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0028U - 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0028U
CN207140028U CN201721148186.0U CN201721148186U CN207140028U CN 207140028 U CN207140028 U CN 207140028U CN 201721148186 U CN201721148186 U CN 201721148186U CN 207140028 U CN207140028 U CN 207140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namic model
template
drive device
portlet
inner form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81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飞
杨志成
刘工念
张金国
刘志怀
王立强
孙宝明
王双
何林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Dongfeng Shijing ra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ONGFENG SHIJING TEMPLA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ONGFENG SHIJING TEMPLA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ONGFENG SHIJING TEMPLA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81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0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0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0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属于工程施工领域。小端口箱梁内模包括端节模板、变节模板以及标准节模板,处于第三工作状态的端节模板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通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标准节模板和处于第六工作状态的变节模板均可穿过第一通道。箱梁生产装置包括箱梁外模和小端口箱梁内模,箱梁外模套设于小端口箱梁内模上,箱梁外模和小端口箱梁内模之间形成用于箱梁成型的成型空间。这种小端口箱梁内模,可以达到方便拆除,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作用。这种箱梁生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小端口箱梁内模可以方便拆卸,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高速铁路建设的梁型种类较多,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院也在不断的设计新的梁型及改进之前的梁型来满足实际高铁建设的各种要求,全自动液压收缩模板在全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用在大型箱梁模板。
现有铁路预制箱梁液压内模在中节超宽端口超小情况下未能实现全自动液压收缩,多数为人工拆除,液压做辅的方式。此种方式操作难度较大,为方便拆除,模板设计较轻,模板设计刚度满足不了混凝土侧压力,模板变形大,梁体尺寸得不到保证,同时费工时,人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端口箱梁内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小端口箱梁内模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箱梁生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箱梁生产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端口箱梁内模,包括端节模板、变节模板以及标准节模板,所述变节模板的一端用于和所述端节模板连接,所述变节模板的另一端用于和所述标准节模板连接;
所述标准节模板具有支起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端节模板具有支起的第三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四工作状态;
所述变节模板具有支起的第五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六工作状态;
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所述端节模板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通道;
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所述标准节模板和处于所述第六工作状态的所述变节模板均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标准节模板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顶模、第一动模、第二动模以及第三动模,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一顶模连接,所述第一顶模和所述第一动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模和所述第二动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模和所述第三动模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一顶模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一动模转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二动模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所述标准节模板的外表面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动模始终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
所述第二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动模始终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
所述第三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动模始终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顶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动模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动模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动模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动模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动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节模板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顶模、第四动模以及第五动模,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顶模连接,所述第二顶模和所述第四动模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动模和所述第五动模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以及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二顶模转动,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五动模相对于所述第四动模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四动模始终处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
所述第五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五动模始终处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顶模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动模连接;
所述第五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动模连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动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变节模板包括第三顶模和第六动模,所述第三顶模和所述第六动模之间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六驱动装置,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六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三顶模转动;
所述变节模板的一端用于和所述标准节模板抵接,且所述变节模板上用于和所述标准节模板抵接的一端和所述标准节模板形状吻合。
所述变节模板的另一端用于和所述端节模板抵接,且所述变节模板上用于和所述端节模板抵接的一端和所述端节模板形状吻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顶模连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动模连接。
一种箱梁生产装置,包括箱梁外模和上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所述箱梁外模套设于所述小端口箱梁内模上,所述箱梁外模和所述小端口箱梁内模之间形成用于箱梁成型的成型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使用的时候,由于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标准节模板和处于第六工作状态的变节模板均可穿过第一通道,从而可以实现在收模的时候,可以利用卷扬机等驱动装置将模板从箱梁的内部直接拉出,从而可以达到方便拆除,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箱梁生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小端口箱梁内模可以方便拆卸,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小端口箱梁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小端口箱梁内模中的标准节模板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小端口箱梁内模中的标准节模板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小端口箱梁内模中的端节模板的第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小端口箱梁内模中的端节模板在第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箱梁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小端口箱梁内模;110-端节模板;111-第二顶模;112-第四动模;113-第五动模;114-第二支撑件;115-第四驱动装置;116-第五驱动装置;120-变节模板;130-标准节模板;131-第一顶模;132-第一动模;133-第二动模;134-第三动模;135-第一支撑件;136-第一驱动装置;137-第二驱动装置;138-第三驱动装置;140-支撑装置;200-箱梁生产装置;210-箱梁外模;220-成型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端口箱梁内模100,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这种小端口箱梁内模100包括端节模板110、变节模板120以及标准节模板130,变节模板120的一端用于和端节模板110连接,变节模板120的另一端用于和标准节模板130连接;
标准节模板130具有支起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二工作状态;
端节模板110具有支起的第三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四工作状态;
变节模板120具有支起的第五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六工作状态;
处于第三工作状态的端节模板110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通道;
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标准节模板130和处于第六工作状态的变节模板120均可穿过第一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节模板130包括第一支撑件135、第一顶模131、第一动模132、第二动模133以及第三动模134,第一支撑件135和第一顶模131连接,第一顶模131和第一动模132转动连接,第一动模132和第二动模133转动连接,第二动模133和第三动模134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36、第二驱动装置137以及第三驱动装置138,第一驱动装置136用于驱动第一动模132相对于第一顶模131转动,第二驱动装置137用于驱动第二动模133相对于第一动模132转动,第三驱动装置138用于驱动第三动模134相对于第二动模133转动。
在支模的过程中,首先利用第一驱动装置136驱动第一动模132相对于第一顶模131转动,在第一动模132达到预设位置之后,然后利用第二驱动装置137驱动第二动模133相对于第一动模132转动,在第二动模133达到预设位置之后,然后利用第三驱动装置138驱动第三动模134相对于第二动模133转动,在第三动模134达到预定位置之后,支模过程即可结束。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装置140,支撑装置140设置为推杆,具体为液压推杆,支撑装置140的一端和第一动模132、第二动模133以及第三动模134连接,支撑装置140的另一端和第一支撑件135或第一顶模131连接。
支撑装置140用于支撑第一动模132、第二动模133以及第三动模134,在第一动模132、第二动模133以及第三动模134均达到预设位置之后,支撑装置140将第一动模132、第二动模133以及第三动模134的位置进行固定。
在收模的过程中,首先利用第三驱动装置138驱动第三动模134相对于第二动模133转动,在第三动模134达到预设的位置之后,利用第二驱动装置137驱动第二动模133相对于第一动模132转动,在第二动模133达到预设的位置之后,利用第一驱动装置136驱动第一动模132相对于第一顶模131转动,在第一动模132达到预设的位置之后,收模过程即可结束。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在收模的过程中,支撑装置140同步进行运动,从而保证收模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标准节模板130的外表面形成第二通道;
第一动模13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动模132始终位于第二通道的内部;
第二动模133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动模133始终位于第二通道的内部;
第三动模134转动的过程中,第三动模134始终位于第二通道的内部。
在第一动模132、第二动模133以及第三动模134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动模132、第二动模133以及第三动模134均始终位于第二通道的内部,从而可以保证标准节模板130在收模的过程中,不会和混凝土箱梁之间产生干涉,从而可以保证标准节模板130收模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36设置为伸缩件,第一驱动装置136的一端和第一顶模131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36的另一端和第一动模132连接;
第二驱动装置137设置为伸缩件,第二驱动装置137的一端和第一动模132连接,第二驱动装置137的另一端和第二动模133连接;
第三驱动装置138设置为伸缩件,第三驱动装置138的一端和第二动模133连接,第三驱动装置138的另一端和第三动模134连接。
在工作的时候,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36的伸缩,可以实现对第一动模132相对于第一顶模131的转动,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137的伸缩,可以实现对第二动模133相对于第一动模132的转动,通过控制第三驱动装置138的伸缩,可以实现对第三动模134相对于第二动模133的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标准节模板130的支起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二工作状态进行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36、第二驱动装置137以及第三驱动装置138均为液压推杆,对液压推杆的控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端节模板110包括第二支撑件114、第二顶模111、第四动模112以及第五动模113,第二支撑件114和第二顶模111连接,第二顶模111和第四动模112转动连接,第四动模112和第五动模113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115以及第五驱动装置116,第四驱动装置115用于驱动第四动模112相对于第二顶模111转动,第五驱动装置116用于驱动第五动模113相对于第四动模112转动。
在支模的过程中,首先利用第四驱动装置115驱动第四动模112相对于第二顶模111转动,在第四动模112达到预设位置之后,然后利用第五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五动模113相对于第四动模112转动,在第五动模113达到预设位置之后,支模过程即可结束。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装置140,支撑装置140设置为推杆,具体为液压推杆,支撑装置140的一端和第四动模112以及第五动模113连接,支撑装置140的另一端和第一支撑件135或第二顶模111连接。
支撑装置140用于支撑第四动模112以及第五动模113,在第四动模112以及第五动模113均达到预设位置之后,支撑装置140将第四动模112以及第五动模113的位置进行固定。
在收模的过程中,首先利用第五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五动模113相对于第四动模112转动,在第五动模113达到预设的位置之后,利用第四驱动装置115驱动第四动模112相对于第二顶模111转动,在第四动模112达到预设的位置之后,收模过程即可结束。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在收模的过程中,支撑装置140同步进行运动,从而保证收模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动模112转动的过程中,第四动模112始终处于第一通道的内部;
第五动模113转动的过程中,第五动模113始终处于第一通道的内部。
在第四动模112以及第五动模113转动的过程中,第四动模112以及第五动模113均始终位于第二通道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端节模板110在收模的过程中,不会和混凝土箱梁之间产生干涉,从而可以保证端节模板110收模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装置115设置为伸缩件,第四驱动装置115的一端和第二顶模111连接,第四驱动装置115的另一端和第四动模112连接;
第五驱动装置116设置为伸缩件,第五驱动装置116的一端和第四动模112连接,第五驱动装置116的另一端和第五动模113连接。
在工作的时候,通过控制第四驱动装置115的伸缩,可以实现对第四动模112相对于第二顶模111的转动,通过控制第五驱动装置116的伸缩,可以实现对第五动模113相对于第四动模112的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端节模板110的支起的第三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四工作状态进行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装置115以及第五驱动装置116均为液压推杆,对液压推杆的控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变节模板120包括第三顶模和第六动模,第三顶模和第六动模之间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六驱动装置,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六动模相对于第三顶模转动;
变节模板120的一端用于和标准节模板130抵接,且变节模板120上用于和标准节模板130抵接的一端和标准节模板130形状吻合。
变节模板120的另一端用于和端节模板110抵接,且变节模板120上用于和端节模板110抵接的一端和端节模板110形状吻合。
变节模板120的一端和标准节模板130的形状吻合,另一端和端节模板110的形状吻合,从而可以实现从端节到标准节的平缓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第六驱动装置的一端和第三顶模连接,第六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第六动模连接。
从而可以利用第六驱动装置控制第六动模相对于第三顶模的转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装置为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控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小端口箱梁内模100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标准节模板130和处于第六工作状态的变节模板120均可穿过第一通道,从而可以实现在收模的时候,可以利用卷扬机等驱动装置将模板从箱梁的内部直接拉出,从而可以达到方便拆除,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梁生产装置200,请参阅图6,这种箱梁生产装置200包括箱梁外模210和小端口箱梁内模100,箱梁外模210套设于小端口箱梁内模100上,箱梁外模210和小端口箱梁内模100之间形成用于箱梁成型的成型空间220。
本实施例提供的箱梁生产装置200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小端口箱梁内模100可以方便拆卸,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端节模板、变节模板以及标准节模板,所述变节模板的一端用于和所述端节模板连接,所述变节模板的另一端用于和所述标准节模板连接;
所述标准节模板具有支起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端节模板具有支起的第三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四工作状态;
所述变节模板具有支起的第五工作状态和收缩的第六工作状态;
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的所述端节模板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通道;
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所述标准节模板和处于所述第六工作状态的所述变节模板均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模板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顶模、第一动模、第二动模以及第三动模,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一顶模连接,所述第一顶模和所述第一动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模和所述第二动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模和所述第三动模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一顶模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一动模转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二动模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所述标准节模板的外表面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动模始终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
所述第二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动模始终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
所述第三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动模始终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顶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动模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动模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动模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动模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动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节模板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顶模、第四动模以及第五动模,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顶模连接,所述第二顶模和所述第四动模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动模和所述第五动模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以及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二顶模转动,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五动模相对于所述第四动模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四动模始终处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
所述第五动模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五动模始终处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顶模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动模连接;
所述第五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动模连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动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节模板包括第三顶模和第六动模,所述第三顶模和所述第六动模之间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六驱动装置,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六动模相对于所述第三顶模转动;
所述变节模板的一端用于和所述标准节模板抵接,且所述变节模板上用于和所述标准节模板抵接的一端和所述标准节模板形状吻合;
所述变节模板的另一端用于和所述端节模板抵接,且所述变节模板上用于和所述端节模板抵接的一端和所述端节模板形状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件,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顶模连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动模连接。
10.一种箱梁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梁外模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小端口箱梁内模,所述箱梁外模套设于所述小端口箱梁内模上,所述箱梁外模和所述小端口箱梁内模之间形成用于箱梁成型的成型空间。
CN201721148186.0U 2017-09-07 2017-09-07 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Active CN207140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8186.0U CN207140028U (zh) 2017-09-07 2017-09-07 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8186.0U CN207140028U (zh) 2017-09-07 2017-09-07 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0028U true CN207140028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7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8186.0U Active CN207140028U (zh) 2017-09-07 2017-09-07 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0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83349U (zh) 新型齿轮加工打磨装置
CN103171036B (zh) 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模具
CN106182353A (zh) 自动脱模及合模装置
CN112092147A (zh) 一种避免卡模的环保砖生产用压砖装置
CN201730325U (zh) 一种混凝土柱用模壳
CN207140028U (zh) 小端口箱梁内模及箱梁生产装置
CN108501176A (zh) 立体式混凝土预制板制作装置
CN203189035U (zh) 一种混凝土喷射机臂架
CN103089739B (zh) 一种应用于钢筋成型机折弯机构的联动伸缩阀
CN110094053A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施工木模板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CN207224204U (zh) 一种多孔页岩砖成型装置
CN202144746U (zh) 混凝土湿喷机臂架
CN201133078Y (zh) 电动提升的筒式模板
CN207377574U (zh) 一种移动栈桥仰拱模板
CN205329694U (zh) 一种地基处理用注浆成套装置
CN21097634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套筒
CN207669495U (zh) 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
CN206465236U (zh) 一种内模开合锁紧装置
CN207189932U (zh) 一种墙板生产模具和墙板生产装置
CN111946364A (zh) 一种带有喷射单元的凿毛装置
CN206266118U (zh) 一种建筑塔吊
CN207449165U (zh) 一种三轴式机头及自动挂丝机
CN206599387U (zh) 一种车载建筑吊车
CN206204797U (zh) 一种公路桥梁混凝土用钢模板
CN212359794U (zh) 一种带有喷射单元的凿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2

Address after: 054600 West Side of Maosheng Road, Guangzo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Dongfeng Shi Jing templa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0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BA Xiang Dongfengcun two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ongfeng Shijing Templat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54000 west side of Maoshe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zong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Dongfeng Shijing rail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4600 west side of Maoshe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zong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Dongfeng Shijing Templat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