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6837A -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6837A
CN108466837A CN201810497919.4A CN201810497919A CN108466837A CN 108466837 A CN108466837 A CN 108466837A CN 201810497919 A CN201810497919 A CN 201810497919A CN 108466837 A CN108466837 A CN 108466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ate
upper die
die bracke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79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明洋
陈龙
许兵兵
焦润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 Dong T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 Dong T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 Dong T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 Dong T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979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6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6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6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7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66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loa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属于下料测试治具领域。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包括:架体;下料机构;下压机构,下料机构和下压机构均和架体连接;其中,下料机构包括:伸缩件;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和伸缩件连接;卸料臂,卸料臂和第一气缸连接;转动件,转动件和卸料臂连接;吸料板,吸料板和转动件连接;吸嘴,吸嘴和吸料板连接;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和转动件电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转动件的转动。这种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可以在吸料板内产品正反放置都可以实现自动下料的目的。

Description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料测试治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FPC软板在出厂前都需要使用电测治具进行通电测试,电测治具的架构具有泛用性,生产不同产品时只需要重新设计测试机构即可。现有的自动下料电测治具架构具有如下缺点:治具载板空间较小,一些大一点的料就需要修改架构,在设计治具时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且不可快换治具,现代化产线对治具维修时间有更高的要求,治具不是在线维修,而是直接更换治具模组,靠螺钉固定的方式不能满足快换的要求;并且下料时产品不能旋转,架构只适用于单一方向的料盘,设计测试机构时还要考虑产品在料盘中的方向,增加了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测试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包括:
架体;
下料机构;
下压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均和所述架体连接;
其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伸缩件;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伸缩件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方向和所述伸缩件的伸缩方向垂直;
卸料臂,所述卸料臂和所述第一气缸连接;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卸料臂连接;
吸料板,所述吸料板和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吸料板转动;
吸嘴,所述吸嘴和所述吸料板连接,所述吸嘴设置在所述吸料板的一侧;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转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转动件的转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伸缩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座的两端分别和所述伸缩件以及所述第一气缸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卸料臂上靠近所述吸嘴的一侧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将光电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机构以控制所述转动件。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包括:底板;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上盖板连接;
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上盖板之间,所述面板和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模板卡条;
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卡条插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相互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相互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底板以及所述面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面板以及所述上盖板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前钣金门,所述前钣金门的一端和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前钣金门的另一端和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后钣金门,所述后钣金门和所述前钣金门相对设置,所述后钣金门的一端和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后钣金门的另一端和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面板以及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封板设置在所述前钣金门以及所述后钣金门之间,所述封板、所述前钣金门、所述后钣金门、所述面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第二气缸;
第一上模支架,所述第一上模支架和所述第二气缸连接;
第二上模支架,所述第二上模支架和所述第一上模支架连接,所述第二上模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模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气缸伸缩方向上的一端上,所述第二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一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相互交叉;
第三上模支架,所述第三上模支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上模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上模支架连接,所述第三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分别和所述第一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以及所述第二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交叉;
上模板卡条,所述上模板卡条和所述第三上模支架连接;
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上模板卡条插接,所述上模板上远离所述第一上模支架的一端设置为平面,且所述平面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方向垂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二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气缸上远离所述第一上模支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在工作的时候,第一气缸伸缩到预设的位置之后,第一气缸进行伸长,然后可以控制吸嘴将物料吸入到吸料板上,然后第一气缸缩短,将吸料板抬高,之后第一气缸缩短到预设的位置之后,控制机构控制转动件,将吸料板转动预设的角度,然后再进行下料,即可实现吸料板内产品正反放置都可以实现自动下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中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中的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中的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架体;11-底板;12-第二支撑件;13-封板;14-前钣金门;15-后钣金门;16-面板;17-下模板卡条;18-下模板;19-第一支撑件;110-上盖板;111-加强筋;112-上层钣金门;2-下料机构;22-伸缩件;26-第一气缸安装座;27-第一气缸;28-加固块;29-卸料臂;210-数显表安装件;211-真空数显表;212-光电传感器;213-转动件;214-吸料板;215-吸嘴;3-下压机构;31-第二安装件;32-第一安装件;33-第二气缸;34-第一上模支架;35-第二上模支架;36-第三上模支架;37-上模板卡条;38-上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测试治具,请参阅图1,这种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包括:架体1、下料机构2以及下压机构3,下料机构2和下压机构3均和架体1连接,下料机构2和下压机构3均固定在架体1上。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包括:底板11和上盖板110,上盖板110和底板11相对设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和底板11以及上盖板110连接;面板16,面板16设置在底板11和上盖板110之间,面板16和支撑组件连接,面板16上设置有缺口,缺口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模板卡条17;下模板18,下模板18和下模板卡条17插接。
下模板18通过和下模板卡条17插接的方式连接可以方便对下模板18进行更换,并且利用下模板卡条17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相比于利用螺钉连接,其受力的面积更大,有利于分散应力,可以有效防止应力集中对下模板18造成的损坏。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下模板卡条17上设置有下模板18凹槽,两个下模板18凹槽的开口之间相对设置,下模板18上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和下模板18凹槽过盈配合或者过渡配合。
下模板18上的插接部插入到下模板18凹槽中的时候,利用插接部和下模板18凹槽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得下模板18和下模板卡条17之间牢固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下模板卡条17的长度和插接部的长度相同,而插接部的长度和下模板18的宽度相同,从而下模板18上有足够多的部分可以和下模板卡条17卡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得下模板18和下模板卡条17之间的连接非常牢固,也有利于分散下模板18的应力。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9和第二支撑件12,第一支撑件19和第二支撑件12均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件19之间相互间隔分布,多个第二支撑件12之间相互间隔分布,第一支撑件19的两端分别和底板11以及面板16连接,第二支撑件12的两端分别和面板16以及上盖板110连接。
面板16设置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从而不需要在面板16上打孔,可以使得面板16保持完整性,可以有效提高面板16的结构强度。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9和第二支撑件12相对设置,第一支撑件19和第二支撑件12在沿着其延伸方向的投影之间相互重合,可以使得面板16只承受压力的作用,而不会承受剪切力的作用,有利于降低面板16所受到的损坏。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支撑件,第三支撑件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三支撑件之间相互间隔分布,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底板11以及面板16连接,第三支撑件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支撑件19之间。
多个第三支撑件可以为面板16提供支撑,从而第一支撑件19可以用来支撑面板16的边缘,第三支撑件可以用来支撑面板16的中部,可以有效提高面板16的承载能力。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前钣金门14,前钣金门14的一端和底板11铰接,前钣金门14的另一端和面板16可拆卸连接。
前钣金门14可以方便打开或者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前钣金门14和面板16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后钣金门15,后钣金门15和前钣金门14相对设置,后钣金门15的一端和底板11铰接,后钣金门15的另一端和面板16可拆卸连接。
后钣金门15可以方便打开或者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后钣金门15和面板16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封板13,封板13的两端分别和面板16以及底板11连接,封板13设置在前钣金门14以及后钣金门15之间,封板13、前钣金门14、后钣金门15、面板16以及底板11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封板13将前钣金门14和后钣金门15之间的空间进行封堵,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到其中。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层钣金门112,上层钣金门112的两端分别和上盖板110以及面板16连接。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10上设置有加强筋111,加强筋111设置在上盖板110的中部。
上盖板110上设置的加强筋111可以有效提高上盖板110的结构强度,可以使得上盖板110在工作的时候可以承受更高的荷载。
请参阅图3,下料机构2包括伸缩件22和下料端组件,其中,
下料端组件包括:第一气缸27,第一气缸27和伸缩件22连接,第一气缸27的伸缩方向和伸缩件22的伸缩方向垂直;卸料臂29,卸料臂29和第一气缸27连接;转动件213,转动件213和卸料臂29连接;吸料板214,吸料板214和转动件213连接,转动件213用于带动吸料板214转动;吸嘴215,吸嘴215和吸料板214连接,吸嘴215设置在吸料板214的一侧;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和转动件213电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转动件213的转动。
在工作的时候,第一气缸27伸缩到预设的位置之后,第一气缸27进行伸长,然后可以控制吸嘴215将物料吸入到吸料板214上,然后第一气缸27缩短,将吸料板214抬高,之后第一气缸27缩短到预设的位置之后,控制机构控制转动件213,将吸料板214转动预设的角度,然后再进行下料,即可实现吸料板214内产品正反放置都可以实现自动下料的目的。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213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吸料板214传动连接。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是现代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应用极为广泛。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利用步进电机的准确定位,可以实现对吸料板214转动角度的精确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下料的精确控制。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27和伸缩件22之间设置有第一气缸安装座26,第一气缸安装座26的两端分别和伸缩件22以及第一气缸27连接。
第一气缸安装座26可以将第一气缸27牢牢固定在伸缩件22上,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牢固性。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卸料臂29和第一气缸27之间设置有加固块28,加固块28的两端分别和卸料臂29以及第一气缸27连接。
加固块28可以将卸料臂29和第一气缸27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27被夹持在加固块28和卸料臂29之间。
这种连接的放置可以使得第一气缸27和卸料臂29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卸料臂29上靠近吸嘴215的一侧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212,光电传感器212和控制机构电连接,光电传感器212用于将光电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以控制转动件213。
光电传感器212可以感知光电信号,可以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从而可以利用光电信号来知道控制机构控制转动件213转动。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为单片机。
单片机作为控制机构,其体积小巧,适用于自动化领域。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卸料臂29上设置有真空数显表211,真空数显表211和控制机构电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真空数显表211的显示。
真空数显表211可以用来显示各项参数,从而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真空数显表211和卸料臂29之间设置有数显表安装件210,真空数显表211安装于数显表安装件210上,数显表安装件210和卸料臂29连接。
数显表安装件210可以使得真空数显表211可以牢固地和卸料臂29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结构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伸缩件22设置为电缸。
电缸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杠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同时将伺服电机最佳优点-精确转速控制,精确转数控制,精确扭矩控制转变成-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系列的全新革命性产品。
电缸可以对伸缩量进行精确控制,有利于提高下料的精确性。
请参阅图4,下压机构3包括:
第二气缸33;
第一上模支架34,第一上模支架34和第二气缸33连接;
第二上模支架35,第二上模支架35和第一上模支架34连接,第二上模支架35设置在第一上模支架34沿着第二气缸33伸缩方向上的一端上,第二上模支架35所在的平面和第一上模支架34所在的平面相互交叉;
第三上模支架36,第三上模支架36的两端分别和第一上模支架34以及第二上模支架35连接,第三上模支架36所在的平面分别和第一上模支架34所在的平面以及第二上模支架35所在的平面交叉;
上模板卡条37,上模板卡条37和第三上模支架36连接;
上模板38,上模板38和上模板卡条37插接,上模板38上远离第一上模支架34的一端设置为平面,且平面和第二气缸33的伸缩方向垂直。
在工作的时候,利用第二气缸33,可以带动第一上模支架34的运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三上模支架36的运动,而第二上模支架35可以为第一上模支架34和第二上模支架35之间的连接提供着力点,使得第一上模支架34和第二上模支架35之间连接更加地牢固,而上模板卡条37和第三上模支架36连接,从而可以将第二气缸33的伸缩传递到上模板38上,从而可以实现利用第二气缸33带动上模板38的运动,并且利用上模板卡条37对上模板38的位置进行固定,在保证对上模板38固定的牢固的同时,还可以使得上模板38在拆装的时候非常方便,只需要将需要更换的上模板38从上模板卡条37中抽出,然后将待使用的上模板38插入到上模板卡条37中即可。
可选的,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气缸安装座,第二气缸33安装于第二气缸安装座上。
第二气缸安装座可以使得第二气缸33和架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可选的,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气缸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件32和第二安装件31,第一安装件32和气缸上远离第一上模支架34的一侧连接,第二安装件31和第二气缸33的一端连接。
第一安装件32和第二安装件31分别安装在第二气缸33的不同部位,可以从侧面的底部用时对第二气缸33进行固定,可以使得对第二气缸33的固定更加牢固。
可选的,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气缸安装座26和第二气缸安装座均设置为板状,第一气缸安装座26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气缸安装座所在的平面之间垂直。
第一气缸安装座26用来固定第一气缸27的侧面,而第二气缸安装座用来固定第一气缸27的底部,从而可以使得对第一气缸27的固定更加牢固。
可选的,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模板卡条37设置为两条,两条上模板卡条37之间相对设置,上模板卡条37上具有上模板38凹槽,上模板38和上模板38凹槽之间过渡配合。
上模板38插入到上模板38凹槽中的时候,利用上模板38和上模板38凹槽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得上模板38和上模板卡条37之间牢固连接。
可选的,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模板38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和上模板38在沿上模板38凹槽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上模支架34上远离第二上模支架35的一端在垂直于第二气缸33伸缩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上模支架34上靠近第二上模支架35的一端在垂直于第二气缸33伸缩方向上的长度。
上模板38上有足够多的部分可以和上模板卡条37卡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得上模板38和上模板卡条37之间的连接非常牢固,也有利于分散上模板38的应力。
可选的,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模板38设置为板状,上模板38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气缸33的伸缩方向垂直。
在第二气缸33伸缩的过车库内各种,上模板38所在的平面沿着垂直于平面的方向运动。
可选的,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上模板38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多个开孔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开孔可以方便第一上模板38和第一气缸27之间的连接,并且还可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减轻第一气缸27的重量。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机构2和下压机构3均设置在面板16和上盖板110之间,并且,下料机构2上第一气缸安装座26的和下压机构3上的第二气缸安装座均和上盖板110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下压机构3上的上模板38和架体1上的下模板18之间相对设置,下压机构3在工作的时候,上模板38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18。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27的伸缩方向和第二气缸33的伸缩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的时候,第一气缸27伸缩到预设的位置之后,第一气缸27进行伸长,然后可以控制吸嘴215将物料吸入到吸料板214上,然后第一气缸27缩短,将吸料板214抬高,之后第一气缸27缩短到预设的位置之后,控制机构控制转动件213,将吸料板214转动预设的角度,然后再进行下料,即可实现吸料板214内产品正反放置都可以实现自动下料的目的,并且方便对上模板38进行更换,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且由于吸料板214可以旋转,可以方便产品在料盘中不同位置时候的下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下料机构;
下压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均和所述架体连接;
其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伸缩件;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伸缩件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方向和所述伸缩件的伸缩方向垂直;
卸料臂,所述卸料臂和所述第一气缸连接;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卸料臂连接;
吸料板,所述吸料板和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吸料板转动;
吸嘴,所述吸嘴和所述吸料板连接,所述吸嘴设置在所述吸料板的一侧;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转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转动件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伸缩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座的两端分别和所述伸缩件以及所述第一气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臂上靠近所述吸嘴的一侧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将光电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机构以控制所述转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底板;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上盖板连接;
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上盖板之间,所述面板和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模板卡条;
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卡条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相互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相互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底板以及所述面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面板以及所述上盖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钣金门,所述前钣金门的一端和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前钣金门的另一端和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钣金门,所述后钣金门和所述前钣金门相对设置,所述后钣金门的一端和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后钣金门的另一端和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面板以及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封板设置在所述前钣金门以及所述后钣金门之间,所述封板、所述前钣金门、所述后钣金门、所述面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第二气缸;
第一上模支架,所述第一上模支架和所述第二气缸连接;
第二上模支架,所述第二上模支架和所述第一上模支架连接,所述第二上模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模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气缸伸缩方向上的一端上,所述第二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一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相互交叉;
第三上模支架,所述第三上模支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上模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上模支架连接,所述第三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分别和所述第一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以及所述第二上模支架所在的平面交叉;
上模板卡条,所述上模板卡条和所述第三上模支架连接;
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上模板卡条插接,所述上模板上远离所述第一上模支架的一端设置为平面,且所述平面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下料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二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气缸上远离所述第一上模支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连接。
CN201810497919.4A 2018-05-22 2018-05-22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Pending CN108466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7919.4A CN108466837A (zh) 2018-05-22 2018-05-22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7919.4A CN108466837A (zh) 2018-05-22 2018-05-22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6837A true CN108466837A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6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7919.4A Pending CN108466837A (zh) 2018-05-22 2018-05-22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6837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9352A (ja) * 2007-02-28 2008-09-11 Denso Corp 漏洩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の漏洩検査方法
CN202351391U (zh) * 2011-11-24 2012-07-25 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的fpc检测治具
CN203753958U (zh) * 2014-03-14 2014-08-06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圆盘机的自动上下料的设备
CN203965244U (zh) * 2014-07-16 2014-11-26 双鸿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fpc金手指弯折测试的夹具
CN204515040U (zh) * 2015-03-27 2015-07-29 昆山佳奇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治具机架
CN204588090U (zh) * 2015-03-27 2015-08-26 昆山佳奇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试及下料装置
CN204666827U (zh) * 2015-04-13 2015-09-23 上海金东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微调测试机
CN205076465U (zh) * 2015-09-16 2016-03-09 昆山瑞鸿诚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板测试治具
CN106044209A (zh) * 2016-07-20 2016-10-26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间距可调的电池片搬运装置
CN106241353A (zh) * 2016-08-10 2016-12-21 苏州德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机
CN206427711U (zh) * 2017-01-04 2017-08-22 上海汇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旋臂式平压压痕切线机自动上卸料机构
CN206590567U (zh) * 2017-02-11 2017-10-27 深圳市八零联合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取料旋转装置
CN206609940U (zh) * 2017-02-20 2017-11-03 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软板电测设备
CN206609941U (zh) * 2017-02-20 2017-11-03 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软板测试系统
CN207312607U (zh) * 2017-08-10 2018-05-04 柳州三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CN207380202U (zh) * 2017-11-17 2018-05-18 东莞市龙鸿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便捷式检测设备
CN208182181U (zh) * 2018-05-22 2018-12-04 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9352A (ja) * 2007-02-28 2008-09-11 Denso Corp 漏洩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の漏洩検査方法
CN202351391U (zh) * 2011-11-24 2012-07-25 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的fpc检测治具
CN203753958U (zh) * 2014-03-14 2014-08-06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圆盘机的自动上下料的设备
CN203965244U (zh) * 2014-07-16 2014-11-26 双鸿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fpc金手指弯折测试的夹具
CN204515040U (zh) * 2015-03-27 2015-07-29 昆山佳奇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治具机架
CN204588090U (zh) * 2015-03-27 2015-08-26 昆山佳奇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试及下料装置
CN204666827U (zh) * 2015-04-13 2015-09-23 上海金东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微调测试机
CN205076465U (zh) * 2015-09-16 2016-03-09 昆山瑞鸿诚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板测试治具
CN106044209A (zh) * 2016-07-20 2016-10-26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间距可调的电池片搬运装置
CN106241353A (zh) * 2016-08-10 2016-12-21 苏州德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机
CN206427711U (zh) * 2017-01-04 2017-08-22 上海汇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旋臂式平压压痕切线机自动上卸料机构
CN206590567U (zh) * 2017-02-11 2017-10-27 深圳市八零联合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取料旋转装置
CN206609940U (zh) * 2017-02-20 2017-11-03 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软板电测设备
CN206609941U (zh) * 2017-02-20 2017-11-03 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软板测试系统
CN207312607U (zh) * 2017-08-10 2018-05-04 柳州三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副车架自动下料机械手
CN207380202U (zh) * 2017-11-17 2018-05-18 东莞市龙鸿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便捷式检测设备
CN208182181U (zh) * 2018-05-22 2018-12-04 上海金东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12632U (zh) 一种光伏组件拆框机
CN208182181U (zh)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N102951317B (zh) 全自动贴麦拉设备
CN108995870A (zh) 一种led元件包装机
CN208588803U (zh) 下压机构及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N110126437A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撕膜装置
CN108466837A (zh) 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N210675694U (zh) 点胶设备
CN208172178U (zh) 架体及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N208172177U (zh) 下料端组件及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N208700032U (zh) 下料机构及自动下料测试治具
CN201708432U (zh) 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
CN109378234B (zh) 一种按键组装自动化设备
CN106737297B (zh) 一种曲面组装设备
CN206848029U (zh) 环剪试验工装机
CN211587098U (zh) 一种离心机离心精准定位装置
CN208905612U (zh) 用于洗鞋机的连接组件及洗鞋机
CN107617992A (zh) 一种板材快速拼接夹具
KR100309343B1 (ko) 와이퍼시스템내구시험기
CN218865949U (zh) 一种压接夹爪机构及具有其的测试治具
CN209379983U (zh) 一种母排切割机
KR200416855Y1 (ko) 점착 테이프 시험장치
CN111688242A (zh) 镜片浇注机
CN111122345A (zh) 一种充电接口连接电缆弯曲试验装置
CN209699791U (zh) 一种注塑运输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