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9371U -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9371U
CN206979371U CN201720226072.7U CN201720226072U CN206979371U CN 206979371 U CN206979371 U CN 206979371U CN 201720226072 U CN201720226072 U CN 201720226072U CN 206979371 U CN206979371 U CN 206979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hell
insulating part
casing assembly
hole
b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60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育权
朱传斌
袁伟
瞿月红
陈伟
陈显怀
付正庭
朱林博
罗志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260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9371U/zh
Priority to US16/492,169 priority patent/US11141018B2/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24170A priority patent/KR102227929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7/114776 priority patent/WO2018161660A1/zh
Priority to JP2019548983A priority patent/JP6739663B2/ja
Priority to EP17900198.7A priority patent/EP3581072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9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9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外壳组件包括:金属外壳和绝缘件,金属外壳整体呈断开的环状,且金属外壳的断开处形成缺口;绝缘件连接金属外壳的断开端,并覆盖缺口,使外壳组件形成闭环的断路结构;其中,绝缘件的数量与缺口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组件,通过把金属外壳断开,用绝缘件将其断开处连接起来,使得外壳组件在电路上是断开的,从而可以减弱金属外壳对磁场的感应,以降低温升;且绝缘件连接金属外壳的断开处,并覆盖缺口,则保证了外壳组件的完整性;此外,一个缺口处只安装一个绝缘件,既保证了外壳组件的完整性,又减少了绝缘件的数量,因而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壳组件及包含该外壳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IH电饭煲等电磁感应加热的烹饪器具,其金属外壳一般采用尾端铆接方式一体成型,这样会导致金属外壳形成一个闭环的回路,容易感应电磁线圈盘产生的磁场而发热,导致温度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外壳组件的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壳组件,用于电磁感应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金属外壳,整体呈断开的环状,且所述金属外壳的断开处形成缺口;和绝缘件,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断开端,并覆盖所述缺口,使所述外壳组件形成闭环的断路结构;其中,所述绝缘件的数量与所述缺口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组件,通过把金属外壳断开,用绝缘件将其断开处连接起来,使得外壳组件在电路上是断开的,从而可以减弱金属外壳对磁场的感应,以降低温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外壳形成闭环回路导致容易感应线圈盘产生的磁场而发热致使温升过高的问题;且绝缘件连接金属外壳的断开处,并覆盖缺口,使外壳组件形成闭环结构,则保证了外壳组件的完整性,进而保证了烹饪器具的外观;此外,绝缘件的数量与缺口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即一个缺口处只安装一个绝缘件,这样既保证了外壳组件的完整性,又减少了绝缘件的数量,因而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缺口对应金属外壳的两个断开端,故而一个缺口处的绝缘件应该与该缺口处的金属外壳的两个断开端相连,以保证外壳组件形成完整的环状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外壳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卡孔,另一个上设有卡合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孔相配合,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相卡接。
通过卡合件和卡孔的配合,使金属外壳与绝缘件卡接在一起,既保证了金属外壳与绝缘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且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具体地,如前所述,一个绝缘件与金属外壳的两个断开端相连,故而卡合件和卡孔优选都是两组,分别位于缺口的两侧,以保证绝缘件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可靠连接。
优选地,卡合件设在绝缘件上,卡孔设在金属外壳上,这样,一方面卡合件和卡孔的具体配合结构可以隐藏在外壳组件的内部,而不会暴露在外,使得外壳组件的外观更加平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美观度;另一方面,相较于在绝缘件上设置卡孔的方案而言,在绝缘件上设置卡合件,有利于提高绝缘件的强度,以提高绝缘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卡合件为L形卡扣,所述L形卡扣贯穿所述卡孔,并抵靠在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所述一个上。
卡合件为L形卡扣,即卡合件呈单边钩状,安装时,先将L形卡扣穿过卡孔,待绝缘件和金属外壳压合到位后,沿着L形卡扣的弯折方向推动L形卡扣,直至卡扣的一端抵靠在卡孔的孔壁上,此时,卡扣的另一端即抵靠在金属外壳或绝缘件上,实现了金属外壳与绝缘件之间的卡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L形卡扣的数量为多个,并分为两组,两组所述L形卡扣分别位于所述缺口的两侧;其中,两组所述L形卡扣朝向相同的方向;或,所述L形卡扣位于所述绝缘件上,两组所述L形卡扣均朝向所述缺口;或,所述L形卡扣位于所述金属外壳上,两组所述L形卡扣均背离所述缺口。
L形卡扣的数量为多个,能够进一步确保金属外壳与绝缘件之间的可靠连接;两组L形卡扣朝向相同的方向(如:一致向上、一致向下、一致向左或一致向右等),便于所有的L形卡扣同步装配,以实现一步安装到位;当L形卡扣位于绝缘件上时,两组L形卡扣均朝向缺口,即两组L形卡扣的朝向相对,则装配到位时,由于金属外壳的两个断开端有向两侧分开的趋势,恰好与L形卡扣的脱出方向相反(两个断开端相互靠近时,L形卡扣才能脱出),故而L形卡扣不易脱出卡孔,连接更加可靠;同理,当L形卡扣位于金属外壳上时,两组L形卡扣均背离缺口,即两组L形卡扣的朝向相反,则装配到位时,由于金属外壳的两个断开端有向两侧分开的趋势,也恰好与L形卡扣的脱出方向相反(两个断开端相互靠近时,L形卡扣才能脱出),故而L形卡扣不易脱出卡孔,连接也更加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组所述L形卡扣中,至少一个所述L形卡扣的尾部设有倒刺,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所述一个上设有凸包,所述倒刺钩在所述凸包上。
倒刺与凸包相配合,对L形卡扣起到了限位作用,能够避免L形卡扣反向滑动导致绝缘件脱落,从而进一步确保了金属外壳与绝缘件的可靠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卡合件包括多个弹性卡扣,多个所述弹性卡扣相背设置,围设出弹性柱扣。
卡合件包括多个弹性卡扣,多个弹性卡扣相背设置,并围设出弹性柱扣,则安装时,多个弹性卡扣被卡孔侧壁挤压而相互靠近,使弹性柱扣的直径变小;当绝缘件与金属外壳压合到位时,多个弹性卡扣的端部凸出于卡孔,并恢复形变,使弹性柱扣的直径大于卡孔而钩在金属外壳上,从而把金属外壳紧紧卡住,实现与绝缘件之间的卡接,结构简单,装配快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卡合件包括带径向通孔的连接柱和与所述径向通孔相适配的弹簧插销;其中,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卡孔,且所述弹簧插销贯穿所述径向通孔,并卡在所述连接柱上。
卡合件包括连接柱和弹簧插销,连接柱上设有径向通孔,安装时,先将连接柱穿过通孔,待绝缘件和金属外壳压合到位后,将弹簧插销穿过径向通孔,则弹簧插销卡在连接柱上,避免了连接柱脱出通孔,实现了金属外壳与绝缘件之间的卡接,同样结构简单,装配快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孔的周向边缘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卡合件的翻边。
对于卡孔设在金属外壳上的技术方案而言,在卡孔的周向边缘设置翻边,能够增加卡孔的深度,进而避免卡孔处太薄而过于锋利,以防止跌落过程中金属外壳割伤绝缘件上的卡合件,对卡合件起到了保护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通孔,另一个上设有能够产生塑性变形的连接柱;其中,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连接柱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变形成为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通孔尺寸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抵靠在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所述一个上,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连接柱设在所述金属外壳上时,所述连接柱为空心连接柱。
金属外壳上设有通孔,绝缘件上设有连接柱,安装时,先将连接柱穿过通孔,待绝缘件与金属外壳压合到位后,采用热焊工艺或超声波焊等工艺将连接柱凸出于通孔的部分焊平使其贴近金属外壳,冷却后,连接柱凸出于通孔的部分则形成限位凸块,由于限位凸块的尺寸大于通孔的尺寸,因而能够抵靠在金属外壳上,把金属外壳紧紧卡住,实现金属外壳与绝缘件之间的固定连接。
绝缘件上设有通孔,金属外壳上设有连接柱,安装时,先将连接柱穿过通孔,待绝缘件与金属外壳压合到位后,然后采用冲床或其他工具把连接柱凸出通孔的部分墩平或者冲压变形,形成尺寸大于通孔尺寸的限位凸块,则限位凸块抵靠在绝缘件上把绝缘件紧紧卡住,使绝缘件和金属外壳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优选地,对于连接柱设在金属外壳上的技术方案而言,将连接柱设计成空心的,是因为空心的金属连接柱相较于实心的金属连接柱,更易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能够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件和所述金属外壳上均设有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绝缘件和所述金属外壳上的通孔,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绝缘件和金属外壳上均设有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将绝缘件和金属外壳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十分可靠。具体地,紧固件可以为螺钉、铆钉等单个部件,也可以为螺钉螺母、螺柱螺母等组合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锯齿状的通孔,另一个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并限位在所述通孔中,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金属外壳上设有锯齿状的通孔,绝缘件上设有连接柱(空心的或实心的),先将连接柱穿过通孔,待绝缘件与金属外壳压合到位后,利用锯齿状钣金的利边与绝缘件上连接柱的过盈配合和/或锯齿状钣金与连接柱(空心的)发生弹性形变形成的预紧力,从而把绝缘件紧紧卡住,使金属外壳与绝缘件相互配合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或者,金属外壳上设有连接柱,绝缘件上设有锯齿状的通孔,先将连接柱穿过通孔,待绝缘件与金属外壳压合到位后,利用连接柱与通孔的过盈配合和/或绝缘件上通孔发生弹性形变形成的预紧力,从而把绝缘件紧紧卡住,也能使金属外壳与绝缘件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优选地,锯齿状的通孔设在金属外壳上,连接柱设在绝缘件上,这样,一方面连接柱和通孔的具体配合结构可以隐藏在外壳组件的内部,而不会暴露在外,使得外壳组件的外观更加平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美观度;另一方面,相较于在绝缘件上设置通孔的方案而言,在绝缘件上设置连接柱有利于提高绝缘件的强度,以提高绝缘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折板,所述绝缘件上设有与所述折板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折板穿过所述连接孔后扣在所述绝缘件上,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金属外壳上设有折板,绝缘件上设有连接孔,先将折板穿过连接孔,然后将折板弯折,使其扣在绝缘件上,则折板形成了类似L形卡扣的结构,实现了绝缘件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件上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连接孔的边缘,所述折板先弯折压在所述凸台上,再弯折压在所述绝缘件上。
在连接孔的边缘设置凸台,折板先弯折压在凸台上,再弯折压在绝缘件上,则L形折板在绝缘件上形成了内扣的结构,这一方面能够避免折板刮伤用户,另一方面凸台对折板起到了限位作用,降低了折板发生移动的概率,从而进一步确保了绝缘件与外壳之间的可靠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外壳位于所述缺口两侧的边缘弯折形成两个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一轨道槽,所述绝缘件的两端弯折形成两个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二轨道槽,两个所述第一轨道槽与两个所述第二轨道槽相钩接,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金属外壳的断开处弯折形成两个第一轨道槽,绝缘件的两端弯折形成两个第二轨道槽,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的横截面均大致呈n形,相互钩接,即可使绝缘件和金属外壳形成稳定的整体。具体地,绝缘件可以位于金属外壳的外侧,也可以位于金属外壳的内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轨道槽的开口背离所述缺口,两个所述第二轨道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缺口。
第一轨道槽的开口背离缺口,第二轨道槽的开口朝向缺口,结构更加简单,且两个第二轨道槽朝向相对,形成两个朝向相对的L形卡扣的结构,因而对金属外壳的两个断开端起到了一定的聚拢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连接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中的一个的自由端设有折边,所述折边抵靠在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中的另一个上。
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中的一个的自由端还设有折边,则折边抵靠在另一个轨道槽的内壁面上,起到了限位作用,能够避免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脱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绝缘件和金属外壳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内胆,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磁力线能够穿过所述内胆,使所述内胆感应发热;和如第一法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为IH电饭煲或IH电压力锅。
当然,不限于IH电饭煲或IH电压力锅,也可以是其他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金属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外壳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外壳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外壳组件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外壳组件D-D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外壳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外壳组件H-H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外壳组件I-I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J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外壳组件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外壳组件K-K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9所示外壳组件L-L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外壳组件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外壳组件M-M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外壳组件N-N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外壳组件装配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所示外壳组件O-O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所示外壳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中P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1所示外壳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中Q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5所示外壳组件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36所示外壳组件R-R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37所示外壳组件S-S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39中T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图39所示外壳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中U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金属外壳,11缺口,12卡孔,121翻边,13凸包,14折板,15第一轨道槽,16折边,17安装槽,18下沉台阶,20绝缘件,21凸台,22第二轨道槽,23定位筋,30L形卡扣,31倒刺,40弹性卡扣,50连接柱,51径向通孔,52限位凸块,60弹簧插销,70通孔,80铆钉,9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4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组件,用于电磁感应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金属外壳10和绝缘件20。
具体地,金属外壳10整体呈断开的环状,且金属外壳10的断开处形成缺口11;绝缘件20连接金属外壳10的断开端,并覆盖缺口11,使外壳组件形成闭环的断路结构;其中,绝缘件20的数量与缺口11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组件,通过把金属外壳10断开,用绝缘件20将其断开处连接起来,使得外壳组件在电路上是断开的,从而可以减弱金属外壳10对磁场的感应,以降低温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外壳10形成闭环回路导致容易感应线圈盘产生的磁场而发热致使温升过高的问题;且绝缘件20连接金属外壳10的断开处,并覆盖缺口11,使外壳组件形成闭环结构,则保证了外壳组件的完整性,进而保证了烹饪器具的外观;此外,绝缘件20的数量与缺口11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即一个缺口11处只安装一个绝缘件20,这样既保证了外壳组件的完整性,又减少了绝缘件20的数量,因而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缺口11对应金属外壳10的两个断开端,故而一个缺口11处的绝缘件20应该与该缺口11处的金属外壳10的两个断开端相连,以保证外壳组件形成完整的环状结构。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来详述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的装配结构。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所示)
金属外壳10和绝缘件20中的一个上设有卡孔12,另一个上设有卡合件,卡合件与卡孔12相配合,使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相卡接。
其中,卡合件为L形卡扣30,L形卡扣30贯穿卡孔12,并抵靠在金属外壳10和绝缘件20中的一个上。
通过卡合件和卡孔12的配合,使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卡接在一起,既保证了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之间的固定连接,且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具体地,如前,一个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的两个断开端相连,故而卡合件和卡孔12优选都是两组,分别位于缺口11的两侧,以保证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之间的可靠连接。
其中,卡合件为L形卡扣30,即卡合件呈单边钩状,安装时,先将L形卡扣30穿过卡孔12,待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压合到位后,沿着L形卡扣30的弯折方向推动L形卡扣30,直至卡扣的一端抵靠在卡孔12的孔壁上,此时,卡扣的另一端即抵靠在金属外壳10或绝缘件20上,实现了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之间的卡接。
优选地,L形卡扣30的数量为多个,并分为两组,两组L形卡扣30分别位于缺口11的两侧;其中,两组L形卡扣30朝向相同的方向;或,L形卡扣30位于绝缘件20上,两组L形卡扣30均朝向缺口11;或,L形卡扣30位于金属外壳10上,两组L形卡扣30均背离缺口11。
L形卡扣30的数量为多个,能够进一步确保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之间的可靠连接;两组L形卡扣30朝向相同的方向(如:一致向上、一致向下、一致向左或一致向右等),便于所有的L形卡扣30同步装配,以实现一步安装到位;当L形卡扣30位于绝缘件20上时,两组L形卡扣30均朝向缺口11,即两组L形卡扣30的朝向相对,则装配到位时,由于金属外壳10的两个断开端有向两侧分开的趋势,恰好与L形卡扣30的脱出方向相反(两个断开端相互靠近时,L形卡扣30才能脱出),故而L形卡扣30不易脱出卡孔12,连接更加可靠;同理,当L形卡扣30位于金属外壳10上时,两组L形卡扣30均背离缺口11,即两组L形卡扣30的朝向相反,则装配到位时,由于金属外壳10的两个断开端有向两侧分开的趋势,也恰好与L形卡扣30的脱出方向相反(两个断开端相互靠近时,L形卡扣30才能脱出),故而L形卡扣30不易脱出卡孔12,连接也更加可靠。
优选地,每组L形卡扣30中,至少一个L形卡扣30的尾部设有倒刺31,金属外壳10和绝缘件20中的一个上设有凸包13,倒刺31钩在凸包13上。
倒刺31与凸包13相配合,对L形卡扣30起到了限位作用,能够避免L形卡扣30反向滑动导致绝缘件20脱落,从而进一步确保了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的可靠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10和图11所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卡孔12的周向边缘设有用于保护卡合件的翻边121。
对于卡孔12设在金属外壳10上的实施例而言,在卡孔12的周向边缘设置翻边121,能够增加卡孔12的深度,进而避免卡孔12处太薄而过于锋利,以防止跌落过程中金属外壳10割伤绝缘件20上的卡合件,对卡合件起到了保护作用。
实施例三(如图12至图16所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卡合件包括多个弹性卡扣40,多个弹性卡扣40相背设置,围设出弹性柱扣。
卡合件包括多个弹性卡扣40,多个弹性卡扣40相背设置,并围设出弹性柱扣,则安装时,多个弹性卡扣40被卡孔12侧壁挤压而相互靠近,使弹性柱扣的直径变小;当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压合到位时,多个弹性卡扣40的端部凸出于卡孔12,并恢复形变,使弹性柱扣的直径大于卡孔12而钩在金属外壳10上,从而把金属外壳10紧紧卡住,实现与绝缘件20之间的卡接,结构简单,装配快捷。
实施例四(如图17至图21所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卡合件包括带径向通孔51的连接柱50和与径向通孔51相适配的弹簧插销60;其中,连接柱50贯穿卡孔12,且弹簧插销60贯穿径向通孔51,并卡在连接柱50上。
卡合件包括连接柱50和弹簧插销60,连接柱50上设有径向通孔51,安装时,先将连接柱50穿过通孔70,待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压合到位后,将弹簧插销60穿过径向通孔51,则弹簧插销60卡在连接柱50上,避免了连接柱50脱出通孔70,实现了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之间的卡接,同样结构简单,装配快捷。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卡合件设在绝缘件20上,卡孔12设在金属外壳10上,这样,一方面卡合件和卡孔12的具体配合结构可以隐藏在外壳组件的内部,而不会暴露在外,使得外壳组件的外观更加平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美观度;另一方面,相较于在绝缘件20上设置卡孔12的方案而言,在绝缘件20上设置卡合件,有利于提高绝缘件20的强度,以提高绝缘件2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如图22至图25所示)
金属外壳10上设有通孔70,绝缘件20上设有能够产生塑性变形的连接柱50;其中,连接柱50贯穿通孔70,且连接柱50凸出通孔70的部分变形成为截面尺寸大于通孔70尺寸的限位凸块52,限位凸块52抵靠在金属外壳10上,使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固定相连。
金属外壳10上设有通孔70,绝缘件20上设有连接柱50,安装时,先将连接柱50穿过通孔70,待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压合到位后,采用热焊工艺或超声波焊等工艺将连接柱50凸出于通孔70的部分焊平使其贴近金属外壳10,冷却后,连接柱50凸出于通孔70的部分则形成限位凸块52,由于限位凸块52的尺寸大于通孔70的尺寸,因而能够抵靠在金属外壳10上,把金属外壳10紧紧卡住,实现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之间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六(如图26至图28所示)
绝缘件20上设有通孔70,金属外壳10上设有能够产生塑性变形的连接柱50;其中,连接柱50贯穿通孔70,且连接柱50凸出通孔70的部分变形成为截面尺寸大于通孔70尺寸的限位凸块52,限位凸块52抵靠在绝缘件20上,使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固定相连。
优选地,连接柱50为空心连接柱50。
绝缘件20上设有通孔70,金属外壳10上设有连接柱50,安装时,先将连接柱50穿过通孔70,待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压合到位后,然后采用冲床或其他工具把连接柱50凸出通孔70的部分墩平或者冲压变形,形成尺寸大于通孔70尺寸的限位凸块52,则限位凸块52抵靠在绝缘件20上把绝缘件20紧紧卡住,使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优选地,对于连接柱50设在金属外壳10上的实施例而言,将连接柱50设计成空心的,是因为空心的金属连接柱50相较于实心的金属连接柱50,更易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能够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七(如图29和图30所示)
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上均设有通孔70,紧固件穿过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上的通孔70,使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固定相连。
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上均设有通孔70,紧固件穿过通孔70,将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十分可靠。具体地,紧固件可以为螺钉、铆钉80等单个部件,也可以为螺钉螺母、螺柱螺母等组合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实施例八(如图31至图34所示)
金属外壳10和绝缘件20中的一个上设有锯齿状的通孔70,另一个上设有连接柱50,连接柱50贯穿通孔70并限位在通孔70中,使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固定相连。
金属外壳10上设有锯齿状的通孔70,绝缘件20上设有连接柱50(空心的或实心的),先将连接柱50穿过通孔70,待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压合到位后,利用锯齿状钣金的利边与绝缘件20上连接柱50的过盈配合和/或锯齿状钣金与连接柱50(空心的)发生弹性形变形成的预紧力,从而把绝缘件20紧紧卡住,使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相互配合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或者,金属外壳10上设有连接柱50,绝缘件20上设有锯齿状的通孔70,先将连接柱50穿过通孔70,待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压合到位后,利用连接柱50与通孔70的过盈配合和/或绝缘件20上通孔70发生弹性形变形成的预紧力,从而把绝缘件20紧紧卡住,也能使金属外壳10与绝缘件20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优选地,锯齿状的通孔70设在金属外壳10上,连接柱50设在绝缘件20上,这样,一方面连接柱50和通孔70的具体配合结构可以隐藏在外壳组件的内部,而不会暴露在外,使得外壳组件的外观更加平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美观度;另一方面,相较于在绝缘件20上设置通孔70的方案而言,在绝缘件20上设置连接柱50有利于提高绝缘件20的强度,以提高绝缘件2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九(如图35至图38所示)
金属外壳10上设有折板14,绝缘件20上设有与折板14相适配的连接孔90,折板14穿过连接孔90后扣在绝缘件20上,使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固定相连。
优选地,绝缘件20上还设有凸台21,凸台21位于连接孔90的边缘,折板14先弯折压在凸台21上,再弯折压在绝缘件20上。
金属外壳10上设有折板14,绝缘件20上设有连接孔90,先将折板14穿过连接孔90,然后将折板14弯折,使其扣在绝缘件20上,则折板14形成了类似L形卡扣30的结构,实现了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之间的固定连接。
在连接孔90的边缘设置凸台21,折板14先弯折压在凸台21上,再弯折压在绝缘件20上,则L形折板14在绝缘件20上形成了内扣的结构,这一方面能够避免折板14刮伤用户,另一方面凸台21对折板14起到了限位作用,降低了折板14发生移动的概率,从而进一步确保了绝缘件20与外壳之间的可靠连接。
实施例十(如图39至图42所示)
金属外壳10位于缺口11两侧的边缘弯折形成两个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一轨道槽15,绝缘件20的两端弯折形成两个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二轨道槽22,两个第一轨道槽15与两个第二轨道槽22相钩接,使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固定相连。
优选地,两个第一轨道槽15的开口背离缺口11,两个第二轨道槽22的开口朝向缺口11。
优选地,第一轨道槽15和第二轨道槽22中的一个的自由端设有折边16,折边16抵靠在第一轨道槽15和第二轨道槽22中的另一个上。
金属外壳10的断开处弯折形成两个第一轨道槽15,绝缘件20的两端弯折形成两个第二轨道槽22,第一轨道槽15和第二轨道槽22的横截面均大致呈n形,相互钩接,即可使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形成稳定的整体。具体地,绝缘件20可以位于金属外壳10的外侧,也可以位于金属外壳10的内侧。
第一轨道槽15的开口背离缺口11,第二轨道槽22的开口朝向缺口11,结构更加简单,且两个第二轨道槽22朝向相对,形成两个朝向相对的L形卡扣30的结构,因而对金属外壳10的两个断开端起到了一定的聚拢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连接可靠性。
第一轨道槽15和第二轨道槽22中的一个的自由端还设有折边16,则折边16抵靠在另一个轨道槽的内壁面上,起到了限位作用,能够避免第一轨道槽15和第二轨道槽22脱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绝缘件20和金属外壳10的连接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缺口11沿金属外壳10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a大于或等于2mm,如图1、图3和图4所示。
使缺口11沿金属外壳10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a大于或等于2mm,是为了保证金属外壳10的断开处具有一定的间距,以避免间距过小导致断开处产生火花、发热等情况,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金属外壳10的尾部顶端设有安装槽17,缺口11的数量为一个,且缺口11位于安装槽17的下方,并与安装槽17相连通,如图1至图42所示。
由于一个缺口11即可保证外壳组件不会形成电路上的闭环回路,因此只设置一个缺口11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一个缺口11能够将绝缘件20的数量降至最低,从而及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将缺口11开设在金属外壳10的尾部,一方面使得缺口11和绝缘件20位于烹饪器具不常见的位置处,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整体的美观度;另一方面,金属外壳10的尾部一般设有用于安装铰链或与烹饪器具的其他结构相适配的安装槽17,将缺口11设在此处,能够相对减小缺口11的尺寸,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
至于缺口11的具体高度b(沿金属外壳10轴线方向)和具体宽度a(沿金属外壳10周向方向,优选大于或等于2mm),可以根据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
当然,缺口1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缺口11处均用绝缘件20连接起来,同样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因此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缺口11的数量为一个时,也可以开设在金属外壳10的其他部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缺口11呈方形,如图1至图42所示。
缺口11呈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既便于加工成型,又便于与绝缘件20的装配,且形状规则,较为美观。当然,缺口11的形状不限于上述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绝缘件20上设有与缺口11相适配的定位筋23,如图1至图11所示。
绝缘件20上设有与缺口11相适配的定位筋23,能够用于装配时防呆。具体地,在装配时,可以先将定位筋23插入缺口11内,这样能够确定绝缘件20与金属外壳10的相对位置关系,起到定位的作用,使金属外壳10和绝缘件20相互连接的部位(比如:卡扣和卡孔12)能够迅速对准,从而也提高了外壳组件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定位筋2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定位筋23沿金属外壳10的轴线方向平行排布。
由于缺口11贯穿了金属外壳10的轴线方向,因而具有一定的高度,故而设置多个定位筋23,使其沿金属外壳10的轴线方向平行排布,能够与缺口11的多个部位相适配,因而定位更为准确。具体地,多个定位筋23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的定位筋23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金属外壳10位于缺口11的两侧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与绝缘件20的尺寸相适配的下沉台阶18,使绝缘件20的外表面与金属外壳10的外表面相平齐,如图1至图30所示。
在金属外壳10上设置下沉台阶18,能够使绝缘件20的外表面与金属外壳10的外表面相平齐,从而提高了外壳组件的美观度,进而提升了烹饪器具的档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简单的将绝缘件20分开为两件或两件以上,沿金属外壳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即:一个绝缘件20包括多个沿金属外壳高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子绝缘件,由于该技术方案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内胆和如第一法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外壳组件。
具体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磁力线能够穿过内胆,使内胆感应发热;外壳组件套设在内胆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外壳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IH电饭煲。
当然,不限于IH电饭煲,也可以是IH电压力锅等其他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烹饪器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组件,通过把金属外壳断开,用绝缘件将其断开处连接起来,使得外壳组件在电路上是断开的,从而可以减弱金属外壳对磁场的感应,以降低温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外壳形成闭环回路导致容易感应线圈盘产生的磁场而发热致使温升过高的问题;且绝缘件连接金属外壳的断开处,并覆盖缺口,使外壳组件形成闭环结构,则保证了外壳组件的完整性,进而保证了烹饪器具的外观;此外,绝缘件的数量与缺口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即一个缺口处只安装一个绝缘件,这样既保证了外壳组件的完整性,又减少了绝缘件的数量,因而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外壳组件,用于电磁感应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外壳,整体呈断开的环状,且所述金属外壳的断开处形成缺口;和
绝缘件,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断开端,并覆盖所述缺口,使所述外壳组件形成闭环的断路结构;
其中,所述绝缘件的数量与所述缺口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卡孔,另一个上设有卡合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孔相配合,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件为L形卡扣,所述L形卡扣贯穿所述卡孔,并抵靠在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所述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卡扣的数量为多个,并分为两组,两组所述L形卡扣分别位于所述缺口的两侧;
其中,两组所述L形卡扣朝向相同的方向;或,所述L形卡扣位于所述绝缘件上,两组所述L形卡扣均朝向所述缺口;或,所述L形卡扣位于所述金属外壳上,两组所述L形卡扣均背离所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组所述L形卡扣中,至少一个所述L形卡扣的尾部设有倒刺,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所述一个上设有凸包,所述倒刺钩在所述凸包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件包括多个弹性卡扣,多个所述弹性卡扣相背设置,围设出弹性柱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件包括带径向通孔的连接柱和与所述径向通孔相适配的弹簧插销;
其中,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卡孔,且所述弹簧插销贯穿所述径向通孔,并卡在所述连接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孔的周向边缘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卡合件的翻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通孔,另一个上设有能够产生塑性变形的连接柱;
其中,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连接柱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变形成为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通孔尺寸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抵靠在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所述一个上,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连接柱设在所述金属外壳上时,所述连接柱为空心连接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件和所述金属外壳上均设有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绝缘件和所述金属外壳上的通孔,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绝缘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锯齿状的通孔,另一个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并限位在所述通孔中,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折板,所述绝缘件上设有与所述折板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折板穿过所述连接孔后扣在所述绝缘件上,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件上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连接孔的边缘,所述折板先弯折压在所述凸台上,再弯折压在所述绝缘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外壳位于所述缺口两侧的边缘弯折形成两个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一轨道槽,所述绝缘件的两端弯折形成两个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二轨道槽,两个所述第一轨道槽与两个所述第二轨道槽相钩接,使所述绝缘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一轨道槽的开口背离所述缺口,两个所述第二轨道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缺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中的一个的自由端设有折边,所述折边抵靠在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中的另一个上。
1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内胆,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磁力线能够穿过所述内胆,使所述内胆感应发热;和
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为IH电饭煲或IH压力锅。
CN201720226072.7U 2017-03-09 2017-03-09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979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6072.7U CN206979371U (zh) 2017-03-09 2017-03-09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US16/492,169 US11141018B2 (en) 2017-03-09 2017-12-06 Housing assembly and cooking appliance
KR1020197024170A KR102227929B1 (ko) 2017-03-09 2017-12-06 하우징 조립체 및 조리기구
PCT/CN2017/114776 WO2018161660A1 (zh) 2017-03-09 2017-12-06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JP2019548983A JP6739663B2 (ja) 2017-03-09 2017-12-06 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及び調理器具
EP17900198.7A EP3581072A4 (en) 2017-03-09 2017-12-06 HOUSING AND COOKING UN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6072.7U CN206979371U (zh) 2017-03-09 2017-03-09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9371U true CN206979371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2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6072.7U Active CN206979371U (zh) 2017-03-09 2017-03-09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9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0482A (zh) 一种可保鲜冷藏的电煲
CN206979371U (zh)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7146824U (zh) 空调室内机的电机安装结构和空调室内机
CN207118834U (zh) 烹饪器具
CN207012101U (zh)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2165631U (zh) 空气炸锅
CN209655443U (zh) 电暖器
CN206979370U (zh)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042601U (zh) 一种冰箱的顶部组件及其复古冰箱
CN205754604U (zh) 后盖固定结构及液晶电视或液晶显示器或电脑一体机
CN207422691U (zh) 光伏光热组合式太阳能
CN2938560Y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的壳体结构
CN200994087Y (zh) 钻具马达
CN108567340A (zh)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2352897U (zh) 一种电源线的插尾结构
CN201966848U (zh) 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保护器与壳体的配合结构
WO2018161660A1 (zh)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5625580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453409U (zh) 一种塑料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20152792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4073093U (zh) 毛巾架的风道结构
CN107134551A (zh) 一种电能表抽屉式电池安装结构
CN209710499U (zh) 电控保护盒和具有其的电控模块
CN208955781U (zh) 一种组合式电机箱
CN209165482U (zh) 一种带隐藏式电源插头的集成灶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