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5100U - 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5100U
CN207015100U CN201720725633.8U CN201720725633U CN207015100U CN 207015100 U CN207015100 U CN 207015100U CN 201720725633 U CN201720725633 U CN 201720725633U CN 207015100 U CN207015100 U CN 207015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rm
arm body
bushing
ball stud
fo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56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岱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56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5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5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5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包括控制臂本体、球头销总成和衬套,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球头销总成装配孔,另一端设置有安装衬套的套管,关键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采用单层钢板冲压成型,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控制臂加强板。控制臂本体采用单层钢板冲压成型,并在控制臂本体的底面补焊两块钢板以增强控制臂的刚度和强度性能,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降低了成本,并大大降低了控制臂总成重量,提高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弗逊式悬架的下控制臂结构形式。
背景技术
控制臂作为汽车底盘悬架的重要结构部件,具有导向、支撑和传力的作用,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现有控制臂普遍采用焊接控制臂和锻造铝合金工艺控制臂两种结构形式。
焊接控制臂分为上体和下体两部分,在制造过程中,上体和下体分别冲压成型后,采用点焊或缝焊等焊接方法将上体和下体合并到一起形成控制臂结构。采用这种方式的控制臂总成重量较大,增加了悬架非悬挂重量;而且焊接总成变形很难控制,造成了产品一致性差。而采用锻造铝合金工艺制造的控制臂,虽然能够降低非悬挂重量,但其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市场的普遍性推广,目前仅在高档豪华车上应用,而低成本紧凑型乘用车上应用较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以减轻控制臂总成重量,降低成本,避免焊接产生的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及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结构,包括控制臂本体、球头销总成和衬套,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球头销总成装配孔,另一端设置有安装衬套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采用单层钢板冲压成型,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控制臂加强板。采用单层钢板冲压成型,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降低了成本,并大大降低了控制臂总成重量;而底面增设控制臂加强板,则可以在减轻控制臂总成重量的同时增强控制臂的刚度和强度,提升了控制臂的结构性能,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臂加强板以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底面的靠近球头销总成装配孔的一端和/或底面的中部。通过补焊钢板以增强性能,相对于上、下体拼焊的控制臂,重量可以大大减轻;同时由于焊接而产生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臂本体为A 字型结构,所述A字型结构的斜边和底边为突出于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的n型折边;所述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的靠近球头销总成装配孔的一端与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的中部具有面差,面与面之间用圆弧过渡。n型折弯和面差的设置有利于增强控制臂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同时也满足控制臂在装配上的结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两个,在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所述衬套也为两个,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压入所述两个套管内。衬套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利用压力机压入套管内,连接牢固,不易脱落;而且衬套压入套管后两衬套共线,保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平顺和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一的圆孔。镂空的圆孔可以进一步减轻控制臂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结构的控制臂本体采用单层钢板冲压成型,并在控制臂本体的底面补焊两块钢板以增强控制臂的刚度和强度性能,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降低了成本,并大大降低了控制臂总成重量,提高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结构的底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结构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结构的左视图。
附图标示:1、球头销总成;2、控制臂本体;3、套管;4、衬套;5、控制臂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4、5所示,本控制臂结构包括A字型结构的控制臂本体2、球头销总成1和衬套4,控制臂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球头销总成装配孔,另一端即A字型结构的两条斜边的端部设置有安装衬套4的套管3,两个衬套4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压入两个套管3内,连接牢固,不易脱落,而且衬套4压入套管3后两衬套4共线,进一步保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平顺和稳定;控制臂本体2采用采用QSTE460TM厚度2.8mm的单层钢板冲压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并大大降低了控制臂总成重量,而且,从制动工况下控制臂强度分析结构看,单层钢板冲压设计强度足以满足整车性能要求。控制臂本体2的底面焊接有两块控制臂加强板5,其中一块焊接在底面的靠近球头销总成装配孔的一端,另一块焊接在底面的中部,减轻控制臂总成重量的同时增强了控制臂的刚度和强度,提升了控制臂的结构性能,并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
A字型结构的控制臂本体2的两条斜边和底边为突出于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的n型折边;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靠近球头销总成装配孔的一端与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的中部具有面差,面与面之间用圆弧过渡;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一的圆孔。n型折弯和面差的设置有利于增强控制臂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同时也满足控制臂在装配上的结构需求;而镂空的圆孔可以进一步减轻控制臂的重量。
安装时,先将球头销总成1安装于球头销总成装配孔内,衬套4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利用压力机压入控制臂本体2的两个套管3内;然后将控制臂的一端通过球头销总成1与车轮的转向节连接,另一端通过衬套4与车身连接,从而实现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平顺和稳固连接,大大提高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实用新型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包括控制臂本体、球头销总成和衬套,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球头销总成装配孔,另一端设置有安装衬套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采用单层钢板冲压成型,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控制臂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加强板以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底面的靠近球头销总成装配孔的一端和/或底面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为A 字型结构,所述A字型结构的斜边和底边为突出于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的n型折边;所述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的靠近球头销总成装配孔的一端与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的中部具有面差,面与面之间用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两个,在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所述衬套也为两个,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压入所述两个套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字型结构内部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一的圆孔。
CN201720725633.8U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 Active CN207015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5633.8U CN207015100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5633.8U CN207015100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5100U true CN207015100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5633.8U Active CN207015100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5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0312U (zh) 汽车摆臂
CN102367044B (zh) 一种汽车双叉臂悬架上摆臂总成
CN101348061B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下控制臂及其制造方法
CN207015100U (zh) 一种新型控制臂结构
CN207208199U (zh) 汽车前副车架
CN204472476U (zh) 一种汽车前悬下摆臂总成
CN217477024U (zh) 汽车前下控制臂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06501666U (zh) 一种摆臂衬套与副车架连接结构
CN201009700Y (zh) 一种汽车前控制臂
CN203681183U (zh) 汽车后副车架上控制臂
CN203142318U (zh) 单片式控制臂
KR102244923B1 (ko) 차량용 현가암의 제조방법
CN207466776U (zh) 结构强度高的副车架
CN207466774U (zh) 多用途副车架
KR101488207B1 (ko) 자동차용 로워암
CN204236169U (zh) 一种带有后桥减振器支架的弹簧盘连接结构
CN102530101B (zh) 汽车后地板加强梁加强件总成
CN207015425U (zh) 一种后横拉杆的安装结构
CN204956625U (zh) 前副车架
CN104340052A (zh) 用于车辆排气系统的吊耳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3902667U (zh) 前副车架及其后安装支架结构、汽车
CN21070702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框架的侧板
CN104149856A (zh) 一种扁担式车架横梁结构
CN218343209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叉形连接结构
CN214450096U (zh) 汽车控制臂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