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1196U -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1196U
CN207211196U CN201721171890.8U CN201721171890U CN207211196U CN 207211196 U CN207211196 U CN 207211196U CN 201721171890 U CN201721171890 U CN 201721171890U CN 207211196 U CN207211196 U CN 207211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truss
supporting plate
support member
aluminum d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18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强
何文林
洪启增
蔡宁建
米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anz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anzhong Construc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anzhong Construc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anzhong Construc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1718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1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1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11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模架体系,包括“Π”形的铝模支撑板、水平设置的横向桁架梁、若干顶部收撑件、两竖直设置的竖向桁架柱、水平支撑件和若干竖直支撑件;铝模支撑板的折角处设置有倒角;横向桁架梁抵靠于铝模支撑板内顶板处,两竖向桁架柱的侧壁分别抵靠在铝模支撑板的两内侧壁上,两竖向桁架柱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横向桁架梁平行且侧面为“凵”形的滑动套设件,横向桁架梁的两端下部杆件分别套设在两竖向桁架柱的滑动套设件上,滑动套设件可沿横向桁架梁的下部杆件滑动,顶部收撑件一端与横向桁架梁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竖向桁架柱固定连接;顶部收撑件通过液压收缩或伸展使两侧的竖向桁架柱向中部靠拢或向两侧撑开。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模架体系,适用于地下管廊、涵洞和隧道等初衬施工阶段,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膺架法施工涵洞顶板,采用碗扣式脚手支架或普通Φ48钢管采用转角扣件搭设满堂脚手架。内部杆件体系由立杆(按照一定纵距及横距)、横杆(按照一定步距)、剪刀撑(按照一定角度、距离搭设,体积很大的架体剪刀撑还分水平剪刀撑、纵向剪刀撑、横向剪刀撑)组成的支撑体系,共同支撑顶托、主龙骨(方木梁)、次龙骨(方木梁)、顶板模板及模板上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传统这种采用普通满堂脚手架,膺架法施工涵洞顶板,从分段完成浇注涵洞底板,自底板顶面分层分段搭设满堂脚手架,浇注顶板,到顶板混凝土覆盖养生,达到规范要求强度,拆除满堂脚手架,架体内杆件纵横密布,一般都是采用木模或钢模,采用木模的话容易损坏,不能够多次的循环利用,耗费材料,也占用施工时间;采用钢模的话能够保证其受力,但是质量较重,安装拆卸麻烦;一般洞穴都有很长一段距离,分段安装拆卸繁杂,不利于移动和施工。
公告号为CN2036841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整体通道式涵洞模架,该整体通道式涵洞模架由若干榀模板支撑架体连接而成,每榀模板支撑架体包括两列间隔布设的立柱、连接于立柱之间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两端与两侧立柱之间分别连有上倒角梁,上倒角梁上间隔固定有次龙骨防滑销,上倒角梁两端通过螺栓节点板与上横梁、立柱焊接,上横梁与两侧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斜撑。该整体通道式涵洞模架在施工过程中,安装后其拆卸还是很繁杂,地下管廊、涵洞和隧道等一般都是分段式施工,逐步完成的过程中要重复安装,耗费劳动力以及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模架体系,该移动模架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支模效率,在安装使用调节过程更安全,平稳,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缩短工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包括“Π”形的铝模支撑板、水平设置的横向桁架梁、若干顶部收撑件、两竖直设置的竖向桁架柱、水平支撑件和若干竖直支撑件;铝模支撑板的折角处设置有倒角;横向桁架梁抵靠于铝模支撑板内顶板处,两竖向桁架柱的侧壁分别抵靠在铝模支撑板的两内侧壁上,两竖向桁架柱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横向桁架梁平行且侧面为“凵”形的滑动套设件,横向桁架梁的两端下部杆件分别套设在两竖向桁架柱的滑动套设件上,滑动套设件可沿横向桁架梁的下部杆件滑动,顶部收撑件一端与横向桁架梁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竖向桁架柱固定连接;顶部收撑件通过液压收缩或伸展使两侧的竖向桁架柱向中部靠拢或向两侧撑开;若干竖直支撑件上端可拆卸连接于竖向桁架柱底部,下端抵靠在地面;水平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两竖向桁架柱的下部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铝模支撑板的两侧壁为若干竖向的铝板拼接而成,铝模支撑板的上壁为若干水平设置且与横向桁架梁垂直的铝板拼接而成,铝模支撑板的两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水平的背楞。
其中,所述竖向桁架柱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桁架和用于连接若干第一平面桁架的双层剪刀撑剪,双层剪刀撑剪包括两相互平行且与铝模支撑板侧壁平行的“×”形的加强杆,两加强杆的端部与最前端第一平面桁架的和最后端的第一平面桁架固定连接,滑动套设件设置于第一平面桁架上端。
其中,所述横向桁架梁包括若干沿洞口走向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桁架,相邻第二平面桁架之间通过若干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平面桁架的下部杆件套设在滑动套设件上。
其中,所述竖直支撑件和水平支撑件为机械丝杆,所述竖直支撑件上端与竖向桁架柱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水平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两竖向桁架柱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移动模架体系,还包括一位于两竖向桁架柱和横向桁架梁之间的辅助支撑装置,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球形支撑中枢件以及若干分布于球形支撑中枢件四周且倾斜设置的液压件;球形支撑中枢件中部设置有球形的空腔;液压件包括液压缸和活塞杆,液压缸内部一端与空腔连通,活塞杆一端套设在液压缸内,另一端抵靠于横向桁架梁或竖向桁架柱上,空腔底部连通一液压油进油管路,液压油进油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
其中,所述底座下部两侧边分别设置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万向轮,转动支架向下转动后万向轮接触地面。
其中,所述活塞杆抵靠于横向桁架梁或竖向桁架柱的一端上还固定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支模效率,在安装使用调节过程更安全,平稳,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缩短工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采用铝模支撑板,质量较轻,拆卸安装方便,可多次循环利用,铝模支撑板和横向桁架梁以及两竖向桁架柱之间相互配合,又能够增加整体的稳固程度,即解决了木模耗费材料使用次数少容易报废,又解决了钢模拆卸安装麻烦的问题,并且通过桁架结构、顶部收撑件收撑以及水平支撑件和若干竖直支撑件的加持,使得受力能够得到保证,方便移动,使得大大减少劳动力损耗,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铝模支撑板的两侧壁的竖向的铝板和背楞之间形成了稳固的十字结构,不易弯曲,设置有背楞也使得铝模支撑板和竖向桁架柱之间抵靠更稳固,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承力性能;铝模支撑板的上壁的铝板与横向桁架梁之间也形成了稳固的十字结构,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承力性能。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层剪刀撑剪来提高竖向桁架柱的稳固性,以便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5、本实用新型竖直支撑件和水平支撑件为机械丝杆,采用螺纹连接,方便拆卸也能够承载竖向和横向的压力。
6、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模架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方便拆卸和移动,又能够保证力学性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简化施工过程,缩短工期。
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辅助支撑装置,提供各个方向的斜向支撑,当某一个方向的压力过大时,液压油向球形的空腔内挤压,挤压后的压力的液压油分散至各个其他液压件上,以保持整体的稳固,使得浇注的混凝土不容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沿A-A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侧的竖向桁架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剪刀撑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铝模支撑板、2-横向桁架梁、21-第二平面桁架、3-顶部收撑件、4-竖向桁架柱、41-滑动套设件、42-第一平面桁架、43-双层剪刀撑剪、431-加强杆、5-水平支撑件、6-竖直支撑件、7-背楞、8-连接件、9-辅助支撑装置、91-底座、92-球形支撑中枢件、93-液压件、94-空腔、95-液压缸、96-活塞杆、97-液压油进油管路、98-电磁阀、901-转动支架、902-万向轮、903-缓冲垫、100-第一混凝层、200-第二混凝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5,一种移动模架体系,包括“Π”形的铝模支撑板1、水平设置的横向桁架梁2、若干顶部收撑件3、两竖直设置的竖向桁架柱4、水平支撑件5和若干竖直支撑件6;铝模支撑板1的折角处设置有倒角;横向桁架梁2抵靠于铝模支撑板1内顶板处,两竖向桁架柱4的侧壁分别抵靠在铝模支撑板1的两内侧壁上,两竖向桁架柱4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横向桁架梁2平行且侧面为“凵”形的滑动套设件41,横向桁架梁2的两端下部杆件分别套设在两竖向桁架柱4的滑动套设件41上,滑动套设件41可沿横向桁架梁2的下部杆件滑动,顶部收撑件3一端与横向桁架梁2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竖向桁架柱4固定连接;顶部收撑件3通过液压收缩或伸展使两侧的竖向桁架柱4向中部靠拢或向两侧撑开;若干竖直支撑件6上端可拆卸连接于竖向桁架柱4底部,下端抵靠在地面;水平支撑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竖向桁架柱4的下部可拆卸连接。采用铝模支撑板1,质量较轻,拆卸安装方便,可多次循环利用,铝模支撑板1和横向桁架梁2以及两竖向桁架柱4之间相互配合,又能够增加整体的稳固程度,即解决了木模耗费材料使用次数少容易报废,又解决了钢模拆卸安装麻烦的问题,并且通过桁架结构、顶部收撑件3收撑以及水平支撑件5和若干竖直支撑件6的加持,使得受力能够得到保证,方便移动,使得大大减少劳动力损耗,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参见图3,所述铝模支撑板1的两侧壁为若干竖向的铝板拼接而成,铝模支撑板1的上壁为若干水平设置且与横向桁架梁2垂直的铝板拼接而成,铝模支撑板1的两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水平的背楞7,铝模支撑板1的强度不够,铝模支撑板1的两侧壁的竖向的铝板和背楞7之间形成了稳固的十字结构,不易弯曲,设置有背楞7也使得铝模支撑板1和竖向桁架柱4之间抵靠更稳固,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承力性能;铝模支撑板1的上壁的铝板与横向桁架梁2之间也形成了稳固的十字结构,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承力性能。
参见2和图3,所述竖向桁架柱4包括若干沿洞口走向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桁架42和用于连接若干第一平面桁架42的双层剪刀撑剪43,双层剪刀撑剪43包括两相互平行且与铝模支撑板1侧壁平行的“×”形的加强杆431,两加强杆431的端部分别与最前端第一平面桁架42和最后端第一平面桁架42固定连接,滑动套设件41设置于第一平面桁架42上端。设置有双层剪刀撑剪43来提高竖向桁架柱4的稳固性,以便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参见图1和图3,所述横向桁架梁2包括若干沿洞口走向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桁架21,相邻第二平面桁架21之间通过若干连接件8固定连接;第二平面桁架21的下部杆件套设在滑动套设件41上。
参见图1和图3,所述竖直支撑件6和水平支撑件5为机械丝杆,所述竖直支撑件6上端与竖向桁架柱4底部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所述水平支撑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竖向桁架柱4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混凝土在浇筑后为流体态或半流体态,若干竖直支撑件6承载混凝土块的竖向压力,水平支撑件5承载水平方向的压力。
参见图6和图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与上述区别在于:所述移动模架体系,还包括一位于两竖向桁架柱4和横向桁架梁2之间的辅助支撑装置9,辅助支撑装置9包括底座91、固定于底座91上的球形支撑中枢件92以及若干分布于球形支撑中枢件92四周且倾斜设置的液压件93;球形支撑中枢件92中部设置有球形的空腔94;液压件93包括液压缸95和活塞杆96,液压缸95内部一端与空腔94连通,活塞杆96一端套设在液压缸95内,另一端抵靠于横向桁架梁2或竖向桁架柱4上,空腔94底部连通一液压油进油管路97,液压油进油管路97上设置有电磁阀98;底座91下部两侧边分别设置有转动支架901,转动支架901上固定设置有万向轮902,转动支架901向下转动后万向轮902接触地面。所述活塞杆96抵靠于横向桁架梁2或竖向桁架柱4的一端上还固定设置有缓冲垫903。使用时,移动模架体系其余结构已经安装好后,电磁阀98打开,通过液压油进油管路97往空腔94内进液压油,活塞杆96伸展,各个活塞杆96的缓冲垫903均抵靠在横向桁架梁2或竖向桁架柱4后,停止进油,电磁阀98关闭;浇注过程中,受力不均匀时,各个活塞杆96能够分散压力,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设置有转动支架901和万向轮902方便辅助支撑装置9的移动,使得施工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S1、支模:洞穴的入口处浇筑好了混凝土,将移动模架体系运输到指定工位,铝模支撑板1外表面涂覆有脱模剂,顶部收撑件3通过液压伸展将两竖向桁架柱4向两侧撑开至铝模支撑板1的侧壁上,通过一支撑设备将横向桁架梁2和铝模支撑板1向上撑起,横向桁架梁2带着两竖向桁架柱4提起,施工人员检测到铝模支撑板1的架设符合标准后,将水平支撑件5和竖直支撑件6固定到两竖向桁架柱4上,移动模架体系的前端架设在入口混凝土处;
S2、浇筑混凝土:往步骤S1的移动模架体系的中后端的铝模支撑板1和洞穴之间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一混凝层100,往洞穴和竖直支撑件6下端之间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二混凝层200,静置,直到第一混凝层100和第二混凝层200稳固成型;
S3、收模:一转运小车行驶至横向桁架梁2下方,人工松开水平支撑件5,竖向桁架柱4与铝模支撑板1之间不再紧靠,顶部收撑件3通过液压收缩将两侧的竖向桁架柱4向中部靠拢,人工松开竖直支撑件6,横向桁架梁2和铝模支撑板1之间不再紧靠,靠拢后竖向桁架柱4和横向桁架梁2落至转运小车上,铝模支撑板1也下落至转运小车上,转运小车运载着移动模架体系行驶至下一工位;
S4、再次支模,到达工位后,顶部收撑件3通过液压伸展将两侧的竖向桁架柱4向两侧撑开至铝模支撑板1的侧壁上,转运小车开走,通过一支撑设备将铝模支撑板1和横向桁架梁2向上撑起,横向桁架梁2带着两竖向桁架柱4提起,施工人员检测到铝模支撑板1的架设符合标准后,将水平支撑件5和竖直支撑件6固定到两竖向桁架柱4上,横向桁架梁2和竖向桁架柱4与铝模支撑板1之间紧靠,移动模架体系的前端位于第一混凝层100和第二混凝层200之间;
S5、再次浇筑混凝土,往步骤S4中的移动模架体系的中后端的铝模支撑板1和洞穴之间浇筑混凝土,往洞穴和竖直支撑件6下端之间浇筑混凝土,静置;
S6、回到步骤S3,直至施工到洞穴出口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Π”形的铝模支撑板(1)、水平设置的横向桁架梁(2)、若干顶部收撑件(3)、两竖直设置的竖向桁架柱(4)、水平支撑件(5)和若干竖直支撑件(6);铝模支撑板(1)的折角处设置有倒角;横向桁架梁(2)抵靠于铝模支撑板(1)内顶板处,两竖向桁架柱(4)的侧壁分别抵靠在铝模支撑板(1)的两内侧壁上,两竖向桁架柱(4)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横向桁架梁(2)平行且侧面为“凵”形的滑动套设件(41),横向桁架梁(2)的两端下部杆件分别套设在两竖向桁架柱(4)的滑动套设件(41)上,滑动套设件(41)可沿横向桁架梁(2)的下部杆件滑动,顶部收撑件(3)一端与横向桁架梁(2)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竖向桁架柱(4)固定连接;顶部收撑件(3)通过液压收缩或伸展使两侧的竖向桁架柱(4)向中部靠拢或向两侧撑开;若干竖直支撑件(6)上端可拆卸连接于竖向桁架柱(4)底部,下端抵靠在地面;水平支撑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竖向桁架柱(4)的下部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模支撑板(1)的两侧壁为若干竖向的铝板拼接而成,铝模支撑板(1)的上壁为若干水平设置且与横向桁架梁(2)垂直的铝板拼接而成,铝模支撑板(1)的两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水平的背楞(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桁架柱(4)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桁架(42)和用于连接若干第一平面桁架(42)的双层剪刀撑剪(43),双层剪刀撑剪(43)包括两相互平行且与铝模支撑板(1)侧壁平行的“×”形的加强杆(431),两加强杆(431)的端部与最前端第一平面桁架(42)的和最后端的第一平面桁架(42)固定连接,滑动套设件(41)固定设置于第一平面桁架(42)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桁架梁(2)包括若干沿洞口走向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桁架(21),相邻第二平面桁架(21)之间通过若干连接件(8)固定连接;第二平面桁架(21)的下部杆件套设在滑动套设件(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件(6)和水平支撑件(5)为机械丝杆,所述竖直支撑件(6)上端与竖向桁架柱(4)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水平支撑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竖向桁架柱(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位于两竖向桁架柱(4)和横向桁架梁(2)之间的辅助支撑装置(9),辅助支撑装置(9)包括底座(91)、固定于底座(91)上的球形支撑中枢件(92)以及若干分布于球形支撑中枢件(92)四周且倾斜设置的液压件(93);球形支撑中枢件(92)中部设置有球形的空腔(94);液压件(93)包括液压缸(95)和活塞杆(96),液压缸(95)内部一端与空腔(94)连通,活塞杆(96)一端套设在液压缸(95)内,另一端抵靠于横向桁架梁(2)或竖向桁架柱(4)上,空腔(94)底部连通一液压油进油管路(97),液压油进油管路(97)上设置有电磁阀(9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1)下部两侧边分别设置有转动支架(901),转动支架(901)上固定设置有万向轮(902),转动支架(901)向下转动后万向轮(902)接触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96)抵靠于横向桁架梁(2)或竖向桁架柱(4)的一端上还固定设置有缓冲垫(903)。
CN201721171890.8U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1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1890.8U CN207211196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1890.8U CN207211196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1196U true CN207211196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189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1196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11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8890A (zh) * 2018-10-30 2019-01-15 庆益石家庄建材租赁有限公司 用于铝合金模板的桁架以及桁架铝合金隧道模板
CN109763839A (zh) * 2018-12-27 2019-05-17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断面自行式液压台车模板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8890A (zh) * 2018-10-30 2019-01-15 庆益石家庄建材租赁有限公司 用于铝合金模板的桁架以及桁架铝合金隧道模板
CN109763839A (zh) * 2018-12-27 2019-05-17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断面自行式液压台车模板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6525U (zh) 建筑爬升模板体系装置
CN107419746A (zh)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1367728Y (zh) 用于钢筋混凝土水塔支筒施工中的无井架液压滑模装置
CN105862602B (zh) 空心混凝土斜塔的翻转式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11196U (zh)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
CN110130937B (zh)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CN207315404U (zh) 市政地道大断面涵洞及管廊台车
CN110424722B (zh) 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及施工方法
CN205636516U (zh) 空心混凝土斜塔的翻转式模板系统
CN201818043U (zh) 混凝土施工用的顶升式内支撑装置
CN111946055B (zh) 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CN211420881U (zh) 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
CN109944164B (zh) 自升式空心薄壁墩辊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3034799U (zh) 塔吊标准节支承高空支模钢平台结构
CN111705677A (zh) 一种用于高墩柱翻模施工的滑升架
CN107816209A (zh) 跨外两侧抬吊安装大型钢桁架屋盖施工工艺
CN101250942A (zh) 大模板外挂架
CN201943350U (zh) 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模架的支撑钢架
CN210530862U (zh) 隧道施工台车
CN104594631B (zh) 滑模装置拖带施工平台施工造粒塔喷淋层的施工工艺
CN108316119B (zh) 便于安装的钢结构天桥
CN207598256U (zh) 一种管廊简易模车
CN113235904A (zh) 一种循环互爬升降柱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37639B (zh) 一种分体式双侧壁导坑法隧道衬砌台车
CN108951874B (zh) 施工空间受限大截面转换梁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15 Jinlan Building, 33 Zhaoqiang Road, Mawei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2002 (Free Trade Test Zone)

Patentee after: Fujian Jianz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Jinlan Building, 33 Zhaoqiang Road, Mawei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2002 (Free Trade Test Zon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JIANZ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