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8004U - 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8004U
CN207018004U CN201720660975.6U CN201720660975U CN207018004U CN 207018004 U CN207018004 U CN 207018004U CN 201720660975 U CN201720660975 U CN 201720660975U CN 207018004 U CN207018004 U CN 207018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stability contorting
critical slope
equilibra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09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汉华
邓之友
陈孟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09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8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8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8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属于施工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隧道洞口坡脚进行支挡反压实现力学平衡,配合超前管棚+护拱支护零开挖进洞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方案,两者结合进一步起到预先整体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避免在隧道开挖支护过程中产生失稳风险。另外,采用短台阶预留核心土近似全断面施工方法,使得隧道的分部开挖支护施工接近平面力学问题,与隧道设计保持一致,在近似全断面的开挖方式下也能够保证隧道的围岩稳定。该方法还避免了初期钢支护中间节点薄弱环节的支护稳定性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修建的部分山区公路隧道因规划要求,需要穿越高陡的临界边坡,设计规范强调按新奥法设计施工,但新奥法隐含适用条件是山体整体稳定,仅仅研究围岩稳定性问题。当山区公路隧道因规划要求,需要穿越洞口高陡临界边坡时,现有的设计施工往往忽视了洞口高陡边坡稳定性问题,有时造成洞口施工坍塌甚至伤亡事故。目前,有较多边坡滑坍风险的防治方法,如锚杆或锚索加固、抗滑桩支档、挖除滑移块卸载加固及延长明洞等。但这些方法都是在出现滑塌征兆或者事故之后才开始采取措施,此时修复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容易引发二次事故。因此,在隧道修建的同时预先对洞口进行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隧道洞口临界边坡岩体较差时容易发生隧道施工坍塌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防止临界边坡设计与施工力学之间的稳定平衡问题出现偏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在待开挖隧道进出洞口的边坡背离山体一侧设置坡脚支护挡墙,在隧道洞顶的坡面上填土石方层,土石方层一侧搭接于坡脚支护挡墙上,由坡脚支挡结构提供侧向山体方向的支撑平衡力;所述的土石方层和/或坡脚支护挡墙底部通过锚杆锚固于山体中;待开挖隧道进出洞口的围岩中沿着隧道轮廓线外缘间隔打设有超前管棚,超前管棚中注满水泥砂浆,在隧道护拱位置处开挖的槽形基础上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护拱,超前管棚与护拱结合成整体作为隧道超前预支护结构。
高陡的临界边坡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有的边坡力学平衡体系遭到破坏,而隧道开挖过程中,部分山体被挖除后会导致此处有足够的力支撑剩余山体的外扩,山体的作用力一方面会造成力学失稳造成边坡坍塌,另一方面会给长期后续建造的隧道施加侧向外扩力,久而久之导致隧道护拱等结构出现损伤甚至坍塌风险。本实用新型中,在隧道开挖之前通过纵向和侧向两方面对高陡临界边坡进行了预平衡稳定控制:一方面在隧道进出洞口处山体一侧设置了坡脚支护挡墙,并以坡脚支护挡墙为支撑在洞口上方覆盖土石方层,由此使土石方层在坡脚支挡结构提供的侧向山体方向的支撑平衡力的作用下,向新建隧道施加了阻止山体外扩的反向支撑力,使隧道处的山体形成力学平衡体系,控制洞口边坡滑坍风险;另一方面超前管棚+护拱支护零开挖进洞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方案,进一步起到预先整体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经过上述预平衡稳定控制,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即使边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也能够保持受力平衡体系,不会出现坍塌风险。
作为优选,隧道轮廓线内的掌子面上开设有上下台阶,上台阶比下台阶超前,上下台阶均留有核心土;已开挖的隧道中设置有初期支护,用于承担全部围岩荷载。这种施工方法,使得隧道分部开挖支护施工接近设计要求的平面力学问题,减少对洞口高陡临界边坡的扰动作用,起到辅助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坡脚支护挡墙采用抗滑挡墙或抗滑桩。
作为优选,所述的超前管棚外缘以2~10°倾角设置,钢管之间的间隔为45~55cm。
作为优选,所述的超前管棚直径为φ108~120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初期支护包括钢架支撑以及混凝土层,其中所述的钢架支撑采用工字钢,沿隧道纵向每隔50~80cm间隔布设;所述的混凝土层厚15~30cm,由20~30号混凝土喷射于围岩表面而成。
作为优选,上台阶比下台阶超前1~3m。
作为优选,所述的土石方层上铺设种植土,用于种植绿化植被。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隧道洞口坡脚进行支挡反压实现力学平衡,配合超前管棚+护拱支护零开挖进洞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方案,两者结合进一步起到预先整体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避免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产生失稳风险。另外,采用短台阶预留核心土近似全断面施工方法,使得隧道的分部开挖支护施工接近平面力学问题,与隧道设计保持一致,在近似全断面的开挖方式下也能够保证隧道的围岩稳定。该方法还避免了初期钢支护中间节点薄弱环节的支护稳定性问题。相比于现有的针对临界稳定围岩隧道开挖的CD/CRD法、多台阶法等,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隧道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隧道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隧道洞口高陡临界边坡支挡反压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措施示意图;
图4为隧道洞口高陡临界边坡的超前管棚+护拱支护零开挖进洞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方案;
图5为短台阶预留核心土近似全断面施工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某山岭隧道全长236m,其设计方案中需要穿越某坐山体,该隧道的出洞口处边坡高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直接开挖容易导致边坡坍塌。因此,需要在隧道开挖之前进行预平衡稳定控制施工。
为本实施例中,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如图1~3所示。在待开挖隧道出洞口的边坡背离山体一侧设置坡脚支护挡墙,坡脚支护挡墙可采用抗滑挡墙或抗滑桩,方向与隧道延伸方向平行或垂直,用于与山体共同容纳土石方层。坡脚支护挡墙倾斜向山体一侧设置,土石方层填于隧道洞顶的坡面上,土石方层一侧搭接于坡脚支护挡墙上,靠近坡脚支护挡墙一侧厚度高于靠近山体一侧。土石方层和坡脚支护挡墙底部通过锚杆锚固于山体中,以增强稳定性。土石方层上可铺设50cm厚的种植土,用于种植绿化植被。坡脚支挡结构可以为土石方层提供朝向山体方向的支撑平衡力。待开挖隧道出洞口的围岩中沿着隧道轮廓线外缘以与水平面呈2~10°倾角间隔50cm打设有φ108~120mm超前管棚,超前管棚中注满水泥砂浆,在隧道护拱位置处开挖的槽形基础上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护拱,超前管棚与护拱结合成一个整体,作为隧道超前预支护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隧道顶部覆盖的土石方层向山体施加了阻止其外扩的压力,起到了反压的作用,使得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边坡依然能够保持稳定,且隧道建成后也不会长期受到山体外扩力的作用。土石方层的厚度需要通过力学计算获得,尽量保证隧道开挖后,其顶部护拱承受竖直向下的压力,避免受到侧向力。
对于部分稳定性较差的隧道,经过上述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仍然要设计能够尽可能保持边坡稳定的洞内掘进结构。本实施例中,隧道轮廓线内的掌子面上开设有上下台阶,上台阶比下台阶超前1~3m,上下台阶均留有核心土;已开挖的隧道中设置有初期支护,用于承担全部围岩荷载。初期支护包括钢架支撑以及混凝土层,其中钢架支撑采用工字钢,沿隧道纵向每隔50~80cm间隔布设;混凝土层厚15~30cm,由20~30号混凝土喷射于围岩表面而成。
下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结构的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采用坡脚支挡反压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措施,起到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如图2所示。
该步骤中,首先需要根据隧道洞口边坡地质勘测资料,确定隧道洞口高陡临界边坡的坡脚支挡反压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措施(包括采用抗滑挡墙还是抗滑桩、土石方层的厚度)以及范围(平面和立面方向坡脚支护挡墙的尺寸、土石方层的覆盖区域等)。然后按照上述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形成如图1~3所示的结构,确保预先起到整体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
(2)再采用超前管棚+护拱支护零开挖进洞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方案,进一步起到预先整体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如图3所示。
(2.1)在隧道洞口的围岩中,按照设计要求沿着隧道轮廓线外缘以2~10°倾角,每隔50cm间距,打设φ108~120mm超前管棚,以5~8Pa压力给在超前管棚注满20号水泥砂浆,形成大管棚支护结构。
(2.2)按照设计要求沿着隧道护拱位置开挖槽形基础,预留洞口山体坡脚支挡,在槽形基础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护拱,使其与超前管棚结合成整体,形成隧道超前强预支护。
步骤(1)和(2)两者结合,进一步起到预先整体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隧道的出洞口可以考虑设置抗滑的端墙式洞门。
(3)采用缩短隧道分部开挖支护施工纵向长度的短台阶预留核心土近似全断面施工方法,使得隧道分部开挖支护施工接近设计要求的平面力学问题,减少对洞口高陡临界边坡的扰动作用,起到辅助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如图4所示。当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临界稳定,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短台阶预留核心土近似全断面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3.1)在隧道超前强预支护的保护下,采用短台阶且上下台均预留核心土,上台阶比下台阶超前1~3m,上下台阶循环掘进,平均每次进尺1~2m。由于每次掘进距离较短,使得隧道分部开挖支护施工接近隧道设计时的平面力学问题,在预平衡稳定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对洞口高陡临界边坡的扰动作用,起到辅助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
(3.2)在隧道超前强预支护的保护下,对已开挖的隧道纵向每隔50~80cm及时设置H180~H200工字钢作为钢架支撑并喷射15~30cm厚的20~30号混凝土,形成强初期支护并承担全部荷载,确保隧道结构施工过程稳定平衡。
本实用新型在隧道新建施工前就采用上述3个连环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步骤,大大增强了洞口高陡边坡稳定性,使得在临界稳定的边坡中依然可以安全、高效地完成隧道的开挖工作,还避免了初期钢支护中间节点薄弱环节的支护稳定性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待开挖隧道进出洞口的边坡背离山体一侧设置坡脚支护挡墙,在隧道洞顶的坡面上填土石方层,土石方层一侧搭接于坡脚支护挡墙上,由坡脚支挡结构提供朝向山体方向的支撑平衡力;所述的土石方层和/或坡脚支护挡墙底部通过锚杆锚固于山体中;待开挖隧道出洞口的围岩中沿着隧道轮廓线外缘间隔打设有超前管棚,超前管棚中注满水泥砂浆,在隧道护拱位置处开挖的槽形基础上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护拱,超前管棚与护拱结合成整体作为隧道超前预支护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轮廓线内的掌子面上开设有上下台阶,上台阶比下台阶超前,上下台阶均留有核心土;已开挖的隧道中设置有初期支护,用于承担全部围岩荷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脚支护挡墙采用抗滑挡墙或抗滑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前管棚以2~10°倾角设置,钢管之间的间隔为45~5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前管棚直径为φ108~12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期支护包括钢架支撑以及混凝土层,其中所述的钢架支撑采用工字钢,沿隧道纵向每隔50~80cm间隔布设;所述的混凝土层厚15~30cm,由20~30号混凝土喷射于围岩表面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台阶比下台阶超前1~3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石方层上铺设种植土,用于种植绿化植被。
CN201720660975.6U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 Active CN207018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0975.6U CN207018004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0975.6U CN207018004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8004U true CN207018004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5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0975.6U Active CN207018004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80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9114A (zh) * 2017-06-08 2017-11-10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9114A (zh) * 2017-06-08 2017-11-10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8703B (zh) 微导洞内施做横向棚盖下超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修建方法
CN102606162B (zh) 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易坍塌区快速施工方法
CN104453921B (zh) 一种软岩隧道开挖施工工艺
CN106337686A (zh) 岩质地层暗挖三层地铁车站伞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587920B (zh) 一种隧道进口偏压段施工方法
CN104989425B (zh) 一种暗挖进洞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方法
CN104612162A (zh) 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CN108457656A (zh) 一种出土隧道施工方法
CN106703828A (zh) 采用预制装配式衬砌结合pba建造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6761778A (zh) 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的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工艺
CN108487911A (zh)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双侧墙复合十字交叉法施工方法
CN111502696A (zh) 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6869969A (zh) 一种软岩超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支护施工方法
CN107023300A (zh) 一种采用棚护法建造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4831734A (zh) 一种深基坑建筑旋喷桩复合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法
CN112663625A (zh) 一种高寒区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施工及防护方法
CN106498943A (zh) 一次性高压旋喷型扩大头预应力土锚杆施工方法
CN106930321A (zh)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
CN106499399A (zh) 一种在富水粉土地层中重叠隧道的盾构掘进施工方法
CN106246191B (zh) 一种洞体深浚、充填丰满的大型溶洞处理及隧道开挖方法
CN1067453C (zh) 基坑边坡平锚喷网支护方法
CN100513705C (zh) 用于边坡加固的地下梁-桩框架结构
CN109057802A (zh) 大断面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方法
CN115539048A (zh) 一种用于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方法
CN107091092A (zh) 山区公路隧道临界稳定围岩近似全断面开挖结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