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77955U - 移动式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7955U
CN207177955U CN201720967778.9U CN201720967778U CN207177955U CN 207177955 U CN207177955 U CN 207177955U CN 201720967778 U CN201720967778 U CN 201720967778U CN 207177955 U CN207177955 U CN 207177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supply
appendix
supporting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77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世鸿
唐衡
杨钊
刘毅
陈培帅
贺祖浩
冯德定
孔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7209677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7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7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79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降尘装置,包括由四根支撑腿构成的支架,输水管和输气管,所述输水管沿支撑腿和横梁以及纵梁固定,在支撑腿上设置有一个开口端及三个封闭端,所述输气管仅设置在其中两条支撑腿及一根横梁上,在支撑腿上设置有一个开口端及一个封闭端,单独的输水管上连接有水雾喷嘴,并排设置的输水管和输气管连接气雾喷嘴,所述输水管的开口端和所述输气管的开口端分别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排水雾喷嘴形成水幕,除去爆破产生的大颗粒粉尘,通过气雾喷嘴形成水雾屏障,把细颗粒粉尘集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防止向隧道外部扩散,除尘效率高,气雾效果好。

Description

移动式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爆法隧道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地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峰期,钻爆法施工是岩石隧道广泛的施工方法。钻爆法隧道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爆破作用下,爆区除产生大量的气体外,还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分散度高,可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随风流迁移。
在隧道施工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中,粉尘危害是最大的,粉尘污染对隧道施工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有必要将类似粉尘防治这方面的隧道施工作业安全和劳动保护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隧道施工降尘方式主要用喷雾洒水降尘、通风除尘,通风除尘是以大风量稀释粉尘浓度,因此粉尘总量没有减少,只是分散到了其它空间,其能耗大,采用通风除尘送风管出口距掌子面60m左右,掌子面3~5m范围成为盲区,所以单靠通风来除尘是难以做到的。
降尘在爆破工序中,对抑尘和防止二次扩散有很好的作用。不同粒径的粉尘颗粒有不同的最佳水雾粒度,隧道内较大粉尘颗粒,需要较大粒径的水雾颗粒才能达到很好的降尘效果,颗粒细小的粉尘,则雾粒越多,水雾与粉尘相遇的概率越高,降尘效果越高。水幕把粉尘集中在有限的空间内,从而增大了水粒与粉尘的接触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降尘装置,主要通过将水雾喷嘴形成水雾粒径1mm以下的水幕和气雾喷嘴形成的粒径10~50um水雾屏障,两道防线结合起来,同时对爆破法隧道内的粉尘进行降尘、隔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其包括四根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端通过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和相互平行的两根纵梁连接形成矩形;输水管和输气管,所述输水管沿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的长度方向固定于其上表面,且所述输水管沿所述支撑腿向下延伸,形成四个延伸端,其中三个延伸端为封闭端,另一个延伸端为开口端,所述输水管相互贯通,所述输气管固定于其中一根横梁上且沿与其相邻的两根支撑腿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延伸端,其中一个延伸端为封闭端,另一个延伸端为开口端,所述输气管相互贯通且与所述输水管并排设置,所述输水管的开口端和所述输气管的开口端分别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小孔;水雾喷嘴和气雾喷嘴,所述水雾喷嘴连接未并排设置输气管的输水管上的小孔且与其上的小孔个数相同,所述气雾喷嘴具有两个连接口和一个喷嘴,其中一个连接口连接所述输气管上的小孔,另一个连接口连接与所述输气管并排设置的所述输水管上的小孔,且所述气雾喷嘴的个数与所述输气管上的小孔个数以及与所述输气管并排设置的所述输水管上的小孔个数均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在所述支撑腿的上端焊接,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在所述支撑腿的非上端用固定带与所述支撑腿及横梁、纵梁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沿所述支撑腿向下延伸的长度设置为所述支撑腿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优选的是,所述水雾喷嘴通过万向接头连接所述输水管上的小孔。
优选的是,还包括斜撑和固定梁,所述斜撑的一端连接横梁,另一端连接与所述横梁相邻的支撑腿,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纵梁相邻的两根支撑腿且与所述纵梁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腿下端分别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行走轮,所述两个行走轮的中间设置刹车垫片。
优选的是,所述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与所述支撑腿的上端通过工字钢焊接,所述固定梁的两端通过工字钢焊接于支撑腿上,所述斜撑的两端也通过工字钢焊接于横梁和支撑腿上。
优选的是,所述输水管和输气管分别通过橡胶软管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所述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分别为隧道内的高压水管和高压气管。
优选的是,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上的小孔均匀分布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输水管的开口端与所述输气管的开口端设置于同一根支撑腿上。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前排水雾喷嘴将水流分解为小于1mm以下形成水幕,除去爆破产生的大颗粒粉尘,通过气雾喷嘴气雾颗粒直径为10~50um形成水雾屏障,把细颗粒粉尘集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防止向隧道外部扩散。
2、本实用新型的降尘装置充分利用隧道施工用的高压水和高压风进行,前排水雾喷嘴连接高压水管,后排宜采用水气结合的气雾喷嘴,连接高压风管和高压水管,即利用气体介质与液体介质之间的相互挤压、加速或剪切作用,将液体气雾,喷雾效果好,除尘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的水雾喷嘴和气雾喷嘴通过阀门控制出水出气的大小来控制水气压力,从而根据需要调节气雾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喷雾面积大,四根支撑腿以及上表面的前排横梁、后排横梁、两边的纵梁上均设置喷嘴,可以沿隧道边缘进行喷雾除尘,降尘效率高。
5、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方便的随着掌子面不断跟进,能够对掌子面爆破产生的不同颗粒的粉尘进行分级捕获,水雾喷嘴捕获大颗粒粉尘,同时气雾喷雾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降尘空间,捕获细小颗粒的粉尘,一定程度上防止隧道内的粉尘进入到隧道外。
6、本实用新型的前排水雾喷嘴可以转动,从而达到对隧道前方的粉尘进行彻底的全面的降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尘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尘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尘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其包括四根支撑腿1,所述支撑腿1的上端通过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2和相互平行的两根纵梁3连接形成矩形;输水管4和输气管5,所述输水管4沿两根横梁2和两根纵梁3的长度方向固定于其上表面,且所述输水管4沿所述支撑腿1向下延伸,形成四个延伸端,其中三个延伸端为封闭端,另一个延伸端为开口端,所述输水管4相互贯通,所述输气管5固定于其中一根横梁2上且沿与其相邻的两根支撑腿1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延伸端,其中一个延伸端为封闭端,另一个延伸端为开口端,所述输气管5相互贯通且与所述输水管4并排设置,所述输水管4的开口端和所述输气管5的开口端分别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所述输水管4和所述输气管5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小孔;水雾喷嘴14和气雾喷嘴8,所述水雾喷嘴14连接未并排设置输气管5的输水管4上的小孔且与其上的小孔个数相同,所述气雾喷嘴8具有两个连接口和一个喷嘴,其中一个连接口连接所述输气管5上的小孔,另一个连接口连接与所述输气管5并排设置的所述输水管4上的小孔,且所述气雾喷嘴8的个数与所述输气管5上的小孔个数以及与所述输气管5并排设置的所述输水管4上的小孔个数均相同。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四根支撑腿1作为支撑,四根支撑腿1的上端固定有两根平行的横梁2和两根平行的纵梁3,在隧道爆破完成后,沿隧道爆破的前进方向,前排的横梁2以及左右两边的纵梁3,还有前排的两根支撑腿1上只固定有输水管4,输水管4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小孔的个数与水雾喷嘴14的个数相同,小孔上连接有水雾喷嘴14,高压水喷出后形成水幕,后排的横梁2以及后排的两根支撑腿1上并排设置有输水管4和输气管5,且在输水管4和输气管5上均设置有小孔且小孔个数相同,气雾喷嘴8的两个连接口,一个连接输水管4上的小孔,另一个连接输气管5上的小孔,高压水和高压气共同通过一个喷嘴喷出形成水雾,输水管4以及输气管5分别各自相互贯通,输水管4沿支撑腿1向下延伸有三个封闭端,还有一个开口端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输气管5沿支撑腿1向下延伸有一个封闭端,一个开口端连接外部的输气管路,水雾喷嘴14和气雾喷嘴8的喷出方向可根据实际施工进行设定,一般为了更好的除尘,上方的横梁2上的喷嘴可设置为向上向前倾斜45度角,纵梁3设置为向左右两边且向上倾斜一定角度,而支撑腿1上的喷嘴设置为向左右喷雾,从而实现对隧道内的粉尘全面降尘,同时形成屏障,防止隧道内的粉尘进入外面的空气中,另外,前排水雾喷嘴14连接高压水管,后排宜采用水气结合的气雾喷嘴8,连接高压风管和高压水管,即利用气体介质与液体介质之间的相互挤压、加速或剪切作用,将液体气雾,喷雾效果好,除尘效率高。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水管4和所述输气管5在所述支撑腿1的上端焊接,所述输水管4和所述输气管5在所述支撑腿1的非上端用固定带9与所述支撑腿1及横梁2、纵梁3连接。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对输水管4和输气管5的固定方式进行了限定,与支撑腿1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固定牢固,防止施工过程中管道脱离支撑物,同时与横梁2、纵梁3以及支撑腿1的其它部分通过固定带9进行固定即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后期拆卸维修也方便,能达到固定的效果即可。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水管4和所述输气管5沿所述支撑腿1向下延伸的长度设置为所述支撑腿1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在这个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管道在支撑腿1上的高度,此高度的设置经过实际施工过程中雾化除尘效果的验证得出,管道太短,隧道下方以及两边不能完成彻底除尘的目的,管道太长,造成浪费。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水雾喷嘴14通过万向接头13连接所述输水管4上的小孔。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只连接输水管4的水雾喷嘴14通过万向接头13设置为可转动的连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除尘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调节,从而达到对隧道前方的粉尘进行彻底的全面的降尘。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11和固定梁12,所述斜撑11的一端连接横梁2,另一端连接与所述横梁2相邻的支撑腿1,所述固定梁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纵梁3相邻的两根支撑腿1且与所述纵梁3平行。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前后排的横梁2以及支撑腿1上设置斜撑11加强支架的固定强度,同时在支撑腿1纵梁3的正下方也设置有固定梁12,也是起加强固定支架的作用。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腿1下端分别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行走轮10,所述两个行走轮10的中间设置刹车垫片。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支撑腿1下端安装有行走轮10,可以方便的随着掌子面不断跟进,能够对掌子面爆破产生的不同颗粒的粉尘进行分级捕获,水雾喷嘴14捕获大颗粒粉尘,同时气雾喷雾8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降尘空间,捕获细小颗粒的粉尘,一定程度上防止隧道内的粉尘进入到隧道外,每个支撑腿1下端设置两个行走轮10,在隧道不平整的地面上更方便的移动前进,同时行走轮10之间设置刹车垫片,水幕降尘工作期间可防止装置移动,增加安全性。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两根横梁2和两根纵梁3与所述支撑腿1的上端通过工字钢焊接,所述固定梁12的两端通过工字钢焊接于支撑腿1上,所述斜撑11的两端也通过工字钢焊接于横梁2和支撑腿1上。在这种技术方案中,焊接的部分均采用工字钢,更好的是采用22b工字钢,焊接更牢固,根据一般的隧道施工焊接方式来设定。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水管4和输气管5分别通过橡胶软管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所述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分别为隧道内的高压水管和高压气管。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输水管4和输气管5通过输水橡胶软管6和输气橡胶软管7分别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为了方便可连接隧道内的高压水管和高压气管,充分利用隧道施工用的高压水和高压风进行,提高效率。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水管4和所述输气管5上的小孔均匀分布且一一对应。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水管4的开口端与所述输气管5的开口端设置于同一根支撑腿1上。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开口端设置在同一根支撑腿1上,方便操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其包括四根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端通过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和相互平行的两根纵梁连接形成矩形;
输水管和输气管,所述输水管沿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的长度方向固定于其上表面,且所述输水管沿所述支撑腿向下延伸,形成四个延伸端,其中三个延伸端为封闭端,另一个延伸端为开口端,所述输水管相互贯通,所述输气管固定于其中一根横梁上且沿与其相邻的两根支撑腿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延伸端,其中一个延伸端为封闭端,另一个延伸端为开口端,所述输气管相互贯通且与所述输水管并排设置,所述输水管的开口端和所述输气管的开口端分别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小孔;
水雾喷嘴和气雾喷嘴,所述水雾喷嘴连接未并排设置输气管的输水管上的小孔且与其上的小孔个数相同,所述气雾喷嘴具有两个连接口和一个喷嘴,其中一个连接口连接所述输气管上的小孔,另一个连接口连接与所述输气管并排设置的所述输水管上的小孔,且所述气雾喷嘴的个数与所述输气管上的小孔个数以及与所述输气管并排设置的所述输水管上的小孔个数均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在所述支撑腿的上端焊接,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在所述支撑腿的非上端用固定带与所述支撑腿及横梁、纵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沿所述支撑腿向下延伸的长度设置为所述支撑腿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喷嘴通过万向接头连接所述输水管上的小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和固定梁,所述斜撑的一端连接横梁,另一端连接与所述横梁相邻的支撑腿,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纵梁相邻的两根支撑腿且与所述纵梁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下端分别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行走轮,所述两个行走轮的中间设置刹车垫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与所述支撑腿的上端通过工字钢焊接,所述固定梁的两端通过工字钢焊接于支撑腿上,所述斜撑的两端也通过工字钢焊接于横梁和支撑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和输气管分别通过橡胶软管连接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所述外部的输水管路和输气管路分别为隧道内的高压水管和高压气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输气管上的小孔均匀分布且一一对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的开口端与所述输气管的开口端设置于同一根支撑腿上。
CN201720967778.9U 2017-08-04 2017-08-04 移动式降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7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7778.9U CN207177955U (zh) 2017-08-04 2017-08-04 移动式降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7778.9U CN207177955U (zh) 2017-08-04 2017-08-04 移动式降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7955U true CN207177955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777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7955U (zh) 2017-08-04 2017-08-04 移动式降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795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4779A (zh) * 2018-11-18 2019-01-11 徐佳东 一种矿用触控自动洒水降尘装置
CN109469506A (zh) * 2018-12-27 2019-03-15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海拔长隧道施工除尘系统及方法
CN109751073A (zh) * 2019-02-03 2019-05-14 菏泽学院 矿井用门式循环除尘装置
CN110386484A (zh) * 2019-08-02 2019-10-29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喷射机料斗自动化防扬尘装置
CN110410136A (zh) * 2019-08-30 2019-11-05 贵州大学 一种隧道粉尘三区段多级喷雾降尘系统
CN110585833A (zh) * 2019-09-29 2019-12-20 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作业用空间降尘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4779A (zh) * 2018-11-18 2019-01-11 徐佳东 一种矿用触控自动洒水降尘装置
CN109184779B (zh) * 2018-11-18 2020-03-10 桐乡市倍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触控自动洒水降尘装置
CN109469506A (zh) * 2018-12-27 2019-03-15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海拔长隧道施工除尘系统及方法
CN109751073A (zh) * 2019-02-03 2019-05-14 菏泽学院 矿井用门式循环除尘装置
CN110386484A (zh) * 2019-08-02 2019-10-29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喷射机料斗自动化防扬尘装置
CN110386484B (zh) * 2019-08-02 2024-05-17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喷射机料斗自动化防扬尘装置
CN110410136A (zh) * 2019-08-30 2019-11-05 贵州大学 一种隧道粉尘三区段多级喷雾降尘系统
CN110585833A (zh) * 2019-09-29 2019-12-20 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作业用空间降尘装置
CN110585833B (zh) * 2019-09-29 2024-04-09 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作业用空间降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7955U (zh) 移动式降尘装置
Hu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esign of atomization device for coal dust suppression in underground roadways
CN102080565B (zh) 一种用于煤矿综放工作面的支架喷雾降尘装置
CN102434187A (zh) 一种用于矿山采掘的泡沫抑尘系统及泡沫抑尘方法
CN210460742U (zh) 一种隧道粉尘三区段多级喷雾降尘系统
CN205955768U (zh) 一种新型气水混合喷雾降尘装置
CN207197381U (zh) 一种用于防止隧道爆破飞石和冲击波破坏的防护装置
CN104989443A (zh) 用于隧道爆破时快速降尘的装置及方法
CN203829822U (zh) 一种多功能降尘机及其控制系统
CN202707127U (zh) 喷雾洒水车
CN207904847U (zh) 一种矿用洒水车前喷装置
CN205532688U (zh) 一种降低施工隧道洞口粉尘系统
CN211799668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扬尘抑制设备
CN207512680U (zh) 一种洒水车高效喷水装置
CN202645572U (zh) 一种带喷浆机械手和控除尘功能的扒渣机
CN104294786B (zh) 一种清洗扫路车
CN202031630U (zh) 黄金矿山喷雾降尘装置
CN107034830A (zh) 一种可便捷清洁道路交通指示牌的喷雾车
CN109338946A (zh) 一种有助于净化环境的道路护栏
CN206694061U (zh) 一种煤矿井下防尘装置
CN205925294U (zh) 一种用于生产硅烷偶联剂的废气吸收装置
CN201924956U (zh) 一种新型支架喷雾降尘装置
CN206681782U (zh) 爆破二次负压喷雾装置
CN107823986A (zh) 一种煤矿爆破用除尘装置
CN107087535A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的绿化带洒水车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