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4070U - 一种减振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4070U
CN207034070U CN201720667166.8U CN201720667166U CN207034070U CN 207034070 U CN207034070 U CN 207034070U CN 201720667166 U CN201720667166 U CN 201720667166U CN 207034070 U CN207034070 U CN 207034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ube
end cap
pipeline section
vibration damper
g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71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广川
王炜强
曹广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71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4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4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4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总成,包括:减振器贮油筒;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贮油筒的一端相连;端盖,所述端盖与减振器的活塞相连,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设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内;压套,所述压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且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压套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端盖配合以固定所述端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能够在减振器调校工作中实现减振器的拆卸和再装配,并且能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总成。
背景技术
在汽车底盘调校工作中,涉及减振器总成的调校,需要对减振器总成内部阀系进行多种排列组合,以调节出各种阻尼力和曲线,从而满足整车主观评价的性能要求。如果按照常规减振器总成生产工艺,需要进行多种规格减振器总成的试制,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要求的费用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包括:
减振器贮油筒;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贮油筒的一端相连;
端盖,所述端盖与减振器的活塞相连,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设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内;
压套,所述压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且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压套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端盖配合以固定所述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朝向所述端盖的凸台面,所述端盖的一端止抵所述凸台面。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包括:
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在所述连接管内且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止抵所述凸台面,所述第一管段的径向尺寸与所述连接管的径向尺寸适配;
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径向尺寸;
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在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所述压套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过渡段配合以固定所述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压套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周,所述压套的一端设有沿所述连接管的径向向内突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过渡段配合以固定所述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过渡段之间设有压块,所述压块止抵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过渡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二管段上且位于所述压块与所述过渡段之间以封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管段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的止抵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表面形成为背向所述凸台面向外倾斜延伸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形成为环形,所述限位部的内圈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套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能够在减振器调校工作中实现减振器的拆卸和再装配,并且能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减振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减振器总成100;
减振器贮油筒10;
连接管20;凸台面21;
端盖30;第一管段31;过渡段32;第二管段33;
压套40;限位部41;
压块50;斜面51;
密封圈60;
活塞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以下事实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减振器总成。其中,端盖A与减振器贮油筒B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包括焊接在内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固定手段。具体的,此类减振器总成是将减振器端盖A和减振器贮油筒B在装配完毕后直接进行周圈缝焊,焊接完后无法实现减振器的拆卸和再装配。因此,在对该类减振器总成调校时,需要进行多种规格减振器总成的试制,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要求的费用也较高。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现有的减振器总成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可拆卸式的减振器总成。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100。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100包括减振器贮油筒10、连接管20、端盖30和压套40。
具体而言,连接管20的一端与减振器贮油筒10的一端相连,端盖30与减振器的活塞70相连,端盖30可拆卸地设在连接管20的另一端内,压套40设在连接管20上且与连接管20可拆卸地相连,压套40的至少一部分与端盖30配合以固定端盖30。
换言之,减振器总成100主要由减振器贮油筒10、连接管20、端盖30和压套40组成。连接管20的一端与减振器贮油筒10的一端相连,端盖30可拆卸地设在连接管20的另一端内。减振器贮油筒10与连接管2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如熔焊,因此,减振器贮油筒10可与连接管20一起相对端盖30可拆卸。压套40相对连接管20可拆卸,压套40的一部分通过与端盖30配合对端盖30进行固定。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100,连接管20的一端与减振器贮油筒10一端相连,通过端盖30可拆卸地设在连接管20的另一端内,压套40设在连接管20上且与连接管20可拆卸地相连,压套40的至少一部分与连接管20配合以固定端盖30,实现了在减振器总成100进行调校工作时,端盖30、连接管20和压套40能够拆卸和再装配,通过这种拆装可实现减振器内部阀系的更换,且能重复使用,无需进行多种规格减振器总成的试制,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费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管20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凸台具有朝向端盖30的凸台面21,端盖30的一端止抵凸台面21。
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凸台面21可以设为水平面或阶梯面,端盖30的一端与凸台面21相贴合以保证端盖30与连接管20装配时的定位准确性,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凸台面21对端盖30相对连接管20向下(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的位移起到限定作用,以提高端盖30与连接管20装配的紧固性。
进一步地,端盖30包括第一管段31、第二管段33和过渡段32。
具体地,第一管段31设在连接管20内且第一管段31的一端止抵凸台面21,第一管段31的径向尺寸与连接管20的径向尺寸适配,第一管段31与连接管20的配合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第二管段33与第一管段31相连,第二管段33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管段31的径向尺寸,过渡段32设在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3之间以连接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3,压套40的至少一部分与过渡段32配合以固定端盖30。
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端盖30的纵向截面大致呈凸字型,第一管段31的下端止抵在凸台面21上,并且第一管段31的外壁面与连接管20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第二管段33与第一管段31通过过渡段32相连,并且第二管段33的管径小于第一管段的管径,使得过渡段32相对于第二管段33形成为沿第二管段33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结构,压套40的一部分通过与形成为突出结构的过渡段32配合可以限制端盖30在上下方向上活动。
优选地,压套40可拆卸地套设在连接管20的外周,压套40的一端设有沿连接管20的径向向内突出的限位部41,限位部41与过渡段32配合以固定端盖30。
具体地,压套40的一端设有限位部41,限位部41一部分与压套40相连,另一部分向连接管20的管路内延伸,限位部41向连接管20内延伸的部分与端盖30上的突出结构配合,由此可以限定端盖30在连接管20轴向上的移动,从而加强对端盖30的固定作用。
优选地,限位部41与过渡段32之间设有压块50,压块50止抵限位部41和过渡段32。由此,通过在限位部41与过渡段32之间设置压块50,从而可以更好的限制端盖30在连接管20轴向上的移动,对端盖30的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100还包括密封圈60,密封圈60套设在第二管段33上且位于压块50与过渡段32之间以封闭连接管20与第一管段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如图2所示,压块50的上端止抵限位部41,下端通过密封圈60止抵过渡段32。密封圈60能够防止减振器内部油液的外漏,压块50对密封圈60的固定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圈60的密封效果,保证密封圈60的安装稳固性,压块50的止抵密封圈60的一侧表面形成为背向凸台面21向外倾斜延伸的斜面51。由此,该结构的压块50在压套40的作用下,可以对密封圈60施加向下向外的作用力,密封圈60不易发生偏移,使密封圈60能够更好的密封端盖30与连接管20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限位部41形成为环形,限位部41的内圈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管段33的外径尺寸。由此,该结构的限位部41在对端盖30的突出结构进行固定和限位的同时,不会干扰端盖30的正常装配,结构更合理,装配稳定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端盖30为一体成型件。由此,该结构的端盖30不仅稳定性高,而且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压套40与连接管20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具体地,压套40与连接管20采用螺纹连接,连接管20攻有外螺纹,压套40攻有内螺纹,且该内螺纹与连接管20上的外螺纹规格相同,两者可以配合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100的安装过程如下:
首先,将端盖30插入连接管20内,直至端盖30的一端止抵凸台面21,并与凸台面21相贴合,接着,依次安装密封圈60和压块50,最后安装压套40,通过压套40的内螺纹与连接管20的外螺纹配合,拧紧以实现压套40与连接管20和端盖30的固定。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100,通过端盖30、连接管20和压套40的拆装实现了减振器内部阀系的更换,且能重复使用,无需进行多种规格减振器总成的试制,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费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振器贮油筒;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贮油筒的一端相连;
端盖,所述端盖与减振器的活塞相连,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设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内;
压套,所述压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且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压套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端盖配合以固定所述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面设有沿其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朝向所述端盖的凸台面,所述端盖的一端止抵所述凸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
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在所述连接管内且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止抵所述凸台面,所述第一管段的径向尺寸与所述连接管的径向尺寸适配;
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径向尺寸;
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在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所述压套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过渡段配合以固定所述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周,所述压套的一端设有沿所述连接管的径向向内突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过渡段配合以固定所述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过渡段之间设有压块,所述压块止抵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过渡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二管段上且位于所述压块与所述过渡段之间以封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管段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止抵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表面形成为背向所述凸台面向外倾斜延伸的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形成为环形,所述限位部的内圈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为一体成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CN201720667166.8U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减振器总成 Active CN207034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7166.8U CN207034070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减振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7166.8U CN207034070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减振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4070U true CN207034070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71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7166.8U Active CN207034070U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减振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4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34070U (zh) 一种减振器总成
CN214530749U (zh) 一种抱箍封底结构
CN202402624U (zh) 一种碟形封头
CN201166083Y (zh) 减震器
CN206206591U (zh) 一种收缩密封碳环及其安装结构
CN108625579A (zh) 一种装配式脚手架
CN207363997U (zh) 一种伺服液压缸
CN210949646U (zh) 一种高稳定性大缸径减振器
CN210013765U (zh) 一种免发动机缸内线束的气缸盖罩盖集成装置
CN204757793U (zh) 一种用于浮头式换热器的密封装置
CN208153091U (zh) 加机油管总成和发动机
CN20839719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减振器
CN211059276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
CN207073435U (zh) 后油封座总成
CN207261122U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密封垫
CN207404860U (zh) 一种净水机
CN213998311U (zh) 一种燃油喷嘴的焊前密封工装
CN219809335U (zh) 一种高密封性减振器
CN209638299U (zh) 一种车辆减震器
CN204871361U (zh) 一种摩托车点火线圈安装结构
CN210461749U (zh) 一种鼠笼型生态调流调压阀
CN208668900U (zh) 一种装配式脚手架
CN207195940U (zh) 曲轴孔气密结构及其安装工装
CN207848210U (zh) 轴承
CN209415500U (zh) 一种密封式空气预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6

Address after: 10130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