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4772U -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4772U
CN207014772U CN201720923980.1U CN201720923980U CN207014772U CN 207014772 U CN207014772 U CN 207014772U CN 201720923980 U CN201720923980 U CN 201720923980U CN 207014772 U CN207014772 U CN 207014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ing gear
base material
automotive upholstery
inside gadget
upholster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39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伟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uket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et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et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et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39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4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4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4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不需要手工调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包括:对中机构、驱动电机、气浮装置、风机和控制系统;所述对中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A向校正机构和一对平行设置的B向校正机构,两个所述A向校正机构和两个所述B向校正机构均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相向或背向移动;所述气浮装置位于所述A向校正机构和所述B向校正结构围成区域的下方,并与所述风机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汽车内饰件基材的大小尺寸不同,在进行校正的时候需要人工进行测量,才能找到中心点,这样较为不便,且通过测量找中心点,很多时候会产生偏差,影响基材的校正。
因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现代自动化的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不需要手工调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包括:
对中机构、驱动电机、气浮装置、风机和控制系统;
所述对中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A向校正机构和一对平行设置的B向校正机构,两个所述A向校正机构和两个所述B向校正机构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可相向或背向移动;所述气浮装置位于所述A向校正机构和所述B向校正结构围成区域的下方,并与风机连接。
优选的,
两个所述A向校正机构上设有可升降拨料片,所述可升降拨料片选择性的凸出或脱离加热输送网车的表面。
优选的,
两个B向校正机构上设有可升降拨料片,所述可升降拨料片选择性的凸出或脱离加热输送网车的表面。
上述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以加热输送网车为例,上料抓手将汽车内饰件基材放到加热输送网车上,气浮装置启动,通过上升气流大大降低加热输送网车与内饰件基材之间的摩擦力,两个A向校正机构和两个B向校正机构的可升降拨料片下降至接近汽车内饰件基材下表面,然后往中间移动,校正内饰件基材的位置;位置校正完毕后气浮装置断气,然后两个A向校正机构和两个B向校正机构的可升降拨料片上升,往外侧复位,脱离内饰件基材,完成内饰件基材的校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不需要手工调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包括:
设置在基材内饰件加热输送网车1上的对中机构3、驱动电机、气浮装置、风机和控制系统;对中机构3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A向校正机构4和一对平行设置的B向校正机构5,A向校正机构4与B向校正机构4垂直设置,两个A向校正机构4可通过驱动电机沿图2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向或背向移动,使得两个A向校正机构4的间距可调,同理,两个B向校正机构5可通过驱动电机沿图2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向或背向移动,使得两个B向校正机构5的间距可调;气浮装置7位于A向校正机构4和B向校正结构5围成区域的下方,并与风机连接。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直接设置在基材内饰件加热输送网车1上完成内饰件基材2的位置校正工作,和现有校正机构相比,设备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简化了基材位置调整动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驱动装置放置在最外侧,更方便设备维护和保养。
在上述对中机构3中,两个A向校正机构4上设有可升降拨料片6,可升降拨料片6可上下移动。同理,两个B向校正机构5上设有可升降拨料片6,可升降拨料片6可上下移动。在气浮装置7启动后,通过上升气流轻轻把内饰件基材2托起,然后A向校正机构4和B向校正机构5的可升降拨片6下降并往中间移动,用于校正基材的位置。
上述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上料抓手将汽车内饰件基材2放到加热输送网车1上,气浮装置7启动,通过上升气流降低加热输送网车1与汽车内饰件基材2之间的摩擦力,两个A向校正机构4和两个B向校正机构5的可升降拨料片6下降,并往中间移动,校正内饰件基材2的位置,然后气浮装置7断气,内饰件基材2落至加热输送网车1上,然后两个A向校正机构4和两个B向校正机构5的可升降拨料片6上升,并往外侧复位,脱离内饰件基材2,完成内饰件基材2的校正。
内饰件基材2通过上料抓手抓至加热输送网车1上,上料抓手包括直线导轨运动副和若干抓料臂,其中:直线导轨运动副包括至少一个直线导轨,用于承载抓料臂和旋转驱动装置,当直线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含两个)时,多个直线导轨平行设置;多个抓料臂间隔设置在直线导轨运动副上,多个抓料臂的任一个或任多个在直线导轨上的位置可调,用于根据不同尺寸的内饰件原材料调节多个抓料臂之间的总长度,从而适应多种不同规格尺寸内饰件原材料。
在上述适应多种规格尺寸内饰件的高效节能上料抓手中,可限定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在直线导轨运动副上的位置可调,具体可以为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各分别与一螺杆组件连接,两个螺杆组件还均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螺杆组件转动,从而实现两个抓料臂可沿靠近或远离中心抓料臂的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驱动装置可放置在直线导轨运动副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上设有第一特征件,第一特征件与旋转驱动装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螺杆组件一端设置在旋转驱动装置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特征件上,从而带动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移动。从空间位置关系来看,螺杆组件位于抓料臂的上方,不会影响其他抓料臂的工作。
在上述适应多种规格尺寸内饰件的高效节能上料抓手中,任意一个或任意多个抓料臂上可设置到位检测装置,到位检测装置具体包括弹性探针、与弹性探针连接的感应盘、选择性的与感应盘断开或闭合的接近开关。当本实施例中的适应多种规格尺寸内饰件的高效节能上料抓手下行至弹性探针接触到内饰件原材料时会压缩弹簧带动感应盘后退,使接近开关产生信号,从而确认下降已经到位。因为上料台车上内饰件原材料的量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变,这就确定了上料抓手每次下行抓料的位置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到位检测装置来确定抓手每次下降抓料的高度。
各抓料臂上均设有若干抓料机构,抓料机构根据内饰件原材料的材质不同,可为真空吸料机构(图中未示出)和/或插针抓料机构。可以理解的是,抓料臂上可单独设置真空吸料机构,也可单独设置插针抓料机构,也可设置真空吸料机构和插针抓料机构的组合。如当内饰件原材料为光滑面时,可通过真空吸料机构的吸盘的吸附作用实现内饰件原材料的上料;当内饰件原材料为非光滑面时,通过插针抓料机构的抓取实现内饰件原材料的上料。
插针抓料机构具体包括两个气缸和两组插针,每一组插针对应一气缸,两组插针倾斜交叉设置,即两组插针所在平面均与内饰件原材料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上述插针抓料机构的每一个气缸可驱动对应的插针伸出或缩回,从而抓取或放开内饰件原材料。当两组插针同时抓取内饰件原材料时,两组插针与内饰件原材料围成一三角形结构,利于抓取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机构、驱动电机、气浮装置、风机和控制系统;所述对中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A向校正机构和一对平行设置的B向校正机构,两个所述A向校正机构和两个所述B向校正机构均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相向或背向移动;所述气浮装置位于所述A向校正机构和所述B向校正结构围成区域的下方,并与所述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向校正机构与所述B向校正机构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A向校正机构上均设有可升降拨料片,所述可升降拨料片可沿垂直于内饰件基材的方向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B向校正机构上均设有可升降拨料片,所述可升降拨料片可沿垂直于内饰件基材的方向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设置在加热输送网车上,内饰件基材通过上料抓手抓至所述加热输送网车上。
CN201720923980.1U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Active CN207014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3980.1U CN207014772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3980.1U CN207014772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4772U true CN207014772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0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3980.1U Active CN207014772U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4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7010A (zh) * 2017-07-27 2017-09-22 广州市科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7010A (zh) * 2017-07-27 2017-09-22 广州市科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6277U (zh) 一种玻璃取料机械手
CN206287053U (zh) 一种适用于矩形板料的自动夹紧定位装置
CN206029649U (zh) 夹持装置
CN104175213B (zh) 智能机械手
CN104010449A (zh) 可调在线式多规格元件插件机
CN106078182B (zh) 一种钢丝螺套安装设备
CN107986026A (zh) 一种全自动机械手设备
CN108857330A (zh) 一种轮毂气门孔自动拔塞装置
CN105479930B (zh) 一种倾斜重力送料自动定位的丝网印刷机
CN207014772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CN107187010A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基材校正机构
CN106141680A (zh) 卷笔刀组装机
CN105083990B (zh) 液晶面板抓取旋转装置及检测设备
CN207698776U (zh) 一种全自动机械手设备
CN204772519U (zh) 一种应用于pcb测试运载平台的机械手
CN206913339U (zh) 一种用于乐器包边处理的边缘切削机
CN209304884U (zh) 一种机械手去披锋装置
CN209936953U (zh) 一种高精度机械手自动检测旋转吸料装置
CN207889324U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印刷装置
CN209380486U (zh) 抛光装置及抛光机
CN107457622A (zh) 一种棒料夹持装置
CN208868859U (zh) 一种法兰输送及移载的装置
CN208357535U (zh) 一种工字轮整形装置
CN105774258A (zh) 转盘式激光打标装置
CN207698777U (zh) 玻璃上料摆放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2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409, No. 2, Haitong 1st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one address with multiple photos)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Kosi Futu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0 Yanzhou Road, Yanzhou village, Shij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FORTUN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8

Address after: 4-1, Building 3, No. 5 Gangqiao Branch Road,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0000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Yuket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409, No. 2, Haitong 1st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one address with multiple photos)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Kosi Futur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