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9508U - 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9508U
CN206379508U CN201621273839.3U CN201621273839U CN206379508U CN 206379508 U CN206379508 U CN 206379508U CN 201621273839 U CN201621273839 U CN 201621273839U CN 206379508 U CN206379508 U CN 206379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ite
terminal
socket
plu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738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738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9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9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9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插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上下两排插头端子、和插头金属外壳,插头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和位于基座前端的前端部,基座和前端部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端子槽,两排插头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固持部和焊接部,连接部部分固定于前端部的端子槽,固持部固定于基座的端子槽,其中,固持部设置有上下错开的卡点,卡点之间的固持部高度和连接部的高度相同。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降低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衰减和串扰。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领域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干扰性强的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连接器技术的不断创新,连接器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信号传输的高速化和数字化、各类信号传输的集成化、产品体积的小型化微型化等等,在高速连接器的设计中,信号的稳定性、完整性是整个设计的关键。在高速系统中,通常使用差分信号的连接器,而高速信号通过连接器时,信号与信号间的串扰会比较大,因此需要对信号隔离。
目前大部分的差分信号连接器都没有设置有用于抗串扰的屏蔽装置,或者因需要设置屏蔽装置,成型工艺复杂,难以满足超小外形、多端子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结构紧凑,便于生产,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降低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衰减和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插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上下两排插头端子、和插头金属外壳,插头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和位于基座前端的前端部,基座和前端部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端子槽,两排插头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固持部和焊接部,连接部部分固定于前端部的端子槽,固持部固定于基座的端子槽;
其中,固持部设置有上下错开的卡点,卡点之间的固持部高度和连接部的高度相同;
连接部的高度范围为:0.2mm-0.25mm。
可选地,插头连接器包括后盖,上下两排插头端子的焊接部延伸出插头绝缘本体,后盖固定于上下两排插头端子的焊接部之间;
端子槽包括上端子槽和下端子槽,后盖的后侧方设置有多个与上端子槽连通的槽孔,上排插头端子部分固定于槽孔内。
其中,插头金属外壳的前端朝向插接空间弯折形成内卷部;
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第一插座端子、第二插座端子、插座金属外壳,插座金属外壳的前端朝向外翻边形成外卷部,内卷部和外卷部配合,引导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对插。
可选地,插头金属外壳的两侧设置有锁扣弹片,插座金属外壳的两侧设置有与锁扣弹片配合的锁扣孔。
其中,第一插座端子、第二插座端子与插座绝缘本体一次镶埋成型,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自基部延伸的舌板,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插座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二插座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固定于舌板的第一表面,第二接触部固定于舌板的第二表面,至少部分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位于上下同一水平面上;
第一接触部包括前第一接触部和后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包括前第二接触部和后第二接触部,前第一接触部的宽度小于后第一接触部的宽度,后第二接触部的宽度小于前第二接触部的宽度;
舌板在相邻的前第一接触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凹口,前第二接触部显露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凹口;
舌板在相邻的后第二接触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凹口,后第一接触部显露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凹口。
其中,第一插座端子插座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一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在舌板前端延伸超出第一信号端子;
第二插座端子包括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第二接地端子在舌板前端延伸超出第二信号端子;
舌板前端的设置有多个第三凹口,第三凹口位于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前端。
其中,舌板在相邻的第三凹口之间设置有隔栏,第一接地端子超过第一信号端子的部分固定于隔栏内,第二接地端子超过第二信号端子的部分固定于隔栏内;
第一接地端子固定于隔栏的部分,和第二接地端子固定于隔栏的部分相互错开;
舌板第一表面的第三凹口,和舌板第二表面的第三凹口相互错开。
其中,第一插座端子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焊接部,第二插座端子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于基部,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延伸出插座绝缘本体;
基部包括前壁、后壁和连接前后壁的两个侧壁,舌板自前壁的前端延伸,前壁、所述后壁和两个侧壁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部分显露于收容空间内,第一焊接部延伸出后壁,第二焊接部延伸出前壁并位于后壁的前方,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均为SMT焊接脚。
可选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于插座金属外壳的第二金属壳体,插座金属外壳包括两金属侧壁,两金属侧壁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至少一焊接脚,第二金属壳体包括平板部和自平板部延伸紧贴于金属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延伸有第二焊接脚,第二金属壳体和金属壳体通过镭射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插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上下两排插头端子、和插头金属外壳,插头绝缘本体基座和位于基座前端的前端部,基座和前端部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端子槽,两排插头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固持部和焊接部,连接部部分固定于前端部的端子槽,固持部固定于基座的端子槽,其中,固持部设置有上下错开的卡点,卡点之间的固持部高度和连接部的高度相同,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降低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衰减和串扰。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绝缘本体和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第一插座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第二插座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绝缘本体与第一插座端子、第二插座端子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绝缘本体与第一插座端子、第二插座端子的仰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插的插头连接器10和插座连接器20;图2为该插头连接器10的立体结构图,插头连接器10具有一插接空间;图3示出了该插头连接器10的立体分解图,包括插头绝缘本体11、上下两排插头端子12和13、和插头金属外壳14,插头绝缘本体11包括基座11A和位于基座前端的前端部11B,基座11A和前端部11B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端子槽111和112;两排插头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固持部和焊接部,如图4所示,上排插头端子12包括接触部121、连接部122、固持部123和焊接部124,下排插头端子13包括接触部131、连接部132、固持部133和焊接部134,连接部122部分和连接部132部分固定于前端部11B的端子槽,固持部123和固持部133固定于基座11A的端子槽。
其中,固持部123设置有上下错开的卡点1231,固持部133设置有上下错开的卡点1331,卡点之间的固持部高度和连接部的高度相同。上下错开的卡点与插头绝缘本体卡持固定,使得插头端子和插头绝缘本体之间能紧密固定,不移位。
其中,连接部的高度范围为:0.2mm-0.25mm,除去设置有卡点的部分,连接部的高度基本保持一致,需在连接部部分设置凹槽结构保持端子的厚薄均衡,进而改善连接器高频特性。
插头连接器10包括后盖15,上下两排插头端子的焊接部延伸出插头绝缘本体,后盖固定于上下两排插头端子的焊接部之间,如图5所示,后盖15固定于焊接部124和134之间,其中,上下两排插头端子的焊接部均为SMT焊接脚,将常规设计中的上下端子的两排引脚设计成前后两排,便于组装。
图6为插头绝缘本体11和后盖15的结构示意图,后盖15的后侧方设置有多个与上端子槽111连通的槽孔151,上排插头端子12部分固定于槽孔151内,以对上排插头端子的焊接脚定位。在使用插头连接器插接的过程中,后盖可防止插头绝缘本体向后移位,还可提高插头电连接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保持信号的稳定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15设置有定位柱152和凸肋153,在插头绝缘本体11上对应位置设置有圆孔113和凹槽114,方便将后盖15和插头绝缘本体11固定;后盖15还设置有至少一脚注154,以保证前后两排SMT焊接脚的位置。
插头金属外壳14的前端朝向插接空间弯折形成内卷部14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插座连接器20包括插座绝缘本体21、第一插座端子22(图8所示)、第二插座端子23(图9所示)、插座金属外壳24,插座金属外壳24的前端朝向外翻边形成外卷部242,内卷部141和外卷部242配合,引导插头连接器10和插座连接器20对插,使用更便利。
插头金属外壳14的两侧设置有锁扣弹片142,插座金属外壳24的两侧设置有与锁扣弹片142配合的锁扣孔243,采用锁扣弹片和锁扣孔的设计增加了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之间的插拔力,连接状态下不易松动。
第一插座端子22、第二插座端子23与插座绝缘本体21一次镶埋成型,插座绝缘本体21包括基部211和自基部延伸的舌板212,舌板212包括第一表面2121和第二表面2122,第一插座端子22包括第一接触部221、第一连接部222和第一焊接部223,第二插座端子23包括第二接触部231、第二连接部232和第二焊接部233,第一接触部221固定于舌板的第一表面2121,第二接触部232固定于舌板的第二表面2122,第一连接部222和第二连接部232固定于基部211,第一焊接部223和第二焊接部233延伸出插座绝缘本体21;部分第一接触部121和第二接触部131的中心线上下重合,具体的,部分第一接触部121和第二接触部131上下对齐,本实施中,第一接触部121和第二接触部131左右错开一个接触部,参阅图10至图11,也就是最左边的第一接触部121的正下方没有第二接触部131,最右边第二接触部131正上方没有第一接触部121。
第一接触部221包括前第一接触部2211和后第一接触部2212,第二接触部231包括前第二接触部2311和后第二接触部2312,前第一接触部2211的宽度小于后第一接触部的2212宽度,后第二接触部2312的宽度小于前第二接触部的宽度2311;
舌板212在相邻的前第一接触部2211之间设置有第一凹口2121A,前第二接触部2311显露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凹口2121A,具体的是前第二接触部2311的非接触面显露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凹口2121A中,如图12所示。便于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固定第二插座端子13;
舌板212在相邻的后第二接触部2312之间设置有第二凹口2122A,后第一接触部2212显露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凹口2122A,,具体的是后第一接触部2212的非接触面显露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凹口2122A中,如图13所示。便于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固定第一插座端子22。
其中,第一插座端子22包括第一接地端子22A和第一信号端子22B,第一接地端子22A在舌板前端延伸超过第一信号端子22B;第二插座端子23包括第二接地端子23A和第二信号端子23B,第二接地端子23A在舌板前端延伸超出第二信号端子23B。
舌板第一表面2121的前端设置有多个第三凹口2121B,第二表面2122的前端设置有多个第三凹口2122B,第三凹口2121B和2122B位于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的前端,第三凹口将信号端子的前端切短,有利于改善连接器的高频特性,降低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衰减。
舌板在相邻的第三凹口2121B之间设置有隔栏2121C,在相邻的第三凹口2122B之间设置有隔栏2122C,,第一接地端子22A超过第一信号端子12B的部分固定于隔栏2121C内,第二接地端子23A超过第二信号端子23B的部分固定于隔栏2122C内。
其中,第一接地端子22A固定于隔栏2121C的部分,和第二接地端子23A固定于隔栏2122C的部分相互错开,舌板第一表面的第三凹口2121B,和舌板第二表面的第三凹口2122B相互错开,可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串扰问题。
如图10所示,基部211包括前壁2111、后壁2112和连接前后壁的两个侧壁2113和2114,舌板212自前壁2111的前端延伸,前壁、后壁和两个侧壁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
第一连接部222和第二连接部232均部分显露于收容空间内,第一焊接部223延伸出后壁2112,第二焊接部233延伸出前壁2111并位于后壁2112的前方,第一焊接部223和第二焊接233部位于同一平面,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均为SMT焊接脚,将常规设计中的上下端子的两排引脚设计成前后两排,便于组装。
后壁2112设置多个缺口2112A,缺口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部之间,同样地,在相邻的两个端子之间开孔有利于改善连接器的高频特性,进一步降低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衰减。
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部222延伸出前壁2111显露于收容空间内的部分,和第二连接部232延伸出前壁2111显露于收容空间内的部分相互错开,使得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形成收容空间,保证第一焊接部223和第二焊接部233位于同一个平面。
其中,第一连接部222包括自第一接触部221延伸且与第一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的弯折部2221和水平部2222,弯折部2221部分固定于前壁2111内,部分延伸出前壁2111,水平部2222显露于收容空间内。
插座金属外壳24包括金属上壁、金属下壁和两金属侧壁,两金属侧壁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至少一焊接脚241,可将该插座连接器20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金属上壁设置有至少一槽孔243,槽孔的金属弹片抵接于基部的前壁,能够有效地防止插头连接器过度插入。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插座金属外壳24还包括一金属后盖,金属后盖可提高插座电连接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保持信号的稳定传输,两金属侧壁分别向后延伸设置有卡扣244,通过两个卡扣244将金属后盖和插座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
请参考图15,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水平式插座连接器不同,图1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为直立式,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于插座金属外壳的第二金属壳体。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6所示,该插座连接器30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于插座金属外壳34的第二金属壳体35,插座金属外壳34包括金属前壁、金属后壁和两金属侧壁,两金属侧壁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至少一焊接脚341,第二金属壳体35包括平板部351和自平板部延伸紧贴于金属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二侧壁352,第二侧壁延伸有第二焊接脚3521,第二金属壳体35和金属壳体34通过镭射焊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两个第二金属壳体35,其中一个金属壳体的平板部紧贴于插座金属外壳的金属后壁,另一个金属壳体的平板部紧贴于插座金属外壳的金属前壁。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只采用一个第二金属壳体,该第二金属壳体包括紧贴于金属后壁的平板部和自平板部延伸紧贴于金属侧壁的两个第二侧壁352,同样地,第二侧壁延伸有第二焊接脚,第二金属壳体和金属壳体通过镭射焊接固定。
金属前壁、金属后壁和两金属侧壁的前端朝向外翻边形成外卷部342,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引导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插;金属前壁设置有至少一槽孔,槽孔的金属弹片抵接于插座绝缘本体的基部,能够有效地防止插头连接器过度插入。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插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上下两排插头端子、和插头金属外壳,插头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和位于基座前端的前端部,基座和前端部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端子槽,两排插头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固持部和焊接部,连接部部分固定于前端部的端子槽,固持部固定于基座的端子槽,其中,固持部设置有上下错开的卡点,卡点之间的固持部高度和连接部的高度相同,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降低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衰减和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插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上下两排插头端子、和插头金属外壳,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前端的前端部,所述基座和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端子槽,所述两排插头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固持部和焊接部,所述连接部部分固定于所述前端部的端子槽,所述固持部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端子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持部设置有上下错开的卡点,所述卡点之间的固持部高度和所述连接部的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高度范围为:0.2mm-0.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后盖,所述上下两排插头端子的焊接部延伸出所述插头绝缘本体,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上下两排插头端子的焊接部之间;
所述端子槽包括上端子槽和下端子槽,所述后盖的后侧方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上端子槽连通的槽孔,所述上排插头端子部分固定于所述槽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金属外壳的前端朝向所述插接空间弯折形成内卷部;
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第一插座端子、第二插座端子、插座金属外壳,所述插座金属外壳的前端朝向外翻边形成外卷部,所述内卷部和所述外卷部配合,引导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金属外壳的两侧设置有锁扣弹片,所述插座金属外壳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锁扣弹片配合的锁扣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所述第二插座端子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一次镶埋成型,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插座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插座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固定于所述舌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部固定于所述舌板的第二表面,至少部分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上下重合;
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前第一接触部和后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前第二接触部和后第二接触部,所述前第一接触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后第一接触部的宽度,所述后第二接触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前第二接触部的宽度;
所述舌板在相邻的所述前第一接触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凹口,所述前第二接触部显露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口;
所述舌板在相邻的所述后第二接触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凹口,所述后第一接触部显露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凹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插座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在所述舌板前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
所述第二插座端子包括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在所述舌板前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二信号端子;
所述舌板前端的设置有多个第三凹口,所述第三凹口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板在相邻的所述第三凹口之间设置有隔栏,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部分固定于所述隔栏内,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超过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部分固定于所述隔栏内;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固定于所述隔栏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固定于所述隔栏的部分相互错开;
所述舌板第一表面的第三凹口,和所述舌板第二表面的第三凹口相互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座端子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插座端子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延伸出所述插座绝缘本体;
所述基部包括前壁、后壁和连接前后壁的两个侧壁,所述舌板自所述前壁的前端延伸,所述前壁、所述后壁和所述两个侧壁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部分显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焊接部延伸出所述后壁,所述第二焊接部延伸出所述前壁并位于所述后壁的前方,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均为SMT焊接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于所述插座金属外壳的第二金属壳体,所述插座金属外壳包括两金属侧壁,所述两金属侧壁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至少一焊接脚,所述第二金属壳体包括平板部和自所述平板部延伸紧贴于所述金属侧壁的至少一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延伸有第二焊接脚,第二金属壳体和金属壳体通过镭射焊接固定。
CN201621273839.3U 2016-11-22 2016-11-22 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06379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3839.3U CN206379508U (zh) 2016-11-22 2016-11-22 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3839.3U CN206379508U (zh) 2016-11-22 2016-11-22 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9508U true CN206379508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73839.3U Active CN206379508U (zh) 2016-11-22 2016-11-22 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95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8323A (zh) * 2018-06-09 2018-11-13 杨贵居 一种预防公头刮花的type-c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8323A (zh) * 2018-06-09 2018-11-13 杨贵居 一种预防公头刮花的type-c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2618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05678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103296522B (zh) 插座组件
TWI603551B (zh) 電連接器
CN103378494B (zh) 电连接器、引线框架组件和接地板
US8303331B2 (en) Power receptacle, power plug and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path
TWI625014B (zh) 電連接器
CN105098433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28860A (zh)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CN102177622A (zh) 具有改良的屏蔽件和屏蔽耦合件的电气连接器组件
CN107465058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7359450A (zh) 电连接器
CN104348025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9256647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5790740U (zh) 电连接器
CN104716505B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CN106981783A (zh) 插座连接器
US10720734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89234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JP2021093346A (ja) 雄ソケット、雌ソケット及びボードツーボード無線周波数コネクタ
CN106848665A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206379508U (zh) 连接器组合
CN204927598U (zh) 电连接器
CN206878249U (zh) USB Type‑C插头连接器
CN209266612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7 Derun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269 Huitong Road,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ming Street, No. thirty-three Road, 9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ru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