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3492U - 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3492U
CN206983492U CN201720601589.XU CN201720601589U CN206983492U CN 206983492 U CN206983492 U CN 206983492U CN 201720601589 U CN201720601589 U CN 201720601589U CN 206983492 U CN206983492 U CN 206983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te profile
belt wheel
roller
profile bel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015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IP Hold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宝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宝华 filed Critical 张宝华
Priority to CN2017206015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3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3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3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包括机架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置于机架内,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分盒机构、两个侧印上墨机构、上下印刷机构、贴标机构和收盒机构;两个侧印上墨机构对称布置在机架上的两侧,两个侧印上墨机构均可切换为侧面施胶机构;上下印刷机构可切换为上部施胶机构;传动机构的一输出端与两个侧印上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的另一输出端分别与分盒机构、上下印刷机构、贴标机构和收盒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带动分盒机构、侧印上墨机构或侧面施胶机构、上下印刷机构或上部施胶机构、贴标机构,以及收盒机构配合运转。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现对蛋盒进行印刷功能和贴标功能,有效降低设备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纸浆蛋盒产品贴标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人工贴标。一种是喷胶贴标,还有一种是滚筒式贴标机。人工贴标效率低下而且不规整,产品参差不齐。喷胶式贴标机解决了生产效率的问题,但是喷胶方式是机器运输滑轨容易被喷出的胶水粘连,使机械表面粘连物较多,需要经常清理,清理不及时会影响生产。滚筒式贴标机械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保养与操作要求较高,自动化程度较低。传统的纸浆蛋盒产品印刷机只具有印刷的独立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喷胶方式是机器运输滑轨容易被喷出的胶水粘连,滚筒式贴标机械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保养与操作要求较高,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印刷及贴标进行切换实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包括机架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置于机架内,所述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分盒机构、两个侧印上墨机构、上下印刷机构、贴标机构和收盒机构;两个侧印上墨机构对称布置在机架上的两侧,两个侧印上墨机构均可切换为侧面施胶机构;所述上下印刷机构可切换为上部施胶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一输出端与两个侧印上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输出端分别与分盒机构、上下印刷机构、贴标机构和收盒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分盒机构、侧印上墨机构或侧面施胶机构、上下印刷机构或上部施胶机构、贴标机构,以及收盒机构配合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动机构带动分盒机构、侧印上墨机构或侧面施胶机构、上下印刷机构或上部施胶机构、贴标机构,以及收盒机构配合运转,能进行侧印上墨机构和侧面施胶机构切换,以及上下印刷机构和上部施胶机构切换,实现对蛋盒进行印刷功能和贴标功能,有效降低设备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减速器、第一换向机、第二换向机和第三换向机,所述第一电机、减速器、第一换向机、第二换向机和第三换向机均置于机架内的底座上,所述第一换向机处于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换向机处于上下印刷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三换向机处于收盒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分别与第一换向机和第二换向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机与第三换向机的输入端通过传动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减速器、第一换向机、第二换向机和第三换向机协调运作,能带动分盒机构、侧印上墨机构或侧面施胶机构、上下印刷机构或上部施胶机构、贴标机构,以及收盒机构配合运转,传动效率高,运行稳定。
进一步,所述侧印上墨机构包括第一齿型带轮和第二齿型带轮,所述第一齿型带轮与第一换向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型带轮与第二齿型带轮平行布置,第一齿型带轮与第二齿型带轮连接;所述第一齿型带轮带动第二齿型带轮转动;所述第一齿型带轮带动第二齿型带轮转动;所述第二齿型带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齿型带轮,所述第二齿型带轮带动两个第三齿型带轮转动;所述第二齿型带轮远离所述第一齿型带轮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齿型带轮,两个所述第三齿型带轮均与所述第四齿型带轮通过齿型带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齿型带轮带动第四齿型带轮转动;所述第四齿型带轮同轴芯连接有辊体,所述第四齿型带轮与辊体同步转动;所述辊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上墨装置;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之间设置有侧印轮毂,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上的第二齿型带轮均与侧印轮毂通过轴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齿型带轮、第二齿型带轮、第三齿型带轮、第四齿型带轮、辊体和第一上墨装置协调运作,能实现对蛋盒的两个侧面进行印刷,运行稳定,提升印刷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墨装置包括版辊、传墨胶辊、传墨辊、第一匀墨胶辊、串墨辊、第二匀墨胶辊、传墨钢棍、舔墨辊和墨斗;所述辊体远离第四齿型带轮的一侧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版辊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版辊与辊体转动连接;所述版辊、传墨胶辊、传墨辊、第一匀墨胶辊、串墨辊、第二匀墨胶辊、传墨钢棍和舔墨辊依次转动连接;所述舔墨辊与墨斗连接,所述舔墨辊转动过程中粘上墨斗内的墨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版辊、传墨胶辊、传墨辊、第一匀墨胶辊、串墨辊、第二匀墨胶辊、传墨钢棍、舔墨辊和墨斗协调运作,能将墨斗内的墨汁通过舔墨辊、传墨钢棍、第二匀墨胶辊、串墨辊、第一匀墨胶辊、传墨辊、传墨胶辊和版辊传输至辊体处,对蛋盒的侧面进行印刷,运行稳定,提升印刷效率。
进一步,所述侧印上墨机构切换成侧面施胶机构过程中,将第一上墨装置切换成第一上胶机构,所述第一上胶机构包括匀胶硬辊、匀胶软辊、舔胶辊和装胶斗,所述匀胶硬辊同轴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匀胶硬辊与辊体转动连接;所述匀胶硬辊、匀胶软辊、舔胶辊依次转动连接;所述舔胶辊与装胶斗连接,所述舔胶辊转动过程中粘上装胶斗内的胶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匀胶硬辊、匀胶软辊、舔胶辊和装胶斗协调运作,能将装胶斗内的胶水通过舔胶辊、匀胶软辊和匀胶硬辊传输至至辊体处,对蛋盒的侧面进行施胶,运行稳定,避免胶水粘连,减少清洗频率,提升施胶效率。
进一步,所述分盒机构包括两个分盒器和链条轴,两个所述分盒器分别置于机架上的两侧,所述链条轴置于两个所述分盒器远离两个侧印上墨机构的一侧,所述链条轴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两侧连接;所述链条轴上设置有套装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三换向机的输出端联动;两个分盒器的输入端均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链条轴的两端分别通过链条与两个第二链轮连接;所述机架内对应两个所述分盒器的下方均设置有推盒挡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链轮上连接的链条将蛋盒传输至两个分盒器处,推盒挡块对蛋盒进行拦截,通过两个分盒器对蛋盒进行有序放入产线,保障蛋盒进行有序的印刷或贴标,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上下印刷机构包括第五齿型带轮、第六齿型带轮、上下印轮毂和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五齿型带轮通过轴与第二换向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齿型带轮与所述第六齿型带轮通过齿型带连接,所述第六齿型带轮通过轴依次与上下印轮毂和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换向机通过第五齿型带轮和第六齿型带轮带动上下印轮毂和第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边缘设置有四个第二上墨装置,四个所述第二上墨装置关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远离第二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上墨装置,所述第一上墨装置、第二上墨装置和第三上墨装置结构一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五齿型带轮、第六齿型带轮、上下印轮毂和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上墨装置和第三上墨装置协调运作,能实现对蛋盒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行印刷,运行稳定,提升印刷效率。
进一步,所述上下印刷机构切换为上部施胶机构过程中,将一第二上墨装置切换成第二上胶机构,所述第二上胶机构与第一上胶机构结构一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上胶机构对蛋盒的上端进行施胶,运行稳定,避免胶水粘连,减少清洗频率,提升施胶效率。
进一步,所述贴标机构包括底板、墙板和标贴盒,所述墙板倾斜布置,所述底板固定置于机架上,所述墙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支脚与底板连接,所述墙板倾斜布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标贴盒置于所述墙板上,并与墙板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墙板上对应所述标贴盒的下端设置有贴标上移弹簧;所述标贴盒倾斜向下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搓纸胶辊,所述墙板上对应搓纸胶辊的一侧设置有夹标上胶辊、夹标下胶辊和第一运标带辊,所述搓纸胶辊、夹标上胶辊、夹标下胶辊、第一运标带辊依次连接,并联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运标带辊,所述第二运标带辊处于第一运标带辊远离夹标下胶辊的一侧,所述第一运标带辊和第二运标带辊通过运动带连接,所述第一运标带辊、第二运标带辊和连接带构成整体结构与墙板的倾斜角度一致;
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七齿型带轮、第八齿型带轮、第九齿型带轮、第十齿型带轮和第十一齿型带轮,所述第二电机置于机架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七齿型带轮连接,所述第七齿型带轮与第八齿型带轮通过轴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第八齿型带轮通过齿型带与第九齿型带轮连接,所述第九齿型带轮与第二运标带辊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七齿型带轮通过齿型带与第十齿型带轮连接,所述第十齿型带轮与第十一齿型带轮同轴连接,同时与第一运标带辊连接,所述第七齿型带轮带动通过第十齿型带轮和第十一齿型带轮带动第一运标带辊转动;
还包括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三换向机的输出端联动;所述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均置于机架内,所述第三换向机的输出轴与第三链轮连接,所述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四链轮与第一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四链轮同轴连接有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所述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分别处于所述第四链轮的两侧;所述机架内对应底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均套装有双排链轮;所述底板后侧的转轴上套装有第七链轮,所述第五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七链轮连接,所述第五链轮通过第七链轮带动其所在转轴转动;两个所述转轴上双排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两个所述转轴通过双排链轮和链条联动;两个双排链轮的链条上设置有多个托摸,多个所述托摸沿链条移动;所述底板上对应多个托摸的上方设置有海绵压签滚轮;
所述第二运标带辊靠近收盒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部上套装有第八链轮,所述第八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七链轮连接,所述第七链轮带动第八链轮转动,第八链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第八链轮的一端部上套装有摆锤和滚动凸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联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中部连接有压标铜辊,所述压标铜辊靠近第二运标带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贴标上移弹簧将标贴盒内的标贴上移传输至搓纸胶辊,通过第二电机、第七齿型带轮、第八齿型带轮、第九齿型带轮、第十齿型带轮和第十一齿型带轮协调运作,带动搓纸胶辊、夹标上胶辊、夹标下胶辊和第一运标带辊运转,将标贴传输至压标铜辊处,第七链轮带动第八链轮转动,第八链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带动压标铜辊进行贴标,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维修保养与操作要求较低,自动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所述收盒机构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九链轮,所述第九链轮与所述与所述第六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多个收集杆,所述转动架内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收集杆与多个滚珠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六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九链轮转动,所述第九链轮带动转动架转动,所述转动架转动过程中带动多个收集杆对蛋盒进行收集归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六链轮与第九链轮联动,第九链轮带动转动架进行转动,多个滚珠在滑道内移动,多个滚珠带动多个收集杆对蛋盒进行划拨收集,自动化程度高,收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印上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面施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盒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印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部施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贴标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贴标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机、第七齿型带轮、第八齿型带轮、第九齿型带轮、第十齿型带轮和第十一齿型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收盒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收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架;
2、传动机构,201、第一电机,202、减速器,203、第一换向机,204、第二换向机,205、第三换向机;
3、分盒机构,301、分盒器,302、链条轴,303、第一链轮,304、第二链轮,305、推盒挡块;
4、侧印上墨机构,401、第一齿型带轮,402、第二齿型带轮,403、第三齿型带轮,404、第四齿型带轮,405、辊体,406、第一上墨装置,407、侧印轮毂,408、版辊,409、传墨胶辊,410、传墨辊,411、第一匀墨胶辊, 412、串墨辊,413、第二匀墨胶辊,414、传墨钢棍,415、舔墨辊,416、墨斗;
5、上下印刷机构,501、第五齿型带轮,502、第六齿型带轮,503、上下印轮毂,504、第一传动齿轮,505、第二传动齿轮,506、第二上墨装置, 507、第三上墨装置;
6、贴标机构,601、底板,602、墙板,603、标贴盒,604、贴标上移弹簧,605、搓纸胶辊,606、夹标上胶辊,607、夹标下胶辊,608、第一运标带辊,609、第二运标带辊,610、第二电机,611、第七齿型带轮,612、第八齿型带轮,613、第九齿型带轮,614、第十齿型带轮,615、第十一齿型带轮,616、第三链轮,617、第四链轮,618、第五链轮,619、第六链轮, 620、转轴,621、双排链轮,622、第七链轮,623、托摸,624、海绵压签滚轮,625、第一转动轴,626、第八链轮,627、压标铜辊,628、摆锤,629、滚动凸轮,630、第二转动轴;
7、收盒机构,701、转动架,702、第九链轮,703、收集杆,704、滚珠,705、转盘,706、滑道;
8、侧面施胶机构,801、第一上胶机构,802、匀胶硬辊,803、匀胶软辊,804、舔胶辊,805、装胶斗;
9、上部施胶机构,901、第二上胶机构,10、蛋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包括机架1和传动机构2,所述传动机构2置于机架1内,所述机架1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分盒机构3、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上下印刷机构5、贴标机构6和收盒机构7;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对称布置在机架1上的两侧,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均可切换为侧面施胶机构8;所述上下印刷机构5可切换为上部施胶机构9;所述传动机构2的一输出端与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的另一输出端分别与分盒机构3、上下印刷机构5、贴标机构6和收盒机构7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带动分盒机构3、侧印上墨机构4或侧面施胶机构8、上下印刷机构5或上部施胶机构9、贴标机构6,以及收盒机构7配合运转。
传动机构2带动分盒机构3、侧印上墨机构4或侧面施胶机构8、上下印刷机构5或上部施胶机构9、贴标机构6,以及收盒机构7配合运转,能进行侧印上墨机构4和侧面施胶机构8切换,以及上下印刷机构5和上部施胶机构9切换,实现对蛋盒进行印刷功能和贴标功能,有效降低设备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减速器202、第一换向机203、第二换向机204和第三换向机205,所述第一电机 201、减速器202、第一换向机203、第二换向机204和第三换向机205均置于机架1内的底座上,所述第一换向机203处于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的下方,所述第二换向机204处于上下印刷机构5的下方,所述第三换向机205 处于收盒机构7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202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分别与第一换向机203和第二换向机2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机204与第三换向机205的输入端通过传动轴连接。
通过第一电机201、减速器202、第一换向机203、第二换向机204和第三换向机205协调运作,能带动分盒机构3、侧印上墨机构4或侧面施胶机构8、上下印刷机构5或上部施胶机构9、贴标机构6,以及收盒机构7配合运转,传动效率高,运行稳定。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包括第一齿型带轮401 和第二齿型带轮402,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与第一换向机2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与第二齿型带轮402平行布置,第一齿型带轮401 与第二齿型带轮402连接;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带动第二齿型带轮402转动;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带动第二齿型带轮402转动;所述第二齿型带轮 40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齿型带轮403,所述第二齿型带轮402分别与两个第三齿型带轮403通过齿型带连接,所述第二齿型带轮402带动两个第三齿型带轮403转动;所述第二齿型带轮402远离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齿型带轮404,两个所述第三齿型带轮403均与所述第四齿型带轮404通过齿型带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齿型带轮403带动第四齿型带轮404 转动;所述第四齿型带轮404同轴芯连接有辊体405,所述第四齿型带轮404 与辊体405同步转动;所述辊体40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上墨装置406;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之间设置有侧印轮毂407,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 4上的第二齿型带轮402均与侧印轮毂407通过轴连接。
通过第一齿型带轮401、第二齿型带轮402、第三齿型带轮403、第四齿型带轮404、辊体405和第一上墨装置406协调运作,能实现对蛋盒的两个侧面进行印刷,运行稳定,提升印刷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上墨装置406包括版辊408、传墨胶辊409、传墨辊410、第一匀墨胶辊411、串墨辊412、第二匀墨胶辊413、传墨钢棍414、舔墨辊415和墨斗416;所述辊体405远离第四齿型带轮404 的一侧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版辊408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版辊408与辊体405转动连接;所述版辊408、传墨胶辊409、传墨辊410、第一匀墨胶辊411、串墨辊412、第二匀墨胶辊 413、传墨钢棍414和舔墨辊415依次转动连接;所述舔墨辊415与墨斗416 连接,所述舔墨辊415转动过程中粘上墨斗416内的墨汁。
通过版辊408、传墨胶辊409、传墨辊410、第一匀墨胶辊411、串墨辊 412、第二匀墨胶辊413、传墨钢棍414、舔墨辊415和墨斗416协调运作,能将墨斗416内的墨汁通过舔墨辊415、传墨钢棍414、第二匀墨胶辊413、串墨辊412、第一匀墨胶辊411、传墨辊410、传墨胶辊409和版辊408传输至辊体405处,对蛋盒的侧面进行印刷,运行稳定,提升印刷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切换成侧面施胶机构 8过程中,将第一上墨装置406切换成第一上胶机构801,所述第一上胶机构801包括匀胶硬辊802、匀胶软辊803、舔胶辊804和装胶斗805,所述匀胶硬辊802同轴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匀胶硬辊802与辊体405转动连接;所述匀胶硬辊802、匀胶软辊803、舔胶辊 804依次转动连接;所述舔胶辊804与装胶斗805连接,所述舔胶辊804转动过程中粘上装胶斗805内的胶水。
通过匀胶硬辊802、匀胶软辊803、舔胶辊804和装胶斗805协调运作,能将装胶斗805内的胶水通过舔胶辊804、匀胶软辊803和匀胶硬辊802传输至至辊体405处,对蛋盒的侧面进行施胶,运行稳定,避免胶水粘连,减少清洗频率,提升施胶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分盒机构3包括两个分盒器301 和链条轴302,两个所述分盒器301分别置于机架1上的两侧,所述链条轴 302置于两个所述分盒器301远离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的一侧,所述链条轴 302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侧连接;所述链条轴302上设置有套装有第一链轮303,所述第一链轮303通过链条与第三换向机205的输出端联动;两个分盒器301的输入端均连接有第二链轮304,所述链条轴302的两端分别通过链条与两个第二链轮304连接;所述机架1内对应两个所述分盒器301 的下方均设置有推盒挡块305。
通过第一链轮303上连接的链条将蛋盒传输至两个分盒器301处,推盒挡块305对蛋盒进行拦截,通过两个分盒器301对蛋盒进行有序放入产线,保障蛋盒进行有序的印刷或贴标,生产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上下印刷机构5包括第五齿型带轮501、第六齿型带轮502、上下印轮毂503和第一传动齿轮504,所述第五齿型带轮501通过轴与第二换向机2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齿型带轮501与所述第六齿型带轮502通过齿型带连接,所述第六齿型带轮502通过轴依次与上下印轮毂503和第一传动齿轮504连接,所述第二换向机204通过第五齿型带轮501和第六齿型带轮502带动上下印轮毂503和第一传动齿轮504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04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505,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05边缘设置有四个第二上墨装置506,四个所述第二上墨装置506关于第二传动齿轮505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04远离第二传动齿轮50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上墨装置507,所述第一上墨装置 406、第二上墨装置506和第三上墨装置507结构一致。
通过第五齿型带轮501、第六齿型带轮502、上下印轮毂503和第一传动齿轮504、第二传动齿轮505、第二上墨装置506和第三上墨装置507协调运作,能实现对蛋盒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行印刷,运行稳定,提升印刷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上下印刷机构5切换为上部施胶机构 9过程中,将一第二上墨装置506切换成第二上胶机构901,所述第二上胶机构901与第一上胶机构801结构一致。
通过第二上胶机构901对蛋盒的上端进行施胶,运行稳定,避免胶水粘连,减少清洗频率,提升施胶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贴标机构6包括底板601、墙板602和标贴盒603,所述墙板602倾斜布置,所述底板601固定置于机架 1上,所述墙板602的两端分别通过支脚与底板601连接,所述墙板602倾斜布置在所述底板601的上方;所述标贴盒603置于所述墙板602上,并与墙板602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墙板602上对应所述标贴盒603的下端设置有贴标上移弹簧604;所述标贴盒603倾斜向下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搓纸胶辊 605,所述墙板602上对应搓纸胶辊605的一侧设置有夹标上胶辊606、夹标下胶辊607和第一运标带辊608,所述搓纸胶辊605、夹标上胶辊606、夹标下胶辊607、第一运标带辊608依次连接,并联动;所述底板601上设置有第二运标带辊609,所述第二运标带辊609处于第一运标带辊608远离夹标下胶辊607的一侧,所述第一运标带辊608和第二运标带辊609通过运动带连接,所述第一运标带辊608、第二运标带辊609和连接带构成整体结构与墙板602的倾斜角度一致;
还包括第二电机610、第七齿型带轮611、第八齿型带轮612、第九齿型带轮613、第十齿型带轮614和第十一齿型带轮615,所述第二电机610置于机架1上,所述第二电机6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七齿型带轮611连接,所述第七齿型带轮611与第八齿型带轮612通过轴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第八齿型带轮612通过齿型带与第九齿型带轮613连接,所述第九齿型带轮613与第二运标带辊609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七齿型带轮611通过齿型带与第十齿型带轮614连接,所述第十齿型带轮614与第十一齿型带轮615同轴连接,同时与第一运标带辊608连接,所述第七齿型带轮611带动通过第十齿型带轮614和第十一齿型带轮615带动第一运标带辊608转动;
还包括第三链轮616和第四链轮617,所述第一链轮303通过链条与第三换向机205的输出端联动;所述第三链轮616和第四链轮617均置于机架 1内,所述第三换向机205的输出轴与第三链轮616连接,所述第三链轮616 与第四链轮617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四链轮617与第一链轮303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四链轮617同轴连接有第五链轮618和第六链轮619,所述第五链轮618和第六链轮619分别处于所述第四链轮617的两侧;所述机架1 内对应底板60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转轴620,两个所述转轴620上均套装有双排链轮621;所述底板601后侧的转轴620上套装有第七链轮622,所述第五链轮618通过链条与第七链轮622连接,所述第五链轮618通过第七链轮622带动其所在转轴620转动;两个所述转轴620上双排链轮621通过链条连接,两个所述转轴620通过双排链轮621和链条联动;两个双排链轮621的链条上设置有多个托摸623,多个所述托摸623沿链条移动;所述底板601上对应多个托摸623的上方设置有海绵压签滚轮624;
所述第二运标带辊609靠近收盒机构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625,所述第一转动轴625的一端部上套装有第八链轮626,所述第八链轮626通过链条与第七链轮622连接,所述第七链轮622带动第八链轮626转动,第八链轮626带动第一转动轴625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62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轴630,所述第一转动轴625远离第八链轮626的一端部上套装有摆锤628和滚动凸轮629,所述第一转动轴625和第二转动轴630联动,所述第二转动轴630的中部连接有压标铜辊627,所述压标铜辊627靠近第二运标带辊609。
贴标上移弹簧604将标贴盒603内的标贴上移传输至搓纸胶辊605,通过第二电机610、第七齿型带轮611、第八齿型带轮612、第九齿型带轮613、第十齿型带轮614和第十一齿型带轮615协调运作,带动搓纸胶辊605、夹标上胶辊606、夹标下胶辊607和第一运标带辊608运转,将标贴传输至压标铜辊627处,第七链轮622带动第八链轮626转动,第八链轮626带动第一转动轴625转动,第一转动轴625带动第二转动轴630转动,第二转动轴 630带动压标铜辊627进行贴标,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维修保养与操作要求较低,自动化程度较高;
滚动凸轮629按照自行的运动轨迹,限定了摆锤628左右摆动时间和距离,摆锤628的摆动使第一转动轴625、压标铜辊627也随之摆动,从而实现压贴功能;
海绵压签滚轮624能进一步对托摸623内蛋盒上的贴标进行压贴。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收盒机构7包括转动架701,所述转动架701的一端连接有第九链轮702,所述第九链轮702与所述与所述第六链轮619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转动架701上设置有多个收集杆703,所述转动架701内设置有转盘705,所述转盘705上设置有滑道706,所述滑道706内设置有多个滚珠704,多个所述收集杆703与多个滚珠704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六链轮619通过链条带动第九链轮702转动,所述第九链轮702带动转动架701转动,所述转动架701转动过程中带动多个收集杆703 对蛋盒进行收集归拢。
第六链轮619与第九链轮702联动,第九链轮702带动转动架701进行转动,多个滚珠704在滑道706内移动,多个滚珠704带动多个收集杆703 对蛋盒进行划拨收集,自动化程度高,收集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传动机构(2),所述传动机构(2)置于机架(1)内,所述机架(1)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分盒机构(3)、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上下印刷机构(5)、贴标机构(6)和收盒机构(7);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对称布置在机架(1)上的两侧,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均可切换为侧面施胶机构(8);所述上下印刷机构(5)可切换为上部施胶机构(9);所述传动机构(2)的一输出端与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的另一输出端分别与分盒机构(3)、上下印刷机构(5)、贴标机构(6)和收盒机构(7)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带动分盒机构(3)、侧印上墨机构(4)或侧面施胶机构(8)、上下印刷机构(5)或上部施胶机构(9)、贴标机构(6),以及收盒机构(7)配合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减速器(202)、第一换向机(203)、第二换向机(204)和第三换向机(205),所述第一电机(201)、减速器(202)、第一换向机(203)、第二换向机(204)和第三换向机(205)均置于机架(1)内的底座上,所述第一换向机(203)处于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的下方,所述第二换向机(204)处于上下印刷机构(5)的下方,所述第三换向机(205)处于收盒机构(7)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202)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分别与第一换向机(203)和第二换向机(2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机(204)与第三换向机(205)的输入端通过传动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包括第一齿型带轮(401)和第二齿型带轮(402),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与第一换向机(2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与第二齿型带轮(402)平行布置,第一齿型带轮(401)与第二齿型带轮(402)连接;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带动第二齿型带轮(402)转动;所述第二齿型带轮(40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齿型带轮(403),所述第二齿型带轮(402)带动两个第三齿型带轮(403)转动;所述第二齿型带轮(402)远离所述第一齿型带轮(40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齿型带轮(404),两个所述第三齿型带轮(403)均与所述第四齿型带轮(404)通过齿型带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齿型带轮(403)带动第四齿型带轮(404)转动;所述第四齿型带轮(404)同轴芯连接有辊体(405),所述第四齿型带轮(404)与辊体(405)同步转动;所述辊体(40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上墨装置(406);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之间设置有侧印轮毂(407),两个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上的第二齿型带轮(402)均与侧印轮毂(407)通过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墨装置(406)包括版辊(408)、传墨胶辊(409)、传墨辊(410)、第一匀墨胶辊(411)、串墨辊(412)、第二匀墨胶辊(413)、传墨钢棍(414)、舔墨辊(415)和墨斗(416);所述辊体(405)远离第四齿型带轮(404)的一侧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版辊(408)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版辊(408)与辊体(405)转动连接;所述版辊(408)、传墨胶辊(409)、传墨辊(410)、第一匀墨胶辊(411)、串墨辊(412)、第二匀墨胶辊(413)、传墨钢棍(414)和舔墨辊(415)依次转动连接;所述舔墨辊(415)与墨斗(416)连接,所述舔墨辊(415)转动过程中粘上墨斗(416)内的墨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印上墨机构(4)切换成侧面施胶机构(8)过程中,将第一上墨装置(406) 切换成第一上胶机构(801),所述第一上胶机构(801)包括匀胶硬辊(802)、匀胶软辊(803)、舔胶辊(804)和装胶斗(805),所述匀胶硬辊(802)同轴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匀胶硬辊(802)与辊体(405)转动连接;所述匀胶硬辊(802)、匀胶软辊(803)、舔胶辊(804)依次转动连接;所述舔胶辊(804)与装胶斗(805)连接,所述舔胶辊(804)转动过程中粘上装胶斗(805)内的胶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盒机构(3)包括两个分盒器(301)和链条轴(302),两个所述分盒器(301)分别置于机架(1)上的两侧,所述链条轴(302)置于两个所述分盒器(301)远离两个侧印上墨机构(4)的一侧,所述链条轴(302)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侧连接;所述链条轴(302)上设置有套装有第一链轮(303),所述第一链轮(303)通过链条与第三换向机(205)的输出端联动;两个分盒器(301)的输入端均连接有第二链轮(304),所述链条轴(302)的两端分别通过链条与两个第二链轮(304)连接;所述机架(1)内对应两个所述分盒器(301)的下方均设置有推盒挡块(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印刷机构(5)包括第五齿型带轮(501)、第六齿型带轮(502)、上下印轮毂(503)和第一传动齿轮(504),所述第五齿型带轮(501)通过轴与第二换向机(2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齿型带轮(501)与所述第六齿型带轮(502)通过齿型带连接,所述第六齿型带轮(502)通过轴依次与上下印轮毂(503)和第一传动齿轮(504)连接,所述第二换向机(204)通过第五齿型带轮(501)和第六齿型带轮(502)带动上下印轮毂(503)和第一传动齿轮(504)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04)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505),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05)边缘设置有四个第二上墨装置(506),四个所述第二上墨装置(506)关于第二传动齿轮(505)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04)远离第二传动齿轮(50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上墨装置(507),所述第一上墨装置(406)、第二上墨装置(506)和第三上墨装置(507)结构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印刷机构(5)切换为上部施胶机构(9)过程中,将一第二上墨装置(506)切换成第二上胶机构(901),所述第二上胶机构(901)与第一上胶机构(801)结构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机构(6)包括底板(601)、墙板(602)和标贴盒(603),所述墙板(602)倾斜布置,所述底板(601)固定置于机架(1)上,所述墙板(602)的两端分别通过支脚与底板(601)连接,所述墙板(602)倾斜布置在所述底板(601)的上方;所述标贴盒(603)置于所述墙板(602)上,并与墙板(602)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墙板(602)上对应所述标贴盒(603)的下端设置有贴标上移弹簧(604);所述标贴盒(603)倾斜向下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搓纸胶辊(605),所述墙板(602)上对应搓纸胶辊(605)的一侧设置有夹标上胶辊(606)、夹标下胶辊(607)和第一运标带辊(608),所述搓纸胶辊(605)、夹标上胶辊(606)、夹标下胶辊(607)、第一运标带辊(608)依次连接,并联动;所述底板(601)上设置有第二运标带辊(609),所述第二运标带辊(609)处于第一运标带辊(608)远离夹标下胶辊(607)的一侧,所述第一运标带辊(608)和第二运标带辊(609)通过运动带连接,所述第一运标带辊(608)、第二运标带辊(609)和连接带构成整体结构与墙板(602)的倾斜角度一致;
还包括第二电机(610)、第七齿型带轮(611)、第八齿型带轮(612)、第九齿型带轮(613)、第十齿型带轮(614)和第十一齿型带轮(615),所述第二电机(610)置于机架(1)上,所述第二电机(6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七齿型带轮(611)连接,所述第七齿型带轮(611)与第八齿型带轮(612)通过轴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第八齿型带轮(612)通过齿型带与第九齿型带轮(613)连接,所述第九齿型带轮(613)与第二运标带辊(609)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七齿型带轮(611)通过齿型带与第十齿型带轮(614)连接,所述第十齿型带轮(614)与第十一齿型带轮(615)同轴连接,同时与第一运标带辊(608)连接,所述第七齿型带轮(611)带动通过第十齿型带轮(614)和第十一齿型带轮(615)带动第一运标带辊(608)转动;
还包括第三链轮(616)和第四链轮(617),所述第一链轮(303)通过链条与第三换向机(205)的输出端联动;所述第三链轮(616)和第四链轮(617)均置于机架(1)内,所述第三换向机(205)的输出轴与第三链轮(616)连接,所述第三链轮(616)与第四链轮(617)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四链轮(617)与第一链轮(303)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四链轮(617)同轴连接有第五链轮(618)和第六链轮(619),所述第五链轮(618)和第六链轮(619)分别处于所述第四链轮(617)的两侧;所述机架(1)内对应底板(60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转轴(620),两个所述转轴(620)上均套装有双排链轮(621);所述底板(601)后侧的转轴(620)上套装有第七链轮(622),所述第五链轮(618)通过链条与第七链轮(622)连接,所述第五链轮(618)通过第七链轮(622)带动其所在转轴(620)转动;两个所述转轴(620)上双排链轮(621)通过链条连接,两个所述转轴(620)通过双排链轮(621)和链条联动;两个双排链轮(621)的链条上设置有多个托摸(623),多个所述托摸(623)沿链条移动;所述底板(601)上对应多个托摸(623)的上方设置有海绵压签滚轮(624);
所述第二运标带辊(609)靠近收盒机构(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625),所述第一转动轴(625)的一端部上套装有第八链轮(626),所述第八链轮(626)通过链条与第七链轮(622)连接,所述第七链轮(622)带动第八链轮(626)转动,第八链轮(626)带动第一转动轴(625)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62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轴(630),所述第一转动轴(625)远离第八链轮(626)的一端部上套装有摆锤(628)和滚动凸轮(629),所述第一转动轴(625)和第二转动轴(630)联动,所述第二转动轴(630)的中部连接有压标铜辊(627),所述压标铜辊(627)靠近第二运标带辊(60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盒机构(7)包括转动架(701),所述转动架(701)的一端连接有第九链轮(702),所述第九链轮(702)与所述与所述第六链轮(619)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转动架(701)上设置有多个收集杆(703),所述转动架(701)内设置有转盘(705),所述转盘(705)上设置有滑道(706),所述滑道(706)内设置有多个滚珠(704),多个所述收集杆(703)与多个滚珠(704)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六链轮(619)通过链条带动第九链轮(702)转动,所述第九链轮(702)带动转动架(701)转动,所述转动架(701)转动过程中带动多个收集杆(703)对蛋盒进行收集归拢。
CN201720601589.XU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Active CN206983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1589.XU CN206983492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1589.XU CN206983492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3492U true CN206983492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39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01589.XU Active CN206983492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34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8742A (zh) * 2019-12-24 2020-04-10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装置
CN110978743A (zh) * 2019-12-24 2020-04-10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N114290755A (zh) * 2022-01-22 2022-04-08 广州华工环源绿色包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标印刷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8742A (zh) * 2019-12-24 2020-04-10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装置
CN110978743A (zh) * 2019-12-24 2020-04-10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N110978743B (zh) * 2019-12-24 2024-04-05 广东必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N114290755A (zh) * 2022-01-22 2022-04-08 广州华工环源绿色包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标印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83492U (zh) 一种蛋盒印刷及贴标设备
CN107009732B (zh) 罐装饰机、其墨水站组件以及利用其装饰罐的方法
CN103612470B (zh) 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CN110577003B (zh) 一种安瓿瓶包装用贴标装置
CN104634187B (zh) 一种吐珠类烟花自动裹标机
CN206856236U (zh) 一种磁棒平网印花机
CN203728254U (zh) 瓦楞纸板水性印刷机的微压除尘送纸装置
CN203020601U (zh) 全自动智能贴标机
CN207029779U (zh) 一种贴标机的传动装置
CN102963119A (zh) 一种双面印刷机
CN206981107U (zh) 一种三轴弧线点胶机构
CN212636760U (zh) 低耗损环保预印纸板面朝上生产线
CN205075398U (zh) 一种全自动纸袋机的纸袋底口打开机构
CN112659640B (zh) 一种纸箱模切机的上料系统
CN208469301U (zh) 一种曲面印刷的印刷装置
CN209968814U (zh) 一种肌内效贴涂布胶盒升降微调机构
CN209064496U (zh) 一种高效操作的喷码机
CN201587742U (zh) 一种陶瓷砖连续式升降转弯传输机构
CN202847092U (zh) 印刷机结构
CN207156675U (zh) 印色装置
CN207565156U (zh) 一种税务票据针孔打印机
CN202556924U (zh) 喷绘机走料装置及喷绘机
CN206551665U (zh) 一种双道丝网印刷机
CN205929852U (zh) 一种打印介质补偿测量机构
CN206106620U (zh) 一种印刷机连续折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9

Address after: 7144 55th Avenue, Seattle, Washington, USA

Patentee after: Zhang IP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18000 No. 3 Hejing street, Zhen'an District, Dando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Bao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