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0781U -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0781U
CN207240781U CN201721278689.XU CN201721278689U CN207240781U CN 207240781 U CN207240781 U CN 207240781U CN 201721278689 U CN201721278689 U CN 201721278689U CN 207240781 U CN207240781 U CN 207240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oller
groove
building template
production equipm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86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GRIPPER W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GRIPPER W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GRIPPER W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GRIPPER W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86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0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0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0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包括支架,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生产的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结合的更牢固,不容易脱离。

Description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塑面建筑模板是近期迅速发展的一种建筑模板,其具有木材和塑料的双重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现有的塑面建筑模板是以木制基板为原料,在基板上喷涂塑料类材料压平即可,该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1,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辊道12、加热装置13、塑料挤出机14、第一压辊组15、风冷设备16和裁切机17,该设备使用时,先在第一辊道上备料,即在第一辊道上放置多个基板,然后将基板人工抬到加热装置上进行加热,使基板表面温度升高,去除基板表层水分,加热完毕后基板经过塑料挤出机给其表面挤出热塑性塑料,将熔化的热塑性塑料涂覆于加热后的基板表面,再通过第一压辊组对涂覆有热塑性塑料的基板进行挤压,使热塑性塑料与基板贴合并且外表面平滑,再通过风冷设备对挤压好的基板分冷降温,即得到塑面建筑模板,最后通过裁板机对其裁切下线,为了方便运放,一些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的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之间还设置连接辊道131,用于将基板放在上面后推到加热装置内。
这种结构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生产的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容易脱离,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包括支架,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凸起。
可选的,所述凸起为正弦波状凸起;所述正弦波状凸起在第二压辊组的压辊的径向上是倾斜的。
可选的,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机械手吸盘。
可选的,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之后还依次安装有塑料挤出机、第一压辊组;所述塑料挤出机上安装有与塑料挤出机的螺杆配合的冷却装置以及微控制器,所述螺杆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微控制器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辊组的压辊为加热辊;所述第一压辊组后还安装有第三压辊组,所述第三压辊组为冷却辊。
可选的,所述机械手吸盘的吸盘包括吸合部和固定部,所述吸合部和所述固定部为一体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吸合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吸合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形成阻挡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铁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硅胶层,所述固定部内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位于所述硅胶层的远离铁板的一侧;所述铁板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硅胶层,所述第一硅胶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硅胶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起;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通孔,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管延伸至第二凸起外;所述第一硅胶层和所述固定部正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配合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且所述第二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固定部外。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位于所述的硅胶层上,其中一个出口靠近第一凹槽的内壁,另一个出口靠近第二凹槽的外壁。
可选的,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边缘设置有半圆形槽,所述半圆形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接触形成所述通孔。
可选的,所述铁板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安装有环形气囊,所述通孔设置有分支孔,所述分支孔与所述环形气囊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通过在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凸起,从而在对基板加热前,可以先在基板上挤压出凹槽,这样在对基板加热后涂覆热塑性塑料以及经过第一压辊组挤压时,热塑性塑料能够进入凹槽内,与凹槽结合,增加了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结合的更牢固,不容易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包括支架,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通过在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凹槽,凹槽在第二压辊组的压辊的径向上是倾斜的,从而在对基板加热前,可以先在基板上挤压出凸起,这样在对基板加热后涂覆热塑性塑料以及经过第一压辊组挤压时,热塑性塑料能够包裹凸起,与凸起结合,增加了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结合的更牢固,不容易脱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现有的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第二压辊组的一种压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第二压辊组的一种压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一种塑料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机械手吸盘的吸盘的机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图7在A处的放大图;
图9为一种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机械手吸盘的吸盘的机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11-支架;12-第一辊道;13-加热装置;131-连接辊道;14-塑料挤出机;15-第一压辊组;151-第三压辊组;16-风冷设备;17-裁切机;171-接板装置;18-第二压辊组;181-方台形凸起;19-正弦波状凸起;20-机械手吸盘;21-螺杆;22-冷却装置;23-微控制器;24-吸合部;25-固定部;26-第一凹槽;27-阻挡部;28-铁板;29-第一硅胶层;291-第二硅胶层;30-电磁铁;31-第二凹槽;32-第二凸起;33-通孔;34-第一连接管;35-单向阀;36-第二连接管;37-水管;38-出口;39-电源线;40-半圆形槽;41-环形气囊;42-分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参见图2-图4,包括支架11,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辊道12和加热装置13,加热装置可以使用现有的加热装置,比如电加热装置甚至是电加热板或电加热管,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18,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凸起。当然第一辊道和第二压辊组之间还可以设置连接辊道,用于将基板放在上面后推到第二压辊组内;相邻的设备或设备及第一压辊组之间也可以通过连接轨道输送。
本申请中,参见图3,凸起可以是方台形凸起181,即方锥形凸起去掉顶角后的凸起,方台形的凸起为多个,一般均匀设置于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第二压辊组中,可以是一个压辊上设置凸起,这种适用于单面的塑面建筑木板的制作,也可以是所有压辊上均设置凸起,这种适用于双面的塑面建筑木板的制作;当然,方台形凸起也可以使用方形凸起、圆柱形凸起、锥形凸起等代替。
本申请中,参见图4,凸起还可以是正弦波状凸起19,所述正弦波状凸起在第二压辊组的压辊的径向上是倾斜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通过在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凸起,从而在对基板加热前,可以先在基板上挤压出凹槽,这样在对基板加热后涂覆热塑性塑料以及经过第一压辊组挤压时,热塑性塑料能够进入凹槽内,与凹槽结合,增加了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的接触面积,尤其是凸起为正弦波状凸起,正弦波状凸起在第二压辊组的压辊的径向(即垂直于压辊的轴向)上是倾斜的情况下,由于正弦波状的凹槽的侧壁是倾斜的,因此能够阻止垂直基板的力对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的破坏,从而使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结合的更牢固,不容易脱离。在实际制作中,正弦波状凸起可以在轴向上连续,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每个压辊轴向上一般设置多排,相邻的正弦波状凸起的波峰位置最好错开角度,比如15-20度,这样压出的基板的多排正弦波状凹槽的波峰和波谷不会重合或重合部分很少,受力时薄弱环节不容易在一条直线上,此外正弦波状的凹槽也是避免薄弱环节在一条直线上,从而使生产的建筑模板更耐用,当然,方锥形凸起也可以是在轴向上是倾斜的,或者使用其它形状的凸起也可以是在第二压辊组的压辊的径向上是倾斜的,同样能够阻止垂直基板的力对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的破坏,从而使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结合的更牢固,不容易脱离。多个方锥形凸起或使用其它形状的凸起也可以按照正弦波形状排布。
为了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机械手吸盘20用于运输基板,尤其是在第二压辊组与第一辊道之间设置,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机械手吸盘的安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申请人还对机械手吸盘的吸盘做了如下改进,参见图7和图8,所述机械手吸盘的吸盘包括吸合部24和固定部25,所述吸合部和所述固定部为一体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吸合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凹槽26,所述吸合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形成阻挡部27,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铁板28;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硅胶层29,所述固定部内安装有电磁铁30,电磁铁的电源线39可以密封穿过固定部连接开关或机械手吸盘的控制装置,所述电磁铁位于所述硅胶层的远离铁板的一侧;所述铁板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硅胶层291,所述第一硅胶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31,所述第二硅胶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起32;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通孔33,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4,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置有单向阀35,当然单向阀也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一连接管延伸至第二凸起外;所述第一硅胶层和所述固定部正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配合的第二连接管36,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且所述第二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固定部外。这种结构的吸盘,使用时,将第二连接管连接机械手吸盘的气管,固定部固定于机械手吸盘的吸盘位置,预吸合基板时,接通电磁铁电源,电磁铁吸附铁板上移,使第一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固定部外的部分插入第二连接管内,第二凸起插入第二凹槽内,第一硅胶层和第二硅胶层紧密贴合,机械手吸盘的抽气装置通过气管对吸盘抽气,使吸盘内外产生气压差,吸合部与基板贴紧,预放开基板时,断开电磁铁电源,吸盘外部气体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使铁板下移,第一硅胶层和第二硅胶层脱离,气体通过通孔进入吸合部内部,基板靠重力即可下落,为了提高效率,还可以通过气管对吸盘充气。这种结构的吸盘,无需再打开单向阀即可卸掉基板,防止单向阀在打开过程中受拉力及气体压力作用而受损,增加了吸盘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对生产的影响,另外通过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一般为多个,相对于打开单向阀通气的方式,放开基板时,气体进入单向阀内部的速度相对较快,缩短了基板放开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使吸合部与基板吸合的牢固,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水管37,水管上还可以设置电磁阀,通过机械手吸盘的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当然也可以在机械手吸盘上设置开关控制电磁阀的开闭,电磁阀的设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所述水管上设置两个出口38,两个出口位于所述的硅胶层上,其中一个出口靠近第一凹槽的内壁,另一个出口靠近第二凹槽的外壁,使用时水管连接上供水装置,当给电磁铁通电后,对吸盘抽气的过程中,打开电磁阀,一小部分水通过靠近第二凹槽的外壁的出口流出将第二凸起润湿,使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接触后,密封更好,另一部分水通过靠近第一凹槽的内壁的出口流出,将吸合部内侧润湿,润湿后关闭电磁阀,这样抽气的过程中,吸合部内侧由于是湿润的,因此与基板之间的密封更好;当然,如果只使用靠近第一凹槽的内壁的出口,供水装置无需提供供水动力,借助吸力即可将水吸进吸合部内部,当然,靠近第一凹槽的内壁的出口最好与通孔位置相对应。
作为一种变形,参见图9,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边缘设置有半圆形槽40,所述半圆形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接触形成所述通孔,这种结构,半圆形槽不但可以起到通气的作用,还减少了铁板上升时侧面与第一凹槽的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摩擦,有利于铁板快速上升。
吸合部材料弹性越好与基板贴后密封效果越好,吸合的越牢固,然而,当使用的材料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放开基板的过程中,气体进入吸合部内部后,有时瞬间通过贴合部时,贴合部靠中间部分先变形,边缘部分后变形将气体排出,在边缘部分变形排气的过程中,产生吸力,使中间部分再次吸合基板,延缓了放开基板的时间,为此,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10,所述铁板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安装有环形气囊41,所述通孔设置有分支孔42,所述分支孔与所述环形气囊连通,这样在抽气的过程中,环形气囊也被吸瘪,在放开基板的过程中,环形气囊恢复原状吸气时,更有利于气体进入吸盘,在环形气囊吸气后还可以对吸合部支撑,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作为生产设备,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之后还应依次安装有塑料挤出机14、第一压辊组15;本申请中,塑料挤出机优选使用螺杆塑料挤出机,一般的龙塑料挤出机包括双螺杆塑料挤出机和单螺杆塑料挤出机;所述塑料挤出机上安装有与塑料挤出机的螺杆21配合的冷却装置22以及微控制器23,所述螺杆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作为一种安装方式,温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螺杆的端部,当然,温度传感器还可以安装于塑料挤出机内,以测量塑料的温度情况,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微控制器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这样可以预防塑料挤出机内的塑料加热温度过高。为了便于将基板上的塑料压平和挤压均匀,所述第一压辊组的压辊优选为加热辊,所述第一压辊组后还安装有第三压辊组151,所述第三压辊组为冷却辊,加热辊和冷却辊的安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比如一般加热辊连接有油温机,通过油温机控制第一加热辊的温度,有利于将基板上的塑料压平和和挤压均匀,冷却辊连接水循环装置用于对冷却辊水冷。当然也可以使用风冷设备冷却,风冷设备可以使用现有的风冷设备,比如风机,本申请的塑面建筑模板生产过程不需要裁切机裁切,可以直接使用或者是在实际运用中根据需要裁切。
冷却辊后还可以安装接板装置171,参见图5,接板装置优选智能接板装置。整个设备可以通过自动控制控制其运转。当然各个装置之间都可以连接连接辊道以便于操作。当然,为了节约成本,接板装置可以是底板四周安装上挡板的架子,生产的塑面模板最后落入架子内方便被抬走。需要说明的是,塑料挤出机、加热辊和冷却辊可以设置为两组,分别用于基板的两面设置塑面,还可以用一台塑料挤出机分两个出口挤出塑料,两个出口之间有间距用于基板通过,用一组加热辊和冷却辊,这样一次性给基板两面涂塑料并且一次性挤压即可,还可以是两台塑料挤出机的出口上下设置,之间有间距用于基板通过,用一组加热辊和冷却辊,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已有知识可以设计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与实施例1中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的区别在于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设置的是凹槽,具体的:包括支架,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通过在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凹槽,从而在对基板加热前,可以先在基板上挤压出凸起,这样在对基板加热后涂覆热塑性塑料以及经过第一压辊组挤压时,热塑性塑料能够包裹凸起,与凸起结合,增加了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的接触面积,尤其是将凹槽设置成正弦波状凹槽,正弦波状凹槽在第二压辊组的压辊的径向上是倾斜的状态下,由于其压出的基板上的正弦波状的凸起的侧面是倾斜的,因此能够阻止垂直基板的力对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的破坏,从而使塑面建筑模板基板与塑料层结合的更牢固,不容易脱离,此外,由于塑料层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比木材大,因此冷却后塑料层包裹的基板的正弦波状凸起的部分更牢固。当然其它形状的凹槽也能在冷却后塑料层包裹的基板的凸起的部分更牢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包括支架(11),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辊道(12)和加热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18),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正弦波状凸起(19);
所述正弦波状凸起在第二压辊组的压辊的径向上是倾斜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机械手吸盘(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之后还依次安装有塑料挤出机(14)、第一压辊组(15);
所述塑料挤出机上安装有与塑料挤出机的螺杆(21)配合的冷却装置(22)以及微控制器(23),所述螺杆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微控制器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组的压辊为加热辊;
所述第一压辊组后还安装有第三压辊组151,所述第三压辊组为冷却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吸盘的吸盘包括吸合部(24)和固定部(25),所述吸合部和所述固定部为一体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吸合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凹槽(26),所述吸合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形成阻挡部(27),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铁板(28);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硅胶层(29),所述固定部内安装有电磁铁(30),所述电磁铁位于所述硅胶层的远离铁板的一侧;
所述铁板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硅胶层(291),所述第一硅胶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31),所述第二硅胶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起(32);
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通孔(33),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4),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置有单向阀(35);所述第一连接管延伸至第二凸起外;
所述第一硅胶层和所述固定部正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配合的第二连接管(36),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且所述第二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固定部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水管(37),所述水管上设置两个出口(38),两个出口位于所述的硅胶层上,其中一个出口靠近第一凹槽的内壁,另一个出口靠近第二凹槽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铁板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边缘设置有半圆形槽(40),所述半圆形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接触形成所述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板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安装有环形气囊(41),所述通孔设置有分支孔(42),所述分支孔与所述环形气囊连通。
10.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包括支架,支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辊道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压辊组的压辊上周向设置有凹槽。
CN201721278689.XU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Active CN207240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8689.XU CN207240781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8689.XU CN207240781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0781U true CN207240781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90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8689.XU Active CN207240781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07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063A (zh) * 2017-09-29 2017-12-29 邳州市华龙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CN108447950A (zh) * 2018-05-21 2018-08-24 王青 一种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063A (zh) * 2017-09-29 2017-12-29 邳州市华龙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CN108447950A (zh) * 2018-05-21 2018-08-24 王青 一种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40781U (zh)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CN203687391U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全自动平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
CN108449047B (zh) 一种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3629356U (zh) 模块式方型冷却塔
CN206620584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热能的农业用蔬菜大棚
CN103812034B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电气柜
CN104976789A (zh) 太阳能驱动扰流平板空气集热装置
CN107521063A (zh) 一种塑面建筑模板的生产设备
CN207167222U (zh) 一种新型光伏农业大棚
CN202599140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塔
CN102434917B (zh) 一种舒适高效的辐射板冷暖空调末端
CN205688884U (zh) 一种瓷化保温板养生房
CN211964874U (zh) 一种涂布机恒温烘干装置
CN204579874U (zh) 太阳能辅助热源密集烤房
CN204653278U (zh) 一种新型猪舍高效通风换气系统
CN208536412U (zh) 一种带自动清洁功能的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104154637A (zh) 一种吊挂式多点可选配送风系统
CN204460703U (zh) 一种智能干衣空气能热水器
CN208247417U (zh) 挤出机机筒及其冷却装置
CN201045520Y (zh) 地暖分水和集水器
CN207132509U (zh) 自然通风装置
CN206786997U (zh) 复合型热交换浴室电器
CN205843004U (zh) 一种空调用模块化金属辐射末端装置
CN209869432U (zh) 一种自带冷却功能的防水卷材热熔机
CN204007101U (zh) 一种可调节温湿度的隧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