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45524U - 带扶手的车鞍 - Google Patents

带扶手的车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45524U
CN207045524U CN201720974257.6U CN201720974257U CN207045524U CN 207045524 U CN207045524 U CN 207045524U CN 201720974257 U CN201720974257 U CN 201720974257U CN 207045524 U CN207045524 U CN 207045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plane
car saddle
linkage section
armres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42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亚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City Kettl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City Kettl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City Kettl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City Kettl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742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45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45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45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扶手的车鞍,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包括壳体、减震器和扶手,扶手向壳体的安装槽外凸出有扶手,扶手两端通过连接段可拆卸固定在减震器上。在骑过程中,后座的乘客可以抓着扶手保持自身平衡。

Description

带扶手的车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扶手的车鞍。
背景技术
鞍座是自行车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鞍座通常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粘结固定有为座面11,另一侧为安装面。座面11通常为有一定弹性柔软的材料如PU、人造革,动物皮等。座面11通常呈包裹状贴合在壳体1上,并且向安装面延伸与延伸面围成一个安装槽。
安装面与车架固定,安装槽内靠近车尾处固定有减震器12。减震器12通常为两个,并且通过连接杆13固定相连。
其中,连接杆13两端分别设置在减震器12远离壳体1的一端,固定销14一次穿过连接杆13和减震器12最终将连杆13和减震器12固定在壳体1上。
大部分自行车后座都可以载人,载人时位于后座上的乘客通常需要抓着骑行者保持身体平衡。常使骑行者分心或不适而影响骑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扶手的车鞍,骑行过程中,后座的乘客可以抓着扶手保持自身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扶手的车鞍,包括壳体、减震器和扶手,扶手向壳体的安装槽外凸出有扶手,扶手两端通过连接段可拆卸固定在减震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可以为自行车后座的人提供一个抓取的地方,使得后座的人可以保持自身平衡还不易影响骑行者。
并且在自行车取放时,可以通过提拉伸出安装槽外的扶手进行自行车的抬运取放。
进一步设置:扶手的纵切面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截面为三角形,说明扶手本身为三棱柱,正好对应人手指的三个指节,使人握持更加舒适。
进一步设置:扶手朝向车位的面为斜面,斜面上开有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内可用于卡嵌固定车标。
进一步设置: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0°~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常用的状态为后座有人时对扶手进行握持,而无论从扶手上方向扶手握持还是从扶手下方向扶手握持,斜面都不是必要的受力面,所以本方案中的斜面向安装槽内偏转20°~45 °,使得人握持在扶手上时,不易与斜面相接触,
进一步设置:扶手朝向车头的面为防滑面,防滑面上凸出有防滑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扶手与人手部之间的摩擦,使得抬车或者车后座的人在握持时更加平稳,不易脱手。
进一步设置,斜面与防滑面之间设有提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利用扶手抬车时,提拉圆角增加了人手与扶手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自行车施加给人手部的压强。
进一步设置:扶手上连接防滑面与斜面的面与防滑面与斜面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二圆角和第一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角与第二圆角分别对应人手部指节相连处,使人在抓住扶手时更加舒适。
进一步设置:连接段与扶手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的投影角度为100°~1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段与扶手之间的夹角为圆角,人可以抓在两个圆角处,以适应在转弯时调整姿势使自己平衡。
进一步设置:连接段通过连接环固定在壳体上,且连接段的截面大小从连接环到扶手处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增加了连接段与连接环的连接强度,防止发生断裂。
进一步设置:连接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段朝向地面倾斜延伸,使扶手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足以容纳人手的空间,使人可以从扶手上方对扶手进行握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扶手通过连接段倾斜的伸出安装槽,使人可以分别从扶手上方或扶手下方对扶手进行握持。
2、扶手为三棱柱,且每条棱均倒圆角,使人握持更加舒适。
3、扶手不但可以使后座的乘客更易保持自身平衡,还方便自行车的取放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附图;
图2是表示扶手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角α大小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扶手形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I处表示角β与角γ大小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座面;111、透气孔;12、减震器;13、连接杆;131、扶手;132、连接段;1321、连接环;133、斜面;134、防滑面;135、防滑凸块;136、卡槽;137、第一圆角;138、第二圆角;139、提拉圆角;14、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带扶手的车鞍,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被座面11包裹,座面11向壳体1另一侧延伸,壳体1另一侧为安装面,延伸到安装面的座面11与安装面构成安装槽。安装槽靠近车尾的一端设有两个减震器12,减震器12远离壳体1的一端通过固定销14固定在壳体1上。
其中,安装槽内还固定有扶手131,扶手131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段132,连接段132一端设有连接环1321,连接环1321位于减震器12和固定销14之间,被固定销14固定在壳体1上。
如图5所示,连接段132另一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20°~45°。
如图3所示,连接段132与扶手131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角α为100°~135°。且连接段132从连接环1321到扶手131处逐渐变细。
结合图3与图4,壳体1上开有透气孔111,提高鞍座的透气性。
结合图5,扶手131的截面为三角形,且扶手131朝向车头的面为防滑面134,防滑面134上凸出有若干防滑凸块135。扶手131上朝向车尾的面为斜面133,斜面133上开有卡槽136。且斜面133朝向车头方向倾斜,使斜面133和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γ为20°~45°。
其中,扶手131为三棱柱,三棱柱的三条棱均设有圆角。斜面133与防滑面134之间为提拉圆角139,另外两个圆角沿靠近车头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圆角137和第二圆角138。
本方案中的扶手131、连接段132和连接环1321为一体注塑而成。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带扶手的车鞍,包括壳体(1)、减震器(12)和扶手(131),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31)向所述壳体(1)的安装槽外凸出有扶手(131),所述扶手(131)两端通过连接段(132)可拆卸固定在减震器(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31)的纵切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31)朝向车位的面为斜面(133),所述斜面(133)上开有卡槽(1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133)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0°~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31)朝向车头的面为防滑面(134),所述防滑面(134)上凸出有防滑凸块(1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133)与所述防滑面(134)之间设有提拉圆角(13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31)上连接所述防滑面(134)与所述斜面(133)的面与所述防滑面(134)与所述斜面(133)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二圆角(138)和第一圆角(13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32)与所述扶手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的投影角度为100°~1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32)通过连接环(1321)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连接段的截面大小从所述连接环(1321)到所述扶手(131)处逐渐变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扶手的车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45°。
CN201720974257.6U 2017-08-04 2017-08-04 带扶手的车鞍 Active CN207045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4257.6U CN207045524U (zh) 2017-08-04 2017-08-04 带扶手的车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4257.6U CN207045524U (zh) 2017-08-04 2017-08-04 带扶手的车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45524U true CN207045524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9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4257.6U Active CN207045524U (zh) 2017-08-04 2017-08-04 带扶手的车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45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525279A (ja) 自転車シート、及び自転車サドル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1844598B (zh) 自行车的臂支承体
EP3342690A1 (en) Bicycle saddle
CN104972937A (zh) 汽车用儿童座椅
JP3143010U (ja) 自転車用サドルカバー
CN207045524U (zh) 带扶手的车鞍
AU2003290241A8 (en) Animal travel harness
CN205819376U (zh) 一种可以自动按摩的自行车坐垫
JP5325723B2 (ja) 乗り物用サドルおよび倒立振子型移動体
CN207311467U (zh) 拉手组件及轨道车辆
CN205327254U (zh) 挡风衣
CN208278221U (zh) 一种休闲骑行趟车充气座垫
CN205930397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垫
US6957855B1 (en) Seat for a bicycle
CN207141262U (zh) 新型趴式高速自行车
CN205523830U (zh) 汽车座垫
US6315363B1 (en) Go cart seat and method
CN211568192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外套车头固定装置
CN112026606B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15205163U (zh) 一种山地车鞍座座套
CN2158832Y (zh) 自行车座垫保护套
CN212267695U (zh) 一种防压迫自行车座椅
CN212890015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车用头枕
CN212709753U (zh) 一种自行车坐垫
EP1369346A2 (en) An accessory gripping device for the passenger of a motorcy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