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1471U - 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1471U
CN207191471U CN201721142838.XU CN201721142838U CN207191471U CN 207191471 U CN207191471 U CN 207191471U CN 201721142838 U CN201721142838 U CN 201721142838U CN 207191471 U CN207191471 U CN 207191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ejector
ejection portion
fixed part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28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骞
许燕中
吴杰鑫
林钰滨
张立生
张择文
林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Nan Y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Nan Y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Nan Y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Nan Y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28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1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1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14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涉及无人机起飞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弹射架、弹性部和弹性绳;弹射架包括固定部和弹射部,通过弹射架固定于地面上,且弹射部与固定部铰接,弹性绳通过连接勾将固定翼无人机连接于弹射部的一侧,弹射部会向固定翼无人机一侧,弹性部位于弹射部远离弹性绳的一侧,弹性部对于弹射部具有反向力,当固定翼无人机射出起飞时,由于弹性部的作用,会时弹射部向远离弹性绳的一侧倾倒,以使固定翼无人机沿着飞行轨道起飞,且不会与弹射部发生碰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弹射起飞第一次弹射前准备和调试时间较长,以及无人机易与弹射部碰撞,造成无人机损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起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小型无人机具有机动快速、使用成本低、维护使用简单等特点,因此在国内外已经广泛被运用。小型无人机的起飞技术一直是在使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比较多的是固定翼小型无人机滑跑起飞、直升机、多旋翼垂直起飞。而目前5kg以下小型无人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滑跑起飞、垂直起飞、弹射起飞、手抛起飞;
现有技术中的,对于固定翼小型无人机滑跑起飞一般是通过滑跑起飞,以及垂直起飞或者也可以通过手抛起飞等。其中,滑跑起飞对场地要求高;垂直起飞需要大功率发动机才能产生足够大的升力;手抛起飞要有专业人士才行,且准确性低,手抛后推式小型无人机还有被螺旋桨打到手的危险;故而,轨道弹射起飞机动灵活,适用于民用领域。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轨道弹射起飞,第一次弹射前准备和调试时间较长,而且轨道弹射起飞很容易造成无人机与弹射杆碰撞,会对无人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弹射起飞第一次弹射前准备和调试时间较长,以及无人机易与弹射部碰撞,造成无人机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包括:弹射架、弹性部和弹性绳;
弹射架包括固定部和弹射部,固定部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连接;弹射部与固定部铰接;
弹性绳设置于弹射部远离地面的一端,且弹性绳与弹射部连接,弹性绳远离弹射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翼无人机的连接勾;
弹性部设置于弹射部靠近地面的一端,且弹性部和弹性绳分别设置于弹射部的两侧,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弹射部连接,当弹性绳连接固定翼无人机时,弹性部具有使弹射部靠近固定部的运动趋势。
进一步地,弹射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槽,固定部对应夹持槽的位置设置有凸起,凸起插设于夹持槽内,且夹持槽的侧壁及凸起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通孔插设有连接部,夹持槽和凸起通过连接部铰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还包括地钉;
固定部和弹射部呈“L”型,固定部远离弹射部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地钉通过通孔将固定部固定于地面上。
进一步地,弹射部包括第一弹射杆和第二弹射杆;
第一弹射杆和第二弹射杆通过折叠部连接,第一弹射杆与固定部连接,第二弹射杆与弹性绳连接。
进一步地,弹射部包括多个弹射杆;
多个弹射杆依次套设,多个弹射杆依次连接,多个弹射杆最外端的弹射杆且远离套设口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多个弹射杆最里端的弹射杆的顶端与弹性绳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弹射杆依次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弹射杆,套设于外部的弹射杆靠近套设口的一端设置有凹槽,位于相邻的内部的弹射杆远离套设口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凸起,相邻的两个弹射杆通过弹性凸起卡设于凹槽内连接。
进一步地,弹射部通过拉环与弹性绳连接。
进一步地,弹射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呈“Y”型,以使固定翼无人机起飞时沿着“Y”型的中间槽飞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飞系统,包括: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包括:弹射架、弹性部和弹性绳;弹射架包括固定部和弹射部,固定部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连接;弹射部与固定部铰接;弹性绳设置于弹射部远离地面的一端,且弹性绳与弹射部连接,弹性绳远离弹射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翼无人机的连接勾;弹性部设置于弹射部靠近地面的一端,且弹性部和弹性绳分别设置于弹射部的两侧,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弹射部连接,当弹性绳连接固定翼无人机时,弹性部具有使弹射部靠近固定部的运动趋势;通过弹射架固定于地面上,且弹射部与固定部铰接,当人拉动弹性绳,将弹性绳通过连接勾将固定翼无人机连接于弹射部的一侧,此时由于弹性绳的作用力,弹射部会向固定翼无人机一侧,由于弹性部位于弹射部远离弹性绳的一侧,此时弹性部会对于弹射部具有一个反向力,当固定翼无人机射出起飞时,由于弹性部的作用,会时弹射部向远离弹性绳的一侧倾倒,以使固定翼无人机沿着飞行轨道起飞,且不会与弹射部发生碰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弹射起飞第一次弹射前准备和调试时间较长,以及无人机易与弹射部碰撞,造成无人机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弹射部的自动倾斜以及回复,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技术效果,具有体积小、安装快捷、便于运输、低成本的优点,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多个弹射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起飞准备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弹射飞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弹射架;101-固定部;102-弹射部;112-第一弹射杆;122-第二弹射杆;132-弹射杆;142-凹槽;152-弹性凸起;200-弹性部;300-弹性绳;400-固定翼无人机;500-连接勾;600-连接部;700-地钉;800-折叠部;900-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部101设置于地面上,弹射部102与固定部101铰接。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多个弹射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多个弹射杆132依次套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起飞准备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弹射部102向远离弹性部200的一侧倾斜。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弹射飞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弹射部102向靠近固定部101的一侧倾斜。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包括:弹射架100、弹性部200和弹性绳300;弹射架100包括固定部101和弹射部102,固定部101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连接;弹射部102与固定部101铰接;弹性绳300设置于弹射部102远离地面的一端,且弹性绳300与弹射部102连接,弹性绳300远离弹射部10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翼无人机400的连接勾500;弹性部200设置于弹射部102靠近地面的一端,且弹性部200和弹性绳300分别设置于弹射部102的两侧,弹性部20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101和弹射部102连接,当弹性绳300连接固定翼无人机400时,弹性部200具有使弹射部102靠近固定部101的运动趋势。
其中,固定部101可以为多种,例如:钢板、钢管、钢筋架等,较佳地,固定部101为钢板。
弹性绳300的材料可以为多种,例如:皮筋、弹力绳、橡胶绳等,较佳地,弹性绳300的材料为皮筋。
固定翼无人机400的机头前端设置有与连接勾500挂接的圆环,当固定翼无人机400沿着弹性绳300飞出后,圆环与连接勾500分开。
优选地,弹性部200与弹射部102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其中,弹性部200与弹射部102的连接方式为多种,例如:挂接、通过螺栓连接、卡接等,较佳地,弹性部200与弹射部102的连接方式为挂接。
优选地,弹性部200设置为弹簧。
进一步地,弹射部102通过拉环900与弹性绳300连接。
其中,拉环900一端与弹射部102铰接,弹性绳300与拉杆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系接、粘接、套接等,较佳地,弹性绳300与拉杆的连接方式为系接。
进一步地,弹射部102远离固定部101的一端呈“Y”型,以使固定翼无人机400起飞时沿着“Y”型的中间槽飞出。
其中,由于弹射部102远离固定部101的一端呈“Y”型,从而使得弹性绳300分别与“Y”型的两端分别连接,将固定翼无人机400设置于弹性绳300的中间位置,使得当固定翼无人机400起飞时沿着“Y”型的中间槽飞出,从而保证了固定翼无人机400起飞时不会撞到弹射部102,保证了固定翼无人机400的使用寿命,避免的不必要的损失,更加实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包括:弹射架100、弹性部200和弹性绳300;弹射架100包括固定部101和弹射部102,固定部101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连接;弹射部102与固定部101铰接;弹性绳300设置于弹射部102远离地面的一端,且弹性绳300与弹射部102连接,弹性绳300远离弹射部10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翼无人机400的连接勾500;弹性部200设置于弹射部102靠近地面的一端,且弹性部200和弹性绳300分别设置于弹射部102的两侧,弹性部20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101和弹射部102连接,当弹性绳300连接固定翼无人机400时,弹性部200具有使弹射部102靠近固定部101的运动趋势;通过弹射架100固定于地面上,且弹射部102与固定部101铰接,当人拉动弹性绳300,将弹性绳300通过连接勾500将固定翼无人机400连接于弹射部102的一侧,此时由于弹性绳300的作用力,弹射部102会向固定翼无人机400一侧,由于弹性部200位于弹射部102远离弹性绳300的一侧,此时弹性部200会对于弹射部102具有一个反向力,当固定翼无人机400射出起飞时,由于弹性部200的作用,会时弹射部102向远离弹性绳300的一侧倾倒,以使固定翼无人机400沿着飞行轨道起飞,且不会与弹射部102发生碰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弹射起飞第一次弹射前准备和调试时间较长,以及无人机易与弹射部102碰撞,造成无人机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弹射部102的自动倾斜以及回复,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技术效果,具有体积小、安装快捷、便于运输、低成本的优点,更加实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弹射部102靠近固定部101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槽,固定部101对应夹持槽的位置设置有凸起,凸起插设于夹持槽内,且夹持槽的侧壁及凸起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通孔插设有连接部600,夹持槽和凸起通过连接部600铰接。
其中,连接部600可以为多种,例如:螺栓、铆钉、射钉等,较佳地,连接部600为螺栓。
另外,弹射部102靠近固定部10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凸起,对应的固定部101设置有夹持槽,以使凸起插设于夹持槽内,以通过连接部600使得弹射部102与固定部101铰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还包括地钉700;固定部101和弹射部102呈“L”型,固定部101远离弹射部102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地钉700通过通孔将固定部101固定于地面上。
其中,弹性部200设置于固定部101和弹射部102“L”型的两端,且分别与固定部101和弹射部102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固定部101与弹射部102通过夹持槽与凸起插接,再通过连接部600贯穿夹持槽与凸起的侧壁,保证了固定部101和弹射部102的铰接,另外,再通过固定部101通过地钉700,将固定部101固定于地面上,保证了固定部101的稳定性,以及弹射部102以固定部101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弹射固定翼无人机400,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实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的弹射部102包括第一弹射杆112和第二弹射杆122;第一弹射杆112和第二弹射杆122通过折叠部800连接,第一弹射杆112与固定部101连接,第二弹射杆122与弹性绳300连接。
其中,第一弹射杆112和第二弹射杆122之间通过折叠部800连接,当需要弹射部102进行弹射时,将折叠部800打开,使得第一弹射杆112和第二弹射杆122呈180°展开,从而将第一弹射杆112与固定部101铰接,在第二弹射杆122远离第一弹射杆112的一端设置有拉环900,从而保证了使得第二弹射杆122可以与弹性绳300连接;当起飞结束后,需要带走时,可以通过折叠部800将第一弹射杆112和第二弹射管对折,从而方便了携带,节省了空间。
另外,弹射部102也可以包括多个弹射杆132;多个弹射杆132依次套设,多个弹射杆132依次连接,多个弹射杆132最外端的弹射杆132且远离套设口的一端与固定部101连接,多个弹射杆132最里端的弹射杆132的顶端与弹性绳300连接。
其中,弹射杆1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数量的弹射杆132,优选地,弹射杆132的数量为三个。
多个弹射杆132设置为套管的形审,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从最外端的套管中,依次拉出不同数量的套管,此时最外端的弹射杆132与固定部101连接,最里端的弹射杆132与弹性绳300连接。
多个弹射杆13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多个弹射杆132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其中,相邻的两个弹射管,外部的弹射杆132设置有内螺纹,内部的弹射杆132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的旋转,使得内部的弹射杆132可以旋出或者旋入外部的弹射杆132的内腔中。
又如:相邻的两个弹射杆132,套设于外部的弹射杆132靠近套设口的一端设置有凹槽142,位于相邻的内部的弹射杆132远离套设口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凸起152,相邻的两个弹射杆132通过弹性凸起152卡设于凹槽142内连接。
再如:每个弹射杆132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此时相邻的两个弹射杆132可以沿着外部弹射杆132的内部滑动,当相邻的两个弹射杆132的滑动至最大距离时,此时相邻的两个弹射杆132的通孔位置契合,人工通过螺栓、铆钉、销钉等,插设于通孔内,以保证相邻的两个弹射杆132的位置。
优选地,多个弹射杆132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通过弹射部102可以分为第一弹射杆112和第二弹射杆122折叠连接,或者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弹射杆132,通过彼此套接的连接方式,且相邻的两个弹射杆132通过不同连接方式,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的使用地形和不同的使用环境,选用不同的弹射部102,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实用。
具体地,安装流程:先把弹射部102与固定部101通过连接部600连接,然后在固定部101预留的孔上打上地钉700、挂上弹性部200,通过折叠部800或者套管使弹射杆132伸到最高,然后把弹性绳300通过拉环900挂在弹射杆132顶上。
起飞过程:当弹性绳300的连接勾500钩上固定物无人机底部的固定端后,起飞人员向后拉固定翼无人机400,使弹性绳300的弹力拉到满足自动起飞的弹力,当遥控手准备完毕后自动启动动力后,起飞人员瞬间放掉固定翼无人机400,固定翼无人机400就会通过弹性绳300的弹力获得有利的加速度按照地面站事先规划好的起飞路线自主快速拔高作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飞系统,包括: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飞系统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弹射起飞装置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射架、弹性部和弹性绳;
所述弹射架包括固定部和弹射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连接;所述弹射部与所述固定部铰接;
所述弹性绳设置于所述弹射部远离地面的一端,且所述弹性绳与所述弹射部连接,所述弹性绳远离所述弹射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翼无人机的连接勾;
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弹射部靠近地面的一端,且所述弹性部和所述弹性绳分别设置于所述弹射部的两侧,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弹射部连接,当所述弹性绳连接固定翼无人机时,所述弹性部具有使所述弹射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运动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固定部对应所述夹持槽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插设于所述夹持槽内,且所述夹持槽的侧壁及所述凸起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插设有连接部,所述夹持槽和所述凸起通过所述连接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钉;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弹射部呈“L”型,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弹射部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地钉通过通孔将所述固定部固定于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部包括第一弹射杆和第二弹射杆;
所述第一弹射杆和所述第二弹射杆通过折叠部连接,所述第一弹射杆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弹射杆与所述弹性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部包括多个弹射杆;
所述多个弹射杆依次套设,多个所述弹射杆依次连接,多个所述弹射杆最外端的所述弹射杆且远离套设口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多个所述弹射杆最里端的所述弹射杆的顶端与所述弹性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射杆依次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弹射杆,套设于外部的弹射杆靠近套设口的一端设置有凹槽,位于相邻的内部的弹射杆远离套设口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凸起,相邻的两个所述弹射杆通过所述弹性凸起卡设于所述凹槽内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部通过拉环与所述弹性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呈“Y”型,以使固定翼无人机起飞时沿着“Y”型的中间槽飞出。
10.一种无人机起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
CN201721142838.XU 2017-09-07 2017-09-07 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91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2838.XU CN207191471U (zh) 2017-09-07 2017-09-07 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2838.XU CN207191471U (zh) 2017-09-07 2017-09-07 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1471U true CN207191471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1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283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91471U (zh) 2017-09-07 2017-09-07 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1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16861A1 (en) Rotorcraft-assisted system for launching and retrieving a fixed-wing aircraft into and from free flight
US10183741B2 (en) Multicopter-assis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unching and retrieving a fixed-wing aircraft
CN107792348B (zh) 基于无人机无线充电设备的起落辅助装置
US20170158314A1 (en) Multicopter-assis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unching and retrieving a fixed-wing aircraft
CN106043698B (zh) 一种无人机挂载式灭火弹投放舱及投弹方法
CN203793657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辅助起飞装置
CN108791846A (zh) 一种单发六旋翼灭火无人机
CN208198834U (zh) 一种高空救援无人机
CN108557106A (zh) 一种具有储存和补给功能的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
CN207274985U (zh) 具有弹射抛投功能的无人机
CN205872469U (zh) 一种可远程投放物体的无人机
CN105539856A (zh) 无人机降落伞自动脱离装置
CN207274986U (zh) 弹射抛投装置
CN103212171B (zh) 智能森林灭火航弹牵引型投放装置
CN207191471U (zh) 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CN104548419B (zh) 一种转轮式航弹投放装置
CN114275189A (zh) 用于航行装置水下发射模拟的固定及回收装置
CN205906206U (zh) 一种机翼连接装置、机翼和飞机
CN108177783A (zh) 一种训练式无人机
CN213620225U (zh) 一种空中抓捕投网式无人机
CN205524956U (zh) 便携式飞行器
CN102485164A (zh) 便携式立位应激模拟装置
CN209506090U (zh) 多旋翼载重无人机卷扬收放器自动释放钩
CN209176913U (zh) 灭火设备的投放装置及灭火装置
CN208145264U (zh) 一种消防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