轨301上,并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2,以使所述升降梁303上下往复运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梁303连接所述夹持机构40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2使所述升降梁303沿所述竖直导轨301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夹持机构400的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所述夹持机构400的竖直方向的定位。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00包括水平导轨201和第二伺服电机20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2连接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以使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可沿所述水平导轨201左右滑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2使所述竖直移动机构300可沿所述水平导轨201左右滑动,实现所述夹持机构400水平方向的定位。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爪403设置为2-6个。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夹持爪403设置4个,再节省成本的同时,也保持所述夹持爪403夹持所述副车架时的稳定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爪403夹持端设置V形卡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夹持爪403对称设置,所述V形卡槽两两相对,在卡紧所述副车架时,利用V形卡槽的形状优势,将所述副车架牢固在所述夹持爪403间,防止所述副车架掉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程。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2、第二伺服电机202、第一气缸402和第二气缸302,以控制所述夹持机构400的升降、平移和转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2、第二伺服电机202、第一气缸402和第二气缸302,实现所述机械手下料的自动化操作,利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2和第二伺服电机202控制所述夹持机构400的水平和竖直往复运动,利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气缸402控制所述夹持爪403的伸缩,实现夹紧和下料的动作,利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气缸302来实现所述夹持机构的转动,以便于下料。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自动润滑泵500和物料滑梯600,所述自动润滑泵500设置在所述支架102上,所述物料滑梯600设置在所述支架102的一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动润滑泵500通过立式活塞的往复运动吸入或喷出容器内润滑脂,不需要人工润滑,降低了劳动强度,维护工作更简便;所述物料滑梯600用于放置所述副车架,以使所述机械手下料时,便于所述副车架存放。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其包括横梁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支架;所述横梁上设置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竖直移动机构;
夹持机构,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的底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气缸、夹持爪,所述第一气缸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夹持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两端,以使所述夹持爪可左右伸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转动轴和第二气缸,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以使所述转动轴转动0-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包括竖直导轨、第一伺服电机和升降梁,所述升降梁活动连接在所述竖直导轨上,并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以使所述升降梁上下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导轨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以使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可沿所述水平导轨左右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设置为2-6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夹持端设置V形卡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控制所述夹持机构的升降、平移和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润滑泵和物料滑梯,所述自动润滑泵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物料滑梯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
CN201720996845.XU 2017-08-10 2017-08-10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Active CN207312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6845.XU CN207312607U (zh) 2017-08-10 2017-08-10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6845.XU CN207312607U (zh) 2017-08-10 2017-08-10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2607U true CN207312607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3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96845.XU Active CN207312607U (zh) 2017-08-10 2017-08-10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260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6837A (zh) * 2018-05-22 2018-08-31 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N108820338A (zh) * 2018-07-03 2018-11-16 上海祖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果冻设备
CN108889889A (zh) * 2018-07-27 2018-11-27 泉州市三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横向移动装置
CN114044382A (zh) * 2021-11-09 2022-02-15 深圳市捷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池的自动配对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6837A (zh) * 2018-05-22 2018-08-31 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N108820338A (zh) * 2018-07-03 2018-11-16 上海祖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果冻设备
CN108889889A (zh) * 2018-07-27 2018-11-27 泉州市三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横向移动装置
CN114044382A (zh) * 2021-11-09 2022-02-15 深圳市捷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池的自动配对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2607U (zh)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CN206705190U (zh) 一种工件翻转装置
CN203890006U (zh) 服务器上架机构
CN105397447A (zh) 一种具有机械爪的密封圈套装设备
CN102528799A (zh) 自动冲压生产机械手
CN102896546A (zh) 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2411278U (zh) 自动冲压生产机械手
CN203578612U (zh) 一种全自动双臂冲床送料装置
CN207957084U (zh) 一种自动取料装置
CN108555585A (zh) 一种多隔仓箱体打钉机及打钉方法
CN205967895U (zh) 一种自动焊接装置
CN104354057A (zh) 一种活塞环自动取料及搬送装置
CN204819521U (zh) 一种工作台角度可调节的并联机械手
CN208067019U (zh) 一种全自动轴类零件矫直机
CN204620894U (zh) 一种板件冲压送料装置
CN206104722U (zh) 一种弹条自动化生产线
CN204353901U (zh) 外圆磨摆臂机械手
CN206747982U (zh) 一种滚丝至冲方自动化生产线
CN207026232U (zh) 一种手机中板的去批峰机
CN206527740U (zh) 煤样瓶处理回收系统及其倒料机
CN203831397U (zh) 电机姿态变换装置
CN204354224U (zh) 一种复合板锯边机的上板装置
CN204710650U (zh) 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
CN20810047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自动切割装置
CN202825397U (zh) 自动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