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78338U - 一种螺纹插装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纹插装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8338U
CN207178338U CN201720909470.9U CN201720909470U CN207178338U CN 207178338 U CN207178338 U CN 207178338U CN 201720909470 U CN201720909470 U CN 201720909470U CN 207178338 U CN207178338 U CN 207178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oad
opening
valve eleme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094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宝
罗占涛
姚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shang Zhi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094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8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8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8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纹插装阀,涉及液压阀技术领域。包括具有阀孔的阀套,阀套设有连通阀孔与油缸的工作口以及连通阀孔与油箱的液控口、进油口和回油口,阀孔内设有控制进油口与工作口通断用于给油或卸荷的逆止阀芯、控制逆止阀芯与工作口分离用于连通进油口与工作口进行卸荷的液控阀芯和断开阀孔与回油口的溢流阀芯,溢流阀芯设有连通阀孔与回油口用于卸荷的阻尼孔,阻尼孔的一端设有控制阻尼孔与回油口通断的卸荷阀芯,逆止阀芯设有连通阀孔与工作口用于溢流或卸荷的连接通道。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式的螺纹插装阀,能够实现油缸的快进慢退以及热溢流功能,生产成本更低,需要的安装空间更小。

Description

一种螺纹插装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纹插装阀。
背景技术
液压阀是一种用压力油操作的自动化元件,它受配压阀压力油的控制,通常与电磁配压阀组合使用,可用于远距离控制水电站油、气、水管路系统的通断。常用于夹紧、控制、润滑等油路。
现有油路中为了实现多种功能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油路实现控制,需要采用复杂的油路和多种阀体进行配合实现。目前常采用单向阀、溢流阀和电磁卸荷阀等阀体同时使用,以实现对油缸的控制,使油缸具有快进慢退和热溢流功能。但是,由于采用了单向阀、溢流阀和电磁卸荷阀等阀体,使得油路块在加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加工难度和较高的成本,并且由于阀体数目较多,所以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较大的空间,集成度低。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都不断提出各种方案,国内外一些科研院所和公司也对此进行大量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专利号为200820182072.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名为一种比例溢流阀的专利,虽然使用了集成式的阀体,但是仅具有进油和回油功能,不能对回油速度进行控制,油缸的进退速度无法调节,使用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纹插装阀,能够解决现有液压阀及油路集成度低和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螺纹插装阀,包括具有阀孔的阀套,阀套设有连通阀孔与油缸的工作口以及连通阀孔与油箱的液控口、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阀孔内设有控制进油口与工作口通断用于给油或卸荷的逆止阀芯、控制逆止阀芯与工作口分离用于连通进油口与工作口进行卸荷的液控阀芯和断开阀孔与回油口的溢流阀芯,溢流阀芯设有连通阀孔与回油口用于卸荷的阻尼孔,阻尼孔的一端设有控制阻尼孔与回油口通断的卸荷阀芯,逆止阀芯设有连通阀孔与工作口用于溢流或卸荷的连接通道。
优选的,所述阀套上靠近卸荷阀芯的一端设有线圈、动铁和导磁套,线圈、动铁和导磁套配合驱动卸荷阀芯与阻尼孔分离用于连通阻尼孔与回油口进行卸荷,导磁套与动铁之间设有使卸荷阀芯与阻尼孔闭合用于断开阻尼孔与回油口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导磁套,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动铁,动铁卡接在卸荷阀芯上。
优选的,所述阀套上靠近卸荷阀芯的一端设有调节套和调节杆,调节套设有用于调节杆穿过的调节孔,调节杆带动卸荷阀芯与阻尼孔分离用于连通阻尼孔与回油口进行卸荷。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内设有用于连接调节杆与卸荷阀芯的动铁,调节套与动铁之间设有使卸荷阀芯与阻尼孔闭合用于断开阻尼孔与回油口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调节套,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动铁。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卸荷阀芯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调节孔伸出调节套外,调节杆的外壁与调节孔的内壁具有相互配合用于固定调节杆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阀套与溢流阀芯之间设有使溢流阀芯和阀孔保持闭合用于断开阀孔与回油口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阀套,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溢流阀芯。
优选的,所述阀套与逆止阀芯之间设有使逆止阀芯与工作口保持闭合用于断开阀孔与工作口的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连接阀套,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逆止阀芯。
优选的,所述液控阀芯设在阀孔与液控口之间,液控阀芯的一端朝向逆止阀芯,液控阀芯的另一端断开阀孔与液控口,液控口的压力通过液控阀芯传递至逆止阀芯。
优选的,所述液控口的开口位于阀套的端部,液控口内设有对液控阀芯进行限位的挡圈。
优选的,所述阻尼孔为变径孔,阻尼孔朝向卸荷阀芯的一端直径小于阻尼孔朝向逆止阀芯的一端直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纹插装阀,采用集成式的螺纹插装阀,不仅能够实现原有的液控单向阀,溢流阀和电磁卸荷阀三个阀的功能,实现油缸的快进慢退以及热溢流功能,而且与原有的液控单向阀、溢流阀和电磁卸荷阀三个阀相比较,集成式的螺纹插装阀内的阀芯位于同一阀套内,在生产加工、维修更换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更少、生产成本更低,集成式的螺纹插装阀,结构体积更加紧凑并且通过螺纹进行安装,需要的安装空间更小。
通过在溢流阀芯上开设阻尼孔,并设置与阻尼孔配合使用的卸荷阀芯,能够针对螺纹插装阀工作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工作压力过大时,溢流阀芯被高压油液顶开,使得阀孔与回油口连通并进行泄压,防止油缸胀破;在油缸需要回退时,卸荷阀芯与阻尼孔主动分离,使得阻尼孔与回油口连通并进行卸荷,实现油缸的缓慢回退。在有限的油路和空间内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减少了安装空间,降低了生产和使用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第一弹性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第二弹性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液控口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圈,2、第一弹性件,3、动铁,4、导磁套,5、卸荷阀芯,6、弹簧座,7、第二弹性件,8、阀套,9、溢流阀芯,10、阀座,11、第三弹性件,12、逆止阀芯,13、液控阀芯,14、挡圈,15、阻尼孔,16、回油口,17、工作口,18、进油口,19、液控口,20、调节杆,21、调节孔,22、阀孔,23、连接通道,24、调节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螺纹插装阀,阀套8内沿阀套8的轴向钻有阀孔22,阀套8的侧壁上钻有工作口17和进油口18,阀孔22通过工作口17与油缸连通,阀孔22内对应工作口17的位置安装有逆止阀芯12,逆止阀芯12通过第三弹性件11连接在阀套8内,用于断开阀孔22与工作口17,当进油口18有高压油液进入时,顶开逆止阀芯12并通过工作口17对油缸进行给油,带动油缸给进。
阀孔22的端面或侧壁开有液控口19,液控口19内安装有液控阀芯13,液控口19上卡接有挡圈14对液控阀芯13进行限位,液控阀芯13一端顶住逆止阀芯12,另一端顶住挡圈14,液控口19通有高压油液,通过压力推动液控阀芯13顶起逆止阀芯12与工作口17分离并连通进油口18与工作口17,进行主动快速卸荷,实现油缸的快速回退。
逆止阀芯12钻有连通阀孔22与工作口17的连接通道23,连接通道23用于溢流或卸荷,阀套8的侧壁上还钻有连通阀孔22与油箱的回油口16,阀孔22内对应回油口16的位置安装有溢流阀芯9,溢流阀芯9通过第二弹性件7连接在阀套8内,第二弹性件7为可压缩弹性件,即压簧,压簧顶住溢流阀芯9与回油口16闭合,压簧的一端焊接在溢流阀芯9上,另一端焊接在弹簧座6上,弹簧座6通过螺纹连接在阀套8上,用于断开阀孔22与回油口16,在油缸内的压力超过油缸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时,高压油液从工作口17通过连接通道23流动到溢流阀芯9处,高压油液顶开溢流阀芯9,通过回油口16回到油箱以保证油缸的工作压力不会过大,防止油缸胀破。
溢流阀芯9内钻有阻尼孔15,用于连通阀孔22和回油口16,阻尼孔15为变径孔,阻尼孔15朝向卸荷阀芯5的一端直径小于阻尼孔15朝向逆止阀芯12的一端直径,阻尼孔15的一端安装有卸荷阀芯5,阀套8上与卸荷阀芯5对应处通过螺纹连接有线圈1和导磁套4,线圈1和导磁套4通过电磁感应配合驱动卸荷阀芯5与阻尼孔15分离,此时溢流阀芯9不动,阻尼孔15与回油口16连通,用于进行主动慢速卸荷,实现油缸的慢速回退。卸荷阀芯5上卡接有动铁3,能够与线圈1和导磁套4配合带动卸荷阀芯5与阻尼孔15分离。阀套8与卸荷阀芯5之间还连接使卸荷阀芯5与阻尼孔15闭合用于断开阻尼孔15与回油口16的第一弹性件2,第一弹性件2,为可压缩弹性件,即压簧,压簧一端焊接在动铁3上,压簧另一端焊接在导磁套4上,导磁套4通过螺纹连接在阀套8上,压簧顶住卸荷阀芯5与阻尼孔15闭合,保持常闭状态。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螺纹插装阀,阀套8与卸荷阀芯5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套24,调节套24钻有调节孔21,调节孔21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20,用于固定和调整调节杆20,调节杆22的一端卡接在动铁3的固定孔内,动铁3的另一端卡接在卸荷阀芯5上,调节杆22的另一端穿过调节孔21伸出阀套8外,调节杆20穿过带动卸荷阀芯5与阻尼孔15分离,用于连通阻尼孔15与回油口16进行主动慢速卸荷,实现油缸的慢速回退。
其它未描述结构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螺纹插装阀,第一弹性件2为可拉伸弹性件,即拉簧,拉簧一端焊接在卸荷阀芯5上,另一端焊接在弹簧座6上,弹簧座6通过螺纹连接在阀套8上,拉簧拉住卸荷阀芯5断开阻尼孔15与回油口16,保持常闭状态。
第二弹性件7为可拉伸弹性件,即拉簧,拉簧的一端焊接在溢流阀芯9上,另一端焊接在阀座10上,阀座10通过螺纹与阀套8连接,拉簧拉住溢流阀芯9断开回油口16与阀孔22,保持常闭状态。
其它未描述结构参考实施例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纹插装阀,采用集成式的螺纹插装阀,不仅能够实现原有的液控单向阀,溢流阀和电磁卸荷阀三个阀的功能,实现油缸的快进慢退以及热溢流功能,而且与原有的液控单向阀、溢流阀和电磁卸荷阀三个阀相比较,集成式的螺纹插装阀内的阀芯位于同一阀套内,在生产加工、维修更换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更少、生产成本更低,集成式的螺纹插装阀,结构体积更加紧凑并且通过螺纹进行安装,需要的安装空间更小。
通过在溢流阀芯上开设阻尼孔,并设置与阻尼孔配合使用的卸荷阀芯,能够针对螺纹插装阀工作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工作压力过大时,溢流阀芯被高压油液顶开,使得阀孔与回油口连通并进行泄压,防止油缸胀破;在油缸需要回退时,卸荷阀芯与阻尼孔主动分离,使得阻尼孔与回油口连通并进行卸荷,实现油缸的缓慢回退。在有限的油路和空间内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减少了安装空间,降低了生产和使用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螺纹插装阀,包括具有阀孔的阀套,阀套设有连通阀孔与油缸的工作口以及连通阀孔与油箱的液控口、进油口和回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内设有控制进油口与工作口通断用于给油或卸荷的逆止阀芯、控制逆止阀芯与工作口分离用于连通进油口与工作口进行卸荷的液控阀芯和断开阀孔与回油口的溢流阀芯,溢流阀芯设有连通阀孔与回油口用于卸荷的阻尼孔,阻尼孔的一端设有控制阻尼孔与回油口通断的卸荷阀芯,逆止阀芯设有连通阀孔与工作口用于溢流或卸荷的连接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上靠近卸荷阀芯的一端设有线圈、动铁和导磁套,线圈、动铁和导磁套配合驱动卸荷阀芯与阻尼孔分离用于连通阻尼孔与回油口进行卸荷,导磁套与动铁之间设有使卸荷阀芯与阻尼孔闭合用于断开阻尼孔与回油口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导磁套,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动铁,动铁卡接在卸荷阀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上靠近卸荷阀芯的一端设有调节套和调节杆,调节套设有用于调节杆穿过的调节孔,调节杆带动卸荷阀芯与阻尼孔分离用于连通阻尼孔与回油口进行卸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内设有用于连接调节杆与卸荷阀芯的动铁,调节套与动铁之间设有使卸荷阀芯与阻尼孔闭合用于断开阻尼孔与回油口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调节套,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动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卸荷阀芯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调节孔伸出调节套外,调节杆的外壁与调节孔的内壁具有相互配合用于固定调节杆的螺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与溢流阀芯之间设有使溢流阀芯和阀孔保持闭合用于断开阀孔与回油口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阀套,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溢流阀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与逆止阀芯之间设有使逆止阀芯与工作口保持闭合用于断开阀孔与工作口的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连接阀套,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逆止阀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阀芯设在阀孔与液控口之间,液控阀芯的一端朝向逆止阀芯,液控阀芯的另一端断开阀孔与液控口,液控口的压力通过液控阀芯传递至逆止阀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口的开口位于阀套的端部,液控口内设有对液控阀芯进行限位的挡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螺纹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为变径孔,阻尼孔朝向卸荷阀芯的一端直径小于阻尼孔朝向逆止阀芯的一端直径。
CN201720909470.9U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螺纹插装阀 Active CN207178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9470.9U CN207178338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螺纹插装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9470.9U CN207178338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螺纹插装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8338U true CN207178338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3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09470.9U Active CN207178338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螺纹插装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833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3269A (zh) * 2018-08-24 2018-12-07 东莞海特帕沃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装阀
CN108953633A (zh) * 2018-09-27 2018-12-07 邵延荣 一种螺纹插装阀
CN109026872A (zh) * 2018-09-27 2018-12-18 邵延荣 一种插装阀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3269A (zh) * 2018-08-24 2018-12-07 东莞海特帕沃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装阀
CN108953633A (zh) * 2018-09-27 2018-12-07 邵延荣 一种螺纹插装阀
CN109026872A (zh) * 2018-09-27 2018-12-18 邵延荣 一种插装阀
CN108953633B (zh) * 2018-09-27 2019-08-23 上海江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纹插装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8338U (zh) 一种螺纹插装阀
CN101303033B (zh) 用于液压系统的操作控制油路中的充液卸荷阀
CN203272291U (zh) 工进快速卸荷回路
CN202176560U (zh) 液压系统及液压路障机
CN205918670U (zh) 打码油压机液压控制系统
CN217381075U (zh) 一种液压快换控制阀组
CN206754027U (zh) 一种差动油缸控制的插装式集成块
CN204253906U (zh) 一种新型液压阀
CN205349901U (zh) 一种背压阀
CN206220165U (zh) 一种车辆供水装置
CN205298775U (zh) 一种阀门启闭器
CN204704187U (zh) 过载卸荷阀
CN103603832A (zh) 一种液压子站油路系统
CN203835850U (zh) 一种液压铁水车升降平衡集成阀
CN204357815U (zh) 比例溢流阀
CN206988191U (zh) 一种液压调节阀
CN207297917U (zh) 一种可调节式液压阀结构
CN204458604U (zh) 一种夹持器控制阀组
CN205631334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真空箱给排水装置
CN208764398U (zh) 一种强化型双体液压阀
CN204878104U (zh) 起重机用液压集成阀块和起重机
CN218325544U (zh) 一种升降油缸控制阀组
CN203571178U (zh) 电磁阀
CN107575438B (zh) 一种两独立液压站的在线节能系统
CN204226304U (zh) 用于摊铺机伸缩熨平防反拱的液压控制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1835 Industrial Zone,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689 Jiefang Road,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35 Industrial Zone,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689 Jiefang Road,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2

Address after: 311800 Diankou Town Industrial Zone,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shang Zhid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35 Industrial Zone,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689 Jiefang Road,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