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8768U - 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78768U
CN207278768U CN201720087155.2U CN201720087155U CN207278768U CN 207278768 U CN207278768 U CN 207278768U CN 201720087155 U CN201720087155 U CN 201720087155U CN 207278768 U CN207278768 U CN 207278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pressure
cylinder body
pressure bar
hydraulic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71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0871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78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78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7876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用于飞机,摩托车或者汽车一类需要缓冲颠簸震动的机械,本实用新型以汽车为例,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定耐用,配合扩展部件可实现调整减震器总成高度的特点。

Description

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减震器,用于飞机,摩托车或者汽车等需要缓冲颠簸震动的机械使用的液压减震器,本实用新型以汽车液压减震器为例。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液压减震器总成中都使用圆柱形平行内缸壁液压缸和汽车减震弹簧或液压缸内置弹簧配合减震,起到减弱汽车震荡传递和缓冲弹簧回弹力道的作用。其特征是:(附图: 图1)两条内缸壁(1)平行,做功锤(4)上下运动使液压油(2)和液压油(3)通过做功锤(4)与内缸壁(1)之间的通道流动,液压油(2)和液压油(3)流动过程中对做功锤(4)产生阻力。平行内缸壁(1) 配合做功锤(4)产生的阻力是固定值,数值通过做功锤(4)与液压缸之间的通道大小确定。现有液压减震器也有通道设在做功锤(4)内部的,其液压油流动输出的阻力依然为固定值,所以受到较强冲击力的时候弹簧被压缩到极限反馈的力度最大,而平行内缸壁液压减震器为做功锤提供的阻力是固定数值,使弹簧回弹过快。目前通过调校弹簧力度或调校液压油流动通道大小可以实现减震器吸收冲击的软硬强度,但是过软时会在高速过弯时发生车辆侧倾,过硬时车内感受到汽车的震动会很强烈。通常解决减震器过硬过软的方法是使用空气减震器,但是空气减震器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对液压减震器的液压缸体做出改进,以形成可变液压油流动通道的目的,使液压减震器达到输出线性缓冲力(由弱到强)的最终目的,液压减震器总成也需发生改变, 从而相对空气减震器降低制造成本,也使液压减震器能够自适应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震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压减震器,包括根据车重与应用范围调校的异形液压缸体例如:F6缸体总成(附图:图3),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上部与车架支撑节点(6)相连固定,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下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相连,活塞液压杆做功锤 (14)下部与车悬架支撑节点(9)相连固定,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内部填充液压油(16),支撑弹簧(13)内套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支撑弹簧(13)与车架支撑节点(6)和车悬架支撑节点(9)相连固定。根据受力大小变化的液压油流动通道(附图:图4)(7)和活塞液压杆可移动空间(8)。应用在不同领域,可以做相应加强调整,如增加轴心稳定杆(附图: 图5)(10),加强支撑环(11)厚度,防止断裂。
如图3所述减震器:使用时,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跟随车悬架支撑节点(9)在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内上下移动,液压油(16)通过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之间的液压油流动通道(7)流动通过,其间对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输出阻力,阻力随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移动进程中与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产生的液压油流动通道(7)大小而变化。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移动进程前段受到较小阻力以吸收轻微的震荡,使车内乘客对支撑弹簧 (13)和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传递到车架支撑节点(6)的震荡感受减小到最小。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移动进程后段受到较大阻力以缓解弹簧被压缩到极限时反馈的强大回弹力,确保车身稳定不颠簸。
如图6所示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F8(18)在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上下移动中产生阻力为前段输出阻力较弱。后段输出阻力逐渐增强的示例。
如图7所示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F7(17)在活塞液压杆流线型做功锤(19)上下移动中产生阻力为前段输出阻力弱后段输出阻力突然加强的示例。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展结构示例的分解图,图12为总成图。其包括支撑弹簧(13),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液压油(16),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内置弹簧(26),液压不介入段(27),车悬架支撑底座(28)。
如图12所示所述扩展结构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与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相连,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下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相连,液压油(16)填充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 内部腔体,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内部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之间设有内置弹簧(26),液压不介入段(27)上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下部相连,液压不介入段(27)下部与车悬架支撑底座(28)相连固定,支撑弹簧(13)内套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液压不介入段(27),支撑弹簧(13)上部与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连接,支撑弹簧(13)下部与车悬架支撑底座(28)相连。
如图12所示,所述异形液压减震器扩展结构,其可以实现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可以配合外置电机和齿轮做上下移动调整,以消除液压不介入段(27),使汽车高速行驶更加稳定可靠。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减震器结构,包括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活塞液压杆弹簧做功锤(30),被阻挡掉一部分的液压油流动通道(29)。
如图14所示,所述活塞液压杆弹簧做功锤(30)为液压杆连接可活动的2个内含弹簧的做功锤头,2个做功锤头可以向相对方向背离或靠拢,以实现根据液压油(16)反馈的阻力大小增加或缩减液压油流动通道(29)面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附图:图8)横向剖面A-A、B-B、C-C,表示到(附图:图9、图 10、图11)剖面A-A展开后外缸壁(20),内缸壁(21),液压油流动通道(7),活塞液压杆做功锤 (14),体现了液压油流动通道(7)在做功时面积发生的变化,其工作原理是:车轮通过悬挂传来向上的作用力,使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向液压缸体更窄的上部空间移动同时压缩弹簧,达到缓解冲击力的目的。由于液压缸体为非平行内缸壁的圆柱体,因此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 周围的液压油流动通道面积(7)逐渐变小,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受到的阻力就逐渐增大,到剖面B-B位置时液压油流动通道(7)面积为最大时的一半,到剖面C-C位置时液压油流动通道 (7)面积最小,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受到的液压油(16)流动阻力达到最大。相反在弹簧回弹时,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也会先受到较大的液压油(16)流动阻力以缓解弹簧在被压缩较严重时产生的较大的回弹力,达到降低车身上下剧烈晃动的目的。在车辆行驶中,遇到较小的震动会由于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直径较大的下半部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形成的液压油流动通道(7)较小,既产生的液压油(16)流动阻力较小,可以较完整的吸收较小的震动,震动传递到车架支撑节点(6)会非常小,不会发生液压油(16)流动阻力过大反馈到车架支撑节点(6)的震动过于强烈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以低成本的机械结构实现了现有技术:空气减震的线性阻力(逐渐增强)特性,得益于线性的阻力特性使减震器在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动冲击时,车轮受到相应得当的减震器缓冲阻力,使支撑弹簧(13)不会产生过大的回弹力度而使载体发生剧烈晃动,也不会使支撑弹簧(13)产生过小的回弹力度而使载体回归原位的速度缓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减震器反馈震动感受或过硬或过软的不利特性。相对空气减震有着更低的故障率。与现有平行内缸壁液压减震器相比也有着明显的线性阻力输出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液压减震器圆柱形缸体平行内缸壁的主体部分局部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一种液压减震器圆柱形缸体平行内缸壁的整体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简化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现液压油流动通道(7)形状。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现增强结构部位:轴心稳定杆(10),支撑环(1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F8缸体的缸体形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F7缸体的缸体形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部位示意图。
图9为根据图8的剖面位置A-A展示的横截面。
图10为根据图8的剖面位置B-B展示的横截面。
图11为根据图8的剖面位置C-C展示的横截面。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展结构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展结构的分解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减震器结构活塞液压杆弹簧做功锤(30)减震器缸体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支撑弹簧(13)、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液压油(16)、车架支撑节点(6)、车悬架支撑节点(9)。
如图3所示:所述减震器F6缸体为非平行内缸壁,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上部与车架支撑节点(6)相连固定,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下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相连,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下部与车悬架支撑节点相连固定,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内部填充液压油 (16),支持弹簧(13)内套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支持弹簧(13)与车架支撑节点(6)和车悬架支撑节点(9)相连固定。应用在不同领域上,可以根据受力强弱变化制作不同的液压缸体的内缸壁形状,如图6所示缸体F8(18),如图7所示缸体F7(17)。
如图3所示:使用时,车悬架支撑节点(9)跟随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在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 (12)内上下移动,液压油(16)通过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之间的液压油流动通道流动通过,其间输出阻力,阻力随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移动进程中与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产生的液压油流动通道(7)大小而变化。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移动进程前段输出较小阻力以吸收轻微的震荡,使车内乘客对震荡的感受减小到最小。活塞液压杆做功锤 (14)移动进程后段输出较大阻力以缓解弹簧被压缩到极限时输出的强大回弹力,确保车身稳定不颠簸。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展结构的分解图。其包括支撑弹簧(13),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液压油(16),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内置弹簧(26),液压不介入段(27),车悬架支撑底座(28)。
如图12所示所述扩展结构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与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相连,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下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相连,液压油(16)填充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 内部腔体,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内部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之间设有内置弹簧(26),液压不介入段(27)上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下部相连,液压不介入段(27)下部与车悬架支撑底座(28)相连固定,支撑弹簧(13)内套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液压不介入段(27),支撑弹簧(13)上部与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连接,支撑弹簧(13)下部与车悬架支撑底座(28)相连。
如图12所示,所述异形液压减震器扩展结构,其工作原理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震荡,车悬架支撑底座(28)传来车轮向上的冲击力,带动液压不介入段(27)向上移动,如果是较轻微的震动,液压不介入段(27)行程未走完,震动就由支持弹簧(13)全数吸收。如果遇到较强的震动,液压不介入段(27)行程走完,液压不介入段(27)底部接触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使之受到冲击力开始向上移动使液压油(16)在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腔体内流动产生阻力,达到缓解冲击力的效果。度过震荡后由于支持弹簧(13)被压缩产生回弹力,使车悬架支撑底座(28) 带动液压不介入段(27)向下移动,同时带动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向下移动,内置弹簧(26) 协助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回到原位,至此所述异形液压减震器扩展结构回到图12所示初始状态。车轮受到的震荡冲击力越大,由于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直径逐渐变小,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受到的阻力会逐渐增大,在支撑弹簧(13)回弹时传递到车轮的回弹力反映不会过大。通过外部电机和齿轮连接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可以实现调整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与车悬架支撑底座(28)之间的距离,达到调整车身离地高度的目的。也可在高速行驶时自动调节以取消液压不介入段(27)的行程,以达到车身稳定的目的。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减震器结构,包括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活塞液压杆弹簧做功锤(30),被阻挡掉一部分的液压油流动通道(29)。
如图14所示,所述活塞液压杆弹簧做功锤(30)为液压杆连接可活动的2个内含弹簧的做功锤头,2个做功锤头可以向相对方向背离或靠拢。
如图14所示,所述减震器根据应用对象自身质量调整,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做相应调整,遇到质量较大的应用对象也可调整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结构(附图:图14),改用活塞液压杆弹簧做功锤(30),使液压油流动通道(29)面积可以得到控制,使之面积随液压油(16)流动产生阻力大时增大,产生阻力小时缩小。液压油也需根据应用对象选用适宜的密度和黏稠度,以达到合适的阻力输出。

Claims (3)

1.一种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包括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上部与车架支撑节点(6)相连固定,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下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相连,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下部与车悬架支撑节点(9)相连固定,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内部填充液压油(16),支撑弹簧(13)内套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支撑弹簧(13)与车架支撑节点(6)和车悬架支撑节点(9)相连固定,其特征在于:异形液压减震器缸体(12)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相对运动,液压油(16)流动产生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为活塞液压杆弹簧做功锤(30)。
3.一种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包括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与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相连,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下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相连,液压油(16)填充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内部腔体,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内部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之间设有内置弹簧(26),液压不介入段(27)上部留有圆孔与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下部相连,液压不介入段(27)与车悬架支撑底座(28)相连固定,支撑弹簧(13)内套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活塞液压杆做功锤(14)、液压不介入段(27),支撑弹簧(13)上部与内螺纹车架连接点(24)连接,支撑弹簧(13)下部与车悬架支撑底座(28)连接,其特征是:配合外置电机和齿轮可调节上下移动的带外螺纹异形缸体(25),液压不介入段(27)内部设有活塞移动空间。
CN201720087155.2U 2017-01-23 2017-01-23 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278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7155.2U CN207278768U (zh) 2017-01-23 2017-01-23 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7155.2U CN207278768U (zh) 2017-01-23 2017-01-23 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78768U true CN207278768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91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7155.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278768U (zh) 2017-01-23 2017-01-23 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787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8757A (zh) * 2017-09-13 2019-03-1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手动变速箱换挡接头、手动变速箱换挡系统和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8757A (zh) * 2017-09-13 2019-03-1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手动变速箱换挡接头、手动变速箱换挡系统和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1206B (zh) 减震器的阀组装体
KR101740202B1 (ko) 완충기
CN212131185U (zh) 后减震器悬架总成
CN204284289U (zh) 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
CN207278768U (zh) 汽车异形缸体液压减震器
CN103775555B (zh) 推杆式刚度无级可调油气弹簧
CN207999473U (zh) 汽车专属液压油通道液压减震器
CN203297501U (zh) 双筒高压磁流变减震器
CN103775554B (zh) 双气囊式刚度无级可调油气弹簧
JP2003172395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CN107143613A (zh) 一种具有准零刚度的减振平台
CN201202762Y (zh) 带有九档可调机构的减震器
US10144482B2 (en) Shock absorber
CN105889392B (zh) 矿用自卸车悬挂缸
WO2018198560A1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CN207554680U (zh)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CN110848310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6694490U (zh) 一种新型减振器
JP6438339B2 (ja) 油圧緩衝器
CN203035835U (zh) 重型工矿车辆所用后悬架油缸
JPS5922356Y2 (ja) 油圧緩衝器
CN220668223U (zh) 列车连续阻尼控制减振装置
CN218266966U (zh) 一种可调阻尼的空气弹簧减振器
CN103267082A (zh) 双筒高压磁流变减震器
KR200340732Y1 (ko) 리저버실과 오일실이 분리된 가스완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9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