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1340U - 二位四通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二位四通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1340U
CN207261340U CN201721183146.XU CN201721183146U CN207261340U CN 207261340 U CN207261340 U CN 207261340U CN 201721183146 U CN201721183146 U CN 201721183146U CN 207261340 U CN207261340 U CN 207261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vity
hydraulic fluid
fluid port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31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彦峥
陈兴州
生烨慧
刘运承
张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AN SOLENOID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HAN SOLENOID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AN SOLENOID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SHAN SOLENOID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831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1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1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1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位四通电磁阀。二位四通电磁阀包括电磁头、阀体和阀芯;阀体内开设有阀腔,且沿阀腔的延伸方向,阀腔贯穿阀体,在阀体上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阀芯设置于阀腔内,且阀芯的长度方向与阀腔的延伸方向平行;电磁头的壳体与阀体固定连接,且电磁头与阀芯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电磁头通电,令阀芯沿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以令电磁阀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电磁头断电,令阀芯沿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以令电磁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二位四通电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的使用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二位四通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位四通电磁阀。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都是先导式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包括主阀和导阀,主阀包括主阀芯和主阀体;当系统压力小于导阀的开启压力时,导阀关闭,主阀芯的上下腔之间没有液体流动,主阀芯在液压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阀座上,而阀的工作位置不会改变;当系统压力大于导阀的开启压力时,导阀开启,主阀芯的上下腔之间产生压力差,令阀的工作位置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现有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的使用都需要管路具有一定的压力差,且当没有压力差或者压力差较小时,电磁阀不会发生作用,从而令现有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的使用不可靠。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位四通电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的使用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位四通电磁阀,包括电磁头、阀体和阀芯;
所述阀体内开设有阀腔,且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所述阀腔贯穿所述阀体,在所述阀体上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电磁头的壳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电磁头与所述阀芯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磁头通电,令所述阀芯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头断电,令所述阀芯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
且所述第一油口、所述第二油口、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分别与所述阀腔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二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三油口的口径和所述第四油口的口径均相等;
所述第一油口的口径为5mm-25mm。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阀腔内设置有阀座,且所述阀座的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阀座有四个,四个所述阀座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令所述阀腔沿延伸方向依次分割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相邻所述阀座之间通过支撑圈限位;
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阀芯包括阀杆;
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阀盘,所述阀盘有四个,四个所述阀盘沿所述阀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沿所述阀杆的长度方向,四个所述阀盘依次为第一阀盘、第二阀盘、第三阀盘和第四阀盘,且所述第一阀盘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阀杆设置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阀杆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电磁头连接;所述阀杆依次穿过四个所述阀座的阀口,且所述第一阀盘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阀盘和所述第三阀盘均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阀盘位于所述第五腔体内;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阀盘令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阀盘令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隔断,所述第三阀盘令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四阀盘令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隔断;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阀盘令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隔断,所述第二阀盘令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三阀盘令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隔断,所述第四阀盘令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磁头包括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圈、动铁芯、定铁芯、上导磁板和下导磁板;
所述定铁芯和所述动铁芯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上导磁板和所述下导磁板之间,所述线圈绕在所述定铁芯和所述动铁芯之外,且所述定铁芯与所述上导磁板连接,所述动铁芯穿过所述下导磁板与所述阀杆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磁头通电,令所述线圈通电,以令所述动铁芯向靠近所述定铁芯的方向移动,因而驱动所述阀杆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头断电,令所述线圈断电,以令所述动铁芯向远离所述定铁芯的方向移动,因而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阀杆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四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二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或者,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一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三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阀体的第二开口处设置有手动装置;
所述手动装置包括底盖和顶杆;
所述底盖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
所述底盖上贯穿开设有顶孔,且所述顶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阀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顶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杆外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杆旋接于所述顶孔内,且所述顶杆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阀杆远离所述电磁头的一端抵接,另一端设置有旋柄;
沿第一方向旋动所述旋柄,以令所述顶杆沿所述顶孔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驱动所述阀杆沿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从而令所述阀杆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沿第二方向旋动所述旋柄,以令所述顶杆沿所述顶孔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阀杆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还包括显示装置;
所述线圈通电,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显示第一信息;所述线圈断电,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显示第二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还包括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与所述阀体或所述电磁头的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部用于与用户设备可拆卸连接。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为直动式电磁阀,电磁头直接驱动阀芯动作,因而管路即使没有压差电磁阀也会工作,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使用不受外界压力的限制,通电就能进行换向工作,使用更可靠,也能适用于高真空场合,通过通电断电来达到管路保持或者破坏真空系统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的使用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阀体和电磁头的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电磁头;11-壳体;12-线圈;13-动铁芯;14-定铁芯;15-上导磁板;16-下导磁板;17-弹性件;2-阀体;21-阀腔;22-连通孔;3-阀杆;41-第一油口;42-第二油口;43-第三油口;44-第四油口;51-阀座;52-支撑圈;61-第一腔体;62-第五腔体;71-第一阀盘;72-第二阀盘;73-第三阀盘;74-第四阀盘;75-双头阀盘;8-手动装置;81-底盖;82-顶杆;83-旋柄;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阀体和电磁头的状态);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位四通电磁阀,包括电磁头1、阀体2和阀芯;
所述阀体2内开设有阀腔21,且沿所述阀腔21的延伸方向,所述阀腔21贯穿所述阀体2,在所述阀体上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电磁头1的壳体11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电磁头1与所述阀芯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磁头1通电,令所述阀芯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1的方向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头1断电,令所述阀芯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1的方向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为直动式电磁阀,电磁头直接驱动阀芯动作,因而管路即使没有压差电磁阀也会工作,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使用不受外界压力的限制,通电就能进行换向工作,使用更可靠,也能适用于高真空场合,真空度能达到1.33×10-7MPa,通过通电断电来达到管路保持或者破坏真空系统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的使用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所示,所述阀体2上开设有第一油口41、第二油口42、第三油口43和第四油口44;
且所述第一油口41、所述第二油口42、所述第三油口43和所述第四油口44分别与所述阀腔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油口41和所述第三油口43连通,且所述第二油口42和所述第四油口44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油口41和所述第二油口42连通,且所述第三油口43和所述第四油口44连通。
也即,所述电磁阀为二位四通电磁阀,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位四通换向电磁阀的使用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只有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其他油口之间相互不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只有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其他油口之间相互不连通。当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时,若第一油口为进油口,则第三油口为出油口;若第一油口为出油口,则第三油口为进油口。当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时,若第二油口为进油口,则第四油口为出油口;若第二油口为出油口,则第四油口为进油口。
同理,当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时,若第一油口为进油口,则第二油口为出油口;若第一油口为出油口,则第二油口为进油口;当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时,若第三油口为进油口,则第四油口为出油口;若第三油口为出油口,则第四油口为进油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二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三油口的口径和所述第四油口的口径均相等;
所述第一油口的口径为5mm-25mm。
也就是说,本申请提供的电磁阀的所述第一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二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三油口的口径和所述第四油口的口径相等,且均为5mm-25mm;例如所述第一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二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三油口的口径和所述第四油口的口径均为5mm、7mm、9mm、11mm、13mm、15mm、17mm、19mm、21mm、23mm、25mm等。
现有技术中,先导式二位四通电磁阀的油口口径为5mm-12mm,由于油口口径较小,因而油口的流量小,电磁阀的流通能力差。
本申请的电磁阀的油口的口径较大,因而油口的流量大,电磁阀的流通能力强。
参见图4所示,所述阀腔内设置有阀座51,且所述阀座51的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阀腔21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阀座51有四个,四个所述阀座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令所述阀腔沿延伸方向依次分割为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62,且所述第一腔体61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相邻所述阀座51之间通过支撑圈52限位;
所述第一腔体61和所述第五腔体62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综上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第二油口和第四油口连通;电磁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连通,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连通;因而,第四油口为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的共同油口,采用组合式排空技术,减少了一个排空孔,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可以代替二位五通电磁阀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阀座与阀体2连接。
具体而言,参见图8所示,阀体2上开设有连通孔22,连通孔22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五腔体,实现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连通。
优选地,支撑圈52设置于阀腔21的腔壁处,且支撑圈52上开设有穿孔,以用于油口和阀腔21连通。
优选地,四个所述阀座的阀口的轴线方向重合。
可选地,参见图4和图7所示,第一阀盘71、第二阀盘72、第三阀盘73和第四阀盘74均为单头阀盘;或者,参见图6所示,第一阀盘71和第四阀盘74为单头阀盘,第二阀盘72和第三阀盘73集合为一体成双头阀盘75。
参见图7所示,所述阀芯包括阀杆3;
所述阀杆3上设置有阀盘,所述阀盘有四个,四个所述阀盘沿所述阀杆3的长度方向设置;沿所述阀杆3的长度方向,四个所述阀盘依次为第一阀盘、第二阀盘、第三阀盘和第四阀盘,且所述第一阀盘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阀杆3设置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杆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阀杆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电磁头连接;所述阀杆3依次穿过四个所述阀座的阀口,且所述第一阀盘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阀盘和所述第三阀盘均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阀盘位于所述第五腔体内;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阀盘令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阀盘令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隔断,所述第三阀盘令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四阀盘令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隔断;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阀盘令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隔断,所述第二阀盘令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三阀盘令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隔断,所述第四阀盘令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四个阀座沿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依次为第一阀座、第二阀座、第三阀座和第四阀座;第一阀座上的阀口为第一阀口,第二阀座上的阀口为第二阀口,第三阀座上的阀口为第三阀口,第四阀座上的阀口为第四阀口;
第一阀口令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第二阀口令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第三阀口令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连通,第四阀口令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连通,
优选地,阀杆3和阀盘之间螺纹连接,且在螺纹处涂厌氧胶,以提高连接强度。
参见图3所示,所述电磁头1包括所述壳体11;
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线圈12、动铁芯13、定铁芯14、上导磁板15和下导磁板16;
所述定铁芯和所述动铁芯之间通过弹性件17连接;
所述线圈12位于所述上导磁板15和所述下导磁板16之间,所述线圈12绕在所述定铁芯和所述动铁芯之外,且所述定铁芯14与所述上导磁板连接,所述动铁芯13穿过所述下导磁板与所述阀杆3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磁头通电,令所述线圈通电,以令所述动铁芯向靠近所述定铁芯的方向移动,因而驱动所述阀杆3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3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头断电,令所述线圈断电,以令所述动铁芯向远离所述定铁芯的方向移动,因而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阀杆3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3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也就是说,动铁芯位于定铁芯和阀杆3之间。
优选地,线圈令动铁芯的移动方向与阀腔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弹性件17为弹簧或者弹片。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通过电磁力驱动阀杆3移动,而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断电时,弹性件呈压缩状态,因而弹性件的预紧力令动铁芯驱动阀杆3紧紧地向靠近第二开口的方向压紧,提高了密封性。
电磁头通电,令动铁芯被定铁芯吸引,吸引力克服了阀芯的重力和弹性件的预紧力,令阀杆3向靠近定铁芯的方向移动,因而驱动阀杆3沿长度方向向靠近第一开口的方向移动。
电磁头断电,令吸引力消失,因而阀芯在重力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实现复位。
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常态位为第二工作位置。
优选地,参见图2所示,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四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二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或者,参见图5所示,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一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三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以令电磁阀在通电向断电的转换、或者在断电向通电的转换中,介质不会发生泄露,因而电磁阀的使用更可靠。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阀体2的第二开口处设置有手动装置8;
所述手动装置8包括底盖81和顶杆82;
所述底盖81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
所述底盖81上贯穿开设有顶孔,且所述顶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阀杆3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顶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杆82外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杆旋接于所述顶孔内,且所述顶杆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阀杆3远离所述电磁头的一端抵接,另一端设置有旋柄83;
沿第一方向旋动所述旋柄83,以令所述顶杆沿所述顶孔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驱动所述阀杆3沿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从而令所述阀杆3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3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沿第二方向旋动所述旋柄83,以令所述顶杆沿所述顶孔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阀杆3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3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可选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或者,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当用户现场停电或者现场调整等特殊情况时,可通过手动令电磁阀换向,达到控制气缸或者液压缸往复运动的工作目的。
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还包括显示装置;
所述线圈通电,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显示第一信息;所述线圈断电,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显示第二信息。
可选地,显示装置为信号灯和/或计算机软件显示;具体而言,显示装置为信号灯;或者,显示装置为计算机软件显示。优选地,显示装置为信号灯和计算机软件显示。
线圈通电,第一信息为信号灯亮,计算机软件显示开阀状态;线圈断电,第二信息为信号灯熄灭,计算机软件显示关阀状态。
作为可实现的第一种方式,还包括信号器,信号器设置于上导磁板或下导磁板上,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令信号器内干簧管闭合,对应控制信号灯亮,同时,反馈到计算机软件上;线圈断电,电磁力消失,信号器内的干簧管复位,信号灯对应熄灭,同时,反馈到计算机软件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具有信号反馈作用,可以通过显示装置连接阀门换向情况。
优选地,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还包括连接板9;
所述连接板9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与所述阀体2或所述电磁头的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部用于与用户设备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第二部与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二位四通电磁阀还包括管组件;参见图3所示,管组件包括管座,管座的一端与电磁头连接,另一端与阀体连接,例如,管座与电磁头螺纹连接,管座与阀体螺纹连接。
管座靠近电磁头的一端上设置有非磁管,非磁管与管座连接,且设置于动铁芯和线圈之间,非磁管远离管座的一侧与定铁芯连接。
优选地,管座与非磁管之间焊接连接,优选地,采用填丝焊的方式焊接。定铁芯与非磁管之间焊接连接,优选地,采用填丝焊的方式焊接。
填丝焊的焊接方式牢固可靠,且可承受高达3.8MPa的水压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头、阀体和阀芯;
所述阀体内开设有阀腔,且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所述阀腔贯穿所述阀体,在所述阀体上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电磁头的壳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电磁头与所述阀芯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磁头通电,令所述阀芯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头断电,令所述阀芯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
且所述第一油口、所述第二油口、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分别与所述阀腔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二油口的口径、所述第三油口的口径和所述第四油口的口径均相等;
所述第一油口的口径为5mm-2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内设置有阀座,且所述阀座的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阀座有四个,四个所述阀座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令所述阀腔沿延伸方向依次分割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相邻所述阀座之间通过支撑圈限位;
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以令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杆;
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阀盘,所述阀盘有四个,四个所述阀盘沿所述阀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沿所述阀杆的长度方向,四个所述阀盘依次为第一阀盘、第二阀盘、第三阀盘和第四阀盘,且所述第一阀盘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阀杆设置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阀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阀杆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电磁头连接;所述阀杆依次穿过四个所述阀座的阀口,且所述第一阀盘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阀盘和所述第三阀盘均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四阀盘位于所述第五腔体内;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阀盘令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阀盘令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隔断,所述第三阀盘令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四阀盘令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隔断;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阀盘令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隔断,所述第二阀盘令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三阀盘令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隔断,所述第四阀盘令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头包括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圈、动铁芯、定铁芯、上导磁板和下导磁板;
所述定铁芯和所述动铁芯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上导磁板和所述下导磁板之间,所述线圈绕在所述定铁芯和所述动铁芯之外,且所述定铁芯与所述上导磁板连接,所述动铁芯穿过所述下导磁板与所述阀杆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磁头通电,令所述线圈通电,以令所述动铁芯向靠近所述定铁芯的方向移动,因而驱动所述阀杆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所述电磁头断电,令所述线圈断电,以令所述动铁芯向远离所述定铁芯的方向移动,因而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阀杆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四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二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或者,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一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之间的阀座与所述第三阀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第二开口处设置有手动装置;
所述手动装置包括底盖和顶杆;
所述底盖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
所述底盖上贯穿开设有顶孔,且所述顶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阀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顶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杆外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杆旋接于所述顶孔内,且所述顶杆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阀杆远离所述电磁头的一端抵接,另一端设置有旋柄;
沿第一方向旋动所述旋柄,以令所述顶杆沿所述顶孔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驱动所述阀杆沿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从而令所述阀杆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沿第二方向旋动所述旋柄,以令所述顶杆沿所述顶孔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阀杆沿所述阀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电磁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所述第二阀盘、所述第三阀盘和所述第四阀盘随所述阀杆移动,以令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
所述线圈通电,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显示第一信息;所述线圈断电,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显示第二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与所述阀体或所述电磁头的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部用于与用户设备可拆卸连接。
CN201721183146.XU 2017-09-15 2017-09-15 二位四通电磁阀 Active CN207261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3146.XU CN207261340U (zh) 2017-09-15 2017-09-15 二位四通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3146.XU CN207261340U (zh) 2017-09-15 2017-09-15 二位四通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1340U true CN207261340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3146.XU Active CN207261340U (zh) 2017-09-15 2017-09-15 二位四通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13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5442A (zh) * 2017-09-15 2017-11-17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二位四通电磁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5442A (zh) * 2017-09-15 2017-11-17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二位四通电磁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5442A (zh) 二位四通电磁阀
CN207261340U (zh) 二位四通电磁阀
CN109538562A (zh) 一种先导阀套控制式开关阀
CN105090150A (zh) 一种超高压液控集成换向阀
CN207261779U (zh) 双向电磁阀
CN212250666U (zh) 两位三通电磁比例阀
CN104613216A (zh) 一种双工况饮水机电磁阀
CN206175732U (zh) 一种多通位高频电磁驱动气阀
CN209164722U (zh) 一种带手动功能的电磁阀
KR101240517B1 (ko) 유체 제어용 멀티 솔레노이드 밸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에어 매트
JPS60132179A (ja) 冷媒分配装置
CN106763985A (zh) 一种新型阀门
CN206409715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控制阀装置
CN207454826U (zh) 一种三通阀及具有其的呼吸机
CN207470515U (zh) 一种手轮操作换向阀
CN202392258U (zh) 平衡式轴向直动气动阀
CN106969185B (zh) 一种零压差启动高寿命电磁阀
CN107355583A (zh) 双向电磁阀
CN108691836B (zh) 一种液控-手动双控比例阀
JP2008032087A (ja) 逆圧遮断機能付きダイヤフラム型電磁弁
CN212775704U (zh) 一种活接式电磁阀
ITMI20012816A1 (it) Elettrovalvola per apparecchiature sanitarrie
CN107120463A (zh) 双向直动式电磁阀及燃油输送管路系统
CN209587308U (zh) 一种浮球自动控制阀门
CN212804265U (zh) 适合高效生产的低扭蝶阀蝶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