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3429U -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83429U
CN207283429U CN201721376620.0U CN201721376620U CN207283429U CN 207283429 U CN207283429 U CN 207283429U CN 201721376620 U CN201721376620 U CN 201721376620U CN 207283429 U CN207283429 U CN 207283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or
output terminal
circuit
power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66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练兵
陈占群
卢卫城
刘志宏
龚禾
牛亚威
杨逢周
牛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U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U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U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U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66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83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83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83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该整流装置包括:电源整流电路、第一采样传感器、第二采样传感器、处理器;电源整流电路包括电源输出电路和开关组电路;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一采样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开关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采样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流装置消除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和谐波污染,使输出端的电压满足多种不同工况要求的多规格、多品种、系列化的高质量、高性能的高频高压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电力电子变流装置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以脉宽调制控制为基础的各种变流装置,比如变频器,逆变电源,高频开关电源以及各类特种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装置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目前大量的变流装置需要整流环节以获得直流电压,传统的二极管整流和相控整流环节,不但直流侧电压质量不高,而且会对电网注入了大量谐波及无功,造成了严重的电网“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能够消除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和谐波污染,满足多种不同工况要求的多规格、多品种、系列化的高质量、高性能的高频高压开关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电源整流电路、第一采样传感器、第二采样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电源整流电路包括电源输出电路和开关组电路;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入端;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采样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斩波电路;所述斩波电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稳定所述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编程逻辑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包括两个输入端,分别为第一处理器输入端和第二处理器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包括八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处理器输出端、第二处理器输出端、第三处理器输出端、第四处理器输出端、第五处理器输出端、第六处理器输出端、第七处理器输出端以及第八处理器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关组电路为桥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关电路。
可选的,所述开关组电路包括八个开关器件,分别为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第五开关器件、第六开关器件、第七开关器件以及第八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三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四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五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六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七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八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八开关器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电源整流电路、第一采样传感器、第二采样传感器、处理器;所述电源整流电路包括电源输出电路和开关组电路;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入端;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采样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流装置消除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和谐波污染,使输出端的电压满足多种不同工况要求的多规格、多品种、系列化的高质量、高性能的高频高压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斩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斩波数字控制回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斩波电路基于DSP的数字控制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整流电路整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整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电压电流矢量的坐标系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整流电路的结构控制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参考电流矢量扇区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相csr空间电流矢量的合成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相空间电流矢量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能够消除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和谐波污染,满足多种不同工况要求的多规格、多品种、系列化的高质量、高性能的高频高压开关电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整流装置包括:电源整流电路、第一采样传感器102、第二采样传感器103、第二采样传感器104。
所述电源整流电路包括电源输出电路1011和开关组电路1012;所述电源输出电路1011的输入端为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入端;所述开关组电路1012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
所述电源输出电路1011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10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电路1011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采样传感器102与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104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104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10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组电路1012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103与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104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斩波电路105;所述斩波电路105,与所述开关组电路1012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稳定所述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所述斩波电路105为三相交错式buck-boost斩波电路。
所述三相交错式buck-boost斩波电路控制输出电压,能够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动态控制能力,保持电压稳定,改善输出级高频焊机的焊接质量。并带有无功功率震荡的吸收电路可以防止电压尖峰,保护功率器件。
为满足电源输出功率可较宽范围调节,在直流输出端,增加三相交错式buck-boost斩波电路,相比于单重斩波电路,三重斩波可以提高系统输出功率,减少电流谐波,平滑电流减小输出电流脉动等优点。为保证高频焊机电源的稳定性,三相交错式buck-boost斩波电路的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斩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于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一般指直接将直流电变为另一直流电,不包括直流—交流—直流。如图2所示,斩波电路的主电路由开关管Q1和续流二极管D以及由储能元件电感L、电容C组成的滤波电路组成。该斩波电路可以将较高的直流电压输入电压Us转换成较低的直流输出电压Uo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斩波数字控制回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斩波电路基于DSP的数字控制原理图,如图3-4所示,斩波数字控制回路电路对降压后的电压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压进行AD转换后通过数字补偿PID,从而将产生的数字脉宽调制波DPWM驱动斩波电路中的开关管Q1
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104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编程逻辑器;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104的输入端包括两个输入端,分别为第一处理器输入端和第二处理器输入端;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104的输出端包括八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处理器输出端、第二处理器输出端、第三处理器输出端、第四处理器输出端、第五处理器输出端、第六处理器输出端、第七处理器输出端以及第八处理器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传感器102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输入端与与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103连接。
所述开关组电路1012为桥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关电路。
所述开关组电路1012包括八个开关器件,分别为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第五开关器件、第六开关器件、第七开关器件以及第八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三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四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五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六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七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八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八开关器件连接。
下面介绍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处理器104的工作过程。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理器工作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器工作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电源整流电路输入端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
步骤502:对所述三相电压和所述三相电流进行处理,得到两相直流电压量、两相直流电流量以及相位角;所述两相直流电压量包括第一相直流电压分量和第二相直流电压分量;所述两相直流电流量包括第一相直流电流分量和第二相直流电流分量。
步骤503:获取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压和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流。
步骤504:根据所述第一相直流电流分量、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压以及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流,获取参考电流。
步骤505:将所述参考电流进行分解,得到所述参考电流所在区域的两个非零电流矢量以及所述参考电流所在区域的相邻区域的零电流矢量;其中,所述电源整流电路包括开关组电路;所述开关组电路包括多个开关器件;不同的所述开关器件组合,形成不同的所述参考电流,不同的所述参考电流分解成不同的两个相关联的所述非零电流矢量以及对应的所述零电流矢量;两个所述非零电流矢量包括第一非零电流矢量和第二非零电流矢量。
步骤506:选择同一个所述零电流矢量与两个相关联的所述非零电流矢量合成,得到指令电流。
步骤507:根据所述指令电流、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压、所述第一相直流电压分量、所述第二相直流电压分量以及所述相位角,得到所述开关组电路的控制信号。
步骤508: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组电路中所述开关器件的开启与关闭。
步骤502具体包括:
采用dq变换算法,对所述三相电压和所述三相电流进行解耦处理,得到两相直流电压量、两相直流电流量以及相位角;具体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整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电压电流矢量的坐标系示意图,如图6-7所示,根据电源整流电路结构关系,对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进行坐标变换,实现以电网电压矢量定向的空间矢量控制策略。
具体为,取三相输入电压ua,ub,uc为:
定义电压空间矢量为:
由上述定义的三相电网电压,此时输出的电网电压矢量为:
U=Umejωt (3);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输出电压空间矢量U是一个旋转的角度和幅值与电源频率保持不变的空间矢量。
采用等量坐标变换(幅值不变)。先将三相静止(a,b,c)坐标系通过Park变换转变到(α,β)坐标系,再将(α,β)坐标系通过Clark变换转变到(d,q)坐标系。建立各坐标系并将系统中的各矢量分解,并投影到坐标轴上,如图3所示,其中(d,q)坐标系同步旋转的角频率为电网电动势基波频率ω(逆时针)。将(d,q)坐标系的d轴按电网电压矢量U定向,电网电压的q轴分量为零,此时调节d轴电压矢量即可控制整流器的输入。
由于两相旋转坐标系的d轴按照电压矢量U定向,因此再对交流侧电流矢量I进行坐标变换,投影到两相旋转轴系下。此时的d轴分量对应电流的有功分量,q轴分量对应电流的无功分量。通过控制q轴分量不参与输出侧电压调节即可实现单位功率因素控制。
因此,本实用新型以电压合成矢量为基准轴,电压合成矢量在空间上是以电网基波角频率逆时针旋转的,将q轴定在基准轴上,d轴与q轴垂直,也就是说dq坐标同样以电网基波角频率逆时针旋转。abc轴为三相交流轴,是静止不动的。abc三相静止交流轴与dq轴可以建立关系的依据是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按旋转磁动势相等的原则建立二者的等效关系,即根据abc三相静止交流轴与dq轴可以建立关系的依据是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按旋转磁动势相等的原则建立二者的等效关系和所述关系式,得到两相直流电压、两相直流电流以及相位角。
步骤504具体包括:
首先获取负载端的设定电压;
根据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压和所述设定电压,采用比较器,得到偏差电压;
根据所述偏差电压,采用PI调节器,得到第一相直流参考电流;
根据所述第一相直流参考电流和所述第一相直流电流分量,采用所述比较器,得到偏差电流;
根据所述偏差电流,采用所述PI调节器,得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参考电流;
根据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参考电流和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流,采用所述比较器,得到参考偏差电流;
根据所述参考偏差电流,采用所述PI调节器,得到参考电流。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整流电路的结构控制框图,如图8所示,采集直流侧电压(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压)udc,然后将udc与设定电压uref做比较,得出偏差电压uΔ,偏差电压uΔ经过PI调节器产生有功电流参考值(第一相直流参考电流)Id *。三相电流ia、ib、ic经过三二变换得到两相电流iq和id,将Id *与电流id作比较产生偏差电流iΔ,偏差电流iΔ经过PI调节器产生直流侧参考电流(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参考电流)此时与经过电流is产生参考偏差电流i,i经过PI调节器产生参考电流i*。为了消除电流中的无功功率,无功电流Iq不参与输出侧电压调节,相当于为零。
如图8所示,电网侧的电压定向矢量控制一般需要使用电压一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其中电流环为内环,电压环为外环。内环电流环的作用是快速调节整流器的输入电流,能够快速抑制来自于网侧交流电源、直流母线、开关器件等的扰动信号,快速跟随电流给定值。其中,令电流的d轴分量跟随电流环给定信号,q轴分量不参与输出侧电压调节。外环电压环的作用是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电压调节器的输入信号作为电流环的给定值输入。使用电压一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一方面能够快速抑制内环的扰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能够对整流输出电压进行控制并且保证功率因数为单位功率因数,消除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同时,在双闭环控制结构中,内环的精度和带宽直接限制了外环的控制性能,外环闭环工作带宽不可能超过内环。因此,性能优良的电流内环对于保证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应使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以及较高的工作带宽。
对三相电压、电流进行坐标变换之后,电流的(d,q)分量,耦合仍然存在。这势必会增大控制器设计的困难。为减小耦合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通过前馈补偿的方式进行解耦,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PI调节器作为电流调节器,直接分别控制d轴和q轴电流大小,进而直接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由于电流的d,q分量具有对称性,控制器可以使用相同的参数,因此控制器设计可以只考虑其中一个。容易看出PI调节器的输出补偿了交流侧电感上的电压降,控制器采用电流d,q分量的解耦项抵消了实际系统中两个分量的交叉耦合项,电网电压的前馈分量抵消了实际系统中电网电压的影响。
此处做一下说明,电流控制器首先要将电网电压电流作Clark变换,在Clark变换时需要获取电网电压相位,传统的过零检测方式在电网受到干扰而产生波动的情况下,并不能准确获取电网电压相位,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锁相环的方法获取电网电压相位。
为了获得更加平稳脉动更小的输出电流,采用电流闭环加电压前馈控制,电压前馈可以抑制整流输出电压的低频纹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方法采用电压型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缩写为PWM)整流,并通过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可以消除电网侧波形畸变,实现单位功率因素的控制,有较快的动态响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方法采用同步单元,使得交流侧的相位角与直流侧的相位角同步。
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方法采用固定开关频率PWM控制。所述固定开关频率PWM控制,指的是将PWM载波频率固定,通过检测电流偏差,进而对调制波进行调制的控制方法。三相电压型PWM整流的固定开关频率PWM控制,固定开关频率PWM控制的优点很突出,物理意义明确,控制算法简单,比较容易实现方案。又由于具有固定的开关频率,系统参数设计难度低,全桥电路功率开关器件损耗比较容易控制。固定开关频率PWM控制的缺点是如果固定开关频率的频率较低,电流会有比较慢的动态响应,而且随着电流变化率的变化,电流的动态偏差也会随之变化,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步骤505具体包括:
判断参考电流所在扇区
以电源电压矢量定向,通过检测三相参考电流的过零点得到由其极性信息组成的一组二进制地址,该地址即代表了电流矢量指令的扇区。如图9所示的参考电流矢量扇区示意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6个扇区将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6个区间,每个区间宽度为60角度,区间划分的特点是:在每个区间中,保证有任意两相电流符号相同,而与另一相的符号相反。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相csr空间电流矢量的合成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相空间电流矢量分布图,如图10-11所示,参考电流矢量是由构成其所在扇区的两个空间矢量In和In+1合成的,而零矢量的选取有三种可能,即I0=I7、I0=Ig、I0=I9。基于一个开关周期中的功率开关管切换次数最少的准则,即每一个切换过程中只有一对功率开关管通断,以扇区I为例,由于扇区I的边界矢量分别为I1(1,0,-1),I},I6(1,-1,0),因此当在扇区I进行矢量合成时,三相CSR的a相上侧管始终导通,这样这一扇区的零矢量应选I0=I7。同理可分析其它扇区矢量合成时的零矢量选择。
步骤507具体包括:
步骤5071:获取两个所述非零电流矢量以及所述零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具体为: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非零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
式中T1表示所述第一非零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I*表示所述参考电流;Id表示所述第一相直流电流分量;Ts表示所述开关器件的时间周期;表示所述参考电流与所述第一非零电流矢量的夹角(详细见图11);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二非零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
式中T2表示所述第二非零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α表示所述参考电流与所述第二非零电流矢量的夹角(详细见图11);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零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
T0=Ts-T1-T2 (6);
式中T0表示所述零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
根据所述指令电流、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电压、所述第一相直流电压分量、所述第二相直流电压分量、所述相位角以及所述作用时间,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生成算法,得到所述开关组的控制信号。在通常情况下,主电路拓补结构为三条桥臂,参考电流由六个非零电流矢量和三个零矢量合成,且各个开关器件组合不同,各个电流矢量所产生的的单模电压也不同,参考电流由其所处区域相邻的两个非零电流矢量和相近的零矢量合成,各个零矢量产生的单模电压幅值为相电压幅值,所以用此方法合成会对系统产生的扰动比较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电路拓补结构为四条桥臂,与三条桥臂组成的主电路拓补结构,多出了一个零电流矢量和六个非零电流矢量。为了减小单模电压的扰动,则选择用多出的零电流矢量代替通常情况下的零矢量,进行参考电流的合成,得到指令电流。四条腿整流器的开关状态、空间矢量和单模电压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空间矢量、转换状态和单模电压关系表
综上所述,为解决大型高功率高频焊机电源中的整流电路,通常采用二极管不控或晶闸管相控整流方法,整流器从电网吸收畸变电流,从而造成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同时产生大量无功功率,增加不必要的损耗;并且由于整流器件的不可控或不完全可控,系统动态响应慢,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采用全控型器件组成的全数字高频整流技术实现全数字高功率因数高频焊机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相电压型整流拓扑结构的直接电流控制,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Vector Pulse WidthModulation,简称SVPMW)控制,关键电力电子元件采用绝缘栅型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给出一种实现高频整流,提高功率因素,抑制谐波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具体为了实现全数字高频整流,提高功率因素,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主控核心,以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对高频整流器电流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输出功率因数为1,大幅度降低网侧谐波污染。并在直流输出侧增加升降压(buck-boost)斩波电路,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动态控制能力,保持电压稳定,改善高频逆变焊接质量,即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够消除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和谐波污染,满足多种不同工况要求的多规格、多品种、系列化的高质量、高性能的高频高压开关电源。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包括:电源整流电路、第一采样传感器、第二采样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电源整流电路包括电源输出电路和开关组电路;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入端;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采样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斩波电路;所述斩波电路,与所述开关组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稳定所述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编程逻辑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包括两个输入端,分别为第一处理器输入端和第二处理器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包括八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处理器输出端、第二处理器输出端、第三处理器输出端、第四处理器输出端、第五处理器输出端、第六处理器输出端、第七处理器输出端以及第八处理器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采样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采样传感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电路为桥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关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电路包括八个开关器件,分别为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第五开关器件、第六开关器件、第七开关器件以及第八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三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四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五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六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七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开关器件连接;所述第八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第八开关器件连接。
CN201721376620.0U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Active CN207283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6620.0U CN207283429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6620.0U CN207283429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83429U true CN207283429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79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6620.0U Active CN207283429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834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9191A (zh) * 2017-10-24 2018-02-02 保定市尤耐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9191A (zh) * 2017-10-24 2018-02-02 保定市尤耐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ou et al. Multivector model predictive power control of three-phase rectifiers with reduced power ripples under nonideal grid conditions
KR101410731B1 (ko) 고압직류송전용 모듈형 멀티레벨 컨버터의 순환전류 억제 방법
CN103199720B (zh) 一种三相功率变流器的综合控制方法
CN109327036B (zh) 一种用于提高电网电能质量的级联型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321812B (zh) 一种基于模糊pi控制的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7732959B (zh) 用于分布式光储并网系统的非线性微分平滑前馈控制方法
Maswood et al. A unity-power-factor converter using the synchronous-reference-frame-based hysteresis current control
Wu et al. Analysis of effect of grid harmonics and unbalance on DAB-based three-phase single-stage AC–DC converter and solutions
Maswood et al. A novel unity power factor input stage for AC drive application
CN207283429U (zh)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装置
CN103366053B (zh) 一种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的改进及数学建模方法
CN112350590A (zh) 一种不控整流器谐波补偿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0391726B (zh) 单向三相星接可控整流器输入电流过零畸变的抑制方法
CN112636618A (zh) 一种降低vienna整流器电流过零点畸变的调制方法
CN105958525B (zh) 一种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pwm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handwani et al. Three-loop multi-variable control of triple active bridge converter with power flow optimization
CN108631624B (zh) 一种基于三维调制的级联h桥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68431B (zh) 一种mmc上下桥臂分离控制方法
CN115065092B (zh) 单相并网变换器频率耦合调节控制方法
CN103166497A (zh) 一种两相正交逆变器的电流复合控制方法
CN107493024B (zh) 一种用于电网电压不平衡下三相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14400911B (zh) 三相电流源型变换器直流侧电流纹波抑制细分调制方法
CN107785934B (zh) 五相光伏逆变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59191A (zh) 一种电源整流电路的整流方法及装置
CN112953331B (zh) 一种高速多相永磁同步电机低损耗变流系统谐波抑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