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0170U -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0170U
CN207030170U CN201720919751.2U CN201720919751U CN207030170U CN 207030170 U CN207030170 U CN 207030170U CN 201720919751 U CN201720919751 U CN 201720919751U CN 207030170 U CN207030170 U CN 207030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drive
steering
conveyance devic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97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琼斯
万里飞
张开
王锂娜
吕蕾
戴学清
倪加洲
叶舒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ru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ru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ru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ru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197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0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0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01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包括机座、输送带和转向机构,输送带和转向机构均安装于机座上,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安装于机座的一侧,第二输送带安装于机座的另一侧,转向机构设置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转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驱动装置的上端连接输送传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转向控制装置,输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第一输送传动装置连接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传动装置连接第二输送带。该机构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占地面积、可实现稳定转向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产品的运输一般通过输送装置运输,或者通过运输车进行运输,当某一个区域完成某个操作工序时将产品输送至下一个工序,一般采用输送带进行直线式指定位置输送,但是输送时并不是所用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直线式的运输,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多个工作区域相互配合调度,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空间有限,直线式有时占地面积大,极大的浪费生产加工的空间,很难完成多个区域相互配合调度,从而提高场地的面积需求量,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占地面积、可实现稳定转向输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包括机座、输送带和转向机构,输送带和转向机构均安装于机座上,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安装于机座的一侧,第二输送带安装于机座的另一侧,转向机构设置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转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驱动装置的上端连接输送传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转向控制装置,输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第一输送传动装置连接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传动装置连接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用于运送工件,通过转向机构将第一输送带上的工件传送到第二输送带上。转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三部分,通过驱动装置使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运转起来。输送传动装置分为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分别带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运动。转向控制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将工件从第一输送带传送到第二输送带上,实现工件稳定转向输送,节省占地面积,提高了整个流水线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驱动轴包括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连接于驱动电机的上端,第二驱动轴连接于驱动电机的下端,第一驱动轴上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连接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第二驱动轴上设有第二驱动轮,第二驱动轮连接转向控制装置。驱动电机上有上下两个输出端,分别可以带动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工作,使一个驱动设备就可以带动两个传动装置运动,不但减少了设备零件,而且使整个结构的布局更加合理。第一驱动轮为锥齿轮,锥齿轮分别匹配第一输送传动装置上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上的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为锥齿轮,很好地实现了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的运动。第二驱动轮为直齿轮,匹配转向传动带和转向齿轮,很好地实现了转向控制装置的运动。
进一步,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第一驱动轮相匹配,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辊与第一输送带相匹配。
进一步,第二输送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辊,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一驱动轮相匹配,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辊,第二传动辊与第二输送带相匹配。
进一步,转向控制装置包括转向传动带、转向齿轮、转向轴和转向台,转向传动带的一端连接第二驱动轮,转向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转向齿轮,转向齿轮连接转向轴,转向轴连接转向台。转向控制装置通过在转向传动带和转向齿轮的作用下,带动转向轴作旋转运动,由此带动转向台也跟着作旋转运动,当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开始进行工件运输工作时,通过第一转向板和第二转向板形成的转向通道,先将第一输送带内的工件带动转向台上,然后在转向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使工件顺利输送到第二输送带上,由此完成工件的转向定位输送,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占地面积。
进一步,转向台的上方设有转向板,转向板包括第一转向板和第二转向板,第一转向板和第二转向板之间形成有转向通道。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占地面积、可实现稳定转向输送。
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用于运送工件,通过转向机构将第一输送带上的工件传送到第二输送带上。转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三部分,通过驱动装置使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运转起来。输送传动装置分为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分别带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运动。转向控制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将工件从第一输送带传送到第二输送带上,实现工件稳定转向输送,节省占地面积,提高了整个流水线的工作效率。
驱动电机上有上下两个输出端,分别可以带动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工作,使一个驱动设备就可以带动两个传动装置运动,不但减少了设备零件,而且使整个结构的布局更加合理。第一驱动轮为锥齿轮,锥齿轮分别匹配第一输送传动装置上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上的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为锥齿轮,很好地实现了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的运动。第二驱动轮为直齿轮,匹配转向传动带和转向齿轮,很好地实现了转向控制装置的运动。
转向控制装置通过在转向传动带和转向齿轮的作用下,带动转向轴作旋转运动,由此带动转向台也跟着作旋转运动,当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开始进行工件运输工作时,通过第一转向板和第二转向板形成的转向通道,先将第一输送带内的工件带动转向台上,然后在转向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使工件顺利输送到第二输送带上,由此完成工件的转向定位输送,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和输送传动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控制装置设置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第一输送带;3-第二输送带;4-驱动装置;5-第一输送传动装置;6-第二输送传动装置;7-转向控制装置;8-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轴;10-第二驱动轴;11-第一驱动轮;12-第二驱动轮;13-第一传动轴;14-第一传动轮;15-第一传动辊;16-第二传动轴;17-第二传动轮;18-第二传动辊;19-转向传动带;20-转向齿轮;21-转向轴;22-转向台;23-第一转向板;24-第二转向板;25-转向通道;2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包括机座1、输送带和转向机构,输送带和转向机构均安装于机座1上,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第一输送带2安装于机座1的一侧,第二输送带3安装于机座1的另一侧,转向机构设置于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之间,转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4、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7,驱动装置4的上端连接输送传动装置,驱动装置4的下端连接转向控制装置7,输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传动装置5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6,第一输送传动装置5连接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传动装置6连接第二输送带3。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分别用于运送工件26,通过转向机构将第一输送带2上的工件26传送到第二输送带3上。转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4、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7三部分,通过驱动装置4使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7运转起来。输送传动装置分为第一输送传动装置5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6,分别带动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运动。转向控制装置7在驱动装置4的作用下,将工件26从第一输送带2传送到第二输送带3上,实现工件26稳定转向输送,节省占地面积,提高了整个流水线的工作效率。
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8和驱动轴,驱动轴包括第一驱动轴9和第二驱动轴10,第一驱动轴9连接于驱动电机8的上端,第二驱动轴10连接于驱动电机8的下端,第一驱动轴9上设有第一驱动轮11,第一驱动轮11连接第一输送传动装置5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6,第二驱动轴10上设有第二驱动轮12,第二驱动轮12连接转向控制装置7。驱动电机8上有上下两个输出端,分别可以带动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7工作,使一个驱动设备就可以带动两个传动装置运动,不但减少了设备零件,而且使整个结构的布局更加合理。第一驱动轮11为锥齿轮,锥齿轮分别匹配第一输送传动装置5上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6上的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为锥齿轮,很好地实现了第一输送传动装置5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6的运动。第二驱动轮12为直齿轮,匹配转向传动带和转向齿轮,很好地实现了转向控制装置7的运动。
第一输送传动装置5包括第一传动轴13、第一传动轮14和第一传动辊15,第一传动轴13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轮14,第一传动轮14与第一驱动轮11相匹配,第一传动轴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辊15,第一传动辊15与第一输送带2相匹配。第二输送传动装置6包括第二传动轴16、第二传动轮17和第二传动辊18,第二传动轴16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轮17,第二传动轮17与第一驱动轮11相匹配,第二传动轴1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辊18,第二传动辊18与第二输送带3相匹配。
转向控制装置7包括转向传动带19、转向齿轮20、转向轴21和转向台22,转向传动带19的一端连接第二驱动轮12,转向传动带19的另一端连接转向齿轮20,转向齿轮20连接转向轴21,转向轴21连接转向台22。转向台22的上方设有转向板,转向板包括第一转向板23和第二转向板24,第一转向板23和第二转向板24之间形成有转向通道25。转向控制装置7通过在转向传动带19和转向齿轮20的作用下,带动转向轴21作旋转运动,由此带动转向台22也跟着作旋转运动,当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开始进行工件26运输工作时,通过第一转向板23和第二转向板24形成的转向通道25,先将第一输送带2内的工件26带动转向台22上,然后在转向控制装置7的作用下,使工件26顺利输送到第二输送带3上,由此完成工件26的转向定位输送,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占地面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输送带和转向机构,所述输送带和所述转向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安装于所述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带安装于所述机座的另一侧,所述转向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输送传动装置和转向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上端连接所述输送传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所述转向控制装置,所述输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第二输送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包括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所述第二驱动轴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传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设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所述转向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匹配,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匹配,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装置包括转向传动带、转向齿轮、转向轴和转向台,所述转向传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所述转向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连接所述转向轴,所述转向轴连接所述转向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台的上方设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板包括第一转向板和第二转向板,所述第一转向板和所述第二转向板之间形成有转向通道。
CN201720919751.2U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30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9751.2U CN207030170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9751.2U CN207030170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0170U true CN207030170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62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975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30170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0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8826A (zh) * 2020-10-14 2021-01-26 苏州锦坤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硬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8826A (zh) * 2020-10-14 2021-01-26 苏州锦坤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硬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97298U (zh) 一种agv用举升回转组合装置
CN113428428B (zh) 一种自动角边封箱方法及封箱机
CN105775896A (zh) 一种牵引机用高效装置
CN207030170U (zh) 一种转向定位输送机构
CN206494690U (zh) 三维移载装置
CN105314379A (zh) 一种可升降转向轮的分拣装置
CN205574964U (zh) 药板双向输送机构
CN106809637A (zh) 自动分箱运输装置
JPH0958463A (ja) 台車使用の搬送設備
CN107140578A (zh) 一种搬运用的升降机
CN201849932U (zh) 胶板运送翻转装置
CN207698636U (zh) 一种变换运输物品方向的控制机构
CN206634604U (zh) 一种鞋材纸板生产用链板机
CN205771842U (zh) 一种用于物流皮带式输送的分流机
CN106542286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智能装配线系统
CN106697085A (zh) 一种自动牵引车
CN207102790U (zh) 一种新型碎薯机
CN206708316U (zh) 一种外导轨传动装置
CN207061203U (zh) 一种流水线式Tray盘供料系统
CN206615656U (zh) 一种钢管提升装置
CN204777298U (zh) 柔性轨道系统
CN206243928U (zh) 带拐角的奶包输送系统
CN208150269U (zh) 一种物流配送牵引车
CN209694024U (zh) 一种软质食品快速切断成型机构
CN216835873U (zh) 一种多规格板状货物自动中心矫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