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9139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9139U
CN207059139U CN201720909660.0U CN201720909660U CN207059139U CN 207059139 U CN207059139 U CN 207059139U CN 201720909660 U CN201720909660 U CN 201720909660U CN 207059139 U CN207059139 U CN 207059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let
cavity
footstock
fore
preceding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096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9096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9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9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9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涉及注塑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之间设有产品型腔,所述前模内安装有弹顶机构,所述弹顶机构包括弹顶柱,所述弹顶柱的端面与所述前模共同构成所述产品型腔位于所述前模侧的腔壁,所述弹顶柱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端部固定有弹顶座,所述弹顶座上固定有与所述后模形成靠破面的复位针,所述弹顶座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一侧与所述前模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后模的运动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塑产品易粘前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的解决了产品粘前模的不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工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前模弹顶机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产品的工具,包括能够开合的前模和后模,当后模与前模合模后,后模与前模之间形成与产品结构一致的产品型腔,在注塑时,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到产品型腔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塑胶产品。
在进行塑胶产品生产时,很多塑胶产品在注塑成型时,因产品黏前模,导致产品变形、拉伤、甚至产品粘在前模侧。目前,一般解决产品黏前模的方式通常是在前模增加弹顶机构,但该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弹顶柱与后模能够形成靠破面,可使得弹顶柱能够靠破复位的产品,即具有孔、洞等结构的产品可以依靠增加弹顶机构来解决产品黏前模的不良,但是,有很多产品本身不具有孔、洞等结构,则弹顶柱与后模无法形成靠破面,从而弹顶柱无法复位,则该模具就无法设置前模弹顶机构,从而无法改善此类产品黏前模的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此注塑模具很好的解决了不设有孔、洞等结构的产品黏前模的不良,产品不会粘在前模上,避免了产品的变形和拉伤,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同时也提高了模具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之间设有产品型腔,所述前模内安装有弹顶机构,所述弹顶机构包括弹顶柱,所述弹顶柱的端面与所述前模共同构成所述产品型腔位于所述前模侧的腔壁,所述弹顶柱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端部固定有弹顶座,所述弹顶座上固定有与所述后模形成靠破面的复位针,所述弹顶座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一侧与所述前模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后模的运动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前模上设有前模仁,所述后模上设有后模仁,所述产品型腔位于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后模仁之间;所述弹顶柱与所述复位针均伸入到所述前模仁内,所述弹顶柱与所述前模仁共同构成所述产品型腔的腔壁,所述复位针与所述后模仁形成所述靠破面,所述弹顶座位于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前模之间。
其中,所述弹顶柱固定在所述弹顶座的中部。
其中,所述复位针设有两根,两所述复位针相对于所述弹顶座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弹顶座的两端。
其中,所述弹性件设有两个,两所述弹性件相对于所述弹顶座的中心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复位针与所述弹顶座相固定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弹顶座内,所述复位针通过与其相垂直的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弹顶座上。
其中,所述弹顶座上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复位针位于所述弹顶座内对应所述定位销孔的部位设有与所述定位销孔平滑衔接的定位销槽,所述定位销同时插入在所述定位销孔和所述定位销槽内。
其中,所述产品型腔包括向远离所述后模仁方向延伸的延伸腔,所述弹顶柱的侧部形成所述延伸腔的一侧腔壁。
其中,所述延伸腔为环形结构,所述弹顶柱位于所述延伸腔的环内侧。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与后模之间设有产品型腔,前模上安装有弹顶机构,弹顶机构包括端面与前模共同构成产品型腔腔壁的弹顶柱,弹顶柱远离产品型腔的端部固定有弹顶座,弹顶座上固定有与后模形成靠破面的复位针,弹顶座远离产品型腔的一侧安装有弹性件。在进行注塑开模时,前模不动,后模向远离前模的方向运动,弹顶柱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一起随后模运动,从而能够将产品与前模分离,防止产品黏前模;在取出产品,后模与前模合模时,复位针与后模形成靠破面,从而压缩弹性件将弹顶座复位,进而将弹顶柱复位,使得弹顶柱与后模之间形成产品型腔,再进行下一产品的生产。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在不更改产品结构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了不设有孔、洞等结构的产品黏前模的技术问题,避免了产品的变形和拉伤,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产品不会粘在前模上,也提高了注塑模具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产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塑产品易粘前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的解决了产品粘前模的不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塑产品与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模仁与弹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中:10、前模,12、前模仁,20、后模,22、后模仁,30、弹顶机构,32、弹顶座,34、弹顶柱,36、复位针,38、弹性件,39、定位销,40、产品型腔,42、延伸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为附图所示的示意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0和后模20,前模10与后模20之间设有与待生产注塑产品的形状和尺寸一致的产品型腔40,前模10内安装有弹顶机构30。本实施方式优选,前模10上设有前模仁12,后模20上设有后模仁22,产品型腔40设置在前模仁12与后模仁22之间。
如图2和图4共同所示,弹顶机构30包括弹顶柱34,弹顶柱34的端面与前模10共同构成产品型腔40位于前模10侧的腔壁,本实施方式中弹顶柱34伸入到前模仁12内并与前模仁12共同构成产品型腔40的腔壁。弹顶柱34远离产品型腔4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弹顶座32,本实施方式中弹顶座32位于前模仁12与前模10之间,当前模10与后模20合模时,弹顶座32与前模仁12之间留有运动空间,当后模20与前模10分模时,弹顶座32带动弹顶柱34随后模20向后模20的方向运动。弹顶座32上固定有复位针36,复位针36的延伸方向与弹顶柱34的延伸方向一致,复位针36设置在未设有产品型腔40的位置,复位针36的端面与后模20形成靠破面,即在前模10与后模20合模后,复位针36的端面与后模20相接触。本实施方式中复位针36也伸入到前模仁12内并与后模仁22之间形成靠破面。弹顶座32远离产品型腔40的一侧与前模10之间安装有弹性件38,弹性件38的伸缩方向与后模20的运动方向一致,在后模20与前模10分模时,由弹性件38推动弹顶座32带动弹顶柱34向后模20的方向运动,从而将产品顶离前模仁12,防止产品黏前模仁12。
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弹顶柱34固定在弹顶座32的中心部位。进一步的优选复位针36设有两根,两根复位针36相对于弹顶座32的中心对称设置在弹顶座32的两端部,即两复位针36对称的设置在弹顶柱34的两侧。更进一步的优选弹性件38也设有两个,两弹性件38也相对于弹顶座32的中心对称设置,两弹性件38分别位于两复位针36与弹顶柱34之间的位置。两复位针36及两弹性件38的设置能够保证弹顶柱34运动的平稳性,防止弹顶柱34出现偏斜的不良,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如图2和图4共同所示,复位针36与弹顶座32相固定的一端插入到弹顶座32内,复位针36通过与其相垂直的定位销39固定在弹顶座32上。本实施方式优选弹顶座32上设有定位销孔,复位针36位于弹顶座32内且对应定位销孔的部位设有定位销槽,定位销槽与定位销孔平滑衔接,与定位销孔共同形成共定位销39插入且与定位销39相适配的销孔,定位销39插入在销孔内,即定位销39同时插入在定位销孔和定位销槽内,从而将复位针36固定在弹顶座32上。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弹性件38为压簧。弹性件38为压簧是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因压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且价格低廉,在实际应用中弹性件38还可以选用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等,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1、图2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尤其适用于生产产品上不设有孔或洞等结构的注塑产品。如图1所示,产品型腔40包括向远离后模仁22的方向延伸的延伸腔42,弹顶柱34的侧部形成延伸腔42的一侧腔壁。本实施方式中延伸腔42为环形结构,弹顶柱34位于延伸腔42的环内侧,形成延伸腔42的环内侧腔壁。在注塑完成开模时,产品应贴合在后模仁22上随后模20的运动脱离前模仁12,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位于延伸腔42内的产品部位极易黏在前模仁12上,从而导致产品被拉变形或损伤,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在开模时弹顶柱34会将位于延伸腔42内的产品顶离前模仁12,有效的避免了产品黏在前模仁12上的不良,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复位针36与后模仁22形成靠破面,从而即便弹顶柱34与后模仁22之间不存在靠破面,也能够保证在再次合模时弹顶柱34能够自动复位,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不设有孔或洞等结构的产品黏前模仁的不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本实施方式仅是以图1所示的产品型腔结构为例来形象的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产品型腔结构并不限于图示的结构,产品型腔的结构是与产品结构相适配的,因此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可注塑任何一种不设有孔或洞结构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之间设有产品型腔,所述前模内安装有弹顶机构,所述弹顶机构包括弹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顶柱的端面与所述前模共同构成所述产品型腔位于所述前模侧的腔壁,所述弹顶柱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端部固定有弹顶座,所述弹顶座上固定有与所述后模形成靠破面的复位针,所述弹顶座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一侧与所述前模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后模的运动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上设有前模仁,所述后模上设有后模仁,所述产品型腔位于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后模仁之间;所述弹顶柱与所述复位针均伸入到所述前模仁内,所述弹顶柱与所述前模仁共同构成所述产品型腔的腔壁,所述复位针与所述后模仁形成所述靠破面,所述弹顶座位于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前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顶柱固定在所述弹顶座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针设有两根,两所述复位针相对于所述弹顶座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弹顶座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有两个,两所述弹性件相对于所述弹顶座的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针与所述弹顶座相固定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弹顶座内,所述复位针通过与其相垂直的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弹顶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顶座上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复位针位于所述弹顶座内对应所述定位销孔的部位设有与所述定位销孔平滑衔接的定位销槽,所述定位销同时插入在所述定位销孔和所述定位销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型腔包括向远离所述后模仁方向延伸的延伸腔,所述弹顶柱的侧部形成所述延伸腔的一侧腔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腔为环形结构,所述弹顶柱位于所述延伸腔的环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CN201720909660.0U 2017-07-25 2017-07-25 注塑模具 Active CN207059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9660.0U CN207059139U (zh) 2017-07-25 2017-07-25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9660.0U CN207059139U (zh) 2017-07-25 2017-07-25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9139U true CN207059139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7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09660.0U Active CN207059139U (zh) 2017-07-25 2017-07-25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91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3765A (zh) * 2017-07-25 2017-10-2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
CN108858973A (zh) * 2018-08-29 2018-11-23 骏伟塑胶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套啤注塑生产设备及其设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3765A (zh) * 2017-07-25 2017-10-2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
CN108858973A (zh) * 2018-08-29 2018-11-23 骏伟塑胶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套啤注塑生产设备及其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6828Y (zh) 小件制品注塑模具
CN207059139U (zh) 注塑模具
CN110154287A (zh) 一种双向形状记忆芯模及双向形状记忆芯模的使用方法
CN107283765A (zh) 注塑模具
CN104972575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绝热层制造的硅橡胶气囊成型方法
CN201645811U (zh) 一种新型鞋底的吹气成型模具
CN103240847B (zh) 一种带横气孔一次成型eva鞋底模具
CN112406028A (zh) 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8697824U (zh) 双色高光成型塑件倒装模具
CN103802281A (zh) 牛角入子
CN106956401A (zh) 一种塑胶方向盘套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CN207841937U (zh) 一种六氟化硫壳体模具
CN207711253U (zh) 一种双射模具后模可变式结构
CN209036923U (zh) 一种前模弹块结构
CN208410554U (zh) 一种扣子成型模具
CN207747310U (zh) 一种包胶模半自动脱模结构
CN101347991A (zh) 拉料倒扣新型结构
CN206953436U (zh) 一种塑胶方向盘套注塑模具
CN219213928U (zh) 一种具有浮动镶件的吹气模具结构
CN205905326U (zh) 一种关于模内注塑机械手吸吹结构
CN206242375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旋钮模具
CN202174709U (zh) 发动机避震胶套的多段顶出开模结构
CN110370548B (zh) 一种柔力球脱模工艺
CN106863718A (zh) 一种便于圆筒状tpu橡胶产品脱模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18985709U (zh) 一种s形抽芯的软胶吹气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0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