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1734U - 车架及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车架及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1734U
CN207311734U CN201721132892.6U CN201721132892U CN207311734U CN 207311734 U CN207311734 U CN 207311734U CN 201721132892 U CN201721132892 U CN 201721132892U CN 207311734 U CN207311734 U CN 20731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section
frame
connecting rod
turning point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28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伟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DS CARBON-TECH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DS CARBON-TECH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DS CARBON-TECH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DS CARBON-TECH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328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1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架及自行车,该车架包括前车架、与前车架转动连接的后车架、连杆装置及避震器,所述前车架、后车架和避震器均与连杆装置转动连接,分别与连杆装置形成第一连杆转点、第二连杆转点和第三连杆转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高车架及应用该车架的自行车的避震性能。

Description

车架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后避震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及应用该车架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机械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在设计自行车的时候,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自行车的人机学等一些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匹配。
在山地骑行过程中不带减震器的山地自行车骑行会很颠簸,自行车会较难操控。带减震器的自行车,减震器单变固定时,行驶过程中,减震器触底,造成自行车难以操控。现有的自行车,车座直接固定在车架上,车架上设置了由弹簧组成的减震装置,其减震性能差,骑行时比较颠簸,适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旨在提高车架及应用该车架的自行车的避震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架,包括前车架、与前车架转动连接的后车架、连杆装置及避震器,所述前车架、后车架和避震器均与连杆装置转动连接,分别与连杆装置形成第一连杆转点、第二连杆转点和第三连杆转点。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装置包括连接部及凸设于连接部的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和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和第三转动部相互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前车架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连杆转点,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后车架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二连杆转点,所述第三转动部与所述避震器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三连杆转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耳部及穿设于两第一耳部之间的第一转轴,两第一耳部形成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前车架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并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耳部及分别设于两第二耳部的二第二轴套,二第二轴套相互背离设置,两第二耳部形成有第二容纳槽,所述后车架通过二所述第二轴套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三耳部及穿设于两第三耳部之间的第三转轴,两第三耳部形成有第三容纳槽,所述避震器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并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三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包括中管、固设于中管一端的上管及设于中管远离上管一端的五通管,所述上管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与所述上管远离中管一端连接,所述中管与所述后车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管远离上管一端开设有中管轴孔,所述后车架包括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可转动地穿过所述中管轴孔,以使后车架与中管转动连接,形成后叉转点。
进一步地,所述上管远离中管一端凸设有一缸座,所述缸座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结合片及穿设于两结合片之间的连接轴,所述两结合片形成有第四容纳槽,所述避震器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并部分容纳于所述第四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后上叉、两后下叉及两后钩爪,两所述后下叉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中管转动连接,两所述后下叉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后上叉固定连接,所述后钩爪设于所述后下叉和后上叉的连接处,两所述后上叉远离后下叉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的车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连杆装置及避震器,其中,后车架与前车架转动连接,形成后叉转点,前车架、后车架和避震器均与连杆装置转动连接,分别与连杆装置形成第一连杆转点、第二连杆转点和第三连杆转点,通过在连杆装置上形成三个连杆转点,减轻了后车架与避震器的推动力度,增加了后车架的形变量,有效的提高了车架的避震性能。在自行车使用中,车架的工作原理为:轮胎受力后推动后车架,使后车架以后叉转点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后车架通过第二连杆转点推动连杆装置,连杆装置以第一连杆转点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连杆转点推动避震器。进一步地,后车架通过连杆装置推动避震器,也使得车架更加稳定、易操控,且避震灵敏,提高了自行车的操控以及安全性,减低避震器破损率,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增强了自行车耐用性,可循环使用,减少返修机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前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连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架1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车架100包括前车架10、后车架20、连杆装置30及避震器40,其中,后车架20与前车架10 转动连接,前车架10、后车架20和避震器40均与连杆装置30转动连接,分别与连杆装置30形成第一连杆转点31a、第二连杆转点32a和第三连杆转点 33a。
现有带避震器的自行车,其避震器单边固定时,在行驶过程中,避震器容易触底,造成自行车难以操控。同时,其车座直接固定在车架上,在车架上安装由弹簧组成的避震装置,其避震性能差,骑行比较颠簸,适应性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100包括前车架10、后车架20、连杆装置30及避震器40,其中,后车架20与前车架10转动连接,形成后叉转点,前车架10、后车架20和避震器40均与连杆装置30转动连接,分别与连杆装置30形成第一连杆转点31a、第二连杆转点32a和第三连杆转点33a,通过在连杆装置 30上形成三个连杆转点,减轻了后车架20与避震器40的推动力度,增加了后车架20的形变量,有效的提高了车架100的避震性能。在自行车使用中,车架100的工作原理为:轮胎受力后推动后车架20,使后车架20以后叉转点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后车架20通过第二连杆转点32a推动连杆装置30,连杆装置30以第一连杆转点31a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连杆转点33a 推动避震器40。进一步地,后车架20通过连杆装置30推动避震器40,也使得车架100更加稳定、易操控,且避震灵敏,提高了自行车的操控以及安全性,减低了避震器40的破损率,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增强了自行车耐用性,可循环使用,减少返修机率。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车架100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避震性能,使连杆装置30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杆装置30包括连接部34及凸设于连接部34的第一转动部31、第二转动部32和第三转动部33,第一转动部31、第二转动部32和第三转动部33相互呈夹角设置,可以理解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一转动部31与第二转动部32的夹角、第一转动部31与第三转动部33的夹角及第二转动部32与第三转动部33的夹角均为钝角,优选的,第一转动部31与第二转动部32的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二转动部32与第三转动部33的夹角,第二转动部32与第三转动部33的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一转动部31与第三转动部33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31与前车架10转动连接,形成第一连杆转点31a,第二转动部32与后车架20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二连杆转点32a,第三转动部 33与避震器40转动连接,形成第三连杆转点33a。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3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耳部311及穿设于两第一耳部311之间的第一转轴312,两第一耳部311形成有第一容纳槽313,前车架10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一转轴312,并部分容纳于第一容纳槽313,以使前车架10与连杆装置30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一连杆转点31a;第二转动部3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耳部321及分别设于两第二耳部321的二第二轴套322,二第二轴套322相互背离设置,两第二耳部321形成有第二容纳槽323,后车架20通过二第二轴套322转动连接,以使后车架20与连杆装置30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二连杆转点32a;第三转动部3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三耳部331及穿设于两第三耳部331之间的第三转轴332,两第三耳部331形成有第三容纳槽333,避震器40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三转轴332,并部分容纳于第三容纳槽333,以使避震器40与连杆装置30 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三连杆转点33a。
可以理解的,在自行车使用中,轮胎因颠簸而受力,此时轮胎可推动后车架20,由于后车架20与前车架10转动连接,形成后叉转点,使得后车架 20以后叉转点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后车架20通过第二转动部32的第二轴套 322与连杆装置30转动连接,形成第二连杆转点32a,后车架20通过第二连杆转点32a推动连杆装置30,由于前车架10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转轴312,形成第一连杆转点31a,连杆装置30以第一连杆转点31a为中心逆时针转动,由于避震器40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三转轴332,形成第三连杆转点33a,使得连杆装置30通过第三连杆转点33a推动避震器40。通过连杆装置30的结构设置,使得后车架20、前车架10和避震器40在连杆装置30上形成三个连杆转点,减轻了后车架20与避震器40的推动力度,增加了后车架20的形变量,有效的提高了车架100的避震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杆装置30的连接部34 与第一转动部31、第二转动部32和第三转动部33的第一耳部311、第二耳部321和第三耳部331为一体成型结构,有利于连杆装置30的加工生产。可以理解的,第一耳部311与第一转轴312可以是转动连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当第一耳部311与第一转轴312固定连接时,第一转轴312与第一耳部 311为一体成型结构;同样的,第三耳部331与第三转轴332可以是转动连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当第三耳部331与第三转轴332固定连接时,第三耳部 331与第三转轴332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耳部321与第二轴套322为固定连接,第二耳部321与第二轴套322可实现一体成型。后车架 20通过上述连杆装置30推动避震器40,也使得车架100更加稳定、易操控,且避震灵敏,减低避震器40破损率,有利于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增强了自行车耐用性,可循环使用,减少返修机率。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车架10包括中管13、固设于中管13一端的上管11及设于中管13远离上管11一端的五通管15,上管11与第一转动部31转动连接,也即上管11邻近中管13一端开设有上管轴孔111,第一转轴312穿设于上管轴孔111内,上管11部分容纳于第一容纳槽313,此时连杆装置30以上管轴孔111和第一转轴312为中心形成第一连杆转点31a;中管13与后车架20转动连接,也即中管13远离上管11一端开设有中管轴孔131,中管轴孔131与五通管15间隔设置,后车架20包括第四转轴221,第四转轴221可转动地穿过中管轴孔131,以使后车架20与中管13转动连接,形成后叉转点;避震器40与上管11远离中管13一端连接,也即上管11远离中管13一端凸设有一缸座112,缸座11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结合片1121及穿设于两结合片1121之间的连接轴1122,两结合片1121形成有第四容纳槽1123,避震器40的一端套设于连接轴1122,并部分容纳于第四容纳槽1123。可以理解的,如图1和图2所示,前车架10还包括设于中管 13上端的座管12及连接于五通管15的下管14,座管12用于安装自行车车座,五通管15是一横向设置的管体,用于与链条装置枢接的部位。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车架20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后上叉21、两后下叉22及两后钩爪23,两后下叉22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221与中管13转动连接,也即两后下叉22的同一端固定连接为一体,并凹设有一容纳槽,该第四转轴221穿设于容纳槽的槽壁,并同时穿过中管轴孔131,中管13部分容纳于该容纳槽内,以使后下叉22与中管13实现转动连接,此时,后下叉22以第四转轴221和中管轴孔131为中心形成后叉转点,两后下叉2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后上叉21固定连接,后钩爪23设于后下叉22和后上叉21的连接处,两后上叉21远离后下叉22一端与第二转动部32转动连接,也即两后上叉21远离后下叉22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二转轴211,二第二转轴211分别对应且可转动的容纳于第二转动部32的二第二轴套322内,以使后上叉21通过第二转轴211和第二轴套322的配合,实现与连杆装置30的第二转动部32转动连接,此时连杆装置30以第二转轴 211和第二轴套322为中心形成第二连杆转点32a。可以理解的,在自行车使用中,当正常骑行时,前车架10的中管13上端位于两后上叉21之间,也即容纳于第二转动部32的第二容纳槽323内,前车架10的中管13下端位于两后下叉22固定为一体时形成的容纳槽内,后下叉22的第四转轴221穿过中管13的中管轴孔131内,此时后车架20的形变量为0;当轮胎因颠簸而受力时,轮胎因颠簸而上市,进而推动后下叉22,由于后下叉22与前车架10的中管13转动连接,形成后叉转点,使得后下叉22以后叉转点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与后下叉22一端固定连接的后上叉21将上移,使得后车架20发生形变量,后上叉21受到后叉转点的影响,后上叉21往前车架10的方向移动,前车架10的中管13相对后上叉21往后车架20的方向移动,此时中管13因移动滑出第二转动部32的第二容纳槽323,仍位于两后上叉21之间,后上叉 21通过第二转轴221和第二轴套322的配合与第二转动部32转动连接,形成第二连杆转点32a,后上叉21通过第二连杆转点32a推动连杆装置30,由于前车架10的上管11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转轴312,形成第一连杆转点31a,连杆装置30以第一连杆转点31a为中心逆时针转动,由于避震器40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三转轴332,形成第三连杆转点33a,使得连杆装置30通过第三连杆转点33a推动避震器40。在本实用新型中,车架100的后车架20的形变量范围为0~85mm,也即最大形变量为8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100,利用独立的后车架20增强了后轮的稳定性、强度以及侧向刚性,同时独立的后车架20增强刹车稳定,减低刹车干预;进一步地,通过连杆装置30的结构设置,使得后车架20、前车架10和避震器 40在连杆装置30上形成三个连杆转点,分散了后轮所受到的力量,减轻了后车架20与避震器40的推动力度,增加了后车架20的形变量,使避震器对路况更灵敏,迅速准确地调整车架100平衡,有效的提高了车架100的避震性能,使车手获得更好的保护及骑行乐趣与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100,所述车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自行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也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架及应用该车架的自行车具有稳定、易操控、避震灵敏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与前车架转动连接的后车架、连杆装置及避震器,所述前车架、后车架和避震器均与连杆装置转动连接,分别与连杆装置形成第一连杆转点、第二连杆转点和第三连杆转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包括连接部及凸设于连接部的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和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和第三转动部相互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前车架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连杆转点,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后车架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二连杆转点,所述第三转动部与所述避震器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三连杆转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耳部及穿设于两第一耳部之间的第一转轴,两第一耳部形成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前车架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并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耳部及分别设于两第二耳部的二第二轴套,二第二轴套相互背离设置,两第二耳部形成有第二容纳槽,所述后车架通过二所述第二轴套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三耳部及穿设于两第三耳部之间的第三转轴,两第三耳部形成有第三容纳槽,所述避震器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并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三容纳槽。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包括中管、固设于中管一端的上管及设于中管远离上管一端的五通管,所述上管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与所述上管远离中管一端连接,所述中管与所述后车架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远离上管一端开设有中管轴孔,所述后车架包括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可转动地穿过所述中管轴孔,以使后车架与中管转动连接,形成后叉转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远离中管一端凸设有一缸座,所述缸座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结合片及穿设于两结合片之间的连接轴,所述两结合片形成有第四容纳槽,所述避震器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并部分容纳于所述第四容纳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后上叉、两后下叉及两后钩爪,两所述后下叉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中管转动连接,两所述后下叉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后上叉固定连接,所述后钩爪设于所述后下叉和后上叉的连接处,两所述后上叉远离后下叉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架。
CN201721132892.6U 2017-09-05 2017-09-05 车架及自行车 Active CN20731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2892.6U CN207311734U (zh) 2017-09-05 2017-09-05 车架及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2892.6U CN207311734U (zh) 2017-09-05 2017-09-05 车架及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1734U true CN207311734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8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2892.6U Active CN207311734U (zh) 2017-09-05 2017-09-05 车架及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17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8144A (zh) * 2018-09-13 2018-12-18 黄承志 高转点避震结构的山地车
WO2023050489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惠州市美源吉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避震车的避震车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8144A (zh) * 2018-09-13 2018-12-18 黄承志 高转点避震结构的山地车
WO2023050489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惠州市美源吉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避震车的避震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97008B (zh)
CN207311734U (zh) 车架及自行车
US10745078B2 (en) Rear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ITMI20081454A1 (it) Rinvio meccanico rotante per sistema di pendolamento delle ruote di un veicolo a tre o quattro ruote
CN207346013U (zh) 三轮电动车/摩托车后悬挂系统
CN204871372U (zh) 双摆轴可复位摇摆式三轮摩托车
CN206030992U (zh) 一种汽车的悬挂机构
TWM540089U (zh) 具防側傾及雙向減震作用之三輪電動車、機車構造
CN205632807U (zh) 一种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的避震装置
CN205769864U (zh) 一种带减振的双轮轮叉
CN207860376U (zh) 一种车后轮单连杆悬架结构
CN20700070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结构
CN206031658U (zh) 自行车减震系统
CN20583707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桁架式车架
CN106428316A (zh) 一种多用途婴儿座篮
CN205818838U (zh) 一种新型汽车悬架
CN216887074U (zh) 一种后平叉、车架组合及单车
CN206031661U (zh) 自行车减震前叉结构
CN203544263U (zh) 平衡拉拽式正三轮摩托车悬挂系统
CN207680046U (zh) 一种带新型摇摆装置的童车
JP5497950B1 (ja) 補助輪による自動二輪車のカーブ走行時の安定装置
CN206456497U (zh) 一种减震电动车
CN207683694U (zh) 一种智能折叠迷你平衡车
CN201925329U (zh) 全地型四轮娱乐车用锥度转向球头
CN207785925U (zh) 一种带新型摇摆装置的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