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75018U -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5018U
CN207175018U CN201721050062.9U CN201721050062U CN207175018U CN 207175018 U CN207175018 U CN 207175018U CN 201721050062 U CN201721050062 U CN 201721050062U CN 207175018 U CN207175018 U CN 207175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er belt
medium
spool
t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00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hua Computer Co Ltd
Shenzhen Yihua Tim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Yihua Financial Intellig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hua Computer Co Ltd
Shenzhen Yihua Tim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Yihua Financial Intellig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hua Computer Co Ltd, Shenzhen Yihua Tim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Yihua Financial Intellige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hua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00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5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50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介质吐纳装置。介质吐纳装置包括滚筒、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第一张紧导辊。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缠绕于滚筒,并可共同夹持介质,滚筒转动使两个传送带缠绕于滚筒并将薄片状介质收纳于滚筒的周侧。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并通过转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完成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在滚筒上的退绕,以将介质吐出。在第一卷轴和滚筒之间设置具有位移趋势的第一张紧导辊,可以使第一传送带保持绷紧,运行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薄片类介质的收纳方式有采用两个传送带对薄片介质进行夹持并连同介质一同缠绕至滚筒上,两个传送带从滚筒退绕即可对介质送出。传送带的一端缠绕在卷轴上,卷轴与滚筒之间的传送带需要张紧以稳定输送。但是传送带可能随着使用,长度上发生变化,导致传送带无法张紧。尤其是在两个传送带共同缠绕于滚筒时,其中一个传送带相对另一传送带在外侧,其所绕圆周更大,在传送带退绕时,容易造成外侧的传送带松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吐纳装置,其能够较好地对用于夹持介质的传送带进行张紧,以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用于收纳或送出薄片类介质,介质吐纳装置包括:
滚筒,滚筒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用于缠绕或释放介质;
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滚筒;
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滚筒,并能够与第一传送带在滚筒的径向上共同夹持介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在夹持介质时,第二传送带相对于所夹持的介质靠近滚筒径向上的内侧;
第一卷轴,第一卷轴与滚筒间隔设置,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卷轴;
第二卷轴,第二卷轴与滚筒间隔设置,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二卷轴;以及
第一张紧导辊,第一张紧导辊与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并具有相对滚筒位移的趋势,以绷紧第一传送带连接于滚筒和第一卷轴之间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介质吐纳装置还包括外壳,第一张紧导辊的两端通过弹性件与外壳相连,弹性件用于给第一张紧导辊提供位移趋势,以绷紧第一传送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介质吐纳装置的第一张紧导辊包括芯轴和套设于芯轴的转动本体,转动本体可相对于芯轴转动,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与外壳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介质吐纳装置的第一张紧导辊的两端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第一张紧导辊过盈配合,轴承的外圈通过弹性件与外壳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介质吐纳装置的弹性件为弹簧、橡胶绳或扭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介质吐纳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用于驱动滚筒转动的第二驱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介质吐纳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与滚筒间隔设置并用于将介质向滚筒所在方向送入或向远离滚筒的方向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介质吐纳装置的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输送辊,所述一对的两个输送辊用于夹持并输送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介质吐纳装置还包括收拢机构,收拢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与滚筒之间,收拢机构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辊和第二夹持辊,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从第一夹持辊和第二夹持辊之间穿过并收拢贴合。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其包括:
滚筒,滚筒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用于缠绕或释放介质;
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滚筒;
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滚筒,并能够与第一传送带在滚筒的径向上共同夹持介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在夹持介质时,第二传送带相对于所夹持的介质靠近滚筒径向上的内侧;
第一卷轴,第一卷轴与滚筒间隔设置,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卷轴;
第二卷轴,第二卷轴与滚筒间隔设置,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二卷轴;
第一张紧导辊,第一张紧导辊与第一传送带连接于滚筒和第一卷轴之间的部分传动连接,并具有相对滚筒位移的趋势,以绷紧第一传送带;以及
第二张紧导辊,第二张紧导辊与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并具有相对滚筒位移的趋势,以绷紧第二传送带连接于滚筒和第二卷轴之间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介质吐纳装置包括滚筒、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第一张紧导辊。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缠绕于滚筒,并可共同夹持介质,滚筒转动使两个传送带缠绕于滚筒并将薄片状介质收纳于滚筒的周侧。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并通过转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完成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在滚筒上的退绕,以将介质吐出。由于第一传送带在滚筒上相较于第二传送带,靠近径向上的外侧,或者因为使用过程造成传送带长度放生变化,因此在退绕时,可能容易造成第一传送带松弛,所以在第一卷轴和滚筒之间设置具有位移趋势的第一张紧导辊,可以使第一传送带保持绷紧,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的第一张紧导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的主要部件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在收纳介质时的示意图。
图标:100-介质吐纳装置;110-外壳;120-滚筒;130-第一卷轴;132- 第一传送带;134-第一张紧导辊;135-转动本体;136-芯轴;137-弹性件; 140-第二卷轴;142-第二传送带;144-第二张紧导辊;150-输送机构;152- 输送辊;160-收拢机构;162-第一夹持辊;164-第二夹持辊;170-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100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100的第一张紧导辊13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100的主要部件的轴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100在收纳介质170时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介质吐纳装置100,其包括外壳110,以及设置于外壳110内的滚筒120、第一传送带132、第二传送带142、第一卷轴130、第二卷轴140、第一张紧导辊134、第二张紧导辊144以及收拢机构160,介质吐纳装置100还包括输送机构150,输送机构150与收拢机构160间隔设置,用于将薄片介质170送入或送出介质吐纳装置100内。介质吐纳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图未示),以用于驱动第一卷轴130、第二卷轴140、滚筒120以及输送机构1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卷轴130与滚筒120间隔设置,并且轴线相互平行。第一传送带132的一端缠绕于滚筒120,第一传送带132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卷轴130,第一卷轴130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时可以将第一传送带132缠绕在第一卷轴130上,这样便可以使滚筒120上缠绕的第一传送带132退绕。
第二卷轴140与滚筒120间隔设置,并且轴线相互平行。第二传送带 142的一端缠绕于滚筒120,第二传送带142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二卷轴140。第二传送带142能够与第一传送带132在滚筒120的径向上共同夹持介质 170,第一传送带132与第二传送带142在夹持介质170时,第二传送带 142相对于所夹持的介质170靠近滚筒120径向上的内侧。第一传送带132 和第二传送带142共同夹持介质170后,可以在驱动装置驱动滚筒120朝 A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一同缠绕滚筒120,实现将介质170收纳于滚筒120 外周侧的目的,在收纳过程中,第一卷轴130和第二卷轴140也伴随转动,以将传送带送出。
为了使第一传送带132能够保持紧绷的状态,使得带传输更加稳定,在第一卷轴130和滚筒120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32经过处设置第一张紧导辊134。第一张紧导辊134的轴线与第一卷轴130和滚筒120平行,第一张紧导辊134与第一传送带132传动连接,并具有相对滚筒120向C方向位移的趋势,以绷紧第一传送带132连接于滚筒120和第一卷轴130之间的部分。
进一步地,第一张紧导辊134包括芯轴136和套设于芯轴136的转动本体135,转动本体135可相对于芯轴136转动,芯轴136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137与外壳110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7为弹簧。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张紧导辊134的结构不限于绕芯轴136转动的转动本体135,也可以是转动本体135的两端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转动本体135的两端过盈配合,轴承的外圈通过弹性件137与外壳110相连。还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137可以选为橡胶绳、扭簧等,只要能够提供给第一张紧导轨绷紧第一传送带132的运动趋势即可。
相对应的,为了保持第二传送带142的紧绷,第二传送带142在位于滚筒120和第二卷轴140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张紧导辊144。第二张紧导辊144的具有向D方向运动的趋势,以绷紧第二传送带142,保持传动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张紧导辊144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与第一张紧导辊134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张紧导辊144可以采用与第一张紧导辊134不同的张紧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吐纳装置100还包括输送机构150,输送机构150 与滚筒120间隔设置并用于将介质170向滚筒120所在方向送入或向远离滚筒120的方向送出。输送机构150包括两对输送辊152,每一对中的两个输送辊152利用各自的外周面共同夹持并输送介质170,两对输送辊152 在轴向上间隔设置。当需要将介质170收纳或送出介质吐纳装置100时,两对输送辊152夹持住介质170,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以一定的旋向转动,将介质170送入或送出介质吐纳装置100。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50可以仅包括一对输送辊152,也可以包括三对或三对以上的输送辊152。
在本实施例中,收拢机构160位于输送机构150与滚筒120之间,用于接收输送机构150传送而来的介质170,并将介质170夹在两个传送带之间;或者将介质170朝输送装置送出。收拢机构160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辊162和第二夹持辊164,第一夹持辊162、第二夹持辊164与滚筒120的轴线相平行。第一传送带132和第二传送带142从第一夹持辊162和第二夹持辊164之间穿过并收拢贴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辊162 绷紧第一张紧导辊134与滚筒120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32;第二夹持辊164 绷紧第二张紧导辊144与滚筒120之间的第二传送带142。第二夹持辊164 相对于第一夹持辊162更靠近输送机构150,第一传送带132和第二传送带 142在第一夹持辊162处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图未示)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第三驱动部。第一驱动部驱动用于驱动第一卷轴130和第二卷轴140转动,以带动滚筒120朝B方向转动,以实现两根传送带在滚筒120上退绕,此时介质170被送出。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滚筒120朝A方向转动以将两根传送带缠绕至滚筒120外周侧,此时介质170能够被收纳于滚筒120外周。第三驱动部用于驱动输送辊152转动以将介质170送至收拢机构160 或将介质170送出介质吐纳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三驱动装置选用步进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电机。
介质吐纳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将薄片介质170收纳入介质吐纳装置100时,将介质170喂入输送机构150的输送辊152的间隙中,输送辊152转动,将介质170送至收拢机构160(收拢机构160与输送机构 150之间的间隙小于介质170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介质170在收拢机构 160处被夹持于第一传送带132和第二传送带142之间,第二驱动部驱动滚筒120转动使两条传送带共同夹持介质170一同缠绕于滚筒120上。
当需要将薄片介质170从介质吐纳装置100中送出时,第一驱动部带动第一卷轴130、第二卷轴140转动,使两个传送带在滚筒120上退绕,介质170便经由收拢机构160向输送机构150传输。第三驱动部驱动输送辊 152,将介质170送出介质吐纳装置100。
在滚筒120退绕的过程中,第一张紧导辊134和第二张紧导辊144具有向C和D方向的运动趋势,以时刻绷紧第一传送带132和第二传送带142,是传动过程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介质吐纳装置包括滚筒、第一卷轴、第二卷轴、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第一张紧导辊。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缠绕于滚筒,并可共同夹持介质,滚筒转动使两个传送带缠绕于滚筒并将薄片状介质收纳于滚筒的周侧。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并通过转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完成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在滚筒上的退绕,以将介质吐出。由于第一传送带在滚筒上相较于第二传送带,靠近径向上的外侧,或者因为使用过程造成传送带长度放生变化,因此在退绕时,可能容易造成第一传送带松弛,所以在第一卷轴和滚筒之间设置具有位移趋势的第一张紧导辊,可以使第一传送带保持绷紧,运行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介质吐纳装置,用于收纳或送出薄片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吐纳装置包括:
滚筒,所述滚筒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用于缠绕或释放介质;
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滚筒;
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滚筒,并能够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在所述滚筒的径向上共同夹持介质,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在夹持所述介质时,所述第二传送带相对于所夹持的介质靠近所述滚筒径向上的内侧;
第一卷轴,所述第一卷轴与所述滚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卷轴;
第二卷轴,所述第二卷轴与所述滚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卷轴;以及
第一张紧导辊,所述第一张紧导辊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并具有相对所述滚筒位移的趋势,以绷紧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于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一卷轴之间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介质吐纳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张紧导辊的两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弹性件用于给所述第一张紧导辊提供位移趋势,以绷紧所述第一传送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导辊包括芯轴和套设于所述芯轴的转动本体,所述转动本体可相对于所述芯轴转动,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外壳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导辊的两端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张紧导辊过盈配合,所述轴承的外圈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外壳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橡胶绳或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吐纳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第二驱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吐纳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滚筒间隔设置并用于将所述介质向所述滚筒所在方向送入或向远离所述滚筒的方向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输送辊,所述一对的两个所述输送辊用于夹持并输送所述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吐纳装置还包括收拢机构,所述收拢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滚筒之间,所述收拢机构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辊和第二夹持辊,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从所述第一夹持辊和所述第二夹持辊之间穿过并收拢贴合。
10.一种介质吐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吐纳装置包括:
滚筒,所述滚筒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用于缠绕或释放介质;
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滚筒;
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滚筒,并能够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在所述滚筒的径向上共同夹持介质,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在夹持所述介质时,所述第二传送带相对于所夹持的介质靠近所述滚筒径向上的内侧;
第一卷轴,所述第一卷轴与所述滚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卷轴;
第二卷轴,所述第二卷轴与所述滚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卷轴;
第一张紧导辊,所述第一张紧导辊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于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一卷轴之间的部分传动连接,并具有相对所述滚筒位移的趋势,以绷紧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
第二张紧导辊,所述第二张紧导辊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并具有相对所述滚筒位移的趋势,以绷紧所述第二传送带连接于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二卷轴之间的部分。
CN201721050062.9U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0062.9U CN207175018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0062.9U CN207175018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5018U true CN207175018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0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006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5018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5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1154A (zh) * 2017-08-21 2017-11-24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1154A (zh) * 2017-08-21 2017-11-24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1154A (zh)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US9796128B2 (en) Filament winding device
US3917182A (en) Winding machine
CN207175018U (zh)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JP2009066883A (ja) フィラメントワインディング装置
CN110171154A (zh) 一种缠绕头装置及橡胶带缠绕装置
NO160703B (no) Pakning for oppspote for frams tilling av denne.
KR102007336B1 (ko) 웹 권취 장치
CN106353335A (zh) 一种用于包装膜的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07175017U (zh)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US4804152A (en) Web winding apparatus
JPS5997950A (ja) ウエブ接合装置
CN207275823U (zh)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CN207275821U (zh)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CN207175019U (zh)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CN105500686A (zh) 螺旋护套缠绕装置
CN107381155A (zh)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JP5854325B2 (ja) 2つの原反からウェブを同時給送可能なウェブ搬送装置
CN207175020U (zh) 一种介质吐纳装置
JPH07237827A (ja) 自動束ね線テープ巻き装置
CN210260630U (zh) 一种纱线放卷装置
CN210438123U (zh) 复卷机
CN211169287U (zh) 一种滚筒式线材卷绕机
US1381791A (en) Auxiliary yarn spooler or winder
CN211110104U (zh) 卷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