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1812U -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1812U
CN209561812U CN201822113012.1U CN201822113012U CN209561812U CN 209561812 U CN209561812 U CN 209561812U CN 201822113012 U CN201822113012 U CN 201822113012U CN 209561812 U CN209561812 U CN 209561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ssion
transmssion line
connector
insulating lay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30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鲸
郭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30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1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1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1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包括: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第一连接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其中,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减小所述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降低所述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而且,还可以减少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序,简化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高频信号传输也越来越频繁,信号传输线作为移动终端中用来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线,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现有的移动终端中,往往采用多根信号传输线来进行高频信号的传输,因此,很容易导致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较大,信号传输线的布局难度较大。而且,还容易导致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序较多,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多根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较大,信号传输线的布局难度较大,而且,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包括: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第一连接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其中
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
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中框、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上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中框上;
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其中,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多根信号传输线可以共用一个第一绝缘层,这样就可以减小所述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降低所述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而且,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可以共用一个第一连接器,还可以减少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序,简化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第一连接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第一连接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第一连接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其中,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第一连接器以及多个第二俩连接器;其中,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多根信号传输线可以共用一个第一绝缘层,这样就可以减小所述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降低所述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而且,由于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可以共用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可以减少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序,简化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艺。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10、包覆在第一绝缘层10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11、第一连接器12 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13;其中,每根信号传输线11包括第一导体层111、包覆在第一导体层111外的第二绝缘层112、以及包覆在第二绝缘层112外的第二导体层113;第二导体层113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0和第二绝缘层112 之间;每根信号传输线11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器12连接;每根信号传输线11的第二端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器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减小信号传输线11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降低信号传输线11在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而且,还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线11的装配工序,简化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艺。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传输线11中的第一导体层111可以用于高频信号的传输。第二导体层113为接地层,具体地,第二导体层113不仅可以用来接地,而且,还可以形成金属屏蔽罩,实现对第一导体层111的干扰保护。第二绝缘层112可以用来实现阻抗调节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绝缘层 112可以采用介电常数较低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0内设置有多根信号传输线11,第一绝缘层10与信号传输线11的第二导体层113连接,第一绝缘层10可以实现对第二导体层113的绝缘保护。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根信号传输线 11可以共用一个第一绝缘层10,这样就可以减小信号传输线11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降低信号传输线11在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而且,由于每根信号传输线11的第一端可以共用一个第一连接器12,还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线11的装配工序,简化信号传输线11的装配工艺。
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仅示出了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中包括3根信号传输线11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信号传输线11的具体数量。例如,4根、5根或者7根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信号线传输装置中的信号传输线11的具体数量可以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器12与每根信号传输线11的第一端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每根信号传输线1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12连接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装置中,多根信号传输线11可以通过一个第一连接器12装配在移动终端中,这样,就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线11的装配工序,简化信号传输线11的装配工艺。
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座头可以包括:塑胶结构121、插头端子122以及金属外壳123;其中,塑胶结构121设置于插头端子122和金属外壳123之间;塑胶结构121上设有多个插头端子122;插头端子122与所述信号传输线11的第一导体层111连接;金属外壳123与第二导体层113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插头端子122与信号传输线11的第一导体层111 连接,可以实现插头端子122与第一导体层111的导通,第一导体层111与插头端子122可以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由于金属外壳123与第二导体层113 连接,金属外壳123与第二导体层113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屏蔽罩,对第一导体层111、插头端子122进行干扰保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外壳123与信号传输线11的第二导体层113 之间可以铆压连接,形成完整的金属屏蔽罩。
具体地,金属外壳123上可以设有连接结构124,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凸出部125;所述第二侧边在与所述凸出部125相对的位置设有与凸出部125的形状匹配的凹进部126;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点焊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第一侧边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凸出部 125;所述第二侧边在与所述凸出部125相对的位置设有与凸出部125的形状匹配的凹进部126,这样,就可以增加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连接长度。由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点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连接长度增加的情况下,相应可以增加点焊的布局数量,这样,就可以提高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连接轻度。进而,可以增加金属外壳123与信号传输线11的第二导体层113之间的铆压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13可以为射频连接器;每根信号传输线11的第二端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器13。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每根信号传输线11的第二端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器 13,这样,可以方便将信号传输线11的第二端灵活的布局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提高信号传输线11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布局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0的两端还可以设有固定片14。在实际应用中,固定片14可以用于固定限位第一绝缘层10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11,提高多根信号传输线11与第一绝缘层10之间的连接强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装置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第一连接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其中,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多根信号传输线可以共用一个第一绝缘层,这样就可以减小所述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降低所述信号传输线在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而且,由于每根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可以共用一个第一连接器,还可以减少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序,简化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装配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可佩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参照执行即可。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中框40、第一电路板41、第二电路板42以及信号传输线装置43;其中,第一电路板41、第二电路板42分别固定在中框40上;信号传输线装置 43分别与第一电路板41、第二电路板42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线装置43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较小,信号传输线装置43在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较低。而且,信号传输线装置43的装配工序较为简单。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号传输线装置43分别与第一电路板41、第二电路板42连接,信号传输线装置43可以用于实现第一电路板41、第二电路板 42之间的高频信号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信号传输线装置43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其中,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多根信号传输线可以共用一个第一绝缘层,这样就可以减小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降低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在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线装置43的第一连接器 431可以与第一电路板41连接;信号传输线装置43的射频连接器432可以与第二电路板42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号传输线装置43中的多根信号传输线可以通过一个第一连接器431连接在第一电路板41上,这样,就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线装置43的装配工序,简化信号传输线装置43的装配工艺。而信号传输线装置43中的每根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射频连接器432,这样,可以方便将信号传输线装置43中的每根信号传输线灵活的布局在第二电路板 42上,提高信号传输线装置43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布局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41上可以设有第一连接器插座 411;其中,第一连接器插座411可以与第一连接器431连接。
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第一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插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插座411可以与第一连接器431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将第一连接器插座411焊接在第一电路板41 上,然后再将信号传输线装置43上的第一连接器431装入第一连接器插座 411中,即可将信号传输线装置43装配到第一电路板41上,装配过程较为简单。
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第一连接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座具体可以包括:插座本体4111以及设置在插座本体4111上的插座端子4112;插座端子4112与第一连接器431的插头端子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插座端子4112与第一连接器431的插头端子连接,所述插头端子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导体层1连接,因此,插座端子 4112可以通过所述插头端子实现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导体层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头端子4112可以为弹性卡接槽端子,第一连接器431的插座端子可以为卡接扣端子;所述弹性卡接槽端子与所述卡接扣端子卡接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卡接连接具有连接灵活且连接可靠的优点,因此,在插头端子4112为弹性卡接槽端子,且第一连接器431的插座端子为卡接扣端子的情况下,插头端子4112与所述插座端子之间可以卡接连接,这样,可以使得插头端子4112与所述插座端子之间的连接可以兼顾灵活性和可靠性的优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第一连接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其中,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多根信号传输线可以共用一个第一绝缘层,这样就可以减小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降低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布局难度。而且,由于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可以共用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可以减少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的装配工序,简化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的装配工艺。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一种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内的多根信号传输线、第一连接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其中
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导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外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导体层;
所述第二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每根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塑胶结构、插头端子以及金属外壳;其中
所述塑胶结构设置于所述插头端子和所述金属外壳之间;
所述塑胶结构上设有多个插头端子;
所述插头端子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导体层连接;
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导体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二导体层铆压连接;其中
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侧边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凸出部;
所述第二侧边在与所述凸出部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的形状匹配的凹进部;
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点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射频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两端设有固定片。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中框上;
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的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
所述信号传输线装置的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座;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座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上的插座端子;
所述插座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头端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为弹性卡接槽端子,所述插座端子为卡接扣端子;
所述弹性卡接槽端子与所述卡接扣端子卡接连接。
CN201822113012.1U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9561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3012.1U CN209561812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3012.1U CN209561812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1812U true CN209561812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2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3012.1U Active CN209561812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18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970A (zh) * 2020-05-08 2020-08-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970A (zh) * 2020-05-08 2020-08-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586970B (zh) * 2020-05-08 2023-12-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模组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7168B2 (en) Differential mode signal transmission module
TW517414B (en) Connector adapted to handling of different kinds of signals including high-speed signals
US10170862B2 (en)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 ground bus terminated to a cable drain wire
US8753143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flexible circuit cable
US20060207784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CN103022733B (zh) 用来连接同轴线缆与电路板的连接器及传输线与组装方法
CN209980820U (zh) 线路板
CN107683548A (zh) 薄型电连接器
US10103505B1 (en) Cable with connectors
CN104659483A (zh) 电子装置
US20150250049A1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with stretchable extension section
US9172195B2 (en)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CN209561812U (zh) 一种信号传输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10287642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employing separate inter connecting conductor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9769339A (zh) 柔性电缆和具有该柔性电缆的电子装置
US9337590B2 (en) C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nsulative body with a slot
CN210576832U (zh) 用于评估板材无源互调性能的转接结构与评估装置
CN205960360U (zh) 射频连接器
CN104518381B (zh) 同轴型电气连接器
US9875845B2 (en) Coupling device and coupling assembly for the contact-free transmission of data signals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signals
US4088385A (en) Shielded connectors for closely spaced terminals
CN208209158U (zh) 一种高可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器
CN216412702U (zh) 射频线缆连接器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9103606A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10723408U (zh) 连接器总成及其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