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0108U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0108U
CN207250108U CN201721200325.XU CN201721200325U CN207250108U CN 207250108 U CN207250108 U CN 207250108U CN 201721200325 U CN201721200325 U CN 201721200325U CN 207250108 U CN207250108 U CN 207250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metal
semiconductor
outpu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03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怀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003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0108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5242 priority patent/WO201905203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0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0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数据线;以及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以输出多路数据信号;和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的数量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每个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应的一条数据线连接;每个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推力与相应的导线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上述显示面板在确保画面正常显示的同时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画面灰阶产生的原理是源极驱动器(Data Driver)将讯号送到薄膜晶体管阵列(Thin Film Transistor,TFT)内来控制液晶旋转的角度。由于源极驱动器的通道数较多,同一源极驱动器输出到TFT的导线长度差异大。这种差异会导致源极驱动器真正充到TFT内的电荷不同。传统的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将连接同一源极驱动器的导线中较短的导线做成S形绕线,以确保同一源极驱动器上的每一根导线都具有相同的长度。采用这种方法,当源极驱动器的通道数越来越多,S形绕线就需要越来越长,从而导致所需要的空间越来越大,进而无法实现窄边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数据线;以及
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以输出多路数据信号;和
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的数量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每个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应的一条数据线连接;每个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推力与相应的导线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
上述显示面板的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数据线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路和放大电路。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串联所述放大电路后通过与对应的一条数据线连接。其中,每个输出端串联的放大电路提供的推力与相应的导线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从而使得长的导线搭配输出推力大的放大电路,短的导线搭配输出推力小的放大电路,进而确保每一通道输出电压的上升时间都相同,确保画面正常显示的同时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输出级;所述输出级由晶体管构成;每个输出端串联的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级的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与相应的导线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放大级;所述放大级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大级为差分放大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分放大级包括电流镜负载、差分放大输入对管和偏置电路;所述电流镜负载作为所述差分放大输入对管的负载;所述偏置电路用于向所述差分放大输入对管提供偏置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镜负载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输入端连接并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控制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MOS管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差分放大输入对管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控制端作为所述差分放大级的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控制端作为所述差分放大级的输入端;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五MOS管;所述第五MOS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MOS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五MOS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偏置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级包括:
第六MOS管;所述第六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控制端连接;和
第七MOS管;所述第七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输出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为源极驱动电路;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放大电路集成在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多条扫描线以及由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设置有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连接。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MOS管的沟道宽长比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放大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可以为LCD显示装置、OLED显示装置、QLED显示装置等,同时显示装置也可以为平面显示装置或者曲面显示装置。可以理解,显示装置的种类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当显示装置为LCD显示装置时,其可以为TN、OCB或者VA型等LCD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也可以称为阵列基板)110和驱动单元130。
基板110的材料可以是透明玻璃或者透明塑料。基板110上设置有多条数据线120。可以理解,基板110上还可以设置有其他用于实现其功能的元器件,如扫描线140。扫描线140和数据线120限定多个像素区域150。每个像素区域150上形成有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内均设置有开关元件160,从而通过驱动单元130来对开关元件160的开启程度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显示面板中的液晶的旋转角度的控制。在一实施例中,开关元件160为晶体管,其栅极与扫描线140连接,源极与数据线120连接。可选的,开关元件160为薄膜晶体管(TFT)。扫描线140与扫描驱动电路170连接。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30为源极驱动单元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源极驱动单元和扫描驱动单元可以集成在同一驱动单元中。
驱动单元130的数量可以根据数据线120的数量以及每个驱动单元130所连接的通道数来确定。每个驱动单元130均包括驱动电路132和多个放大电路134。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30为源极驱动单元,其包括的驱动电路132为源极驱动电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电路132(也即源极驱动电路)和扫描驱动电路170均可以集成在驱动单元130中。
驱动电路132包括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串联放大电路134后通过导线136与对应的一条数据线120连接,从而为数据线120提供数据信号。由于数据线120相对于驱动电路132的位置不同,连接驱动电路132和数据线120之间的导线136的长度也各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输出端连接的放大电路134提供的推力与相应的导线136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也即驱动单元130中的每个放大电路134具有不同的输出推力,且其提供的推力随对应的导线136的长度的大小而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输出电流的大小来表征,输出电流较大则表示其具有较大的输出推力,输出电流较小则表明其具有较小的输出推力。具体地,较短的导线136对应的放大电路134为提供推力较小的放电电路;较长的导线136对应的放大电路134为提供推力较大的放电电路,进而确保每一通道输出电压的上升时间都相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导线136不等长造成的寄生电阻电容的差异,从而确保画面的均齐度较好,使得画面可以正常显示。采用上述显示装置无需将导线136设置成同一长度,可以极大地节省导线136所需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各放大电路134的输出推力可以通过调整其自身结构以实现对其等效电阻大小的调整进而来实现对输出推力的调整。在一实施例中,放大电路134包括输出级,输出级由晶体管组成。通过调整放大电路134的输出级的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来实现对其输出推力的调整。在一实施例中,输出级可以由MOS管组成。通过调整放大电路134的输出级中的MOS管的沟道宽长比(如图2所示)来实现对其输出推力的调整。MOS管的沟道宽长比(W/L)与其输出推力电流正相关。在本实施例中,MOS管的沟道宽长比与其输出推力呈正比,也即与相应的导线136的长度呈正比。因此,上述基板中,较长的导线136对应的MOS管的沟道宽长较大;较短的导线136对应的MOS管的沟道宽长比较小。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放大电路的结构框图。在本实施例中,放大电路包括放大级310和输出级320。其中,放大级310用于对驱动单元输出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通过输出级320进行输出。驱动单元的各输出端输出的数据信号相同。在一实施例中,各放大电路的放大级310的结构相同,也即各放大级310输出的数据信号相同。输出级320则用于向放大后的数据信号提供不同的推力,从而使得每条导线上的电压上升时间相同。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在本实施例中,放大级310采用差分放大级。其中,放大级310包括电流镜负载、差分放大输入对管和偏置电路。电流镜负载作为差分放大对管的负载,偏置电路用于向差分放大对管提供偏置电流。具体地,电流镜负载包括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差分放大输入对管包括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偏置电路包括第五MOS管M5。第一MOS管M1的输入端与第二MOS管M2的输入端连接并与输入电源VDD连接。第一MOS管M1的控制端与第二MOS管M2的控制端连接并与第一MOS管M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MOS管M1的输出端与第三MOS管M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MOS管M3的输出端与第四MOS管M4的输出端连接并与第五MOS管M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MOS管M5的输出端接地。第五MOS管M5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偏置电压VBias。第三MOS管M3的控制端作为差分放大级的输出端Vout。第四MOS管M4的输入端与第二MOS管M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MOS管M4的控制端作为所述差分放大级的输入端Vin。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级320包括第六MOS管M6和第七MOS管M7。第六MOS管M6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VDD连接。第六MOS管M6的控制端与第二MOS管M2的输出端连接。第六MOS管M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MOS管M3的控制端、第七MOS管M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MOS管M7的控制端与第五MOS管M5的控制端连接。第七MOS管M7的输出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和第六MOS管M6均为PMOS管;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和第七MOS管M7均为NMOS管。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各MOS管的类型也可以根据需要做相应的改变。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30还包括源极驱动芯片。其中,驱动电路132和放大电路134均集成在该源极驱动芯片内,从而可以极大的简化安装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彩膜基板、以及形成于基板110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通过采用上述显示面板,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数据线;以及
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以输出多路数据信号;和
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的数量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每个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应的一条数据线连接;每个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推力与相应的导线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输出级;所述输出级由晶体管构成;每个输出端串联的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级的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与相应的导线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放大级;所述放大级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级为差分放大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级包括电流镜负载、差分放大输入对管和偏置电路;所述电流镜负载作为所述差分放大输入对管的负载;所述偏置电路用于向所述差分放大输入对管提供偏置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负载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输入端连接并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控制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MOS管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差分放大输入对管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控制端作为所述差分放大级的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控制端作为所述差分放大级的输入端;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五MOS管;所述第五MOS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MOS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五MOS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偏置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级包括:
第六MOS管;所述第六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控制端连接;和
第七MOS管;所述第七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MOS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输出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为源极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放大电路集成在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多条扫描线以及由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设置有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21200325.XU 2017-09-18 2017-09-18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Active CN207250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0325.XU CN207250108U (zh) 2017-09-18 2017-09-18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PCT/CN2017/115242 WO2019052034A1 (zh) 2017-09-18 2017-12-08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0325.XU CN207250108U (zh) 2017-09-18 2017-09-18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0108U true CN207250108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5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0325.XU Active CN207250108U (zh) 2017-09-18 2017-09-18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0108U (zh)
WO (1) WO201905203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8053A (ja) * 1999-03-19 2000-10-06 Toshiba Corp バイアス回路
TWI273768B (en) * 2001-12-19 2007-02-11 Himax Tech Ltd Operational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 and driv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a power efficiency of the operational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
CN102136827B (zh) * 2011-05-10 2013-11-06 覃超 可补偿输入失调电压的差分放大器及补偿方法
CN103337233B (zh) * 2013-06-09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芯片、显示驱动芯片组件、显示装置
CN103532539B (zh) * 2013-10-15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平转移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328091B (zh) * 2016-11-04 2018-12-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数据驱动芯片及其驱动能力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2034A1 (zh)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9893B (zh) 半导体器件和使用了它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1276648B (zh) 移位寄存器
CN105807518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8281123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CN108281124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11263940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10872551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648705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11373614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427792A (zh) 像素补偿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50342A (zh) 数据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3035201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
CN107068033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测试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013695A (zh) 半导体装置
CN10504715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goa扫描电路
CN105739768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US8890787B2 (en) Panel driving device having a source driv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8806582A (zh) 阵列基板、电子纸式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148390A (zh)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321491B (zh) 栅极驱动电路和使用栅极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
CN106873273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分区驱动方法、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7068074B (zh) Goa电路
CN109686332B (zh) 补偿模块及逻辑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3763859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面板及装置
CN107300794A (zh) 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