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3124U -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3124U
CN207113124U CN201720985820.XU CN201720985820U CN207113124U CN 207113124 U CN207113124 U CN 207113124U CN 201720985820 U CN201720985820 U CN 201720985820U CN 207113124 U CN207113124 U CN 207113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gas outlet
air inlet
fixed par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58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兴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ang Yang Yang Special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yang Yang Yang Special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ang Yang Yang Special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yang Yang Yang Special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58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3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3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31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进气口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连接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与出气口支架相连,连接部能够在固定部内移动,连接部能够在活动部内移动,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上均设置有伸缩杆,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上设置有遮挡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部在固定部和活动部内的移动,来调整进气口支架的长度,通过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上的伸缩杆,来调整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之间的间距,使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尺寸适合不同的加热设备,提高吸热装置的吸热效率。

Description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等。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简单分类主要分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平板玻璃主要分为三种: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引上法平板玻璃又分为有槽和无槽两种、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由于浮法玻璃具有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劳动生产率高及利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浮法玻璃正成为玻璃制造方式的主流。而特种玻璃则品种众多,此外,玻璃按性能特点又分为:钢化玻璃、多孔玻璃(即泡沫玻璃,孔径约40nm,用于海水淡化、病毒过滤等方面)、导电玻璃(用作电极和飞机风挡玻璃)、微晶玻璃、乳浊玻璃(用于照明器件和装饰物品等)和中空玻璃(用作门窗玻璃)等。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有玻璃形成体、玻璃调整物和玻璃中间体,其余为辅助原料,主要原料指引入玻璃形成网络的氧化物、中间体氧化物和网络外氧化物;辅助原料包括澄清剂、助熔剂、乳浊剂、着色剂、脱色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在玻璃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定要注意固定和加软护垫,一般建议采用竖立的方法运输。
在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很多都有加热的步骤,例如熔制、退火和热加工等,熔制即配合料用加料机送入熔炉加料口后,在熔炉中进行熔化,整个池炉分熔化池和澄清池两部分,中间用带流液洞的桥墙分隔,配合料先在熔化池中熔化,熔化池底部有泄料孔,可以使沉积在池炉底部的脏料和有条纹的玻璃液流出,澄清池底部也有泄料孔,以排除底部有条纹的玻璃,澄清结束后的玻璃液流入通道,通道的作用是将玻璃液温度调节到成型所需的滴料温度,以保证成型时的玻璃粘度;退火即成型后的玻璃制品都要经过退火,以减少玻璃制品在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应力,在退火炉内加热玻璃,使其达到稍高于应变点的温度,再以一定的速率进行冷却,直到室温,在退火炉内各点温度的分布是按工艺要求进行设定,进口温度较高,然后逐步升高,再缓慢降温直至达到允许的取出温度;热加工主要是指加热切割或加热封接、造型等工艺。
在玻璃生产制造车间内,由于有大量的加热工艺,导致车间内温度升高,故必须在车间内设置吸热装置,现有的吸热装置通常是将通风口设在玻璃加热设备的上方,然后通过抽气设备将热气抽出,但是,对于不同尺寸的设备来说,吸热装置的通风口若大小不合适,吸热装置的吸热效果并不理想,现有的吸热装置无法调节通风口大小,导致吸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不同尺寸的设备来说,吸热装置的通风口若大小不合适,吸热装置的吸热效果并不理想,现有的吸热装置无法调节通风口大小,导致吸热效果不佳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进气口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连接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与出气口支架相连,连接部能够在固定部内移动,连接部能够在活动部内移动,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上均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为市面上常见的伸缩杆结构,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上设置有遮挡组件,将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的形状和距离调整好之后,在其上安装遮挡组件,遮挡组件的尺寸根据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通过连接部在固定部和活动部内的移动,来调整进气口支架的长度,通过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上的伸缩杆,来调整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之间的间距,使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尺寸适合不同的加热设备,提高吸热装置的吸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与出气口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向机构,固定部能够绕其与出气口支架的连接处转动,调节固定部与出气口支架之间的夹角,即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之间的夹角,便于调整进气口的形状和尺寸,使之适用于不同的加热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构为万向接头,万向接头为市面上常见的万向接头,优选的是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接头,或者能够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住。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上的伸缩杆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虽然一个伸缩杆也能达到伸缩和调节长度的目的,但是两个或多个伸缩杆能够使整个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更加牢固,调节伸缩杆长度时也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固定部和活动部内部中空,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位于固定部和活动部内,且连接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的尺寸大于固定部和活动部的开口的尺寸,当连接部在固定部和活动部内移动时,限位部不能从开口处通过,即可达到限位的目的,避免连接部从固定部和活动部上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使进气口支架的形状更加便于吸热。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支架上连接有余热处理装置,余热处理装置可采用抽气泵,对出气口出来的热气进行回收处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通过连接部在固定部和活动部内的移动,来调整进气口支架的长度,通过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上的伸缩杆,来调整进气口支架和出气口支架之间的间距,使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尺寸适合不同的加热设备,提高吸热装置的吸热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气口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进气口支架,2-出气口支架,3-固定部,4-连接部,5-活动部,6-伸缩杆,7-转向机构,8-开口,9-限位部,10-弯折部,11-进气口,12-出气口,13-遮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进气口支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3、连接部4和活动部5,固定部3与出气口支架2相连,连接部4能够在固定部3内移动,连接部4能够在活动部5内移动,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上均设置有伸缩杆6,伸缩杆6为市面上常见的伸缩杆结构,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上设置有遮挡组件13,将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的形状和距离调整好之后,在其上安装遮挡组件13,遮挡组件13的尺寸根据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通过连接部4在固定部3和活动部5内的移动,来调整进气口支架1的长度,通过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上的伸缩杆6,来调整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之间的间距,使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尺寸适合不同的加热设备,提高吸热装置的吸热效率。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固定部3与出气口支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向机构7,固定部3能够绕其与出气口支架2的连接处转动,调节固定部3与出气口支架2之间的夹角,即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之间的夹角,便于调整进气口11的形状和尺寸,使之适用于不同的加热设备,转向机构7为万向接头,万向接头为市面上常见的万向接头,优选的是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接头,或者能够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住,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上的伸缩杆6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虽然一个伸缩杆6也能达到伸缩和调节长度的目的,但是两个或多个伸缩杆6能够使整个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更加牢固,调节伸缩杆长度时也更加稳定,固定部3和活动部5的一端均设置有开口8,且固定部3和活动部5内部中空,连接部4的两端分别位于固定部3和活动部5内,且连接部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部9,限位部9的尺寸大于固定部3和活动部5的开口8的尺寸,当连接部4在固定部3和活动部5内移动时,限位部9不能从开口8处通过,即可达到限位的目的,避免连接部4从固定部3和活动部5上脱落,活动部5远离连接部4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10,弯折部10使进气口支架1的形状更加便于吸热,出气口支架2上连接有余热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余热处理装置可采用抽气泵,对出气口12出来的热气进行回收处理。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进气口支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3)、连接部(4)和活动部(5),固定部(3)与出气口支架(2)相连,连接部(4)能够在固定部(3)内移动,连接部(4)能够在活动部(5)内移动,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上均设置有伸缩杆(6),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上设置有遮挡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与出气口支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向机构(7),固定部(3)能够绕其与出气口支架(2)的连接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7)为万向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支架(1)和出气口支架(2)上的伸缩杆(6)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和活动部(5)的一端均设置有开口(8),且固定部(3)和活动部(5)内部中空,连接部(4)的两端分别位于固定部(3)和活动部(5)内,且连接部(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部(9),限位部(9)的尺寸大于固定部(3)和活动部(5)的开口(8)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5)远离连接部(4)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10)。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支架(2)上连接有余热处理装置。
CN201720985820.XU 2017-08-08 2017-08-08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13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5820.XU CN207113124U (zh) 2017-08-08 2017-08-08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5820.XU CN207113124U (zh) 2017-08-08 2017-08-08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3124U true CN207113124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582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13124U (zh) 2017-08-08 2017-08-08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3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43346A (en) Manufacture of sheet glass by continuous float process
JP5319560B2 (ja) オーバーフロー式ダウンドロー融着プロセスによる板ガラスを作成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CN100361912C (zh) 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WO2011099334A1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205838831U (zh) 熔融玻璃供给装置
CN108996895B (zh) 一种玻璃基板溢流成型析晶控制装置
CN207062131U (zh) 一种对光伏玻璃熔窑池壁进行冷却的系统
CN105948460A (zh)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的生产方法
CN107328124B (zh) 一种玻璃生产车间用吸热设备
CN207113124U (zh) 便于提高吸热效率的吸热装置
CN104973782A (zh) 一种磨砂玻璃生产工艺
CN204251491U (zh) 一种温度可控型料道
CN204434463U (zh) 一种微晶玻璃熔窑料道装置
WO2021002260A1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
US3268321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solid glassware in a carbon die
CN109694176A (zh) 玻璃熔化炉以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3449702A (zh) 一种暗绿色钠钙压花玻璃的生产方法
WO2019085438A1 (zh) 一种防紫外线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0424B (zh) 无机板材的制造方法、装置
CN203033872U (zh) 一种连续生产石英玻璃板的连熔炉
TWI758187B (zh) 玻璃管溢流成型設備
CN108395075A (zh) 用于抑制玻璃成分挥发的成型料管及成型方法
US4091156A (en) Manufactured glass by contiguous float process
CN107444911A (zh) 提高运输效率的整体式运输架
CN103319072B (zh) 一种电熔连续法生产4.0高硼硅玻璃管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