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4547U -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 Google Patents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4547U
CN207064547U CN201720769656.9U CN201720769656U CN207064547U CN 207064547 U CN207064547 U CN 207064547U CN 201720769656 U CN201720769656 U CN 201720769656U CN 207064547 U CN207064547 U CN 207064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lock
oil extraction
block group
piston
hold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96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宁
黄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696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4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4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4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该结构包括补排油活塞、排油阀片组和补油阀片组;补排油活塞的一末端内嵌有第一容纳槽,补排油活塞的另一末端内嵌有第二容纳槽,排油阀片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补油阀片组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与排油阀片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排油阀片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的第一弹簧,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与补油阀片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排油阀片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的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悬浮式阀片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阀片易变形受损的难题,确保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减震器被设计成支撑车身的重量并且抑制和阻止振动从道路表面传递至车身的,有助于改善乘坐的舒适感,并且保护车辆的装载货物和各种部件。
这样的减震器包括填充有油的缸体、连接至车身的往复运动的活塞杆和连接至活塞杆下端的活塞阀以及在缸体内活动且控制工作的油。
上述这种结构的活塞其内的阀片很容易遇到变形受损的难题,进而造成缩短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解决了阀片易变形受损的难题,确保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包括补排油活塞、排油阀片组和补油阀片组;所述补排油活塞的一末端内嵌有第一容纳槽,所述补排油活塞的另一末端内嵌有第二容纳槽,所述排油阀片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所述补油阀片组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与排油阀片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排油阀片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与补油阀片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补油阀片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的第二弹簧;
所述补排油活塞的第一容纳槽的槽底处设置有多个位于排油阀片组下方的排油孔,且每个排油孔均与第二容纳槽相通;所述补排油活塞内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每个固定柱的上方为直径大于排油孔的直径且延伸至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的放油孔;每个固定柱的下方贯穿补油阀片组且均为补油孔,且所述排油孔的一末端与补油孔在同一水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固定有活塞定位垫,所述第一弹簧的两末端连接在活塞定位垫与排油阀片组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活塞定位片,所述第二弹簧的两末端连接在活塞定位片与补油阀片组之间。
其中,该结构还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补油阀片组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排油阀片组、第一弹簧后与活塞定位垫的内侧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补油阀片组由多个依次层叠的补油阀片组成,所述排油阀片组由多个依次层叠的排油阀片组成。
其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内部尺寸小于第二容纳槽的内部尺寸,且所述补油阀片的直径大于排油阀片的直径。
其中,每个补油孔的直径大于排油孔的直径且小于放油孔直径。
其中,所述补排油活塞的内壁中部内凹位置套接在活塞导向带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该结构主要由补排油活塞、排油阀片组和补油阀片组组成,以及排油孔、放油孔和补油孔位置改进的设计,所有的补油孔和排油孔都设在同一平面下;当补油孔与排油孔,开启或关闭时,活塞内的阀片都处于平面封闭状态,无论缸体内产生多大的油压,都不会由于压力过大造成活塞内的阀片变形受损;同时阀片也不会产生移位,在油压作用力下使得补油阀片与排油阀片开启、关闭非常灵敏;而且阀片开启与关闭完全由内缸产生的油压而决定,采用了悬浮式阀片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阀片易变形受损的难题,确保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补油迅速,无论活塞走到任何位置,活塞以上的都是满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补排油活塞的第一角度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补排油活塞的第二角度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补排油活塞11、排油阀片组12、补油阀片组13、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排油孔16、固定柱17、活塞定位垫18、活塞定位片19、支撑杆 20、支撑板21、导向带101、第一容纳槽102、第二容纳槽111、补油阀片121、排油阀片161、放油孔162、补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包括补排油活塞10、排油阀片组11和补油阀片组12;所述补排油活塞的一末端内嵌有第一容纳槽101,所述补排油活塞的另一末端内嵌有第二容纳槽102,所述排油阀片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所述补油阀片组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与排油阀片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排油阀片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与补油阀片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补油阀片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的第二弹簧14;
所述补排油活塞的第一容纳槽的槽底处设置有多个位于排油阀片组下方的排油孔15,且每个排油孔均与第二容纳槽相通;所述补排油活塞内设置有多个固定柱16,每个固定柱的上方为直径大于排油孔的直径且延伸至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的放油孔161;每个固定柱的下方贯穿补油阀片组且均为补油孔 162,且所述排油孔的一末端与补油孔在同一水平面;
当补油孔与排油孔开启或关闭时,补排油活塞内的排油阀片组和补油阀片组都处于平面封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固定有活塞定位垫17,所述第一弹簧的两末端连接在活塞定位垫与排油阀片组之间。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活塞定位片18,所述第二弹簧的两末端连接在活塞定位片与补油阀片组之间。通过活塞定位垫和活塞定位片可实现对补排油活塞的定位,且配合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对补排油活塞的移动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该结构还包括支撑杆19和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位于补油阀片组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排油阀片组、第一弹簧后与活塞定位垫的内侧固定连接。固定柱均匀分布在支撑杆的外周围,由此保证补油和排油的均匀性,进而保证阀片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油阀片组11由多个依次层叠的补油阀片121组成,所述排油阀片组由多个依次层叠的排油阀片111组成。当然并不局限阀片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内部尺寸小于第二容纳槽的内部尺寸,且所述补油阀片的直径大于排油阀片的直径。每个补油孔的直径大于排油孔的直径且小于放油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补排油活塞下行时,在油压的作用下,液压油从多个排油孔内排出,且排出后顶出排油阀片;排油阀片顶出后液压油从多个放油孔内排出,进而实现放油;补排油活塞上行时,油压的方向朝向补油阀片,且补油阀片在油压的作用下排出;且排出后顶出补油阀片,并通过补油孔进行补油。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该结构主要由补排油活塞、排油阀片组和补油阀片组组成,以及排油孔、放油孔和补油孔位置改进的设计,所有的补油孔和排油孔都设在同一平面下;当补油孔与排油孔,开启或关闭时,活塞内的阀片都处于平面封闭状态,无论缸体内产生多大的油压,都不会由于压力过大造成活塞内的阀片变形受损;同时阀片也不会产生移位,在油压作用力下使得补油阀片与排油阀片开启、关闭非常灵敏;而且阀片开启与关闭完全由内缸产生的油压而决定,采用了悬浮式阀片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阀片易变形受损的难题,确保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补油迅速,无论活塞走到任何位置,活塞以上的都是满油现象。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排油活塞、排油阀片组和补油阀片组;所述补排油活塞的一末端内嵌有第一容纳槽,所述补排油活塞的另一末端内嵌有第二容纳槽,所述排油阀片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内,所述补油阀片组安装在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与排油阀片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排油阀片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与补油阀片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补油阀片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的第二弹簧;所述补排油活塞的第一容纳槽的槽底处设置有多个位于排油阀片组下方的排油孔,且每个排油孔均与第二容纳槽相通;所述补排油活塞内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每个固定柱的上方为直径大于排油孔的直径且延伸至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的放油孔;每个固定柱的下方贯穿补油阀片组且均为补油孔,且所述排油孔的一末端与补油孔在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固定有活塞定位垫,所述第一弹簧的两末端连接在活塞定位垫与排油阀片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活塞定位片,所述第二弹簧的两末端连接在活塞定位片与补油阀片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补油阀片组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排油阀片组、第一弹簧后与活塞定位垫的内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阀片组由多个依次层叠的补油阀片组成,所述排油阀片组由多个依次层叠的排油阀片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部尺寸小于第二容纳槽的内部尺寸,且所述补油阀片的直径大于排油阀片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补油孔的直径大于排油孔的直径且小于放油孔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排油活塞的内壁中部内凹位置套接在活塞导向带内。
CN201720769656.9U 2017-06-29 2017-06-29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Active CN207064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9656.9U CN207064547U (zh) 2017-06-29 2017-06-29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9656.9U CN207064547U (zh) 2017-06-29 2017-06-29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4547U true CN207064547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0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9656.9U Active CN207064547U (zh) 2017-06-29 2017-06-29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45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0718A1 (zh) * 2017-06-29 2019-01-03 黄永宁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0718A1 (zh) * 2017-06-29 2019-01-03 黄永宁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2011622B4 (de) Ventilstruktur eines Stoßdämpfers mit einem variablen Strömungskanal
CN104389946B (zh) 一种腔体可变式主动液压减震装置
WO2009028100A1 (ja) エレベータの油圧緩衝器
CN203513023U (zh) 电梯减震垫
DE20209120U1 (de) Federungsein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CN207064547U (zh)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
CN104110458A (zh) 一种阻尼系统及霍普金森压杆自动控制系统
CN205715434U (zh)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机械设备减震装置
CN107100955A (zh) 自主调节式液压减震器及其调节方法
CN107143604A (zh) 减震器的自主调节阀及其阶梯式排油方法
CN103244506A (zh) 海洋结构物水下竖向对接缓冲缓降装置
CN107165970A (zh) 悬浮式阀片补排油活塞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4471086U (zh) 加工中心主轴箱液压配重装置及落地式配重势能存储装置
US2934332A (en) Shock absorber
CN206770480U (zh) 一种自动调节减振器
CN204041850U (zh) 摩托车减震器
CN203146475U (zh) 一种缓冲油缸
CN207213018U (zh) 自主调节式液压减震器
CN204508492U (zh) 一种垂直升降电梯坠落时的缓冲保护底座
CN102979844A (zh) 一种磁浮可调式减震器
CN103470683B (zh) 臂架支撑装置及工程机械
CN105358843A (zh) 流体压缸
CN206958144U (zh) 减震器的自主调节阀
CN206072203U (zh)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CN107202092A (zh) 一种稳定式缓冲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