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3148U -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3148U
CN206973148U CN201720848531.5U CN201720848531U CN206973148U CN 206973148 U CN206973148 U CN 206973148U CN 201720848531 U CN201720848531 U CN 201720848531U CN 206973148 U CN206973148 U CN 206973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hute
slide plate
gea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485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盛银
王刚
郭修洁
刘松柏
林天芳
刘炼
李�荣
王宁海
曾健
张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outhwest Oil and Gas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outhwest Oil and Ga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outhwest Oil and Gas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8485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3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3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3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管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包括连接装置以及封堵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两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与管道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内部设置有供流体流动的通道,所述封堵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内侧,所述封堵装置与所述连接装置相配合,实现对所述通道的隔断或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使用传统的堵头或盲板对燃气管道进行盲堵后,后期该段燃气管道与其它燃气管道进行接驳时,需要对该段燃气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从而造成天然气的浪费且影响用户正常用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管道管道建设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使得整个管线无法一次性完工。为了能够尽早对管线通气,尽可能地解决居民的用气问题,燃气公司通常的做法为在当前已完成安装的燃气管道的供气尾端安装堵头或盲板对燃气管道进行盲堵。待管道试压合格后对管道进行通气,从而解决了管线沿途部分居民用户的用气问题。当恢复管道施工条件时,继续对未完成安装的相应管道进行继续安装。待后续相应的管道安装完成后,与该带气管道尾端进行接驳时,首先需要将该带气管道进行停气并放空,待放空完成后需要对之前安装于该带气管道尾端的堵头或者盲板进行去除,待堵头或盲板去除后方可实施管道接驳。
传统的堵头或盲板虽然能够有效地对燃气管道进行盲堵,但是当后期燃气管道需要与其它未带气的燃气管道接驳时,需要对带气的燃气管道进行停气并放空。特别是当接驳点在天然气主管道上时,对天然气主管道进行停气并放空,将会使燃气管道中的大量天然气被排放到空气中,从而造成了天然气的浪费,增大了天然气的输差,另外,也将造成大面积的停气现象。进而对大量的居民用户、商业用户的用气造成影响,甚至对一些以天然气为能源的工业用户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传统的堵头或盲板对燃气管道进行盲堵后,后期该段燃气管道与其它燃气管道进行接驳时,需要对带气的燃气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从而造成天然气的浪费且影响用户正常用气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包括连接装置以及封堵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两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与管道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内部设置有供流体流动的通道,所述封堵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内侧,所述封堵装置与所述连接装置相配合,实现对所述通道的隔断或连通。
在燃气管道安装后需要对燃气管道的尾端进行盲堵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燃气管道的尾端,使所述连接装置的其中一个连接端与燃气管道相连接,同时,调节所述封堵装置,使所述封堵装置隔断所述连接装置内部通道,从而起到了对管道进行盲堵的作用。当后期需要在此管道的基础上接驳其它管道时,只需将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个连接端与新建管道连接即可,而无需对带气的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待管道接驳完成后,调节所述封堵装置,使所述连接装置内部的通道处于连通状态,即可完成对接驳后的燃气管道进行供气。
通过在燃气管道的尾端或者其它后续存在接驳可能的位置上安装本实用新型,从而使得在后期在该段管道上接驳其它燃气管道时,无需对该段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的操作,进而不会造成天然气的浪费,也不会对用户的正常用气造成影响。解决了使用传统的堵头或盲板对燃气管道进行盲堵后,后期该段燃气管道与其它燃气管道进行接驳时,需要对该段燃气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从而造成天然气的浪费且影响用户正常用气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通孔,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所述通道,所述通孔的两端为所述连接端,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滑板,所述第一连接体内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外侧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板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板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
在燃气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管道的尾端进行盲堵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管道的尾端,使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其中一个连接端与所述管道相连接。操纵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滑板朝所述通孔的方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一滑板能够将所述通孔隔断,从而完成了对管道的封堵。
当需要在已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道上接驳新建的燃气管道时,将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另一个连接端与其它燃气管道相互对接即可,待对接完成后,操纵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滑板朝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原带气的燃气管道与新建的燃气管道之间连通,从而对新建的燃气管道供气。整个燃气管道的接驳过程无需停气和放空操作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且不会造成天然气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内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体外侧形成第一操作端,所述第一滑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的第一凹槽。
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体内侧设置可以转动的第一齿轮,并在所述第一滑板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的第一凹槽,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滑板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当需要操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板朝靠近所述通孔的方向滑动从而隔断所述通孔,或者使所述第一滑板朝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滑动使所述通孔连通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操作端,便可使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滑板即可相对第一滑槽的滑动,进而实现对所述第一挡板对通孔的隔断或连通。
由于在操纵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板滑动的过程中,只需转动所述第一操作端即可,因而十分方便。同时,转动所述第一操作端可以任意调节所述第一滑板对所述通孔的阻挡面积,进而能够起到对管道中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通孔穿过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
由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因而当所述第一滑板隔断所述通孔时,所述第一滑板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之间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因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滑板对所述通孔的隔断效果。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内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一侧与所述第一滑槽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侧相连通,形成连通部,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置有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进行隔断或连通,所述连通部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对所述连通部进行封堵,所述封堵机构与所述隔断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板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板相对所述第二滑槽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管道中的天然气会夹带一定的渣滓和油污,从而在使得所述第一滑板上也会沾染一定的油污和渣滓,使得所述所述第一滑板相对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时,所述第一滑板受到的阻力更大,因而不利于对所述第一滑板的滑动。另外,所述第一滑板外壁上存在渣滓因而在滑动所述第一滑板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时,所述第一滑板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之间的间隙增大,因而不利于对所述通孔进行隔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而需要间隔一定时间过后将所述第一滑板从所述第一连接体中取出并清洗。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诉优选方案时,所述封堵结构将所述连通部堵住,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为连通状态。当需要对所述第一连接体中的所述第一滑板进行取出时,首先转动所述第一操作端,使所述第一滑板朝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至所述第二滑槽中时,调节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板朝靠近所述连通部的方向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连通部接触。由于所述所述封堵机构与所述隔断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板的长度,因而当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连通部接触后,调节所述隔断机构即可对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进行隔断。当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被隔断后,将所述连通部上连接的所述封堵机构拆除,然后继续调节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板伸出第二滑槽,从而取下第一滑板并对所述第一滑板进行清洗。
待所述第一滑板清洗完成后,需要重新放回到所述第二连接体内侧时,将所述第一滑板沿所述连通部放入所述第二滑槽内,同时调节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使所述第一滑板朝靠近所述阻挡机构的方向滑动。待所述第一滑板全部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侧时,将所述封堵机构与所述连通部连接,重新对所述连通部进行封堵。待所述连通部被封堵后,调节所述隔断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滑板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滑动。从而完成了对所述第一滑板的整个清洗和安装的过程,整个过程无需对燃气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因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且进一步避免了天然气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滑板上的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内侧,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体外侧,形成第二操作端。
当需要调节所述第一滑板在所述第二滑槽中的位置时,只需转动所述第二操作端即可使所述第一滑板在所述第二凹槽中任意滑动,因而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一侧与所述第二滑槽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外侧相连通,所述孔槽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泄压阀。
在燃气管道中,尤其是在一些高压燃气管道中,管道了的压强很高,因而当所述隔断机构将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隔断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压强与燃气管道中的压强相同,若此时拆除所述封堵机构,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且不利于对所述封堵机构的拆除。
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置有孔槽,并使所述孔槽一侧与所述第二滑槽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外侧相连通,同时在所述孔槽上设置泄压阀,当需要拆除所述封堵机构时,打开所述泄压阀将所述第二滑槽内部的天然气进行放空,使所述第二滑槽内部的压强为常压状态,此时拆除所述封堵机构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且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隔断机构包括第二滑板,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滑板的外壁与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板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第三滑槽,并在所述第三滑槽内设置第二滑板,从而通过调节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二滑板相对所述第三滑槽滑动,即可实现对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的隔断或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以及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内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三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三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体外侧,形成第三操作端,所述第二滑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三齿轮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通过转动所述第三操作端,即可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滑板相对所述第三滑槽滑动,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进行隔断,或者使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进行连通,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密封块和滑动块,所述密封块用于盖住所述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壁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凸状机构和第二凸状机构,所述第一凸状机构、所述第二凸状机构与所述连通部隔开,所述第一凸状机构靠近所述连通部一侧的外壁为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朝所述第一凸状机构内侧凹陷形成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凸状机构靠近所述连通部一侧的外壁为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朝所述第二凸状机构的内侧凹陷形成第二通槽,所述滑动块两侧与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滑动配合,与所述连通部相重合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的轴线与第一平面相平行,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螺孔贯穿所述滑动块,所述螺孔上连接有丝杆。
当需要对所述连通部进行封堵时,将所述密封块放置在所述连通部的上,使所述密封块盖住所述连通部;滑动所述滑动块,使所述滑动块处于所述密封块的上侧;拧紧所述丝杆使所述丝杆在朝向所述连通部的方向上压迫所述密封块。由于在所述丝杆的压迫作用下,所述密封块与所述连通部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因而封堵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密封块与所述连通部相接触的一端为接触端,所述接触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垫片。
通过在所述接触端的外表面设置密封垫片,从而使得所述密封块对所述连通部的封堵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使用传统的堵头或盲板对燃气管道进行盲堵后,后期该段燃气管道与其它燃气管道进行接驳时,需要对该段燃气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从而造成天然气的浪费且影响用户正常用气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滑板隔断通孔时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通孔处于连通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第一滑板被取出后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滑板的示意图;
图5时本实用新型第二滑板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连接体,2-通孔,3-第一滑板,4-第一滑槽,5-第一齿轮,6-第一凹槽,7-第二连接体,8-第二滑槽,9-连通部,10-第二齿轮,11-泄压阀,12-第二滑板,13-第三滑槽,14-第三齿轮,15-第二凹槽,16-密封块,17-滑动块,18-第一凸状机构,19-第二凸状机构,20-第一通槽,21-第二通槽,22-丝杆,23-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包括连接装置以及封堵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两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与管道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内部设置有供流体流动的通道,所述封堵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内侧,所述封堵装置与所述连接装置相配合,实现对所述通道的隔断或连通。
在燃气管道安装后需要对燃气管道的尾端进行盲堵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燃气管道的尾端,使所述连接装置的其中一个连接端与燃气管道相连接,同时,调节所述封堵装置,使所述封堵装置隔断所述连接装置内部通道,从而起到了对管道进行盲堵的作用。当后期需要在此管道的基础上接驳其它管道时,只需将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个连接端与新建管道连接即可,而无需对带气的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待管道接驳完成后,调节所述封堵装置,使所述连接装置内部的通道处于连通状态,即可完成对接驳后的燃气管道进行供气。
通过在燃气管道的尾端或者其它后续存在接驳可能的位置上安装本实用新型,从而使得在后期在该段管道上接驳其它燃气管道时,无需对该段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的操作,进而不会造成天然气的浪费,也不会对用户的正常用气造成影响。解决了使用传统的堵头或盲板对燃气管道进行盲堵后,后期该段燃气管道与其它燃气管道进行接驳时,需要对该段燃气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从而造成天然气的浪费且影响用户正常用气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如实施例1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体1,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有通孔2,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所述通道,所述通孔2的两端为所述连接端,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滑板3,所述第一连接体1内侧设置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外侧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通孔2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板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板3沿所述第一滑槽4滑动。
在燃气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管道的尾端进行盲堵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管道的尾端,使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其中一个连接端与所述管道相连接。操纵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滑板3朝所述通孔2的方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一滑板3能够将所述通孔2隔断,从而完成了对管道的封堵。
当需要在已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道上接驳新建的燃气管道时,将所述第一连接体1 的另一个连接端与其它燃气管道相互对接即可,待对接完成后,操纵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滑板3朝远离所述通孔2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原带气的燃气管道与新建的燃气管道之间连通,从而对新建的燃气管道供气。整个燃气管道的接驳过程无需停气和放空操作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且不会造成天然气的浪费。
实施例3
在如实施例2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5以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齿轮5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内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5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体1外侧形成第一操作端,所述第一滑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齿轮5相配合的第一凹槽6。
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体1内侧设置可以转动的第一齿轮5,并在所述第一滑板3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与所述第一齿轮5相配合的第一凹槽6,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一齿轮5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滑板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滑槽4滑动。当需要操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板3朝所述靠近通孔2的方向滑动从而隔断所述通孔2,或者使所述第一滑板3朝远离所述通孔2的方向滑动使所述通孔2连通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操作端,便可使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进而在所述第一齿轮5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滑板3即可相对第一滑槽4的滑动,进而实现对所述第一挡板3对通孔2的隔断或连通。
由于在操纵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板3滑动的过程中,只需转动所述第一操作端即可,因而十分方便。同时,转动所述第一操作端可以任意调节所述第一滑板3对所述通孔2 的阻挡面积,进而能够起到对管道中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用。
实施例4
在如实施例2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通孔2穿过所述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侧壁位于所述通孔2的外侧。
由于所述第一滑槽4的侧壁位于所述通孔2的外侧,因而当所述第一滑板3隔断所述通孔2时,所述第一滑板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壁之间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因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滑板3对所述通孔2的隔断效果。
实施例5
在如实施例3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体7,所述第二连接体7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7 内侧设置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8一侧与所述第一滑槽4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的外侧相连通,形成连通部9,所述第二滑槽8与所述第一滑槽4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体1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之间设置有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滑槽4 与所述第二滑槽8之间进行隔断或连通,所述连通部9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对所述连通部9进行封堵,所述封堵机构与所述隔断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二滑槽8 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板3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体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板3相对所述第二滑槽8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管道中的天然气会夹带一定的渣滓和油污,从而在使得所述第一滑板3上也会沾染一定的油污和渣滓,使得所述所述第一滑板3相对所述第一滑槽8滑动时,所述第一滑板3受到的阻力更大,因而不利于对所述第一滑板3的滑动。另外,所述第一滑板3外壁上存在渣滓因而在滑动所述第一滑板3对所述通孔2进行密封时,所述第一滑板3 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4内壁之间的间隙增大,因而不利于对所述通孔2进行隔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而需要间隔一定时间过后将所述第一滑板3从所述第一连接体1中取出并清洗。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诉优选方案时,所述封堵结构将所述连通部9堵住,所述第一滑槽4与所述第二滑槽8之间为连通状态。当需要对所述第一连接体1中的所述第一滑板3进行取出时,首先转动所述第一操作端,使所述第一滑板3朝靠近所述第二滑槽8的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一滑板3滑动至所述第二滑槽8中时,调节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板3朝靠近所述连通部9的方向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滑,3与所述连通部9接触。由于所述所述封堵机构与所述隔断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二滑槽8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板3的长度,因而当所述第一滑板3与所述连通部9接触后,调节所述隔断机构即可对所述第一滑槽4与所述第二滑槽8之间进行隔断。当所述第一滑槽4与第二滑槽8被隔断后,将所述连通部9上连接的所述封堵机构拆除,然后继续调节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板3伸出第二滑槽8,从而取下第一滑板3并对所述第一滑板3进行清洗。
待所述第一滑板3清洗完成后,需要重新放回到所述第二连接体7内侧时,将所述第一滑板3沿所述连通部9放入所述第二滑槽8内,同时调节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使所述第一滑板 3朝靠近所述阻挡机构的方向滑动。待所述第一滑板3全部位于所述第二滑槽8内侧时,将所述封堵机构与所述连通部9连接,重新对所述连通部9进行封堵。待所述连通部9被封堵后,调节所述隔断机构使所述第一滑槽4与第二滑槽5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滑板3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4与第二滑槽8之间滑动。从而完成了对所述第一滑板3的整个清洗和安装的过程,整个过程无需对燃气管道进行停气和放空操作,因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且进一步避免了天然气的浪费。
实施例6
在如实施例5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10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齿轮10与所述第一滑板3上的所述第一凹槽6 相配合,所述第二齿轮1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7内侧,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0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7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10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体 (7)外侧,形成第二操作端。
当需要调节所述第一滑板3在所述第二滑槽8中的位置时,只需转动所述第二操作端即可使所述第一滑板3在所述第二凹槽8中任意滑动,因而十分方便。
实施例7
在如实施例5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体7 上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一侧与所述第二滑槽8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外侧相连通,所述孔槽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泄压阀11。
在燃气管道中,尤其是在一些高压燃气管道中,管道了的压强很高,因而当所述隔断机构将所述第一滑槽4和第二滑槽8隔断后所述第二滑槽8内的压强与燃气管道中的压强相同,若此时拆除所述封堵机构,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且不利于对所述封堵机构的拆除。
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体7上设置有孔槽,并使所述孔槽一侧与所述第二滑槽8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外侧相连通,同时在所述孔槽上设置泄压阀11,当需要拆除所述封堵机构时,打开所述泄压阀11将所述第二滑槽8内部的天然气进行放空,使所述第二滑槽 8内部的压强为常压状态,此时拆除所述封堵机构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且十分方便。
实施例8
在如实施例5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隔断机构包括第二滑板12,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有第三滑槽13,所述第三滑槽13与所述第一滑槽4 相连通,所述第二滑板12的外壁与所述第三滑槽13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板12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第三滑槽13,并在所述第三滑槽13内设置第二滑板12,从而通过调节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二滑板12相对所述第三滑槽13滑动,即可实现对所述第一滑槽4和第二滑槽8之间的隔断或连通。
实施例9
在如实施例8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14以及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齿轮1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内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转动配合,所述第三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三齿轮14转动,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三齿轮14相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体1外侧,形成第三操作端,所述第二滑板1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三齿轮14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5。
通过转动所述第三操作端,即可带动所述第三齿轮1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滑板 12相对所述第三滑槽13滑动,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滑槽4和第二滑槽8之间进行隔断,或者使所述第一滑槽4和第二滑槽8进行连通,十分方便。
实施例10
在如实施例5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密封块16和滑动块17,所述密封块16用于盖住所述连通部9,所述连通部9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体7的外壁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凸状机构18和第二凸状机构19,所述第一凸状机构18、所述第二凸状机构19与所述连通部9隔开,所述第一凸状机构18靠近所述连通部9一侧的外壁为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朝所述第一凸状机构18内侧凹陷形成第一通槽20,所述第二凸状机构19靠近所述连通部9一侧的外壁为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朝所述第二凸状机构19的内侧凹陷形成第二通槽21,所述滑动块17两侧与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槽20、第二通槽21滑动配合,与所述连通部9相重合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通槽20、第二通槽21 的轴线与第一平面相平行,所述滑动块17上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螺孔贯穿所述滑动块17,所述螺孔上连接有丝杆22。
当需要对所述连通部9进行封堵时,将所述密封块16放置在所述连通部9的上,使所述密封块16盖住所述连通部9;滑动所述滑动块17,使所述滑动块17处于所述密封块16的上侧;拧紧所述丝杆22使所述丝杆22在朝向所述连通部9的方向上压迫所述密封块16。由于在所述丝杆22的压迫作用下,所述密封块16与所述连通部9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因而封堵效果更好。
实施例11
在如实施例10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16与所述连通部9相接触的一端为接触端,所述接触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垫片23。
通过在所述接触端的外表面设置密封垫片23,从而使得所述密封块16对所述连通部9 的封堵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装置以及封堵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两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与管道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内部设置有供流体流动的通道,所述封堵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内侧,所述封堵装置与所述连接装置相配合,实现对所述通道的隔断或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体(1),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有通孔(2),用于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所述通道,所述通孔(2)的两端为所述连接端,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滑板(3),所述第一连接体(1)内侧设置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外侧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通孔(2)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板(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板(3)沿所述第一滑槽(4)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5)以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齿轮(5)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内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5)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体(1)外侧形成第一操作端,所述第一滑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齿轮(5)相配合的第一凹槽(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穿过所述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侧壁位于所述通孔(2)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体(7),所述第二连接体(7)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7)内侧设置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8)一侧与所述第一滑槽(4)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的外侧相连通,形成连通部(9),所述第二滑槽(8)与所述第一滑槽(4)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体(1)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之间设置有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滑槽(4)与所述第二滑槽(8)之间进行隔断或连通,所述连通部(9)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对所述连通部(9)进行封堵,所述封堵机构与所述隔断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二滑槽(8)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板(3)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体(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板(3)相对所述第二滑槽(8)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10)以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齿轮(10)与所述第一滑板(3)上的所述第一凹槽(6)相配合,所述第二齿轮(1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7)内侧,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0)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体(7)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10)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体(7)外侧,形成第二操作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7)上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一侧与所述第二滑槽(8)相连通,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体(7)外侧相连通,所述孔槽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泄压阀(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机构包括第二滑板(12),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有第三滑槽(13),所述第三滑槽(13)与所述第一滑槽(4)相连通,所述第二滑板(12)的外壁与所述第三滑槽(13)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板(12)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14)以及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齿轮(1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内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转动配合,所述第三转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三齿轮(14)转动,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三齿轮(14)相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体(1)外侧,形成第三操作端,所述第二滑板(1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三齿轮(14)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密封块(16)和滑动块(17),所述密封块(16)用于盖住所述连通部(9),所述连通部(9)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体(7)的外壁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凸状机构(18)和第二凸状机构(19),所述第一凸状机构(18)、所述第二凸状机构(19)与所述连通部(9)隔开,所述第一凸状机构(18)靠近所述连通部(9)一侧的外壁为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朝所述第一凸状机构(18)内侧凹陷形成第一通槽(20),所述第二凸状机构(19)靠近所述连通部(9)一侧的外壁为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朝所述第二凸状机构(19)的内侧凹陷形成第二通槽(21),所述滑动块(17)两侧与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槽(20)、第二通槽(21)滑动配合,与所述连通部(9)相重合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通槽(20)、第二通槽(21)的轴线与第一平面相平行,所述滑动块(17)上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螺孔贯穿所述滑动块(17),所述螺孔上连接有丝杆(22)。
CN201720848531.5U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Active CN206973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8531.5U CN206973148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8531.5U CN206973148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3148U true CN206973148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0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48531.5U Active CN206973148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3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3788A (zh) * 2018-07-13 2018-12-07 安徽京冠派克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冲洗设备专用编织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3788A (zh) * 2018-07-13 2018-12-07 安徽京冠派克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冲洗设备专用编织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544639A (en) Hydraulic tongs
CN206973148U (zh) 一种便于接驳的管道盲堵装置
CN107303569A (zh) 一种螺旋纹杆件清洗设备
US1996345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rilling and plugging mains and pipes and inserting and removing such plugs
US1805710A (en) Packing for pipe cutters and valve inserting machines
CN206922351U (zh) 一种自胀式电缆管道密封塞
TWM479192U (zh) 氣嘴鉗
CN109578741B (zh) 一种基于运行管道的漏水处理方法
CN104551584B (zh) 一种密封管道的开孔方法及兜住装置
JP3824145B2 (ja) 配管遮断方法、および、配管遮断ケース体
CN209942246U (zh) 一种混凝土出料控制端
US1922003A (en) Apparatus for inflating and deflating gas main bags
US7194780B2 (en) Kiln cleaning apparatus
CN207915303U (zh) 内管钳子
CN206817006U (zh) 一种转盘式吹氧管接头
JP5689732B2 (ja) 既設配管継手部の漏洩修理工法及び既設配管継手部の漏洩修理用シール材注入チューブ
CN201391705Y (zh) 一种带控制阀的快速接头
CN206846181U (zh) 一种带压管线补孔装置
CN113910120B (zh) 一种管道安装的可调节鹰嘴钳及其使用方法
CN206233325U (zh) 活塞气囊式家用下水道疏通器
JP4612657B2 (ja) 既設管の切断除去方法及び既設管用切断装置
CN208011143U (zh) 一种液压封堵机构
JP4011054B2 (ja) 既設管の切断除去方法及び既設管用切断装置
CN220396888U (zh) 一种带有闸阀的修补箱
CN220396889U (zh) 一种管道修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