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0548U -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0548U
CN207130548U CN201720895696.8U CN201720895696U CN207130548U CN 207130548 U CN207130548 U CN 207130548U CN 201720895696 U CN201720895696 U CN 201720895696U CN 207130548 U CN207130548 U CN 207130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outside
standard
track
slee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956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春民
姜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Province Highway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TIANXIA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TIANXIA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TIANXIA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956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0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0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0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包括多段可拆卸拼接的标准轨道、以及一段可拆卸拼接在标准轨道前端的伸缩轨道,每段标准轨道都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标准钢轨、以及多块第一枕木;伸缩轨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外侧钢轨、两根平行于外侧钢轨的内侧钢轨、多块第二枕木、以及两道平行于外侧钢轨的第一滑槽,两根内侧钢轨分别安装在两道第一滑槽中、并可沿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使得内侧钢轨可从外侧钢轨的前端向前伸出或向后缩进,进而使得伸缩轨道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增加或缩小,将其应用到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中后,实现安装多节待安装管节后才拆装一次轨道,使得管廊的安装更加方便、高效率、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背景技术
在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中,有一种工艺是在管廊垫层上铺设钢轨,使用电动平车来驳运待安装的管节(即管廊节段)至指定安装位置,将待安装的管节从电动平车上卸下后、与已安装的管节进行拼装。管廊垫层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为了不破坏垫层,钢轨需要通过枕木放在垫层上;电动平车沿钢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将电动平车上的被运输管节运至指定安装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轨道必须铺设到管廊安装位置;而管廊是每一节每一节从前往后排序安装,因此每安装一节管节,轨道对应的要减短一段,否则管节无法放到垫层上。
目前,较为常规的方法是:如图1至图3所示,将轨道制成多段短轨道单元100,多段短轨道单元100通过夹板200连接起来,每一段短轨道单元100的长度B与每一节管节长度接近;之后,每安装一节管节,每拆卸一段短轨道单元100;即:电动平车500将一节被运输管节300(即为待安装管节)运至指定安装位置后,将被运输管节300从电动平车500上卸下,电动平车500开走,将距已安装管节400最近的一段待拆除短轨道单元600从管廊垫层700上拆除,如此往复,直至完成预制拼装管廊的安装。另外,为保证每一节管节的顺利安装,距已安装管节400最近的一段短轨道单元100与已安装管节400之间具有安装预留空间,该段安装预留空间的长度为C,故该段短轨道单元100远离已安装管节400的一端与已安装管节400之间的间距A=B+C。由于安装预留空间的存在,因此,每拆除一段待拆除短轨道单元600时,留下的轨道远离已安装管节400的一端至已安装管节400的距离A必然大于一节管节长度。从这一个条件上看,每拆除一节短轨道单元100,留下的轨道端头至已安装好的管节距离就会长出一点,短轨道单元100拆得越多,上述A值也就越大,从而导致运过来的管节的位置满足不了安装的需要,最终导致无法实现安装。另外,此种工艺中,将管节从电动平车上卸下时,只是先电动平车上升起,电动平车离开后原地下落到垫层上再进行对接安装,但先要拆除管节下面一段短轨道单元,故被拆的短轨道单元都是在待安装管节的下部,故轨道拆除作业危险系数高,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可以让轨道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便于预制管节的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包括多段可拆卸拼接的标准轨道、以及一段可拆卸拼接在标准轨道前端的伸缩轨道,每段标准轨道都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标准钢轨、以及多块沿标准钢轨延伸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枕木,所述标准钢轨固定安装在第一枕木上;所述伸缩轨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外侧钢轨、两根平行于外侧钢轨且位于两根外侧钢轨之间的内侧钢轨、多块沿外侧钢轨延伸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枕木、多块沿内侧钢轨延伸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三枕木、平行于外侧钢轨且设在第二枕木上的第一滑槽、以及平行于内侧钢轨且设在第三枕木上的第二滑槽,所述外侧钢轨与标准钢轨对齐设置,外侧钢轨固定安装在第二枕木上,两根内侧钢轨分别安装在两道第一滑槽中、并可沿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外侧钢轨滑动,所述内侧钢轨安装在第三枕木上,所述第三枕木可沿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内侧钢轨滑动、且第三枕木位于外侧钢轨的前侧。
优选地,所述标准钢轨的轨面高度、外侧钢轨的轨面高度和内侧钢轨的轨面高度三者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轨道还都包括位于内侧钢轨内外两侧的第一压板,每块第一压板都具有固定于第二枕木的连接部、位于内侧钢轨底部上方侧的压接部、以及形成在连接部和压接部之间且面向内侧钢轨的凹槽,所述内侧钢轨底部的内外两端位于凹槽中,位于内侧钢轨内外两侧的两块第一压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滑槽。
优选地,相邻两段标准轨道的拼接处、以及标准轨道与伸缩轨道的拼接处都设有两块夹板,两块夹板分别位于标准钢轨的内外两侧,相邻两段标准轨道的标准钢轨与两块夹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标准轨道的标准钢轨、伸缩轨道的外侧钢轨、以及两块夹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轨道的伸缩量与每段标准轨道的长度L1相等。
优选地,每段标准轨道的长度L1为6m,所述伸缩轨道的长度L2为7~13m。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轨道还都包括位于内侧钢轨内外两侧的第二压板,每块第二压板都具有固定于第三枕木的连接部、位于内侧钢轨底部上方侧的压接部、以及形成在连接部和压接部之间且面向内侧钢轨的凹槽,所述内侧钢轨底部的内外两端位于凹槽中,位于内侧钢轨内外两侧的两块第二压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滑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伸缩轨道中的内侧钢轨可沿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故内侧钢轨可从外侧钢轨的前端向前伸出或向后缩进,进而使得伸缩轨道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增加或缩小,将其应用到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中后,当每安装完一节待安装管节后,不需要将伸缩轨道或标准轨道拆除,只需使内侧钢轨从外侧钢轨的前端向后缩进、缩短伸缩轨道的长度即可,只有在伸缩轨道的长度缩短至最小时才拆除最前端的一段标准轨道,从而实现安装多节待安装管节后才拆装一次轨道,从而使得管廊的安装更加方便、高效率、安全;另外,伸缩轨道每次伸缩的长度是无级的,故伸缩轨道的延伸位置可以十分准确,或者说,可以十分准确地控制伸缩轨道的前端距已安装管节之间的间距,进而满足每节待安装管节的安装要求,大大提高每节待安装管节的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动平车和轨道运输管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将管廊从电动平车上卸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圈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中运输平车与伸缩轨道的关系图,该图为侧视图。
图7为图6的B圈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中使用运输平车和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运输待安装管节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的伸缩变化过程图。
图10为本申请中内侧钢轨与第三枕木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C圈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标准轨道
11 标准钢轨
12 第一枕木
2 伸缩轨道
21 外侧钢轨
22 内侧钢轨
23 第二枕木
24 第一滑槽
25 第一压板
251 连接部
252 压接部
253 凹槽
26 连接件
27 第三枕木
28 第二滑槽
29 第二压板
3 夹板
4 运输平车
41 承载平台
42 外侧车轮
43 内侧车轮
5 待安装管节
6 已安装管节
7 待拆除标准轨道
8 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便于描述,以下实施例中,将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并且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接近管廊安装位置的一端为前端、远离管廊安装位置的一端为后端。
如图4至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包括多段可拆卸拼接的标准轨道1、以及一段可拆卸拼接在最前一段标准轨道1前端的伸缩轨道2,每段标准轨道1的结构相同,每段标准轨道1都包括两根左右并排且平行设置的标准钢轨11、以及多块沿标准钢轨11延伸方向前后并排设置的第一枕木12,两根标准钢轨11都固定安装在第一枕木12上。所述伸缩轨道2包括两根左右并排且平行设置的外侧钢轨21、两根平行于外侧钢轨21且位于两根外侧钢轨21之间的内侧钢轨22、多块沿外侧钢轨21延伸方向前后并排设置的第二枕木23、多块沿内侧钢轨22延伸方向前后并排设置的第三枕木27、两道平行于外侧钢轨21且设在第二枕木23上的第一滑槽24、以及两道平行于内侧钢轨22且设在第三枕木27上的第二滑槽28,并且,两道第一滑槽24位于两根外侧钢轨21之间,所述外侧钢轨21的后端与标准钢轨11的前端前后对齐设置,两根外侧钢轨21都固定安装在第二枕木23上,两根内侧钢轨22分别安装在两道第一滑槽24中、并可沿第一滑槽24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外侧钢轨21前后滑动,故内侧钢轨22位于外侧钢轨21的内侧;内侧钢轨22安装在第三枕木27上,第三枕木27可沿第二滑槽28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内侧钢轨22前后滑动,且第三枕木27都位于外侧钢轨21的前侧。当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用于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时,所述第一枕木12、第二枕木23和第三枕木27都用于铺设在管廊安装现场的垫层8上,以分别支撑标准钢轨11、外侧钢轨21和内侧钢轨2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如图8所示,将一节待安装管节5放置在运输平车4上,运输平车4沿如上所述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的延伸方向向前移动,直至运输平车4将待安装管节5运输至管廊安装位置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中,所述伸缩轨道2位于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的最前端,故伸缩轨道2近邻于管廊安装位置;初始状态下,伸缩轨道2中的内侧钢轨22从外侧钢轨21的前端向前伸出、且内侧钢轨22处于伸出长度为最长的状态,也即为伸缩轨道2长度L2为最大的状态;所述第一枕木12、第二枕木23和第三枕木27都铺设在管廊安装现场的垫层8上,相邻两根第三枕木27之间的间距最大,与伸缩轨道2可拆卸拼接的一段标准轨道1构成待拆除标准轨道7,故待拆除标准轨道7也即为多段标准轨道1中最前端的一段标准轨道1。
步骤B、如图9所示,将待安装管节5从运输平车4上卸下并安装,形成已安装管节6。
步骤C、如图9所示,运输平车4向后移动、返回,同时内侧钢轨22从外侧钢轨21的前端向后缩进一段距离,使伸缩轨道2的长度L2减短,减短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意确定,一般而言,伸缩轨道2的长度L2每一次的减短量为待安装管节5的长度和安装预留空间的长度之和。随着内侧钢轨22的向后缩进,第三枕木27也会相对于内侧钢轨22前后滑动,使相邻两根第三枕木27之间的间距变小。在安装多节待安装管节5、使伸缩轨道2中内侧钢轨22多次向后缩进后,当伸缩轨道2的长度L2减短至其最小长度时,则解除待拆除标准轨道7与标准轨道1、以及待拆除标准轨道7与伸缩轨道2的拼接,将待拆除标准轨道7从垫层8上拆除,再将伸缩轨道2拼接在余下的标准轨道1的前端,并将内侧钢轨22从外侧钢轨21的前端向前拉出,使内侧钢轨22处于伸出长度为最长的状态,最终使内侧钢轨22的前端近邻于已安装管节6、且内侧钢轨22的前端与已安装管节6之间的间距为安装预留空间的长度。随着内侧钢轨22的向前伸出,第三枕木27也会相对于内侧钢轨22前后滑动,使相邻两根第三枕木27之间的间距变大。
步骤D、重复步骤A-C,直至完成所有管节的安装。
因此,本申请涉及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和使用该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的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中,伸缩轨道2中的内侧钢轨22可沿第一滑槽24的延伸方向前后滑动,故内侧钢轨22可从外侧钢轨21的前端向前伸出或向后缩进,进而使得伸缩轨道2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增加或缩小,将其应用到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中后,当每安装完一节待安装管节5后,不需要将伸缩轨道2或标准轨道1从垫层8上拆除,只需使内侧钢轨22从外侧钢轨21的前端向后缩进、缩短伸缩轨道2的长度即可,只有在伸缩轨道2的长度缩短至最小时才拆除多段标准轨道1中最前端的一段标准轨道1,从而实现安装多节待安装管节5后才拆装一次轨道,从而使得管廊的安装更加方便、高效率、安全。另外,伸缩轨道2每次伸缩的长度是无级的,故伸缩轨道2的延伸位置可以十分准确,或者说,可以十分准确地控制伸缩轨道2的前端距已安装管节6之间的间距,也即控制安装预留空间的长度,进而满足每节待安装管节5的安装要求,大大提高每节待安装管节5的安装精度。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枕木12、第二枕木23和第三枕木27的高度相同,所述标准钢轨11的轨面高度、外侧钢轨21的轨面高度和内侧钢轨22的轨面高度三者相同,故内侧钢轨22向前滑出外侧钢轨21后,也能保持轨面高度不变。所述运输平车4为电动平车,且运输平车4包括用于承载待安装管节5的承载平台41和多组车轮,每组车轮都包括两个安装在承载平台41下端的外侧车轮42、以及两个安装在承载平台41下端且位于两个外侧车轮42之间的内侧车轮43,两个内侧车轮43之间的中心距N1与两根内侧钢轨22之间的轨距M1相等,两个外侧车轮42之间的中心距N2与两根外侧钢轨21之间的轨距M2、以及两根标准钢轨11之间的轨距P相等。当运输平车4在标准轨道1上移动时,所述外侧车轮42与标准钢轨11相配合;当运输平车4刚进入伸缩轨道2上仅由外侧钢轨21承载时,则仅由外侧车轮42与外侧钢轨21相配合;当运输平车4由外侧钢轨21和内侧钢轨22同时承载时,则外侧车轮42与外侧钢轨21相配合、且内侧车轮43与内侧钢轨22相配合;当运输平车4刚进入伸缩轨道2末段区段仅由内侧钢轨22承载时,则仅由内侧车轮43与内侧钢轨22相配合,故运输平车4的承载由双轨过渡到四轨,再由四轨过渡到双轨。由于运输平车4上车轮的中心距与标准轨道1的轨距、伸缩轨道2的轨距都适配,且标准轨道1与伸缩轨道2的轨面高度都相同,故运输平车4在标准轨道1与伸缩轨道2之间的过度过程非常平稳,运输平车4在伸缩轨道2上的运行与在标准轨道1上的运行几乎没有变化,进而提高作业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轨道2中,两根内侧钢轨22的前端处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6;所述运输平车4上安装有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一卷扬机具有吊钩;所述步骤C中,当需要将内侧钢轨22向后缩进时,则将第一卷扬机的吊钩挂在连接件26上,通过运输平车4的向后移动拉动内侧钢轨22向后缩进,当内侧钢轨22向后缩进预设的距离后,解除第一卷扬机的吊钩与连接件26的连接,运输平车4再向后移动返回至初始位置。所述已安装管节6上安装有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具有吊钩;所述步骤C中,当需要将内侧钢轨22向前伸出时,则将第二卷扬机的吊钩挂在连接件26上,通过第二卷扬机拉动内侧钢轨22向前伸出,当内侧钢轨22的前端与已安装管节6之间的间距为安装预留空间的长度时,解除第二卷扬机的吊钩与连接件26的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伸缩轨道2还都包括位于内侧钢轨22内外两侧的第一压板25,每块第一压板25都具有固定于第二枕木23的连接部251、位于内侧钢轨22底部上方侧的压接部252、以及形成在连接部251和压接部252之间且面向内侧钢轨22的凹槽253,所述内侧钢轨22底部的内外两端位于凹槽253中,位于一根内侧钢轨22内外两侧的两块第一压板25之间的空间形成一道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三枕木27与内侧钢轨22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伸缩轨道还都包括位于内侧钢轨22内外两侧的第二压板29,每块第二压板29都具有固定于第三枕木27的连接部251、位于内侧钢轨22底部上方侧的压接部252、以及形成在连接部251和压接部252之间且面向内侧钢轨22的凹槽253,所述内侧钢轨22底部的内外两端位于凹槽253中,位于内侧钢轨22内外两侧的两块第二压板29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滑槽28。
相邻两段标准轨道1、以及标准轨道1与伸缩轨道2的拼接结构为:如图5所示,相邻两段标准轨道1的拼接处、以及标准轨道1与伸缩轨道2的拼接处都设有两块左右相对设置的夹板3,两块夹板3分别位于标准钢轨11的内外两侧;在相邻两段标准轨道1的拼接处,相邻两段标准轨道1的标准钢轨11与两块夹板3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可拆卸连接,进而将相邻两段标准轨道1可拆卸地拼接;在标准轨道1与伸缩轨道2的拼接处,标准轨道1的标准钢轨11、伸缩轨道2的外侧钢轨21、以及两块夹板3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可拆卸连接,进而将标准轨道1与伸缩轨道2可拆卸地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轨道2的伸缩量与每段标准轨道1的长度L1相等,伸缩轨道2的伸缩量也极为伸缩轨道2的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的差值。本实施例中,每段标准轨道1的长度L1为6m,所述伸缩轨道2的长度L2为7~13m,并且,伸缩轨道2中外侧钢轨21的长度与每段标准轨道1的长度L1相等、也为6m。
综上所述,本申请将一定长度的轨道制成可伸缩结构的伸缩轨道2,利用伸缩轨道2实现在每安装一节管节时轨道长度可以减短,满足下节管节的安装需求,而不是每安装一节管节通过拆除轨道的方式实现轨道长度的减短,最终使得管廊的安装更加方便、高效率、安全。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可拆卸拼接的标准轨道(1)、以及一段可拆卸拼接在标准轨道(1)前端的伸缩轨道(2),每段标准轨道(1)都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标准钢轨(11)、以及多块沿标准钢轨(11)延伸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枕木(12),所述标准钢轨(11)固定安装在第一枕木(12)上;所述伸缩轨道(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外侧钢轨(21)、两根平行于外侧钢轨(21)且位于两根外侧钢轨(21)之间的内侧钢轨(22)、多块沿外侧钢轨(21)延伸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枕木(23)、多块沿内侧钢轨(22)延伸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三枕木(27)、平行于外侧钢轨(21)且设在第二枕木(23)上的第一滑槽(24)、以及平行于内侧钢轨(22)且设在第三枕木(27)上的第二滑槽(28),所述外侧钢轨(21)与标准钢轨(11)对齐设置,外侧钢轨(21)固定安装在第二枕木(23)上,两根内侧钢轨(22)分别安装在两道第一滑槽(24)中、并可沿第一滑槽(24)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外侧钢轨(21)滑动,所述内侧钢轨(22)安装在第三枕木(27)上,所述第三枕木(27)可沿第二滑槽(28)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内侧钢轨(22)滑动、且第三枕木(27)位于外侧钢轨(21)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钢轨(11)的轨面高度、外侧钢轨(21)的轨面高度和内侧钢轨(22)的轨面高度三者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轨道(2)还都包括位于内侧钢轨(22)内外两侧的第一压板(25),每块第一压板(25)都具有固定于第二枕木(23)的连接部(251)、位于内侧钢轨(22)底部上方侧的压接部(252)、以及形成在连接部(251)和压接部(252)之间且面向内侧钢轨(22)的凹槽(253),所述内侧钢轨(22)底部的内外两端位于凹槽(253)中,位于内侧钢轨(22)内外两侧的两块第一压板(25)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滑槽(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标准轨道(1)的拼接处、以及标准轨道(1)与伸缩轨道(2)的拼接处都设有两块夹板(3),两块夹板(3)分别位于标准钢轨(11)的内外两侧,相邻两段标准轨道(1)的标准钢轨(11)与两块夹板(3)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标准轨道(1)的标准钢轨(11)、伸缩轨道(2)的外侧钢轨(21)、以及两块夹板(3)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轨道(2)的伸缩量与每段标准轨道(1)的长度L1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其特征在于:每段标准轨道(1)的长度L1为6m,所述伸缩轨道(2)的长度L2为7~13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轨道(2)还都包括位于内侧钢轨(22)内外两侧的第二压板(29),每块第二压板(29)都具有固定于第三枕木(27)的连接部(251)、位于内侧钢轨(22)底部上方侧的压接部(252)、以及形成在连接部(251)和压接部(252)之间且面向内侧钢轨(22)的凹槽(253),所述内侧钢轨(22)底部的内外两端位于凹槽(253)中,位于内侧钢轨(22)内外两侧的两块第二压板(29)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滑槽(28)。
CN201720895696.8U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Active CN207130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5696.8U CN207130548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5696.8U CN207130548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0548U true CN207130548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95696.8U Active CN207130548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05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1236A (zh) * 2017-07-21 2019-01-29 吉林省天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及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1236A (zh) * 2017-07-21 2019-01-29 吉林省天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及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
CN109281236B (zh) * 2017-07-21 2024-04-19 吉林省天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及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8430B (zh) 大跨度不等高支座钢桁架结构吊装滑移施工工法
CN206267152U (zh) 预制综合管廊安装定位系统
CN104989114B (zh) 大跨度圆弧形屋盖滑移施工装置及工法
CN102140779B (zh) 一种移动式现浇支架及箱梁现浇支架移动施工方法
CN101736703B (zh) 120米跨度双层四线公铁两用钢桁桥整孔架设之3000吨级特种架桥机
CN104594918A (zh) 分体整合式地下通道钢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61582A (zh) 受限空间安装钢箱梁的滑移吊装方法及滑移辅助吊装装置
CN109914266A (zh) 一种大型钢管拱纵移及提升安装施工方法
CN207130548U (zh)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
CN206267541U (zh) 一种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
CN203393639U (zh) 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
CN102134832B (zh) 活动支架辅助不变幅架梁吊机架设钢箱梁方法及活动支架
CN107725066B (zh) 一种预制箱涵及其布设方法
CN109281236A (zh) 一种运输平车用双重可伸缩轨道及预制拼装管廊安装工艺
CN109629449B (zh) 一种钢箱拱桥拱脚钢混结合段安装定位支架及对位方法
CN205188840U (zh) 一种桥梁横向顶推纠偏装置
CN109680614A (zh) 装配式钢混组合桥梁超大型架桥机快速转移方法及设备
CN104863374A (zh) 大跨度钢结构滑移机构及其滑移方法
CN104180658A (zh) 一种烧结机除尘系统的安装方法
CN106285021A (zh) 一种可滑移的波形钢腹板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35188A (zh) 钢索塔的导轨式安装系统
CN108561626B (zh) 一种管道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07244455U (zh) 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
CN212316696U (zh) 钢索塔的导轨式安装系统
CN103539018B (zh)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施工的一体化吊装运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8

Address after: No. 1572 Fufu Road, Jingy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117

Patentee after: Jilin Province Highway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36100 Jingkai Line 1,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ongzhuling City, Jilin Province, Siping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LIN TIANXIANG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