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7598U - 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07598U CN207207598U CN201721069798.0U CN201721069798U CN207207598U CN 207207598 U CN207207598 U CN 207207598U CN 201721069798 U CN201721069798 U CN 201721069798U CN 207207598 U CN207207598 U CN 2072075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oke
- arm
- spoke arm
- propeller boss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包括轮辋、轮轴毂和轮辐;轮轴毂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且其边缘处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轮辐包括多个设置在轮辋与轮轴毂之间的辐条,多个辐条以轮轴毂的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分布,辐条包括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第一端均与轮轴毂外壁连接,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第二端均与轮辋内壁连接,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之间形成第一V型导风腔,任意一个辐条的第一辐条臂与其相邻的辐条的第二辐条臂之间形成第二V型导风腔,第一V型导风腔的V型开口角度大于第二V型导风腔的V型开口角度。本实用新型不仅轮毂重量变得更轻,而且实现了较多的分隔空间,散热空间更大,提高了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做轮圈,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现有的轮毂一般包括轮辋、轮辐及轮轴毂,按轮辐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辐板式车轮轮毂和辐条式车轮轮毂两种。
现有的辐条式车轮轮毂的辐条呈星形分布,各辐条的一端固定在轮轴毂的外周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轮辋的内圆周端面上。为了保证安全服役,不但要求汽车轮毂具有合理的结构,还要求轮毂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高的塑韧性及抗疲劳强度性能,以控制最高的服役能力,提高冲击能力,防止轮毂在服役寿命期出现疲劳失效,确保驾乘者的安全。随着轮毂的转动,轮毂的轮辐在不同位置所受的作用力不同,使得轮辐易发生变形,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轮毂温度升高,轮辐更易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包括轮辋、轮轴毂和轮辐;轮轴毂设置在轮辋内侧中心位置,轮轴毂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且其边缘处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轮辐包括多个设置在轮辋与轮轴毂之间的辐条,多个辐条以轮轴毂的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分布,辐条包括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第一端均与轮轴毂外壁连接,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第二端均与轮辋内壁连接,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之间形成第一V型导风腔,任意一个辐条的第一辐条臂与其相邻的辐条的第二辐条臂之间形成第二V型导风腔,第一V型导风腔的V型开口角度大于第二V型导风腔的V型开口角度。
优选的,第二V型导风腔的V型开口内设有V型骨架,V型骨架两侧壁分别与其相邻的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贴合并密封连接。
优选的,V型骨架的厚度小于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的厚度,并且V型骨架的两侧壁宽度从靠近轮轴毂一端向远离轮轴毂一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各辐条的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向辐条内侧面倾斜的第一导风面、第二导风面。
优选的,辐条还包括连接筋板,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第二端分别与连接筋板两端连接,连接筋板与轮辋内壁贴合并与轮辋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的,第一辐条臂的宽度与第二辐条臂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辐条与轮辋、轮轴毂之间均一体连接。
优选的,第一辐条臂外侧面上设有自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延伸的第一加强筋。
优选的,第二辐条臂外侧面上设有自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延伸的第二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轮辋与轮轴毂之间通过由多个辐条组成的轮辐连接,轮辐包括多个呈圆周分布的辐条,辐条包括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各辐条的第一辐条臂与第二辐条臂之间形成第一V型导风腔,任意一个辐条的第一辐条臂与其相邻的辐条的第二辐条臂之间形成第二V型导风腔;通过以上设置,不仅轮毂重量变得更轻,而且实现了较多的分隔空间,轮毂转动时,轮毂附近的空气会进入第一V型导风腔、第二V型导风腔,从内向外带走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上的热量,将散热空间更大,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提高了轮毂的抗变形性能;在第二V型导风腔的V型开口内设置V型骨架,可以有效提高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的抗变形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延长辐条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辐条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的连接筋板,连接筋板的设置增加了辐条与轮辋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与轮辋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加快第一辐条臂、第二辐条臂上的应力向轮辋扩散,避免了应力集中在辐条上,延长辐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包括轮辋1、轮轴毂2和轮辐;其中:
轮轴毂2设置在轮辋1内侧中心位置,轮轴毂2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21且其边缘处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22。
轮辐包括多个设置在轮辋1与轮轴毂2之间的辐条3,多个辐条3以轮轴毂2的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分布。辐条3包括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第一辐条臂31的宽度与第二辐条臂32的宽度相等,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第一端均与轮轴毂2外壁连接,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第二端均与轮辋1内壁连接,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之间形成第一V型导风腔4,各辐条3的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向辐条3内侧面倾斜的第一导风面311、第二导风面321。任意一个辐条3的第一辐条臂31与其相邻的辐条3的第二辐条臂32之间形成第二V型导风腔5,第一V型导风腔4的V型开口角度大于第二V型导风腔5的V型开口角度。
通过以上设置,不仅轮毂重量变得更轻,而且实现了较多的分隔空间,轮毂转动时,轮毂附近的空气会进入第一V型导风腔4、第二V型导风腔5,从内向外带走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上的热量,实现了较多的分隔空间,散热空间更大,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效果,提高了轮毂的抗变形性能;通过设置第一导风面311、第二导风面321,可以加快空气在第一V型导风腔4内的流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V型导风腔5的V型开口内设有V型骨架6,V型骨架6两侧壁分别与其相邻的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贴合并密封连接。V型骨架6的厚度小于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的厚度,并且V型骨架6的两侧壁宽度从靠近轮轴毂2一端向远离轮轴毂2一端逐渐减小。在第二V型导风腔5的V型开口内设置V型骨架6,可以有效提高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的抗变形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延长辐条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辐条3还包括连接筋板33,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第二端分别与连接筋板33两端连接,连接筋板33与轮辋1内壁贴合并与轮辋1内壁密封连接。连接筋板33的设置增加了辐条3与轮辋1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与轮辋1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加快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上的应力向轮辋1扩散,避免了应力集中在辐条3上,延长辐条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辐条3与轮辋1、轮轴毂2之间均一体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辐条臂31外侧面上设有自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延伸的第一加强筋312。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312,可以在当轮毂与外物碰撞时,第一辐条臂31上的第一加强筋312先与外物碰撞摩擦,可以保护第一辐条臂31不受磨损。
本实施例中,第二辐条臂32外侧面上设有自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延伸的第二加强筋322。通过设置第二加强筋322,可以在当轮毂与外物碰撞时,第二辐条臂32上的第二加强筋322先与外物碰撞摩擦,可以保护第二辐条臂32不受磨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1)、轮轴毂(2)和轮辐;轮轴毂(2)设置在轮辋(1)内侧中心位置,轮轴毂(2)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21)且其边缘处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22);轮辐包括多个设置在轮辋(1)与轮轴毂(2)之间的辐条(3),多个辐条(3)以轮轴毂(2)的中心为中心呈圆周分布,辐条(3)包括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第一端均与轮轴毂(2)外壁连接,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第二端均与轮辋(1)内壁连接,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之间形成第一V型导风腔(4),任意一个辐条(3)的第一辐条臂(31)与其相邻的辐条(3)的第二辐条臂(32)之间形成第二V型导风腔(5),第一V型导风腔(4)的V型开口角度大于第二V型导风腔(5)的V型开口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第二V型导风腔(5)的V型开口内设有V型骨架(6),V型骨架(6)两侧壁分别与其相邻的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贴合并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V型骨架(6)的厚度小于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的厚度,并且V型骨架(6)的两侧壁宽度从靠近轮轴毂(2)一端向远离轮轴毂(2)一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各辐条(3)的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向辐条(3)内侧面倾斜的第一导风面(311)、第二导风面(321)。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辐条(3)还包括连接筋板(33),第一辐条臂(31)、第二辐条臂(32)第二端分别与连接筋板(33)两端连接,连接筋板(33)与轮辋(1)内壁贴合并与轮辋(1)内壁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第一辐条臂(31)的宽度与第二辐条臂(32)的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辐条(3)与轮辋(1)、轮轴毂(2)之间均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第一辐条臂(31)外侧面上设有自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延伸的第一加强筋(312)。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第二辐条臂(32)外侧面上设有自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延伸的第二加强筋(3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69798.0U CN207207598U (zh) | 2017-08-24 | 2017-08-24 | 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69798.0U CN207207598U (zh) | 2017-08-24 | 2017-08-24 | 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07598U true CN207207598U (zh) | 2018-04-10 |
Family
ID=6181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6979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07598U (zh) | 2017-08-24 | 2017-08-24 | 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07598U (zh) |
-
2017
- 2017-08-24 CN CN201721069798.0U patent/CN2072075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50939B2 (en) | Lightweight aerodynamic wheel assembly | |
US7673946B1 (en) | Hub apparatus for bicycle wheel and method | |
CN109649098B (zh) | 机动车车轮的悬挂装置 | |
EP3650243B1 (en) | Wheel rim for a vehicle | |
CN205631990U (zh) | 具有增强防磨功能的轮毂以及汽车车轮 | |
EP1747910A2 (en) | Improvement in vehicle wheels to incorporate a fan effect | |
EP2969590A2 (en) | Aerodynamically efficient spoke design for a vehicle wheel | |
CN207207598U (zh) | 一种加强型抗变形汽车轮毂 | |
CN103253076A (zh) | 一种轻量化汽车散热轮毂 | |
CN107521281A (zh) | 一种多辐条式汽车轮毂 | |
CN105538997A (zh) |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汽车轮毂 | |
US9834035B2 (en) | Aerodynamically efficient spoke design for a vehicle wheel | |
CN207207599U (zh) | 一种多功能自散热汽车轮毂 | |
CN207207603U (zh) | 一种加固型易散热汽车轮毂 | |
CN107458145A (zh) | 一种耐用型多辐条汽车轮毂 | |
JP2012224136A (ja) | 車両用ホイール | |
CN207000026U (zh) | 一种汽车轮毂 | |
US10259262B2 (en) | Bicycle rim | |
CN220060322U (zh) | 制动器防尘罩及车辆 | |
EP4324660A1 (en) | Wheel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
CN207790191U (zh) | 一种减震加强型轮毂 | |
CN216733735U (zh) | 轮边结构及车辆 | |
CN107539015A (zh) | 一种抗冲击耐用型汽车轮毂 | |
CN214523165U (zh) | 一种具有锁式叶片的散热轮辐 | |
CN207449511U (zh) | 一种安全型汽车轮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