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7847U -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7847U
CN207217847U CN201720414833.1U CN201720414833U CN207217847U CN 207217847 U CN207217847 U CN 207217847U CN 201720414833 U CN201720414833 U CN 201720414833U CN 207217847 U CN207217847 U CN 207217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ixed component
line
caxial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48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祥
秦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148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7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7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7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轴线连接器组装不便的问题,包括:与同轴线连接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同轴线的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子和同轴线的屏蔽线电连接;插座包括设置于绝缘底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传输信号线上的信号,第二端子与第二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二固定部件传输屏蔽线上的信号。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沿同轴线依次设置使得组装时,第二端子不会遮挡第一端子,从而避免了盲装,使同轴线连接器的组装更加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同轴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的一种常用器件,常被用于高频信号的通信连接。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常见的同轴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PCB板上固定有同轴座,同轴座连接着PCB板上的电路,另一方面,与同轴座相匹配的插头上连接有同轴线,通过将插头插入同轴座实现高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具体的,插头插入插座的部分包括屏蔽端和信号端,屏蔽端环绕信号端并将信号端罩在屏蔽端之内。图2为现有同轴线连接器的插头的屏蔽端和信号端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屏蔽端的横截面为一空心圆环,信号端位于屏蔽端的圆心位置,其横截面为一实心圆形。
对于如图1所示的同轴线连接器,组装人员在将插头插入插座时,由于外部的屏蔽线遮挡住了内部信号线,使得组装人员无法确认信号线的具体位置,因此只能采用盲装的形式进行组装。采用盲装的形式进行组装,不仅存在着信号线扣不到位致使同轴线功能不理想或失效的可能,而且反复按压插头也会为组装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综上,现有的同轴线连接器存在着组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轴线连接器组装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
插头包括延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同轴线的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子和同轴线的屏蔽线电连接;
插座包括设置于绝缘底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
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传输信号线上的信号,第二端子与第二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二固定部件传输屏蔽线上的信号。
可选的,同轴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信号线、绝缘介质、屏蔽线和外层;
同轴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为未被绝缘介质覆盖的信号线;第二连接部为未被外层覆盖的屏蔽线;
第一端子的内壁与第一连接部接触;第二端子的内壁与第二连接部接触。
可选的,同轴线还包括第三连接部;
第三连接部包括未被屏蔽线覆盖的绝缘介质;
第一端子的内壁包括环内壁和底内壁;第一端子的环内壁嵌套第三连接部,第一端子的底内壁与第一连接部接触;
第二端子的环内壁嵌套第二连接部。
可选的,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呈连续的台阶状。
可选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为中空壳体;
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嵌入第一固定部件,第二端子嵌入第二固定部件。
可选的,中空壳体包括包括开口,开口用于观察同轴线安装情况。
可选的,第一固定部件包括向中空壳体内倾斜的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用于固定第一端子;和/或
第二固定部件包括向中空壳体内倾斜的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用于固定第二端子。
可选的,第一端子包括位于外表面的凸状结构,凸状结构用于与第一固定部件的弹性结构固定;和/或
第二端子包括位于外表面的凸状结构,凸状结构用于与第二固定部件的弹性结构固定。
可选的,开口位于中空壳体远离绝缘底板的一面;弹性结构通过开口向中空壳体内倾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同轴线连接器;
同轴线连接器的绝缘底板固定于印刷电路PCB板上,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分别与PCB板上的电子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包括与同轴线连接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同轴线的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子和同轴线的屏蔽线电连接;插座包括设置于绝缘底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传输信号线上的信号,第二端子与第二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二固定部件传输屏蔽线上的信号。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与同轴线的信号线和屏蔽线电连接,第一端子相当于现有插头的信号端,第二端子相当于现有插头的屏蔽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沿同轴线依次设置使得组装时,第二端子不会遮挡第一端子,从而避免了盲装,使同轴线连接器的组装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常见的同轴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同轴线连接器的插头的屏蔽端和信号端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接电连接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接电连接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相隔离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之间设置绝缘介质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轴线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轴线连接结构侧切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行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和插头吻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0所示的插头与插座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固定部件侧切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包括延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同轴线的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子和同轴线的屏蔽线电连接;插座包括设置于绝缘底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传输信号线上的信号,第二端子与第二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二固定部件传输屏蔽线上的信号。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延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方向可以是任意可行的设置方向,只需保证延该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绝缘即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绝缘,可选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绝缘方式可以是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隔离以实现相互绝缘,也可以是通过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设置绝缘介质以实现相互绝缘。第一端子和同轴线的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子和同轴线的屏蔽线电连接,可选的,第一端子可以直接与同轴线的信号线接触以实现电连接,也可以通过导线或其它电介质以实现与同轴线的信号线的电连接,可选的,第二端子可以直接与同轴线的屏蔽线接触以实现电连接,也可以通过导线或其它电介质以实现与同轴线的屏蔽线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行的插头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接电连接的插头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通过绝缘介质实现相互绝缘。同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接有导线,可通过导线分别与同轴线的信号线和屏蔽线实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可行的插头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接电连接的插头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直接设置在同轴线上,并延同轴线依次设置。同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相互隔离实现相互绝缘,当然,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增加绝缘介质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中。
插座包括设置于绝缘底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可选的,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类似,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之间的绝缘方式可以是通过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相隔离以实现相互绝缘,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通过在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之间设置绝缘介质以实现相互绝缘,如图6所示。
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传输信号线上的信号,第二端子与第二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二固定部件传输屏蔽线上的信号。一般情况下,同轴线连接器的插座与功能电路电连接,通过同轴线连接器实现功能电路与同轴线之间的信号传输。可选的,第一端子和第一固定部件之间,以及,第二端子和第二固定部件之间的接触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焊接、插入、卡合等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多作限制,只需能够实现第一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件,以及,第二端子与第二固定部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及固定即可。
通过上述任一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与同轴线的信号线和屏蔽线电连接,第一端子相当于现有插头的信号端,第二端子相当于现有插头的屏蔽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沿同轴线依次设置使得组装时,第二端子不会遮挡第一端子,从而避免了盲装,使同轴线连接器的组装更加简便。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同轴线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行的插头的实现结构。已知,同轴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信号线、绝缘介质、屏蔽线和外层,其横截面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轴线横截面示意图。在此基础上,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轴线连接结构侧切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同轴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为未被绝缘介质覆盖的信号线;第二连接部为未被外层覆盖的屏蔽线;第一端子的内壁与第一连接部接触;第二端子的内壁与第二连接部接触。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选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内壁可以完全环绕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也可以部分环绕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选的,第一端子可以完全与第一连接部接触,比如,嵌套于第一连接部上。然而,同轴线信号线尺寸较小,完全与第一连接部接触不利于第一端子的制作,因此,可选的,第一端子可以部分与第一连接部接触。第二端子内壁与第二连接部接触,同时,需保证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绝缘。可选地,当第二端子完全环绕第二连接部时,其朝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需具备足够大的开孔以使部分同轴线结构穿过以供第一端子安装。
如图8所示,较佳的,同轴线还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包括未被屏蔽线覆盖的绝缘介质;第一端子的内壁包括环内壁和底内壁;第一端子的环内壁嵌套第三连接部,第一端子的底内壁与第一连接部接触;第二端子的环内壁嵌套第二连接部。同轴线的信号线直径远小于绝缘介质的直径,第一端子与绝缘介质嵌套既可以降低第一端子的制作难度,也可以提高第一端子与同轴线的安装效果。可选的,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呈连续的台阶状。基于如图8所示的同轴线,获得的插头结构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行的插头结构示意图。需指出的是,图9中第一端子的内壁和第一连接部相接触,图9中并未示出。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插头相对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行的插座的结构实现方式,如图10所示,插座包括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为中空壳体;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嵌入第一固定部件,第二端子嵌入第二固定部件。可选的,如图10所示,第一固定部件还包括向中空壳体内倾斜的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用于固定第一端子;可选的,第二固定部件包括向中空壳体内倾斜的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端子。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结构的形状可根据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具体外形进行设计,使弹性结构更好地贴合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并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中。与上述插座相对应的,如图10所示,插座的第一端子包括位于外表面的凸状结构,凸状结构用于与第一固定部件的弹性结构固定;可选的,第二端子包括位于外表面的凸状结构,凸状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弹性结构固定。凸状结构可以增大弹性结构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施加的压力,从而提高弹性结构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中空壳体包括开口,开口用于观察所述同轴线安装情况。具体实施过程中,开口可设置于中空壳体侧面,也可以设置于中空壳体远离绝缘底板的一面。较佳的,开口位于中空壳体远离绝缘底板的一面;弹性结构通过所述开口向中空壳体内倾斜。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0所示的插头与插座俯视图,如图11所示,开口设置于中空壳体远离绝缘底板的一面,即面向同轴线安装人员的一面,弹性结构通过开口向中空壳体内倾斜。在安装时,可直接通过开口观察弹性结构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固定情况,使得安装操作更加简便。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插头相对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可行的插座的结构实现方式。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固定部件侧切图,如图12所示,第一固定部件非中空壳体结构,其内部包括一沟槽。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被卡合于第一固定部件的沟槽中,从而实现了第一端子的固定。同理,第二固定结构和第二端子也可通过此种方式相接触以及固定,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本结构中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的金属材质应为弹性系数较高的金属导体。当然,其它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基础的变形结构也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例如增加其它固定结构,又例如改变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的形状等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包括与同轴线连接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同轴线的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子和同轴线的屏蔽线电连接;插座包括设置于绝缘底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传输信号线上的信号,第二端子与第二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二固定部件传输屏蔽线上的信号。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与同轴线的信号线和屏蔽线电连接,第一端子相当于现有插头的信号端,第二端子相当于现有插头的屏蔽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沿同轴线依次设置使得组装时,第二端子不会遮挡第一端子,从而避免了盲装,使同轴线连接器的组装更加简便。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同轴线连接器。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同轴线连接器的绝缘底板固定于印刷电路PCB板上,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分别与PCB板上的电子电路电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同轴线连接器与PCB板的固定方式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同轴线连接器固定于PCB板上,例如,采用绝缘胶材将同轴线连接器的插座粘贴于PCB板上。同轴线连接器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与PCB板上的电子电路电连接,当插头插入插座时,便可实现PCB板上的电子电路与同轴线之间的信号传输。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包括与同轴线连接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同轴线的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子和同轴线的屏蔽线电连接;插座包括设置于绝缘底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插头与插座吻合时,第一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固定部件传输信号线上的信号,第二端子与第二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二固定部件传输屏蔽线上的信号。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与同轴线的信号线和屏蔽线电连接,第一端子相当于现有插头的信号端,第二端子相当于现有插头的屏蔽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沿同轴线依次设置使得组装时,第二端子不会遮挡第一端子,从而避免了盲装,使同轴线连接器的组装更加简便。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包括延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同轴线的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同轴线的屏蔽线电连接;
所述插座包括设置于绝缘底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
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吻合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传输所述信号线上的信号,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传输所述屏蔽线上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信号线、绝缘介质、屏蔽线和外层;
所述同轴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未被所述绝缘介质覆盖的信号线;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未被所述外层覆盖的屏蔽线;
所述第一端子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接触;所述第二端子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还包括第三连接部;
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未被所述屏蔽线覆盖的绝缘介质;
所述第一端子的内壁包括环内壁和底内壁;所述第一端子的环内壁嵌套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的底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接触;
所述第二端子的环内壁嵌套所述第二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连续的台阶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为中空壳体;
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吻合时,所述第一端子嵌入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所述第二端子嵌入所述第二固定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包括包括开口,所述开口用于观察所述同轴线安装情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包括向所述中空壳体内倾斜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端子;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包括向所述中空壳体内倾斜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端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外表面的凸状结构,所述凸状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弹性结构固定;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外表面的凸状结构,所述凸状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弹性结构固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中空壳体远离所述绝缘底板的一面;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弹性结构通过所述开口向所述中空壳体内倾斜。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线连接器;
所述同轴线连接器的绝缘底板固定于印刷电路PCB板上,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分别与所述PCB板上的电子电路电连接。
CN201720414833.1U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Active CN207217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4833.1U CN207217847U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4833.1U CN207217847U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7847U true CN207217847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0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4833.1U Active CN207217847U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78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2302A (zh) * 2017-04-19 2017-07-21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2302A (zh) * 2017-04-19 2017-07-21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6781U (zh) 连接器、设有连接器的电路板以及电路板连接结构
CN104733885B (zh) 插座连接器和用于该插座连接器的端子
CN101228669A (zh) 同轴连接器
JP6550427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07017512A (zh) 连接侧带笼式弹簧的连接器
US7448903B2 (en) Cable connector
KR101034491B1 (ko) 방해 전자파 차폐용 컨택트 구조
JP6658263B2 (ja) 基板及びケーブル接続基板
CN102884681A (zh) 基于引入外壳的薄膜导体的触点接触和连接配置单元
JP3138156U (ja) Rf通信用マイクロ波コネクタのソケット
CN207217847U (zh)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US20110287642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employing separate inter connecting conductor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1938075B (zh) 自动化装置
CN208141995U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02856752A (zh) 具有中继器单元的数据传输电缆和包括该电缆的电缆组件
CN206947678U (zh)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结构
JP202014994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6972302A (zh)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CN110415949A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09561812U (zh)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0469881U (zh) Pcb板拼接结构及天线装置
CN103219619B (zh) 通信设备、电连接器组件及电连接器
CN202917612U (zh) 射频信号隔离器
CN206004115U (zh) T型电连接器
CN206962070U (zh) 一种新型电源插座和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