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278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82788U
CN207282788U CN201721416151.0U CN201721416151U CN207282788U CN 207282788 U CN207282788 U CN 207282788U CN 201721416151 U CN201721416151 U CN 201721416151U CN 207282788 U CN207282788 U CN 207282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conducting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main
connec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61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柱东
李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61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82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82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82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多个固定孔,一固定孔收容一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上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和自主体部下端延伸而出的连接部,弹性臂连接有接触臂,连接部连接有焊接部,固定孔包括呈方形的主固定孔和侧固定孔,侧固定孔和主固定孔连通,且侧固定孔相对主固定孔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将导电端子稳固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固定孔中,保持导电端子与芯片模块或与电路板的良好接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平面栅格数组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以实现芯片模块与电路板间信号和数据的传输。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当该电连接器将芯片模块与电路板连接时,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芯片模块的导电片相压接,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则通过焊料与电路板的导电片相焊接,从而形成芯片模块与电路板间的信号传输。
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增强,电子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电连接器也布设得越来越密集,因此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越做越小,使得导电端子本身的强度越来越弱,并且强度减弱的导电端子的弹性也随之减小。为避免在将导电端子组装入绝缘本体的固定孔的过程中,出现导电端子变形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固定孔的尺寸需大于导电端子的尺寸,且具有一定的富余。
当芯片模块通过按压方式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时,由于固定孔的尺寸大于导电端子的尺寸,易导致导电端子受力后移位,进而导致导电端子无法完全与芯片模块或电路板形成良好接触,影响芯片模块与电路板间的信号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将导电端子稳固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固定孔中,保持导电端子与芯片模块或与电路板的良好接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多个固定孔,一固定孔收容一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上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和自主体部下端延伸而出的连接部,弹性臂连接有接触臂,连接部连接有焊接部,
固定孔包括呈方形的主固定孔和侧固定孔,侧固定孔和主固定孔连通,且侧固定孔相对主固定孔倾斜设置。
可选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收容于主固定孔和侧固定孔中,主体部相对主固定孔倾斜设置。
可选地,主固定孔为长方形结构,包括两条长侧边和两条短侧边,侧固定孔和主固定孔的长侧边连通。
可选地,侧固定孔与长侧边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90°。
可选地,侧固定孔包括第一侧固定孔和第二侧固定孔,第一侧固定孔和第二侧固定孔相对向设置。
可选地,第一侧固定孔与主固定孔的一短侧边连通。
可选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部和连料部,固定部、连料部与主体部位于同一平面;
固定部和连料部收容于第一侧固定孔中。
可选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和主体部之间形成锐角。
可选地,该锐角小于30°。
可选地,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接触稳定后,导电端子的弹性臂和部分接触臂位于前方两相邻的导电端子的接触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多个固定孔,一固定孔收容一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上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和自主体部下端延伸而出的焊接部,其中,固定孔包括呈方形的主固定孔和侧固定孔,侧固定孔和主固定孔连通,且侧固定孔相对主固定孔倾斜设置,如此,能够将导电端子稳固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固定孔中,保持导电端子与芯片模块或与电路板的良好接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绝缘本体的固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图未示)至印刷电路板(图未示),请参阅图1,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0以及多个收容于绝缘本体100的导电端子200,绝缘本体100设有多个固定孔110,多个固定孔110在绝缘本体100内呈栅格状排列,一固定孔110收容一导电端子200。
请一并参阅图2,每一导电端子200包括呈竖直设置的平板状主体部210、自主体部210上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220和自主体部210下端延伸而出的连接部230。弹性臂220延伸有接触臂240,弹性臂220具有良好的弹性且伸出于绝缘本体100外;连接部230与主体部210位于同一平面,连接部230连接有焊接部250,焊接部250与主体部210大致呈九十度弯折,并通过焊料将导电端子200焊接至印刷电路板。
其中,如图3所示,固定孔110包括呈长方形的主固定孔111和侧固定孔112,侧固定孔112和主固定孔111连通,且侧固定孔112相对主固定孔111倾斜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主固定孔111也可以是正方形结构。
导电端子200的主体部210收容于主固定孔111和侧固定孔112中,主体部210相对主固定孔111也是倾斜设置的。当芯片模块通过按压方式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时,由于导电端子的主体部210部分收容于侧固定孔112中,受力后不会出现移位的情况。
可选地,主固定孔111包括两条长侧边1111和两条短侧边1112,侧固定孔112和主固定孔111的长侧边1111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侧固定孔112包括第一侧固定孔1121和第二侧固定孔1122,第一侧固定孔1121和第二侧固定孔1122相对向设置。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侧固定孔1121与主固定孔111的一条长侧边1111连通,与该长侧边1111的夹角为α;第二侧固定孔1122与主固定孔111的另一条长侧边1111连通,与该长侧边1111的夹角为α。
在一实施例中,侧固定孔112与长侧边1111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90°,亦即,侧固定孔112与短侧边1112的夹角小于45°,或者主体部210相对主固定孔111的短侧边1112的偏转角度小于45°。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固定孔1121与主固定孔111的一短侧边1112连通,亦即,第一侧固定孔1121位于主固定孔111的一个角上,如此,第一侧固定孔1121同时与主固定孔111的一长侧边1111、和一短侧边1112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个侧固定孔1121和第二侧固定孔1122也可以仅和长侧边1111连通。
请参阅图5,电连接器100与芯片模块接触稳定后,导电端子200的弹性臂250和部分接触臂220位于前方两相邻的导电端子的接触臂220之间,通过将前后两排的导电端子200的接触臂220错开设置,防止当导电端子200的排布较密集时,导电端子间出现短路的情况。
请再次参阅图2,导电端子200的主体部210一侧设置有固定部260和连料部270,弹性臂220自主体部210的另一侧的上端倾斜延伸,固定部260、连料部270以及主体部270位于同一平面,固定部260和连料部270收容于第一侧固定孔1121中。在导电端子200为若干个,比如上千个时,借助连料部270和料带可实现一次插接安装若干导电端子200。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仰视图,同样地,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0B以及多个收容于绝缘本体100B的导电端子200B,一固定孔110B收容一导电端子200B。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200B,其连接部230B与主体部210B不位于同一平面。如图7所示,连接部230B自主体部210B的下端延伸而出并与主体部210B之间形成锐角,其一侧边与主体部210B连接,另一侧边为自由端。具体实施例中,连接部230的自由端从主体部210的下端向外偏离,在水平方向上连接部230与主体部2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可选地,连接部和主体部之间形成的锐角小于30°,使得导电端子200B承受外力时内部应力均匀。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多个固定孔,一固定孔收容一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上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和自主体部下端延伸而出的焊接部,其中,固定孔包括呈方形的主固定孔和侧固定孔,侧固定孔和主固定孔连通,且侧固定孔相对主固定孔倾斜设置,如此,能够将导电端子稳固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固定孔中,保持导电端子与芯片模块或与电路板的良好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固定孔,一固定孔收容一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上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和自所述主体部下端延伸而出的连接部,所述弹性臂连接有接触臂,所述连接部连接有焊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孔包括呈方形的主固定孔和侧固定孔,所述侧固定孔和所述主固定孔连通,且所述侧固定孔相对所述主固定孔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收容于所述主固定孔和所述侧固定孔中,所述主体部相对所述主固定孔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固定孔为长方形结构,包括两条长侧边和两条短侧边,所述侧固定孔和所述主固定孔的长侧边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固定孔与所述长侧边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固定孔包括第一侧固定孔和第二侧固定孔,所述第一侧固定孔和所述第二侧固定孔相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固定孔与所述主固定孔的一短侧边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部和连料部,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料部与所述主体部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料部收容于所述第一侧固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和主体部之间形成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锐角小于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芯片模块接触稳定后,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和部分接触臂位于前方两相邻的导电端子的接触臂之间。
CN201721416151.0U 2017-10-27 2017-10-27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7282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6151.0U CN207282788U (zh) 2017-10-27 2017-10-27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6151.0U CN207282788U (zh) 2017-10-27 2017-10-27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82788U true CN207282788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7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6151.0U Active CN207282788U (zh) 2017-10-27 2017-10-2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82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1537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097405Y (zh) 电连接器
CN2697858Y (zh) 电连接器
US636471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r assembly
CN202363616U (zh) 卡缘式电连接器
US101034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172179U (zh) 电连接器
US6805561B1 (en) Electrical socket having terminals with elongated mating beams
CN201112688Y (zh) 电连接器
CN209029559U (zh)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TWM419248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225121B2 (en) Low 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983739A (zh) 弹性连接器组件
CN104638399A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
CN207282788U (zh) 电连接器
US7445463B2 (en) Land grid array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308486U (zh) 电连接器
CN208014937U (zh) 电连接器
CN106254580B (zh) 移动终端
US1030520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7504213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WO2004010749A3 (en) Interconnection system
CN207967408U (zh) 电连接器
CN207765649U (zh) 一种导电端子和电连接器
CN1118909C (zh) 电连接器的转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7 Derun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269 Huitong Road,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ming Street, No. thirty-three Road, 9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ru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