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82464U - 介质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82464U
CN207182464U CN201721008946.8U CN201721008946U CN207182464U CN 207182464 U CN207182464 U CN 207182464U CN 201721008946 U CN201721008946 U CN 201721008946U CN 207182464 U CN207182464 U CN 207182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shaft
driven pulley
driven
conveying apparatus
medium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89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hua Computer Co Ltd
Shenzhen Yihua Tim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Yihua Financial Intellig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hua Computer Co Ltd
Shenzhen Yihua Tim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Yihua Financial Intellig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hua Computer Co Ltd, Shenzhen Yihua Tim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Yihua Financial Intellige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hua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089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82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82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824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介质输送装置,涉及交易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包括基座、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多个主动转轮、多个从动转轮、多个传送带及至少一个干燥装置。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上。多个主动转轮通过传送带与与之对应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接,以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干燥装置包括加热件,加热件安装于基座上,并用于对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质输送装置能有效地对待传输介质进行干燥,从而改善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之间的黏合,进一步提升了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介质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介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设置在金融机构等的自动交易装置中,设有在装置内输送被存入的纸币和进行取款的纸币的介质输送装置。上述介质输送装置用多条传送带输送纸币。
但是有时在纸币传送的过程中纸币会与传送带发生黏合,从而会降低纸币的输送效率,用户使用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时,其能有效地对待传输介质进行干燥,从而改善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之间的黏合,进一步提升了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包括基座、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多个主动转轮、多个从动转轮、多个传送带及至少一个干燥装置。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上。多个主动转轮均套设于第一转动轴上,并可随第一转动轴转动。多个从动转轮包括多个第一 从动轮和至少一个第二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套设于第二转动轴上,且第一从动轮可随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从动轮可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多个主动转轮通过传送带与与之对应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接,以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干燥装置包括加热件,加热件安装于基座上,并用于对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加热。
进一步地,上述干燥装置还包括与加热件连接的导热件,导热件嵌设于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上,且导热件与主动转轮或从动转轮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开设有与导热件卡持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的轴向一致。
进一步地,上述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干燥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多个干燥通孔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传送带包括交替设置的多个摩擦部和多个吸水部。
进一步地,上述吸水部的表面由吸水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述摩擦部的面积大于吸水部的面积。
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基座、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多个主动转轮、多个从动转轮、多个传送带、多个销轴及至少一个干燥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多个所述主动转轮通过与之对应的多个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从动转轮包括多个第一从动轮和至少一个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可随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可相对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多个所述主动转轮通过所述传送带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件和与所述加热件连接的导热件,所述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导热件嵌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或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主动转轮或所述从动转轮接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质输送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转动轴可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第一转动轴上的多个主动转轮随其转动。主动转轮通过传送带带动与之对应的从动转轮转动。从动转轮中的第一从动轮可以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而第二从动轮可以在传送带的带动下转动。从而,通过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将放置于传送带上的待传输介质传送至预设位置。同时,通过干燥装置中的加热件对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加热。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在加热件的作用下受热温度升高,并将热量通过主动转轮或从动转轮传递至传送带。待传输介质放置于传送带上,温度升高以后的传送带可以对待传输介质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干燥,从而有效地防止待传输介质与传送 带之间的黏合,提高了输送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质输送装置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时,其能有效地对待传输介质进行干燥,从而改善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之间的黏合,进一步提升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介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动轴与导热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动轴、导热件及主动转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介质输送装置;110-第一转动轴;120-第二转动轴;130-主动转轮;140-从动转轮;141-第一从动轮;142-第二从动轮;150-传送带;151-摩擦部;152-吸水部;153-干燥通孔;160-干燥装置;161-加热件;162-导热件;170-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质输送装置100,其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时,其能有效地对待传输介质进行干燥,从而改善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150之间的黏合,进一步提升了输送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介质输送装置100包括第一转动轴110、第二转动轴120、基座170、多个主动转轮130、多个从动转轮140、多个传送带150及至少一个干燥装置160。
第一转动轴110和第二转动轴120均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70上。多个主动转轮130均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10上,并可随第一转动轴110转动。多个从动转轮140包括多个第一从动轮141和至少一个第二从动轮142,第一从动轮141和第二从动轮142均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20上,且第一从动轮141可随第二转动轴120转动,第二从动轮142可相对第二转动轴120转动。多个主动转轮130通过传送带 150与与之对应的第一从动轮141和第二从动轮142连接,以带动第一从动轮141和第二从动轮142转动。
可以理解,第一转动轴110可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10上的多个主动转轮130随其转动。主动转轮130通过传送带150带动与之对应的从动转轮140转动。从动转轮140中的第一从动轮141可以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120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而第二从动轮142可以在传送带150的带动下转动。从而,通过驱动第一转动轴110转动将放置于传送带150上的待传输介质传送至预设位置。
可以理解,多个主动转轮130的数量、多个从动转轮140的数量及多个传送带150的数量三者应当相等。同时,多个主动转轮130的数量应当等于第一从动轮141的数量和第二从动轮142的数量之和。
可以理解,主动转轮130与第一转动轴110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通过键,也可以通过销,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焊接等。同样,第一从动轮141与第二转动轴120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主动转轮130与第一转动轴110之间的连接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至于第二从动轮142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轴120连接,其连接方式为较为常见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可以理解,干燥装置160的作用是对待传输介质进行干燥处理,从而使待传输介质保持干爽,以防止较湿润的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150之间发生黏合,进而保障本实施例提供的介质输送装置100的传输更加高效和有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燥装置160是通过加热升温的方式对待传输介质进行干燥的。
在本实施例中,干燥装置160包括加热件161及与加热件161连接的导热件162,加热件161安装于基座170上,并用于对第一转动轴110或第二转动轴120加热。
可以理解,第一转动轴110或第二转动轴120在加热件161的作用下受热温度升高,并将热量通过主动转轮130或从动转轮140传递至传送带150。待传输介质放置于传送带150上,温度升高以后的传送带150可以对待传输介质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干燥,从而有效地防止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150之间的黏合。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161是通过通电的方式进行加热的。其发热的原理电热丝的发热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161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加热,比如加热件161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式进行加热等。
可以理解,加热件161既可以对第一转动轴110进行加热,还可以对第二转动轴120进行加热,还可以同时对第一转动轴110和第二转动轴120进行加热。为了使传送带150加热的效率更高,优选地,采用同时对第一转动轴110和第二转动轴120进行加热的方式对传送带150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热件162的作用是为了使加热件161产生的热量更高效地传递至主动转轮130或从动转轮140,所以导热件162既需要与加热件161连接,又需要与主动转轮130或从动 转轮140接触,以便更好地进行热量的传递。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热件162嵌设于第一转动轴110或第二转动轴120上,且导热件162与主动转轮130或从动转轮140接触。
可以理解,导热件162除了通过嵌设的方式与第一转动轴110或第二转动轴120连接以外,还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地与第一转动轴110或第二转动轴120连接。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仅对导热件162嵌设于第一转动轴11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导热件162嵌设于第二转动轴120的方式与导热件162嵌设于第一转动轴110的方式类似。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轴110上开设有与导热件162卡持的安装槽(图未标)。
可以理解,安装槽的延伸方向既可以是沿第一转动轴110的轴线,也可以是其他方向,比如安装槽在第一转动轴110上沿螺旋上升的方式设置等。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沿第一转动轴110的轴线延伸。
为了将导热件162更好地卡持在第一转动轴110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形,导热件162的截面形状也为与安装槽形状对应的“工”字形。此时,导热件162从第一转动轴110的一端进行装配。
当然,将导热件162更好地卡持在第一转动轴110上除了上述的 方式,还可以是通过螺栓固定,或者通过粘接等。
优选地,导热件162由导热良好的材料制成,比如金属材料等。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150上开设有多个干燥通孔153。
干燥通孔153的作用在于便于放置于传送带150上的待传输介质水分的散发。可以理解,在受热以后,待传输介质所携带的水分蒸发速度会显著增加,干燥通孔153可以增加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150接触的一面的水分的散发,从而提高待传输介质的干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干燥通孔153沿传送带150的传送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传送带150包括交替设置的多个摩擦部151和多个吸水部152。
可以理解,摩擦部151的作用在于增大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150之间的摩擦,而吸水部152的作用是进一步对待传输介质进行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摩擦部151的面积大于吸水部152的面积,以保证待传输介质在传送带150上平稳地传输。
优选地,吸水部152的表面由吸水材料制成,摩擦部151的表面由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介质输送装置100的有益效果:第一转动轴110可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第一转动 轴110上的多个主动转轮130随其转动。主动转轮130通过传送带150带动与之对应的从动转轮140转动。从动转轮140中的第一从动轮141可以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120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而第二从动轮142可以在传送带150的带动下转动。从而,通过驱动第一转动轴110转动将放置于传送带150上的待传输介质传送至预设位置。同时,通过干燥装置160中的加热件161对第一转动轴110或第二转动轴120加热。第一转动轴110或第二转动轴120在加热件161的作用下受热温度升高,并将热量通过主动转轮130或从动转轮140传递至传送带150。待传输介质放置于传送带150上,温度升高以后的传送带150可以对待传输介质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干燥,从而有效地防止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150之间的黏合,提高了输送效率。本实施例提供的介质输送装置100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时,其能有效地对待传输介质进行干燥,从而改善待传输介质与传送带150之间的黏合,进一步提升了输送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多个主动转轮、多个从动转轮、多个传送带及至少一个干燥装置;
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多个所述主动转轮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并可随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
多个所述从动转轮包括多个第一从动轮和至少一个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可随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可相对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
多个所述主动转轮通过所述传送带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用于对所述第一转动轴或所述第二转动轴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加热件连接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嵌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或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主动转轮或所述从动转轮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或所述第二转动轴开设有与所述导热件卡持的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轴或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干燥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干燥通孔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交替设置的多个摩擦部和多个吸水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部的表面由吸水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吸水部的面积。
10.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多个主动转轮、多个从动转轮、多个传送带、多个销轴及至少一个干燥装置;
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多个所述主动转轮通过与之对应的多个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从动转轮包括多个第一从动轮和至少一个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可随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可相对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
多个所述主动转轮通过所述传送带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件和与所述加热件连接的导热件,所述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导热件嵌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或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主动转轮或所述从动转轮接触。
CN201721008946.8U 2017-08-11 2017-08-11 介质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82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8946.8U CN207182464U (zh) 2017-08-11 2017-08-11 介质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8946.8U CN207182464U (zh) 2017-08-11 2017-08-11 介质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82464U true CN207182464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0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894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82464U (zh) 2017-08-11 2017-08-11 介质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82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7648A (zh) * 2017-08-11 2017-12-19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介质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7648A (zh) * 2017-08-11 2017-12-19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介质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82464U (zh) 介质输送装置
JPH0586552B2 (zh)
CN107020673A (zh) 一种板材拼缝机
CN107487648A (zh) 介质输送装置
CN202506349U (zh) 城市生活垃圾加湿搅拌输送机
CN206320935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液体加热装置
CN203848658U (zh) 一种连续式加热炉
CN206974063U (zh) 一种化工原料干燥装置
CN206269352U (zh) 一种加热器的除垢装置
US10912157B2 (en) Heat generator
CN208196839U (zh) 关节传动装置和机器人
CN108103301A (zh) 一种传动齿轮生产用热处理装置
CN207477998U (zh) 滚筒干燥机
US2821611A (en) Arcuate, cylindrical and cup-shaped composite r. f. electrodes
CN105806055B (zh) 一种茶叶炒干装置
JP2007093178A (ja) 乾燥装置
CN213747794U (zh) 一种循环进出风的物料烘干装置
CN108652200A (zh) 一种计算机技术研发人员用多功能书桌
CN107458634A (zh) 一种大颗粒肥料包膜装置
CN110819774A (zh) 一种新型盐浴炉用热处理输送带
CN208817959U (zh) 一种纤维存储装置
JP2008224157A (ja) 電気給湯器
CN205650548U (zh) 一种秸秆干燥洁净装置
CN205757118U (zh) 一种芝麻炒制装置
CN206245098U (zh) 一种蒸汽烫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