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4886U - 一种双层堆放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堆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4886U
CN207104886U CN201720803983.1U CN201720803983U CN207104886U CN 207104886 U CN207104886 U CN 207104886U CN 201720803983 U CN201720803983 U CN 201720803983U CN 207104886 U CN207104886 U CN 207104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ing bin
product
upper strata
lower floor
under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039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超
陈诚
吴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zhuyou Zhiza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uilding Friend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ilding Friend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ilding Friend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039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4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4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4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产品的堆放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堆放架,包括上层堆放架,与上层堆放架平行设置的下层堆放架,位于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之间的若干第一立柱,下层堆放架与第一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层堆放架与第一立柱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通过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可以将产品分为两层放置,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通过第一立柱实现可拆卸连接,可以在堆放下层产品时,将上层堆放架拆下,利用吊装设备将大型产品从上向下将产品放置到下层堆放架上,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且在搬运转移产品时,可以将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的产品分别一次性搬运转移,减少搬运次数,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堆放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产品堆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堆放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大型产品的堆放架为单层,产品堆放后占地面积大。或者为双层堆放架,但上下两层结构之间为焊接结构,上下两层无法分开,放置产品时,上层架板会造成遮挡,需要人工从侧面将产品放置到下层架板上,无法利用吊装设备从上向下放置产品。在产品在搬运转移时,上层的产品可将产品从上层架板依次取走,但下层架板的产品需要从侧面人工取走,无法利用吊装设备取走,若将双层堆放架与产品一起吊起,仍然需要人工将产品依次取走重新堆放,才能将双层堆放架取走,且吊装设备的工作负荷大,人工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堆放架,以解决大型产品堆放占地面积大,人工劳动强度大,搬运转移产品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堆放架,包括上层堆放架,与所述上层堆放架平行设置的下层堆放架,位于所述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之间的若干第一立柱,所述下层堆放架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堆放架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堆放架包括第一下梁,与所述第一下梁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下支撑杆,与所述下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二下梁,所述第一下梁和第二下梁平行设置。通过下支撑杆与第一下梁和第二下梁焊接连接,共同构成下层堆放架。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堆放架包括第一上梁,与所述第一上梁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上支撑杆,与所述上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二上梁,所述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平行设置。通过上支撑杆与第一上梁和第二上梁焊接连接,共同构成上层堆放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上层堆放架设有与所述第一立柱相配合的凹槽。通过上层堆放架上的凹槽与第二立柱的配合,凹槽可以起到定位上层堆放架的作用,通过第二立柱,上层堆放架与第一立柱活动连接,可以利用吊装设备从上向下放置产品,方便下层堆放架上的产品的堆放,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堆放架上放置有产品,所述第一上梁、第二上梁、第一下梁和第二下梁均设置有第一垫块,相邻两个所述产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垫块。在上层堆放架上和下层堆放架上均放置第一垫块,可以防止产品被堆放架损伤,相邻两个产品之间放置有第二垫块,使两个产品隔开,防止产品之间在运输过程中相互损伤造成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梁、第二上梁、第一下梁和第二下梁外侧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一吊环。通过设置第一吊环可以实现产品转移时,将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与产品一起转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上支撑杆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吊环。将上层堆放架与下层堆放架组合时,利用吊装设备的挂钩将上层堆放架吊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为四个,且与所述第一下梁和第二下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四个第一立柱起支撑上层堆放架的作用。
进一步地,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设有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侧支撑杆,另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设有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侧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可以将产品分为两层放置,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通过第一立柱实现可拆卸连接,可以在堆放下层产品时,将上层堆放架拆下,利用吊装设备将大型产品从上向下将产品放置到下层堆放架上,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且在搬运转移产品时,可以将上层堆放架和下层堆放架的产品分别一次性搬运转移,减少搬运次数,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堆放架的上层堆放架与第二立柱分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堆放架的上层堆放架与第二立柱配合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堆放架的上层堆放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堆放架和转移结构上放置第一垫块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堆放架和转移结构上放置产品后的结构图。
图中:1、上层堆放架;2、下层堆放架;3、产品;4、转移结构;5、第一垫块;6、第二垫块;11、第一上梁;12、上支撑杆;13、第二吊环;14、凹槽;15、固定板;17、第一吊环;18、第二上梁;21、下支撑杆;22、第一下梁;24、第二下梁;31、第二立柱;32、第一立柱;33、侧支撑杆;171、第一槽型结构;172、第二槽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大型产品堆放的双层堆放架,包括上层堆放架1,与上层堆放架1平行设置的下层堆放架2,位于上层堆放架1和下层堆放架2之间的第一立柱32,下层堆放架2与第一立柱32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层堆放架1与第一立柱3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双层堆放架结构,减少产品3的占地面积,且方便搬运转移产品3,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上述下层堆放架2包括第一下梁22,与第一下梁22固定连接的两个下支撑杆21,与下支撑杆21固定连接的第二下梁24,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平行设置。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上述下支撑杆21平行设置,且每个下支撑杆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焊接。上述上层堆放架1包括第一上梁11,与第一上梁11固定连接的两个上支撑杆12,与上支撑杆12连固定连接的第二上梁18,第一上梁11和第二上梁18平行设置。具体的,如图3所示,两个上述上支撑杆12平行设置,且每个上支撑杆12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焊接。
上述上层堆放架1,下层堆放架2,均采用H型钢焊接而成。上支撑杆12和下支撑杆21平行设置。
如图4和图5所示,双层堆放架上放置有产品3,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均放置第一垫块5,相邻两个产品3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垫块6。具体的,上述第一垫块5和第二垫块6分别为第一木块和第二木块,产品3要求堆放在上层堆放架1和下层堆放架2的居中位置,且相邻产品3之间放置有第二木块间隔。产品3放置在下层堆放架2上时,在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上分别放置一个第一木块,在下层堆放架2上堆放产品3时,每放置一层产品3,在产品3的上表面上在对应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的位置均放置有两个第二木块。产品3放置在上层堆放架1上时,在第一上梁11和第二上梁18上分别放置一个有第一木块,在上层堆放架1上堆放的产品3时,每放置一层产品3,在产品3的上表面上在对应第一上梁11和第二上梁18的位置均放置有两个第二木块。在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上放置第一木块,可以防止产品3被堆放架的钢结构损伤。相邻产品3之间放置第二木块,可以防止产品3之间在运输过程中相互损伤造成破坏,可以让工人明确两个产品3之间的第二木块的放置位置,可以防止产品3受力不均,对产品3造成破坏。同时,将木块放置到对应于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的位置上,可以使堆放的产品3的受力承受在上述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第二下梁24上,使整体结构稳定。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第一立柱32上设置有第二立柱31,上层堆放架1与第一立柱32接触的面上在与第一立柱32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凹槽14。具体的,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板15,且在固定板15上设置有与第二立柱31相对应的凹槽14,设置固定板15可以增加上层堆放架1的强度。通过第二立柱31和凹槽14的配合设置,凹槽14可以定位上层堆放架1,通过第二立柱31和凹槽14的相互配合,实现上层堆放架1与第一立柱31活动连接,可以利用吊装设备从上向下放置产品3,方便下层堆放架2上的产品3的堆放,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本实施例第一立柱32为四个,且与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垂直固定连接。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立柱32之间交叉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杆33,与之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32之间交叉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杆33。具体的,为了增强焊接第二立柱31的强度,在第一立柱32和第二立柱31之间也焊接有固定板15。侧支撑杆33为角钢,作用是为了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本实施例中还能够将第二立柱31焊接在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的两端的固定板15上,将相应的凹槽14设置在第一立柱32的固定板15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外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吊环17。具体的,在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的外侧的两端均分别焊接有一个第一吊环17,第一吊环17的结构包括具有固定长度的第一槽型结构171和第二槽型结构172,第一槽型结构171和第二槽型结构172相对的端面平行,在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上均焊接有第一槽型结构171和第二槽型结构172,设置于同一梁上的第一槽型结构171和第二槽型结构172的相对的横截面之间设置有固定的距离,此结构设计可以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也能保证工作强度的要求。
如图4和图5所示,设置第一吊环17的目的是,堆放后的产品3,在转移时,可以通过四个链条的一端连接到吊装设备,四个链条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条形块,将四个条形块插入第一吊环17中,可以将上层堆放架1和堆放在上层堆放架1上的产品3一起吊起,一次性转移多个产品3。
如图5所示,在转移下层堆放架2上堆放的产品3时,在下层堆放架2的外侧且在堆放的产品3下放置转移结构4,上述转移结构4是由H型钢构成,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吊环17,用于将下层堆放架2上的产品3进行转移。转移结构4上放置有第一木块,当转移产品3时,因上层堆放架1可拆下,不会对下层堆放架2上堆放的产品3造成阻挡,将上述转移结构通过四个链条的一端连接到吊装设备,四个链条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条形块,将四个条形块插入第一吊环17中,将产品3与下层堆放架2上的产品3一起吊起,一次性将下层堆放架2的产品3转移,当产品3转移到预定位置后,将堆放后的产品3下放置支撑块用于支撑堆放后的产品3,就可将转移结构4取走,无需再次人工的将产品3一次转移,进行再次堆放,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每个上支撑杆12上均焊接两个第二吊环13。将上层堆放架1与下层堆放架2组合时,利用吊装设备的挂钩将上层堆放架1吊起。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加以阐述说明:
使用时,将上层堆放架1和下层堆放架2上下两层拆分,产品3经吊装设备从上向下放置到下层堆放架2的中央位置,当下层堆放架2上放置产品3时,在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上分别放置一个第一木块,每放置一个产品3,在产品3上表面上对应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的位置均放置两个第二木块,当在下层堆放架2上的产品3堆放到要求的数量时,将上层堆放架1和下层堆放架2经第二立柱31和凹槽14组合在一起,当上层堆放架1上开始放置产品3时,在第一上梁11和第二上梁18上分别放置一个第一木块,接着将产品3放置到上层堆放架1上,每放置一层产品3,在产品3上表面上对应第一上梁11和第二上梁18的位置均放置两个第二木块,当上层堆放架1上堆放产品3到要求数量后,将产品3放置到下一个双层堆放架上。
当堆放好的产品3转移时,经吊装设备和第一吊环17可以将上层堆放架1与在上层堆放架1上堆放的产品3一起吊起,对上层堆放架1上堆放的产品3转移到预定位置后,预定位置放置有其他的垫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支撑放置到预定位置的产品3,产品3放置后,预定位置的垫块位于上层堆放架1的外侧且位于产品3的下方,用于支撑产品3,即可实现将上层堆放架1从产品3下撤出。利用在下层堆放架2的外侧且在下层堆放架2上堆放的产品下放置转移结构4,可以利用上述转移结构4与下层堆放架2上的产品3一起吊起,实现下层堆放架2上堆放的产品3转移,当转移到预定位置后,可将转移结构4取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堆放架(1),与所述上层堆放架(1)平行设置的下层堆放架(2),位于所述上层堆放架(1)和下层堆放架(2)之间的若干第一立柱(32),所述下层堆放架(2)与所述第一立柱(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堆放架(1)与所述第一立柱(3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堆放架(2)包括第一下梁(22),与所述第一下梁(22)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下支撑杆(21),与所述下支撑杆(21)固定连接的第二下梁(24),所述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堆放架(1)包括第一上梁(11),与所述第一上梁(11)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上支撑杆(12),与所述上支撑杆(12)固定连接的第二上梁(18),所述第一上梁(11)和第二上梁(18)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2)上设置有第二立柱(31),所述上层堆放架(1)设有与所述第一立柱(32)相配合的凹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堆放架上放置有产品(3),所述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均设置有第一垫块(5),相邻两个所述产品(3)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垫块(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梁(11)、第二上梁(18)、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外侧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一吊环(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支撑杆(12)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吊环(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2)为四个,且与所述第一下梁(22)和第二下梁(24)垂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立柱(32)之间设有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侧支撑杆(33),另两个所述第一立柱(32)之间设有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侧支撑杆(33)。
CN201720803983.1U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双层堆放架 Active CN207104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3983.1U CN207104886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双层堆放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3983.1U CN207104886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双层堆放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4886U true CN207104886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5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03983.1U Active CN207104886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双层堆放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48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9177A (zh) * 2018-11-23 2019-01-29 苏州瑞至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平构件的双层支架
CN109353689A (zh) * 2018-12-05 2019-02-19 湖南安得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板堆放工装
CN109515977A (zh) * 2018-12-14 2019-03-26 成都建工工业化建筑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构件的堆放架及其制作工艺和堆放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9177A (zh) * 2018-11-23 2019-01-29 苏州瑞至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平构件的双层支架
CN109353689A (zh) * 2018-12-05 2019-02-19 湖南安得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板堆放工装
CN109515977A (zh) * 2018-12-14 2019-03-26 成都建工工业化建筑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构件的堆放架及其制作工艺和堆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04886U (zh) 一种双层堆放架
CN108516228B (zh) 一种预制构件堆放、运输、翻转装置及堆放、运输、翻转的方法
CN106241165B (zh) 一种机械式钢筋存放架及机械式钢筋存放方法
CN108706208A (zh) 用于混凝土预制板类构件的码放架
CN107178203A (zh) 一种平面尺寸及高度可调的操作平台
CN213505574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吊装装置
CN209522051U (zh) 用于预制构件的堆放架
CN213169383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组合式钢管垛架
CN203284086U (zh) 移动式简易龙门吊
CN21279929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构件悬吊装置
CN109515977A (zh) 用于预制构件的堆放架及其制作工艺和堆放方法
CN205891529U (zh) 具有吊装结构的立式托盘
CN206308994U (zh) 一种用于悬空作业的移动操作平台
CN206104558U (zh) 一种用于更换宽厚板轧机液压agc缸的装置
CN210149788U (zh) 一种叠合板运输周转架
CN212919241U (zh) 一种地铁施工材料支撑装置
CN216402565U (zh) 一种简易钢结构吊装货柜
CN211078139U (zh) 一种轧机机架包装运输支吊架
CN209667607U (zh) 一种预制梁的叠放装置
CN218967479U (zh) 一种用于水平预制构件的支撑架
CN215476371U (zh) 一种叠合板堆放工装
CN215048002U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吊装设备
CN214359720U (zh) 建筑材料快速吊运装置
CN216543263U (zh) 一种水平构件存储架
CN210505237U (zh) 一种用于成捆钢筋的起吊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24 room 2, Jin Rong Road, Jinxi, Kunshan, Suzhou, Jiangsu, China, 177

Patentee after: Kunshan Zhong min Jian Ji Zhi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24 room 2, Jin Rong Road, Jinxi, Kunshan, Suzhou, Jiangsu, China, 177

Patentee before: Building friend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 177 Jinrong Road, Jinx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zhuyou Zhiza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Jin Rong Jinxi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24 No. 177 room 2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ZHONGMIN ZHUYOU SMART MANUFACTURING BUILD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