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2615U - 高效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高效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2615U
CN207012615U CN201720632767.5U CN201720632767U CN207012615U CN 207012615 U CN207012615 U CN 207012615U CN 201720632767 U CN201720632767 U CN 201720632767U CN 207012615 U CN207012615 U CN 207012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basin
efficient sedimentation
fe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27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梦婷
冷雁昆
陈�光
王子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 C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 C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 C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 C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327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2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2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2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沉淀池,其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单元、絮凝单元以及浓缩单元;混合单元包括用于进行混合搅拌的混合池,混合池的顶部设置有氢氧化钠加药管、三氯化铁加药管以及捕重剂加药管;絮凝单元包括与混合室相连通的絮凝池,絮凝池的顶部设置有粉末活性炭投加器;浓缩单元包括与絮凝池相连通的浓缩池,浓缩池还连接有浓水回流管道,浓水回流管道接收来自CMF膜系统输送的浓水。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改良了现有的高效沉淀池技术,更适用于脱硫废水的处理,其能够将湿法脱硫中产生的氟化物、重金属离子(砷、铅、铬等离子)等污染物通过反应沉淀的方式有效去除,保障了后续膜处理工艺的运行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

Description

高效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的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对于通过燃煤方式进行发电的电厂,通常需要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如此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因此,需要对上述脱硫废水进行处理,以避免环境的污染。目前,现有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通过混合单元、反应区、沉淀/浓缩区以及斜管分离区组成的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废水的处理,
现有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原理为:在混合反应区内靠搅拌器的提升作用完成泥渣、高分子絮凝剂、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然后经叶轮提升至推流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凝体,再进入斜管沉淀区进行分离。澄清水通过集水槽收集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沉淀物通过刮泥机刮到泥斗中,经容积式循环泵提升将部分污泥送至反应池进水管,剩余污泥排放。
然而,上述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中,存在如下缺点:
(1)对于脱硫废水针对性差,占地大,投资耗大。
(2)投加的药剂对后段的深度处理工艺有损耗。
(3)表面负荷小,不耐水质变化的冲击。
(4)药剂耗量大,且不具有针对性。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沉淀池,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用于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所述高效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单元、絮凝单元以及浓缩单元;
所述混合单元包括用于进行混合搅拌的混合池,所述混合池的顶部设置有氢氧化钠加药管、三氯化铁加药管以及捕重剂加药管;
所述絮凝单元包括与所述混合室相连通的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顶部设置有粉末活性炭投加器;
所述浓缩单元包括与所述絮凝池相连通的浓缩池,所述浓缩池还连接有浓水回流管道,所述浓水回流管道接收来自CMF膜系统输送的浓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的改进,所述混合池中还设置有混合搅拌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的改进,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有导流筒以及絮凝搅拌机,所述絮凝搅拌机伸入至所述导流筒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的改进,所述粉末活性炭投加器延伸至所述导流筒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的改进,所述混合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导流筒的底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的改进,所述絮凝池和浓缩池之间还设置有导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的改进,所述浓缩池中还设置有刮泥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的改进,所述浓缩池的池壁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靠近所述浓缩池的池口设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如上所述高效沉淀池的高效沉淀工艺,其用于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所述高效沉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废水送入混合单元中,同步向混合单元中加入氢氧化钠药剂、三氯化铁药剂以及捕重剂,使废水与加入的药剂进行混合;
S2、经混合后的废水进入絮凝单元中进行絮凝反应,同步向絮凝单元中加入粉末活性炭;
S3、经絮凝反应后携带矾花的废水进入浓缩单元中进行浓缩处理,所述浓缩单元同步接收来自CMF膜系统输送的浓水。
与现有技术相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改良了现有的高效沉淀池技术,更适用于脱硫废水的处理,其能够将湿法脱硫中产生的氟化物、重金属离子(砷、铅、铬等离子)等污染物通过反应沉淀的方式有效去除,保障了后续膜处理工艺的运行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其用于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具体地,所述高效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单元10、絮凝单元20以及浓缩单元30。
所述混合单元10包括用于进行混合搅拌的混合池,所述混合池的顶部设置有氢氧化钠加药管11、三氯化铁加药管12以及捕重剂加药管13。
其中,废水在所述混合池中与通过所述氢氧化钠加药管11、三氯化铁加药管12以及捕重剂加药管13加入的药剂进行混合。为了混合的充分,所述混合池中还设置有混合搅拌机14,所述混合搅拌机14的叶轮延伸至所述混合池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氢氧化钠加药管11用于实现氢氧化钠药剂的投加,通过投加所述氢氧化钠药剂可用于调节脱硫废水的酸度,使脱硫废水的pH值符合废水处理的要求。所述三氯化铁加药管12用于实现三氯化铁药剂的投加,通过投加所述三氯化铁药剂,可替代原有的高分子絮凝剂,以保障后段深度处理系统的膜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对膜的损耗大大减小。所述捕重剂加药管13用于实现捕重剂的的投加,通过投加所述捕重剂可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砷、铅、铬等)。优选地,所述捕重剂为DTC捕重剂。
所述絮凝单元20用于实现混合后废水的絮凝反应。具体地,所述絮凝单元20包括与所述混合室相连通的絮凝池,该絮凝池中设置有导流筒21以及絮凝搅拌机22,所述絮凝搅拌机22伸入至所述导流筒21中。
从而,所述混合后的废水在所述导流筒21中在所述絮凝搅拌机22的搅拌下进行充分地絮凝反应。在絮凝反应作用下,废水中生成矾花。所述絮凝池与所述混合池连通时,所述混合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导流筒的底部相连通。从而,进行絮凝反应的废水自底部进入至所述导流筒21中,并从所述导流筒21中溢流而出,进入至后段的浓缩单元30中。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池的顶部设置有粉末活性炭投加器23。从而,所述混合后的废水在絮凝池进行絮凝反应的同时,通过所述粉末活性炭投加器23可同步投加粉末活性炭。所述粉末活性炭可保证絮凝区较高的悬浮物加快絮凝速度,缩短絮凝时间,克服低浊度原水的不利影响,并且所述粉末活性炭还可吸附废水中的COD。
所述浓缩单元30用于实现絮凝处理后废水的浓缩处理。具体地,所述浓缩单元30包括与所述絮凝池相连通的浓缩池,絮凝处理后废水于所述浓缩池中进行浓缩处理,废水中的污泥浓缩团聚,进而通过沉降的方式实现固液分离。为了方便沉降之后污泥的分离,所述浓缩池中还设置有刮泥机31。同时,所述浓缩池的池壁上开设有集水槽32,所述集水槽32靠近所述浓缩池的池口设置。从而,分离的澄清水自所述集水槽32溢流而出。
为了实现絮凝处理后的废水自所述絮凝池的底部流入所述浓缩池中,所述絮凝池和浓缩池之间还设置有导流板32。从而,在所述导流板32的引导下,携带矾花的废水以通过S形流道进入至浓缩池中。
此外,所述浓缩池还连接有浓水回流管道33,从而,通过所述浓水回流管道33可使得浓缩池接收来自CMF膜系统输送的浓水。如此,依靠CMF膜系统的浓水中污泥较好的沉降性,可提高浓缩池中泥渣的浓缩效果,加速固液分离,出水效果可以达到5NTU。
基于如上所述的高效沉淀池的高效沉淀工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的高效沉淀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废水送入混合单元中,同步向混合单元中加入氢氧化钠药剂、三氯化铁药剂以及捕重剂,使废水与加入的药剂进行混合。
S2、经混合后的废水进入絮凝单元中进行絮凝反应,同步向絮凝单元中加入粉末活性炭。
S3、经絮凝反应后携带矾花的废水进入浓缩单元中进行浓缩处理,所述浓缩单元同步接收来自CMF膜系统输送的浓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改良了现有的高效沉淀池技术,更适用于脱硫废水的处理,其能够将湿法脱硫中产生的氟化物、重金属离子(砷、铅、铬等离子)等污染物通过反应沉淀的方式有效去除,保障了后续膜处理工艺的运行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用于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单元、絮凝单元以及浓缩单元;
所述混合单元包括用于进行混合搅拌的混合池,所述混合池的顶部设置有氢氧化钠加药管、三氯化铁加药管以及捕重剂加药管;
所述絮凝单元包括与所述混合室相连通的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顶部设置有粉末活性炭投加器;
所述浓缩单元包括与所述絮凝池相连通的浓缩池,所述浓缩池还连接有浓水回流管道,所述浓水回流管道接收来自CMF膜系统输送的浓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池中还设置有混合搅拌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有导流筒以及絮凝搅拌机,所述絮凝搅拌机伸入至所述导流筒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活性炭投加器延伸至所述导流筒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导流筒的底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和浓缩池之间还设置有导流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中还设置有刮泥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的池壁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靠近所述浓缩池的池口设置。
CN201720632767.5U 2017-06-02 2017-06-02 高效沉淀池 Active CN207012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767.5U CN207012615U (zh) 2017-06-02 2017-06-02 高效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767.5U CN207012615U (zh) 2017-06-02 2017-06-02 高效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2615U true CN207012615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7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2767.5U Active CN207012615U (zh) 2017-06-02 2017-06-02 高效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2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8037A (zh) * 2017-06-02 2017-08-04 上海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沉淀池及其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8037A (zh) * 2017-06-02 2017-08-04 上海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沉淀池及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248B (zh)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3641281B (zh) 一种高盐份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方法
CN102964032B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侧路回收磷的装置和方法
CN205740659U (zh) 玻纤废水处理系统
CN102139972A (zh) 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3848542A (zh) 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CN104016520B (zh) 利用气浮耦合混凝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
CN205347057U (zh) 一种油田三次采油废水处理系统
CN207062081U (zh) 一种医药废水处理系统
CN109626641A (zh) 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CN103979707B (zh) 一种脱硫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02092885A (zh) 一种景观水的水质净化方法
CN205258100U (zh) 一种纤维素废水预处理装置
CN102491598A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101948220B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CN207012615U (zh) 高效沉淀池
CN103626323A (zh) 一种制药、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法及专用装置
CN205773891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的系统
CN209468260U (zh) 一种基于磁混凝及过硫酸钠催化氧化的废水耦合处理装置
CN204125214U (zh) 一种磁高密沉淀装置
CN204134756U (zh) 一种新型除钙设备
CN207079100U (zh) 一种含多种重金属废水组合处理工艺系统
CN208200561U (zh) 用于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削减的高效组合澄清系统
CN107008037A (zh) 高效沉淀池及其工艺
CN206901925U (zh) 新型脱硫废水处理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