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83621U -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 - Google Patents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83621U
CN207183621U CN201720967174.4U CN201720967174U CN207183621U CN 207183621 U CN207183621 U CN 207183621U CN 201720967174 U CN201720967174 U CN 201720967174U CN 207183621 U CN207183621 U CN 207183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hole
bonnet
canned paragraph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71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71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83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83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83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其中该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都包括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并在座体的对接部后方处具有安装部的容置槽及其上方处所连通的扣槽,且导电端子包含本体的固定段前方处为向外延伸有插接部,再在后盖的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有穿置孔,便可将本体的固定段沿着穿置孔周缘处的开口迫入于其内进行扣合组装,并使开口二侧处的弹性扣片分别扣持于安装部的扣槽内,同时将基座装入于安装部的容置槽内,且本体的插接部轴向穿入至对接部内,便可凭借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并确保导电端子与座体的对接部位于同一中心轴而不会偏位,进而达到便于组装、对位准确及结构稳定的效用。

Description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尤指座体的对接部后方安装部处组装有后盖,并在后盖的穿置孔扣合组装有导电端子穿入至对接部内的本体,使穿置孔可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本体上,确保导电端子不会偏位。
背景技术
按,现今电子科技、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使得电视机、音响、影音光碟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与数量,也逐年以倍数大幅的成长,且国人对视听设备输出的要求也愈来愈讲究,所以除了视听设备本身需具备良好的品质之外,其信号线与信号接头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由光纤网路、光节点转换等通过同轴电缆、信号分配器等连接作为传输的媒介,再分配提供给广播电视、数位电视、点播娱乐及高速互联网等。
而一般同轴电缆采用的信号连接器或信号接头因为使用的状态不同,其接头也有各种不同尺寸与外型,且各信号连接器或信号接头所连接的电缆尺寸都有一定的标准,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案号第098206434号,揭示了一种可更换信号线的转接器,并将穿设有线缆的端子以通孔穿线方式组装于端子塞盖中,且端子塞盖的接头穿入于连接器的端子固定座内后,便可凭借扣接块直线扣合于扣接孔内,或者是扣接块以旋转扣合方式与扣接孔内的卡块组装结合,其虽可利用端子塞盖来止挡装设于连接器内的端子,使端子的接头于对接时不会脱落,且可方便拆卸端子塞盖取出端子以进行更换线缆,但因端子与端子塞盖的通孔内壁面处之间并无任何组装定位的结构,使端子不易保持在连接器中心轴上而容易产生偏位,并影响到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相互对接时端子对位的准确性及其信号传输效果。
另外,为了改善上述现有转接器使用上的问题,便有业者采用C型扣环夹持于端子上的方式,并由C型扣环组装于端子座内以方便组装固定端子,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案号第095209156号,揭示了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并将端子头的连接段通过环本体的开口处迫入于扣环内,使扣环夹持于端子头上,再将端子头与扣环穿过插孔而扣入于端子座内,便可凭借扣环来将端子头固定在端子座内不致产生松脱,其结构虽然简单并具有组装便利的效果,但此种扣环夹持端子头的方式在扣环扣入于端子座内后将不会外露便无法轻易的拆卸,且扣环配合端子座组装夹持于端子头上为形成单一卡扣点支撑,仍会造成端子头不易保持在端子座中心轴上而产生对位不够准确的问题,即为有待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故,新型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有此种后盖的穿置孔为C型环结构,可使导电端子进行扣合组装,再利用穿置孔开口收束的特性及弹性扣片组装结合于座体上,使穿置孔可以二点成一线的方式包覆于导电端子上而确保中心不偏心的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其中:
该座体具有对接部及对接部内的对接空间,并在对接部后方处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包括凹陷状的容置槽及容置槽外围处所连通的扣槽,且容置槽连通于对接空间后壁面中央处轴向贯通的穿孔;
该导电端子包含本体的固定段,固定段向前延伸有插接部,且固定段向后延伸有连接部;
该后盖包含基座及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的穿置孔,并在穿置孔周缘处具有开口,该导电端子的固定段沿着开口迫入于穿置孔内而位于同一中心轴,并在基座装入于座体的容置槽内的情况下,该插接部穿过穿孔伸入至对接空间内,且后盖位于开口二侧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扣槽内使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的弹性扣片。
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中:该座体的扣槽二侧壁面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扣,并在第一凸扣相邻于容置槽处相对向内形成有导轨板,且二扣接片外侧边处形成有第一凸块,而后盖位于基座的弹性扣片外侧边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第一凸扣上的第二凸扣,并在弹性扣片相邻于基座外部的横向表面分别形成有可供导轨板横向嵌入的限位槽。
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中:该座体的容置槽前壁面二侧处分别设有扣接片,并在扣接片外侧边处都设有第一凸块,且后盖的穿置孔二侧处分别设有可供扣接片穿入的扣合槽,再在扣合槽外侧边处形成有可供第一凸块扣持定位的第二扣块。
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中:该导电端子于本体的固定段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外径不同的前凸环及后凸环,并由前凸环与后凸环分别向外延伸有插接部及连接部,而后盖的穿置孔为3/4圆形孔,穿置孔的开口宽度小于穿置孔内径,且穿置孔前缘处轴向凹设有可供前凸环嵌入的止退槽,且后凸环抵靠于基座后壁面上形成前后阻挡。
一种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其中:
该座体具有对接部及对接部用以插入于预设母端连接器的对接空间内的中空接头,并在对接部后方处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包括凹陷状的容置槽及容置槽外围处所连通的扣槽,且容置槽连通于接头后壁面中央处轴向贯通的穿孔;
该导电端子包含本体的固定段,固定段向前延伸有插接部,且固定段向后延伸有连接部;
该后盖包含基座及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的穿置孔,并在穿置孔周缘处具有开口,该导电端子的固定段沿着开口迫入于穿置孔内而位于同一中心轴,并在基座装入于座体的容置槽内的情况下,该插接部穿过穿孔伸入至接头内,且后盖位于开口二侧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扣槽内使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的弹性扣片。
所述的公端连接器,其中:该座体的扣槽二侧壁面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扣,并在第一凸扣相邻于容置槽处相对向内形成有导轨板,且二扣接片外侧边处形成有第一凸块,而后盖位于基座的弹性扣片外侧边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第一凸扣上的第二凸扣,并在弹性扣片下方相邻于基座外部的横向表面分别形成有可供导轨板横向嵌入的限位槽。
所述的公端连接器,其中:该座体的容置槽前壁面二侧处分别设有扣接片,并在扣接片外侧边处都设有第一凸块,且后盖的穿置孔二侧处分别设有可供扣接片穿入的扣合槽,再在扣合槽外侧边处形成有可供第一凸块扣持定位的第二扣块。
所述的公端连接器,其中:该导电端子在本体的固定段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外径不同的前凸环及后凸环,并由前凸环与后凸环分别向外延伸有插接部及连接部,而后盖的穿置孔为3/4圆形孔,穿置孔的开口宽度小于穿置孔内径,且穿置孔前缘处轴向凹设有可供前凸环嵌入的止退槽,且后凸环抵靠于基座后壁面上形成前后阻挡。
一种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母端连接器及公端连接器,其中:
该母端连接器包括有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并在座体的对接部内部形成有后壁面中央处具有穿孔的对接空间,且对接部后方安装部的容置槽外围处连通有扣槽,且容置槽内装入的后盖包含基座,而导电端子包含的本体的固定段向前延伸有具有插孔并穿过穿孔而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插接部,且固定段向后延伸有连接部,该后盖的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有穿置孔,并在穿置孔周缘处具有可供固定段迫入于穿置孔内而位于同一中心轴的开口,且开口二侧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扣槽内使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的弹性扣片;
该公端连接器包括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其座体的对接部上具有插入于母端连接器的对接空间内的接头,并在对接部后方安装部的容置槽外围处连通有扣槽,且容置槽连通于接头后壁面中央处轴向贯通的穿孔,在容置槽内装入的后盖包含基座,而导电端子包含的本体的固定段向前延伸有穿过穿孔伸入至接头内的插接部,并在插接部上具有插入于插孔内电性对接的插头,且固定段向后延伸有连接部,该后盖的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有穿置孔,并在穿置孔周缘处具有可供固定段迫入于穿置孔内而位于同一中心轴的开口,且开口二侧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扣槽内使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的弹性扣片。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中:该母端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插接部内具有前后贯通的插孔,并由插孔前缘处向内剖设有复数剖沟,且导电端子还包含压入于插孔内的校准套管及由校准套管前方处向外延伸的定位柱,而公端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插接部前方处向外延伸有插头,导电端子还包含有压入于插头中空内部的校准套管,且校准套管内部轴向设有可供母端连接器的定位柱穿入的接合孔。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可使本体的固定段沿着开口迫入于穿置孔内,并在组装时可一次到位同时具有稳定的阻挡及止退的效用,再利用开口收束状的特性及开口二侧处的弹性扣片与安装部的扣槽扣合组装,同时将基座装入于安装部的容置槽内,且本体的插接部轴向穿入至对接部内,使导电端子与后盖稳定的组装结合于座体上,便可凭借后盖的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本体的固定段上,并确保导电端子与座体的对接部位于同一中心轴而不会产生偏位,进而达到便于组装、对位准确及结构稳定的效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对接前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端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组装前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组装时的俯视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组装后的俯视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对接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对接后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1-对接部;110-对接空间;1101-对接槽;1102-穿孔;111-导槽;112-闩锁片;1121-扣孔;1122-按压部;113-接头;114-滑块;115-扣接块;12-安装部;121-容置槽;122-扣槽;1221-第一凸扣;1222-导轨板;123-扣接片;1231-第一凸块;2-导电端子;21-本体;211-固定段;2111-前凸环;2112-后凸环;212-插接部;2120-插孔;2121-剖沟;2122-限位环槽;2123-插头;213-连接部;22-校准套管;220-中心孔;221-定位柱;222-接合孔;23-扣环;24-中心导体;241-接触部;2410-插接孔;2411-抵持弹片;2412-导电针;242-止挡环体;25-绝缘套;3-后盖;31-基座;311-穿置孔;3111-开口;3112-止退槽;312-弹性扣片;3121-第二凸扣;3122-限位槽;313-扣合槽;3131-第二扣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母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公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其母端连接器为包括有座体1、导电端子2及后盖3,故就本案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下,其中:
该座体1为具有对接部11,其对接部11内部形成有圆孔状的对接空间110及位于对接空间110上方处相连通的对接槽1101,并在对接空间110内环面处凹设有可为相同或相异大小的复数导槽111,且对接空间110后壁面中央处轴向贯通有一穿孔1102,再在对接部11的对接槽1101内部设有悬空状的水平闩锁片112,该闩锁片112靠紧前侧中央处设有一扣孔1121(如图9所示),且闩锁片112后方处形成有连接肋及向外延伸有可供下压而连动于闩锁片112向上偏摆的悬空状按压部1122;另,座体1的对接部11后方底侧处为设有安装部12,该安装部12包括凹陷状的容置槽121及容置槽121外围处(如上方或下方)所连通的直方孔状扣槽122,并在扣槽122二侧壁面处都形成有第一凸扣1221,且二第一凸扣1221相邻于容置槽121处相对向内形成有导轨板1222,而安装部12的容置槽121为连通于穿孔1102处,并在容置槽121前壁面二侧处分别设有扣接片123及扣接片123外侧边处的第一凸块1231。
该导电端子2包含本体21、校准套管22及扣环23,其本体21具有固定段211,并在固定段211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外径不同的前凸环2111及后凸环2112,且前凸环2111为向前延伸有具前后贯通的插孔2120的插接部212,再由后凸环2112向后延伸有连接部213,而插接部212则由插孔2120前缘处向内剖设有复数剖沟2121,使插接部212端部形成复数弧形瓣,并具有适当的弹性,且插接部212外环面上靠近插孔2120开口处形成有前后具环状凸缘的限位环槽2122;此外,校准套管22前方处为向外延伸有外径变小的定位柱221,并在校准套管22中央处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的中心孔220,且扣环23可为C型环。
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端子2更包含有中心导体24及绝缘套25,其中心导体24后方处轴向形成有插接孔2410,并在中心导体24前方处设有接触部241上下相对的悬空状抵持弹片2411,可使接触部241具有适当的弹性,且中心导体24后方处设有外径变大的止挡环体242,而绝缘套25则可为一绝缘套管或热收缩套管,并搭配中心导体24可作为连接缆线的配件使用。
该后盖3包含基座31,并在基座31中央处轴向形成有周缘处具开口3111的穿置孔311,且穿置孔311在本实施例中可为一3/4圆形孔,使开口3111宽度为小于穿置孔311内径而形成一收束状,再在穿置孔311前缘处轴向凹设有内径变大的连续段差状止退槽3112,而基座31在穿置孔311的开口3111二侧处为分别形成有高出于基座31外表面的弹性扣片312,并在弹性扣片312外侧边处都形成有第二凸扣3121,且二弹性扣片312下方相邻于基座31外部(如顶部或底部)的横向表面分别形成有限位槽3122;又,基座31前壁面位于穿置孔311二侧处为分别设有扣合槽313,并在二扣合槽313外侧边处都形成有第二扣块3131。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公端连接器为包括有座体1、导电端子2及后盖3,并与上述的母端连接器组装结构大致相同,其二者结构主要仅有座体1的对接部11及导电端子2于本体21的插接部212形状与对接部位设计不同而已,如公端连接器的对接部11为设有中空的圆柱状接头113,并在接头113外环面上凸设有复数滑块114,且接头113上方或下方中央处设有扣接块115,可与母端连接器于对接部11的对接空间110、复数导槽111、闩锁片112结构设计不同,而公端连接器于本体21的插接部212前方处则向外延伸有插头2123,并在校准套管22内部轴向设有接合孔222,且中心导体24的接触部241前方处向外延伸有导电针2412,可与母端连接器于本体21的插孔2120、校准套管22的定位柱221,以及中心导体24的抵持弹片2411结构设计不同,其仅只需提供公端连接器可与母端连接器插拔对接,并在对接后形成良好的电性连接即可,且因后盖3为共用零件,不需针对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开发多套不同的模具,可使后盖3模具数量减少为原有的一半,以节省生产成本,故在本案以下的说明书内容中都一起进行说明,合予陈明。
请搭配参阅图6、图7、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组装前的立体分解图、组装时的俯视剖面图及组装后的俯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的母端连接器或公端连接器于组装时,先将导电端子2可为铁氟龙(Teflon)材质的校准套管22轴向压入于本体21于插接部212的插孔2120内,其中心孔220便会与插孔2120位于同一中心轴,并使扣环23套入于插接部212的限位环槽2122内呈一定位,再将本体21装入于后盖3的基座31上,而本体21的固定段211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压入于基座31的穿置孔311内的过程中,其弹性扣片312受到固定段211推顶便会向外撑开,并使开口3111宽度变大,以供固定段211可沿着上方或下方的开口3111迫入于穿置孔311内,且待弹性扣片312经由弹性变形与复位的过程后,便可将本体21的固定段211扣入于基座31的穿置孔311内,并使前凸环2111嵌入于止退槽3112内,且后凸环2112抵靠于基座31后壁面上呈一定位。
续将组装完成的导电端子2与后盖3装入于座体1的安装部12上,并使本体21的插接部212轴向穿过对接部11的穿孔1102伸入至对接空间110或接头113内,而基座31推入于安装部12的容置槽121内的过程中,其弹性扣片312外侧边处的第二凸扣3121便会抵持于扣槽122的第一凸扣1221上,并使扣槽122相邻于容置槽121处的二导轨板1222分别横向嵌入于弹性扣片312外侧边处的限位槽3122内,且待基座31推入至定位,便可将二弹性扣片312经由弹性变形与复位的过程使其第二凸扣3121扣持于扣槽122对应的第一凸扣1221上,同时使安装部12的二扣接片123分别穿入于基座31的扣合槽313内,且扣接片123经由弹性变形与复位的过程后,再将第一凸块1231扣持于扣合槽313对应的第二扣块3131上,便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后盖3于基座31的穿置孔311为设计成3/4圆形孔或C型环结构的方式,使导电端子2于本体21的固定段211可由上往下迫入于穿置孔311内扣合组装,并在组装时可一次到位同时具有稳定的前后阻挡及止退的效用,且后盖3可以3/4圆形孔或C型环结构包覆于本体21的固定段211上,再利用穿置孔311上方处的开口3111形成收束状的特性,以及开口3111二侧处的弹性扣片312与安装部12的扣槽122扣合组装,使导电端子2与后盖3稳定的结合于座体1上,同时将本体21的插接部212轴向穿入于座体1的对接部11内,便可凭借弹性扣片312使穿置孔311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本体21的固定段211上,并确保导电端子2的本体21与座体1的对接部11位于同一中心轴而不会偏位,进而达到便于组装、对位准确及结构稳定的效用。
本实用新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导电端子2的中心导体24可分别与缆线的芯线连接,并将接触部241由后往前穿过本体21伸入至校准套管22的接合孔222内,且止挡环体242抵靠于校准套管22的中心孔220后方周缘壁面上呈一定位,便可将缆线于芯线外部的绝缘体、外导体、金属编织网及外披覆等结合于本体21的连接部213上成为一体,并使外导体、金属编织网与本体21的连接部213形成接地或电磁屏蔽的效果,再将绝缘套25包覆于连接部213与缆线外露部位形成绝缘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9、图10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对接时的侧视剖面图及对接后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的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于对接时,先将公端连接器于座体1的对接部11为由接头113插入于母端连接器的对接空间110内,并使滑块114嵌入于导槽111内,以校正导电端子2相互对接时的极性与位置,且扣接块115扣持于闩锁片112的扣孔1121内,便可将公端连接器于本体21的插接部212为由插头2123插入于母端连接器的插孔2120内,同时使母端连接器于校准套管22的定位柱221插入于公端连接器的接合孔222内后,便可凭借公端连接器于中心导体24的接触部241以导电针2412插入于母端连接器的二抵持弹片2411中间,从而实现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的电性对接,以进行同轴缆线的高频信号传输。
是以,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后盖3的穿置孔311为设计成3/4圆形孔或C型环结构,使导电端子2的固定段211可沿着其开口3111迫入于穿置孔311内,并以该3/4圆形孔或C型环结构包覆,再利用开口3111处收束状的特性及其二侧处的弹性扣片312与安装部12的扣槽122扣合组装,同时将后盖3装入于容置槽121内后,可使导电端子2与后盖3稳定的结合于座体1上,便可凭借穿置孔311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211上,并确保导电端子2的本体21与座体1的对接部11位于同一中心轴而不会偏位,进而达到便于组装、对位准确及结构稳定的效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其中:
该座体具有对接部及对接部内的对接空间,并在对接部后方处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包括凹陷状的容置槽及容置槽外围处所连通的扣槽,且容置槽连通于对接空间后壁面中央处轴向贯通的穿孔;
该导电端子包含本体的固定段,固定段向前延伸有插接部,且固定段向后延伸有连接部;
该后盖包含基座及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的穿置孔,并在穿置孔周缘处具有开口,该导电端子的固定段沿着开口迫入于穿置孔内而位于同一中心轴,并在基座装入于座体的容置槽内的情况下,该插接部穿过穿孔伸入至对接空间内,且后盖位于开口二侧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扣槽内使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的弹性扣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扣槽二侧壁面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扣,并在第一凸扣相邻于容置槽处相对向内形成有导轨板,且二扣接片外侧边处形成有第一凸块,而后盖位于基座的弹性扣片外侧边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第一凸扣上的第二凸扣,并在弹性扣片相邻于基座外部的横向表面分别形成有可供导轨板横向嵌入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容置槽前壁面二侧处分别设有扣接片,并在扣接片外侧边处都设有第一凸块,且后盖的穿置孔二侧处分别设有可供扣接片穿入的扣合槽,再在扣合槽外侧边处形成有可供第一凸块扣持定位的第二扣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于本体的固定段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外径不同的前凸环及后凸环,并由前凸环与后凸环分别向外延伸有插接部及连接部,而后盖的穿置孔为3/4圆形孔,穿置孔的开口宽度小于穿置孔内径,且穿置孔前缘处轴向凹设有可供前凸环嵌入的止退槽,且后凸环抵靠于基座后壁面上形成前后阻挡。
5.一种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其中:
该座体具有对接部及对接部用以插入于预设母端连接器的对接空间内的中空接头,并在对接部后方处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包括凹陷状的容置槽及容置槽外围处所连通的扣槽,且容置槽连通于接头后壁面中央处轴向贯通的穿孔;
该导电端子包含本体的固定段,固定段向前延伸有插接部,且固定段向后延伸有连接部;
该后盖包含基座及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的穿置孔,并在穿置孔周缘处具有开口,该导电端子的固定段沿着开口迫入于穿置孔内而位于同一中心轴,并在基座装入于座体的容置槽内的情况下,该插接部穿过穿孔伸入至接头内,且后盖位于开口二侧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扣槽内使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的弹性扣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扣槽二侧壁面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扣,并在第一凸扣相邻于容置槽处相对向内形成有导轨板,且二扣接片外侧边处形成有第一凸块,而后盖位于基座的弹性扣片外侧边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第一凸扣上的第二凸扣,并在弹性扣片下方相邻于基座外部的横向表面分别形成有可供导轨板横向嵌入的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容置槽前壁面二侧处分别设有扣接片,并在扣接片外侧边处都设有第一凸块,且后盖的穿置孔二侧处分别设有可供扣接片穿入的扣合槽,再在扣合槽外侧边处形成有可供第一凸块扣持定位的第二扣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在本体的固定段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外径不同的前凸环及后凸环,并由前凸环与后凸环分别向外延伸有插接部及连接部,而后盖的穿置孔为3/4圆形孔,穿置孔的开口宽度小于穿置孔内径,且穿置孔前缘处轴向凹设有可供前凸环嵌入的止退槽,且后凸环抵靠于基座后壁面上形成前后阻挡。
9.一种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母端连接器及公端连接器,其中:
该母端连接器包括有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并在座体的对接部内部形成有后壁面中央处具有穿孔的对接空间,且对接部后方安装部的容置槽外围处连通有扣槽,且容置槽内装入的后盖包含基座,而导电端子包含的本体的固定段向前延伸有具有插孔并穿过穿孔而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插接部,且固定段向后延伸有连接部,该后盖的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有穿置孔,并在穿置孔周缘处具有可供固定段迫入于穿置孔内而位于同一中心轴的开口,且开口二侧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扣槽内使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的弹性扣片;
该公端连接器包括座体、导电端子及后盖,其座体的对接部上具有插入于母端连接器的对接空间内的接头,并在对接部后方安装部的容置槽外围处连通有扣槽,且容置槽连通于接头后壁面中央处轴向贯通的穿孔,在容置槽内装入的后盖包含基座,而导电端子包含的本体的固定段向前延伸有穿过穿孔伸入至接头内的插接部,并在插接部上具有插入于插孔内电性对接的插头,且固定段向后延伸有连接部,该后盖的基座中央处轴向形成有穿置孔,并在穿置孔周缘处具有可供固定段迫入于穿置孔内而位于同一中心轴的开口,且开口二侧处分别形成有扣持于扣槽内使穿置孔以二点成一线的收束方式包覆于固定段上的弹性扣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母端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插接部内具有前后贯通的插孔,并由插孔前缘处向内剖设有复数剖沟,且导电端子还包含压入于插孔内的校准套管及由校准套管前方处向外延伸的定位柱,而公端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插接部前方处向外延伸有插头,导电端子还包含有压入于插头中空内部的校准套管,且校准套管内部轴向设有可供母端连接器的定位柱穿入的接合孔。
CN201720967174.4U 2017-08-03 2017-08-03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 Active CN207183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7174.4U CN207183621U (zh) 2017-08-03 2017-08-03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7174.4U CN207183621U (zh) 2017-08-03 2017-08-03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83621U true CN207183621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7174.4U Active CN207183621U (zh) 2017-08-03 2017-08-03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8362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2355A (zh) * 2018-04-25 2018-11-16 东莞市广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连接结构
CN109378627A (zh) * 2018-11-21 2019-02-22 东莞市鸿儒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线端连接器
CN112383012A (zh) * 2020-09-28 2021-02-19 东莞市纳百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连接装置
CN114397055A (zh) * 2021-12-27 2022-04-26 苏州井上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新能源汽车测试用连接器
CN109378627B (zh) * 2018-11-21 2024-06-11 广东鸿儒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端连接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2355A (zh) * 2018-04-25 2018-11-16 东莞市广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连接结构
CN108832355B (zh) * 2018-04-25 2024-04-16 东莞市广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连接结构
CN109378627A (zh) * 2018-11-21 2019-02-22 东莞市鸿儒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线端连接器
CN109378627B (zh) * 2018-11-21 2024-06-11 广东鸿儒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端连接器
CN112383012A (zh) * 2020-09-28 2021-02-19 东莞市纳百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连接装置
CN114397055A (zh) * 2021-12-27 2022-04-26 苏州井上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新能源汽车测试用连接器
CN114397055B (zh) * 2021-12-27 2024-01-16 苏州井上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密新能源汽车测试用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3410B2 (en)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7183621U (zh)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4947160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4350648B (zh) 模块化射频连接器系统
CN201018142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57680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I711235B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493184U (zh) 連接器
CN104852178A (zh) 电连接器
US8465300B2 (en) Cable installation assembly
CN107465014A (zh) 电连接器
TW201820714A (zh) 正反雙面電連接器
CN102684021A (zh) 连接器转接装置
CN204927598U (zh) 电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5509073U (zh) 薄型化电连接器
CN205385156U (zh) 接插组件
CN204464601U (zh) 利用组装式舌板定位间隔板的讯号连接器
CN204809445U (zh) 电连接器
CN208078309U (zh) 插头连接器的插拔定位结构
CN103247911A (zh) 具高抗拉强度之电连接器
MX2007009042A (es) Enchufe en bucle.
CN203660126U (zh) 插座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6379508U (zh) 连接器组合
CN206283024U (zh) 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