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9772U - 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 Google Patents

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9772U
CN207059772U CN201720950444.0U CN201720950444U CN207059772U CN 207059772 U CN207059772 U CN 207059772U CN 201720950444 U CN201720950444 U CN 201720950444U CN 207059772 U CN207059772 U CN 207059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unblock
shift operation
main body
mechanism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04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飞
郑威
靖宁
刘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504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9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9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9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档换挡总成。该换挡操作机构,包括机构壳体,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换挡结构和P挡解锁结构;所述换挡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换挡杆和档位结构;所述P挡解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并与所述换挡杆连接的解锁销,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解锁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解锁块转动的电磁阀总成;所述解锁块包括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解锁主体,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一端的柔性挡销部,所述挡销部用于对所述解锁销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减轻P挡解锁结构受到的撞击和冲击,降低噪音,保护零部件。

Description

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换挡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背景技术
自动挡换挡总成用于改变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摇臂位置,驾驶员操纵换挡杆通过换挡拉索的几何运动或电器系统实现P挡(驻车挡)、R挡(倒挡)、N挡 (空挡)和D挡(前进驱动挡)等挡位的切换。汽车在进行由P挡(驻车挡) 换至其他任何挡位如R挡(倒挡)、N挡(空挡)和D挡(前进驱动挡),或者由其他任何挡位如R挡、N挡和D挡切换至P挡时,必须踩刹车并进行P挡解锁操作,否则换挡杆会被锁止而不能移动换挡,以防止不正确的操作造成自动变速器零部件的损坏。但是,在传统技术中,在进行换挡操作和P挡解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操作,使得P挡解锁结构受到撞击和冲击,不仅会产生噪音,还可能会损坏零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可减轻P挡解锁结构受到的撞击和冲击,降低噪音,保护零部件。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挡操作机构,包括机构壳体,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换挡结构和P 档解锁结构;
所述换挡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换挡杆和档位结构,所述档位结构与所述换挡杆对应连接;所述P挡解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并与所述换挡杆连接的解锁销,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解锁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解锁块转动的电磁阀总成;
所述解锁块包括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解锁主体,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一端的柔性挡销部,所述挡销部用于对所述解锁销进行限位。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挡销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端部的弹性塑料材质或弹性橡胶材质的限位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解锁主体之间开设有空心槽。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槽贯穿所述限位挡板一侧,所述限位挡板形成为悬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板中部设置有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所述解锁销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另一端的柔性限位块结构,所述机构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限位块结构两侧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上的缓冲主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冲主体两侧的解锁减震垫,所述解锁减震垫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减震垫与所述缓冲主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电磁阀体,与所述电磁阀体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P挡解锁结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动挡换挡总成,包括车身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车身安装支架上的支架组件,以及安设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如上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通过在所述解锁块的一端设置柔性挡销部,可以对所述解锁销进行弹性限位,避免在误操作时所述解锁销与挡销部撞击产生噪音和变形损坏;通过在所述解锁块的另一端设置柔性限位块结构,避免在P挡解锁过程中所述解锁块与机构壳体产生撞击或冲击而产生噪音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换挡操作机构的解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换挡操作机构的解锁块由锁止位置到解锁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构壳体,100-解锁块,110-解锁主体,120-挡销部,122-限位挡板, 124-空心槽,130-限位块结构,132-缓冲主体,134-解锁减震垫,136-缓冲空隙,140-铰接结构,142-转轴,200-解锁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挡操作机构,包括机构壳体,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换挡结构和P挡解锁结构。利用所述换挡结构和P挡解锁结构,可以进行P 档解锁操作,方便进行P挡(驻车挡)、R挡(倒挡)、N挡(空挡)、D挡(前进驱动挡)、S档(运动档)等挡位的切换。
而且,所述换挡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换挡杆和档位结构,所述档位结构与所述换挡杆对应连接。所述换挡杆用于切换挡位P挡(驻车挡)、 R挡(倒挡)、N挡(空挡)、D挡(前进驱动挡)、S档(运动档)等挡位,而所述档位结构可以识别感应所述换挡杆的挡位切换,以便进行相应的档位切换。
此外,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P挡解锁结构10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10上、并与所述换挡杆连接的解锁销200,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10上的解锁块100,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10上用于驱动所述解锁块200转动的电磁阀总成。所述解锁销200可将所述换挡杆限定在锁定位置,只有通过按压所述解锁销200使所述解锁销200与所述换挡杆脱离,才能实现P挡解锁。而所述解锁块100处于非解锁位置时(如图2中实线所示的解锁块100所处位置),会对所述解锁销200产生限位,此时按压所述解锁销200不能使其移动足够的距离,而不能使所述解锁销200与所述换挡杆脱离,就不能实现P挡解锁;而通过所述电磁阀总成将所述解锁块100移动到解锁位置时(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解锁块100所处位置),所述解锁块100对所述解锁销200的限位解除,此时按压解锁销200就能够能使其移动足够的距离,而使所述解锁销200与所述换挡杆脱离,就能实现P挡解锁。所述解锁销200减小了对解锁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减小了可能因解锁结构产生的P挡运动间隙。
而且,如图1所示,所述解锁块100包括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10上的解锁主体110,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110一端的柔性挡销部120,所述挡销部120用于对所述解锁销200进行限位。P挡按压所述解锁销200时,所述解锁销200与所述解锁块100顶端接触、撞击,易产生解锁噪声。而通过在所述解锁主体110 的一端设置柔性的档销部120,在所述解锁主体110顶端形成减震结构,就能够使得在所述解锁块100处于非解锁位置而操作人员按压所述解锁销时,所述解锁销200会与柔性的所述挡销部120接触,柔性的所述挡销部120会吸收所述解锁销200带来的撞击和冲击,不会产生噪音,也不会使所述解锁销200因为撞击和冲击而产生损坏,所述解锁块100也不会因为所述解锁销200的撞击和冲击而产生损坏。该结构不增加零件,简单有效,实施成本低。
而且,所述挡销部120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110端部的弹性塑料材质或弹性橡胶材质的限位挡板122。即可以将所述挡销部120设置为具有较好弹性的塑料材质或者橡胶材质的限位挡板,可以利用塑料材质或者橡胶材质本身的弹性进行减震,所述限位挡板122能够很好地吸收所述解锁销200带来的撞击和冲击,从而使得所述限位挡板122不仅可以对所述解锁销200产生限位,还能减小噪音。
此外,还可以在所述限位挡板122与所述解锁主体110之间开设空心槽124,通过设置所述空心槽124,使得所述限位挡板122在受到所述解锁销200的撞击和冲击时,能够有更大的变形空间,从而能吸收更多的震动和噪音。而且,所述空心槽124可以设置多个,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震降噪效果,还能减轻所述解锁块100的整体重量。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槽124贯穿所述限位挡板122一侧,从而使所述限位挡板122形成为悬臂结构。通过将所述限位挡板122设置为悬臂结构,可以使其具有更大的变形空间,吸震降噪效果更好,也便于其复位还原。此外,还可以在所述限位挡板122中部设置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所述解锁销200正对。这样,在按压所述解锁销200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解锁销200 限制在所述凹弧面中,避免所述解锁销200与所述限位挡板脱离,从而能够避免误操作时导致所述解锁销200与换挡杆脱离(造成误解锁)。
此外,所述解锁块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110另一端的柔性限位块结构130,所述机构壳体10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限位块结构130两侧的限位凸起。这样,可使得在利用所述电磁阀总成推拉所述解锁块100时,所述机构壳体10的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可对所述限位块结构130进行限位,从而能够限制所述解锁块100转动的角度和行程。而且,由于电磁阀总成动作的时间很短 (约0.2s),使得解锁动作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会使所述解锁块100与机构壳体10产生碰撞,易产生较大噪声。而通过将所述限位块结构130设置为柔性结构,可以使所述限位块结构130与所述机构壳体10接触时具有缓冲减震作用,能够吸收所述解锁块100与机构壳体10撞击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降低解锁噪音。
而且,所述限位块结构130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110上的缓冲主体132,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冲主体132两侧的解锁减震垫134,所述解锁减震垫134 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通过在所述限位块结构130上设置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解锁减震垫134,使得所述限位块结构130撞击所述限位凸起时,所述解锁减震垫134会直接与所述限位凸起接触,可利用所述解锁减震垫134的变形吸收撞击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此外,所述解锁减震垫134与所述缓冲主体132之间还可设置有缓冲空隙136。通过设置缓冲间隙136,能够进一步增大所述解锁减震垫134的变形空间,避免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缓冲主体132撞击,可进一步增强减震降噪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缓冲主体132设置为工字型,而将所述解锁缓冲垫134设置为套设于所述缓冲主体132上的环状结构,一方面工字型的所述缓冲主体132能够为所述解锁缓冲垫134提供牢固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在所述缓冲主体132与解锁缓冲垫134之间自然形成所述缓冲间隙,结构简单,减震降噪效果良好。
此外,所述解锁块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110上的铰接结构140,通过所述铰接结构140可将所述解锁块100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10上。所述铰接结构140可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110上轴孔,以及套设于所述轴孔中转轴142,所述转轴142与所述电磁阀总成连接。通过所述电磁阀总成可以驱动所述转轴14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解锁块100转动。
此外,所述电磁阀总成可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10上的电磁阀体,与所述电磁阀体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P挡解锁结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电磁阀体可以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去推动所述P挡解锁结构转动,从而使所述P挡解锁结构脱离P挡位置或回归P挡位置,便于实现P挡解锁或P挡锁止。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动挡换挡总成,包括车身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车身安装支架上的支架组件,以及安设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如上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所述换挡操作机构和支架组件装配在一起,作为一个总成件安装在车身安装支架上。新车型开发时,可根据自动挡换挡总成的安装点变化和人机位置重新开发所述支架组件2,所述换挡操作机构可以沿用,由此节省开发周期和成本,便于平台化应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出的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通过在所述解锁块的一端设置柔性挡销部,可以对所述解锁销进行弹性限位,避免在误操作时所述解锁销与挡销部撞击产生噪音和变形损坏;通过在所述解锁块的另一端设置柔性限位块结构,避免在P挡解锁过程中所述解锁块与机构壳体产生撞击或冲击而产生噪音和损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壳体,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换挡结构和P挡解锁结构;
所述换挡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换挡杆和档位结构,所述档位结构与所述换挡杆对应连接;所述P挡解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并与所述换挡杆连接的解锁销,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解锁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解锁块转动的电磁阀总成;
所述解锁块包括铰接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解锁主体,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一端的柔性挡销部,所述挡销部用于对所述解锁销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销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端部的弹性塑料材质或弹性橡胶材质的限位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解锁主体之间开设有空心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槽贯穿所述限位挡板一侧,所述限位挡板形成为悬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中部设置有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所述解锁销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另一端的柔性限位块结构,所述机构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限位块结构两侧的限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解锁主体上的缓冲主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冲主体两侧的解锁减震垫,所述解锁减震垫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减震垫与所述缓冲主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构壳体上的电磁阀体,以及与所述电磁阀体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P挡解锁结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10.一种自动挡换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车身安装支架上的支架组件,以及安设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操作机构。
CN201720950444.0U 2017-08-01 2017-08-01 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Active CN207059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0444.0U CN207059772U (zh) 2017-08-01 2017-08-01 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0444.0U CN207059772U (zh) 2017-08-01 2017-08-01 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9772U true CN207059772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7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0444.0U Active CN207059772U (zh) 2017-08-01 2017-08-01 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9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8298B (zh) 带有机械式驻车锁操纵装置的线控换档设备
CN108561545B (zh) 手自一体换挡器
CN207059772U (zh) 换挡操作机构及自动挡换挡总成
TW201031545A (en) Low-floor vehicle
CN208503445U (zh) 手自一体换挡器
CN106352066A (zh) 一种汽车换挡机构
CN108583615A (zh) 一种双重缓冲的火车车厢连接机构
CN108999968A (zh) 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
CN108589638A (zh) 一种具有消浪作用的水利工程挡土墙
CN204610811U (zh) 一种换挡操纵器
CN208348470U (zh) 手自一体换挡器的手柄换挡结构
CN202371143U (zh) 倒挡操作限位结构、六挡换挡器以及六挡变速器操纵机构
CN105465348A (zh) 一种重型卡车变速器换档操纵机构
CN109780196B (zh) 一种推杆式电子换挡机构
CN202371141U (zh) 机械式单杆变速箱操纵机构
EP3447340A1 (en) A damping mechanism for a shift selector assembly and a shift sel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said damping mechanism
CN208348489U (zh) 手自一体换挡器的挡位锁止结构
CN208348490U (zh) 手自一体换挡器的p档解锁结构
CN208348478U (zh) 手自一体换挡器的静音结构
CN204041972U (zh) 一种手动变速器选换挡机构
KR100506991B1 (ko) 후진 오조작 방지기구
CN201891830U (zh) 变速器操纵机构
CN208348472U (zh) 单硬杆变速操纵系统
CN104696506A (zh) 一种换挡操纵器
CN217381570U (zh) 一种6mt上提式换挡器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