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3298U -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3298U
CN207113298U CN201720925198.3U CN201720925198U CN207113298U CN 207113298 U CN207113298 U CN 207113298U CN 201720925198 U CN201720925198 U CN 201720925198U CN 207113298 U CN207113298 U CN 207113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flat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51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广飞
高强
牟守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51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3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3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3298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3497 priority patent/WO201901971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换热装置,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区域分为平直区和预折弯平直区;多个第一扁管,每个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多个第一扁管位于平直区;多个第二扁管,每个第二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多个第二扁管位于预折弯平直区;翅片,翅片设在相邻第一扁管之间且位于平直区;其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第二扁管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能够减小折弯半径、提高换热性能。

Description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和具有所述换热器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多通道换热器作为铜管翅片式换热器的替代技术,越来越受到空调技术领域的关注,近年来发展迅速。
多通道换热器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空调结构尺寸的限制,需要对多通道换热器进行折弯,其中多通道换热器沿集流管方向折弯的主要难点在于容易导致翅片撕裂,由于折弯时内侧翅片被挤压,外侧翅片则被撕裂,无论翅片撕裂和挤压都会严重影响多通道换热器的可靠性以及外观。
为此,相关技术中通过增大折弯半径以减缓这种影响,但增大折弯半径会大大减小多通道换热器在空调结构系统中的空间使用率,也会降低多通道换热器的性能,而且有些空调受到结构的限制,对折弯半径的大小有严格限制,严重影响多通道换热器在空调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能够减小折弯半径、提高换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换热器的换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区域分为平直区和预折弯平直区,所述平直区与所述预折弯平直区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排布;多个第一扁管,每个所述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扁管位于所述平直区;多个第二扁管,每个所述第二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扁管位于所述预折弯平直区;翅片,所述翅片设在相邻所述第一扁管之间且位于所述平直区;其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所述第二扁管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能够减小折弯半径、提高换热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相邻所述第二扁管彼此搭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扁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成第一预定夹角α,0°≤α<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扁管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的第一扭转段、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的第二扭转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扭转段和所述第二扭转段之间的平直段;其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所述第二扁管的平直段的投影的重叠。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第二扁管的平直段彼此搭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扁管的平直段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成第二预定夹角β,0°≤β<90°。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二扁管的宽度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第二扁管的宽度方向相对倾斜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扁管在预折弯平直区排列成多排,每排第二扁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分布且多排第二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每排中的相邻第二扁管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
进一步地,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至少一排中的第二扁管的投影具有间隙且该间隙被相邻排第二扁管的投影覆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扁管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绕位于所述预制折弯区的折弯轴线折弯而成,所述折弯轴线平行于所述预定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具有折弯半径小、换热性能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可选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可选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可选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可选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可选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可选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可选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可选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装置1、折弯轴线L、预定方向M、
换热器10、
第一集流管110、第二集流管120、平直区130、预折弯平直区140、
第一扁管200、
第二扁管300、第一扭转段310、第二扭转段320、平直段330、翅片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
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由换热器10折弯而成。
首先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
如图1、图2、图5、图7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包括第一集流管110、第二集流管120、多个第一扁管200、多个第二扁管300和翅片400。
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沿预定方向M间隔设置,例如,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且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集流管110位于第二集流管120上方,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之间的区域分为平直区130和预折弯平直区140,平直区130与预折弯平直区140沿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排布。此时,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均未折弯,为平直结构,因此,预折弯平直区140也为平直结构。
每个第一扁管2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相连,多个第一扁管200位于平直区130。例如,多个第一扁管200平行设置,每个第一扁管200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
每个第二扁管3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相连,多个第二扁管300位于预折弯平直区140。
翅片400设在相邻第一扁管200之间且位于平直区130。也就是说,翅片400设置在平直区130,而预折弯平直区140无翅片设置。
其中,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且平行于预定方向M的平面内,即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集流管120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第二扁管300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换言之,对于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且平行于预定方向M的平面,从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看去,相邻第二扁管300的至少一部分是重叠的,以使这重叠的两部分之间无缝隙。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相邻第二扁管300是指在任意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例如,不仅包括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也包括在换热器10的厚度方向D上(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径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
可选地,第一扁管200和第二扁管300中的每一个,其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跑道形,即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中,如图3、图4、图6、图8、图10、图12所示,换热装置1由换热器10绕位于预折弯平直区140的折弯轴线L折弯而成,折弯轴线L平行于预定方向M,即折弯轴线L沿上下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换热器10绕折弯轴线L折弯后,形成换热装置1。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当换热器10绕折弯轴线L折弯成换热装置1后,从换热装置1的厚度方向看去,相邻第二扁管300也是至少部分重叠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在预折弯平直区140不设置翅片,消除了因折弯而导致的翅片撕裂和挤压的风险,从而可以减小折弯半径,进而提高空间使用率和适用范围。
并且,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集流管120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第二扁管300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当风经过由换热器10折弯成的换热装置1时,在预折弯平直区140内的相邻第二扁管300的至少部分之间无缝隙,从而能够有效减小预折弯平直区140由于无翅片带来的漏风影响,由此可以提高预折弯平直区140的换热量,以提高整体换热性能。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能够减小折弯半径、提高换热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1,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10,具有折弯半径小、换热性能好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换热器10和由换热器10折弯而成的换热装置1。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包括第一集流管110、第二集流管120、多个第一扁管200、多个第二扁管300和翅片400。
进一步地,相邻第二扁管300彼此搭接,即相邻第二扁管300彼此接触,从而消除相邻第二扁管300间的间隙,以进一步减小漏风,进而进一步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成第一预定夹角α,0°≤α<90°。换言之,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非垂直设置,即第二扁管300与第一扁管200不平行设置。由此,可以使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且平行于预定方向M的平面内,即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集流管120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第二扁管300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以减少预折弯平直区140的漏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对于未折弯的换热器10而言,至少一个第二扁管300沿其长度方向分为第一扭转段310、第二扭转段320和平直段330。第一扭转段310与第一集流管110相连,第二扭转段320与第二集流管120相连,平直段330连接在第一扭转段310和第二扭转段320之间。
其中,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且平行于预定方向M的平面内,即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集流管120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第二扁管300的平直段的投影的重叠。
同样的,相邻第二扁管300是指在任意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例如,不仅包括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也包括在换热器10的厚度方向D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
通过将第二扁管300的两端扭转以分别形成第一扭转段310和第二扭转段320,不仅可以便于第二扁管300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连接,而且可以使相邻第二扁管300的平直段330在风向N上至少部分无缝隙,进而避免大量换热介质(如空气)直接从第二扁管300间的间隙通过,达到增加换热性能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消除相邻第二扁管300间的间隙,以进一步减小漏风,相邻第二扁管300的平直段330彼此搭接,即相邻第二扁管300彼此接触,从而提高换热器换热性能。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扁管的平直段的宽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成第二预定夹角β,0°≤β<90°。也就是说,第二扁管300的平直段33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非垂直设置,即第二扁管300的平直段330与第一扁管200不平行设置。由此,可以使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且平行于预定方向M的平面内,即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集流管120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第二扁管300的平直段330的投影彼此重叠,以减少预折弯平直区140的漏风。
同样的,相邻第二扁管300是指在任意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例如,不仅包括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也包括在换热器10的厚度方向D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扁管3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换热装置1未折弯前,即换热器10状态,多个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换热器10折弯形成换热装置1后,第二扁管300如图8所示的示例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未折弯时,即换热器10状态,至少两个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相对倾斜地设置,即该两个第二扁管300非平行设置,换热器10折弯形成换热装置1后,第二扁管300如图6所示的示例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9-图12所示,多个第二扁管300在预折弯平直区140排列成多排,每排第二扁管300沿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分布,多排第二扁管300沿换热器10的厚度方向D(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径向)间隔分布。
举例而言,如图9所示,换热器10未折弯时,每排中的所有第二扁管300平行设置,换热器10折弯成换热装置1后,第二扁管300如图10所示的示例分布。
再例如,如图11所示,换热器10未折弯前,每排中的第二扁管300,一部分平行设置,而另一部分相对于该部分倾斜设置,换热器10折弯成换热装置1后,第二扁管300如图12所示的示例分布。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换热器10未折弯时,相邻排第二扁管300沿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错开设置,换热器10折弯成换热装置1后,第二扁管300如图12所示的示例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且平行于预定方向M的平面内,即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集流管120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每排中的相邻第二扁管300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且平行于预定方向M的平面内,即在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集流管120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至少一排中的第二扁管300的投影具有间隙且该间隙被相邻排第二扁管300的投影覆盖。由此,任意排第二扁管300间的间隙被相邻排第二扁管300遮挡,从而进一步减小漏风影响,进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性能。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每排中的相邻第二扁管300之间具有间隙,相邻排第二扁管300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周向上错开设置,从而,每排中的相邻第二扁管300之间的间隙被相邻排第二扁管300遮挡。
可选地,如图6所示,每排中的第二扁管300也可以相对倾斜地设置,即不平行设置,同样的,每排中的相邻第二扁管300之间的间隙被相邻排第二扁管300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每排中的第二扁管300彼此平行地设置,而相邻排的第二扁管300彼此倾斜地设置,即不平行设置。例如,一排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而另一排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相对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倾斜设置。并且,宽度方向平行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的这排第二扁管300的间隙,被宽度方向相对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倾斜设置的一排第二扁管300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每排中的第二扁管300,一部分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而另一部分第二扁管300的宽度方向相对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倾斜设置。并且,每排中,宽度方向平行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的第二扁管300的间隙,被相邻排中宽度方向相对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的轴向倾斜设置的第二扁管300遮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和换热装置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区域分为平直区和预折弯平直区,所述平直区与所述预折弯平直区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排布;
多个第一扁管,每个所述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扁管位于所述平直区;
多个第二扁管,每个所述第二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扁管位于所述预折弯平直区;
翅片,所述翅片设在相邻所述第一扁管之间且位于所述平直区;
其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所述第二扁管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扁管彼此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成第一预定夹角α,0°≤α<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管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的第一扭转段、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的第二扭转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扭转段和所述第二扭转段之间的平直段;
其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相邻所述第二扁管的平直段的投影的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扁管的平直段彼此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管的平直段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成第二预定夹角β,0°≤β<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扁管的宽度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二扁管的宽度方向相对倾斜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扁管在预折弯平直区排列成多排,每排第二扁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分布且多排第二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每排中的相邻第二扁管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中心轴线构成的面的平面内,至少一排中的第二扁管的投影具有间隙且该间隙被相邻排第二扁管的投影覆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扁管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
13.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由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绕位于所述预折弯区的折弯轴线折弯而成,所述折弯轴线平行于所述预定方向。
CN201720925198.3U 2017-07-27 2017-07-27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Active CN207113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5198.3U CN207113298U (zh) 2017-07-27 2017-07-27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PCT/CN2018/083497 WO2019019710A1 (zh) 2017-07-27 2018-04-18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5198.3U CN207113298U (zh) 2017-07-27 2017-07-27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3298U true CN207113298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2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5198.3U Active CN207113298U (zh) 2017-07-27 2017-07-27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3298U (zh)
WO (1) WO20190197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710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WO2022048251A1 (zh) * 2020-09-01 2022-03-1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0038B2 (ja) * 1994-10-20 2001-03-2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熱交換器
KR20090052121A (ko) * 2007-11-20 2009-05-25 주식회사 두원공조 열교환기용 방열핀
US20110185574A1 (en) * 2008-08-08 2011-08-0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ent heat exchanger
CN101782337A (zh) * 2009-01-20 2010-07-21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
CN103411446B (zh) * 2013-08-28 2016-04-13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05651081B (zh) * 2015-12-30 2018-07-13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双排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113298U (zh) * 2017-07-27 2018-03-16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710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WO2022048251A1 (zh) * 2020-09-01 2022-03-1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19710A1 (zh)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13298U (zh) 换热器和换热装置
CN105651081B (zh) 双排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333343A (ja) 熱交換器、これを備えた温水装置および熱交換器用の水管
EP3141858B1 (en) Bended heat exchanger
CN105258532B (zh) 换热器
CN106370045A (zh) 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CN101738126A (zh) 换热器及其翅片
CN101706225B (zh) 换热器及其翅片、及包括该换热器的热交换装置
EP3290854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ing same
CN107869930A (zh) 用于换热器的换热组件、换热器和模具
CN105890408A (zh) 多路多程管壳式气液换热器
CN103033079A (zh) 拉胀扭斜式翅片换热器
CN107441972A (zh) 流体混合器和具有其的管组件
CN107830658A (zh)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974484A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7957202B (zh) 一种翅片及微通道换热器
CN206177081U (zh) 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
WO2015165367A1 (zh) 可伸缩软管
JP4857987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温水装置
CN202361699U (zh) 带有加大的长形内容积的微通道热交换器
CN205482509U (zh) 一种换热器翅片及换热器
CN207102373U (zh) 流体混合器和具有其的管组件
CN107883803B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201876185U (zh)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用折面折流板
CN201697494U (zh) 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