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9632U -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9632U
CN206969632U CN201720762929.7U CN201720762929U CN206969632U CN 206969632 U CN206969632 U CN 206969632U CN 201720762929 U CN201720762929 U CN 201720762929U CN 206969632 U CN206969632 U CN 206969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curved guide
dust
reducing dust
deflector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29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彦
胡章旗
王淞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Power Dengf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Power Dengf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Power Dengf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Power Dengf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629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9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9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9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的降尘装置,包括安装于导料槽内的曲面导流板(3),所述曲面导流板(3)为C形曲面板,其板面方向与所述输送带(5)的运行方向和所述输送带(5)的表面方向均垂直,所述曲面导流板(3)的顶部抵接至所述导料槽的顶板(1)处,所述曲面导流板(3)的底面与所述输送带(5)之间具有导流间隙。该降尘装置曲面导流板形成屏障阻挡气流、引导风向,具有消除运行中气流正压的作用,能够较好的消除物流下落时的诱导风量,实现了自动降尘,达到无动力除尘的目的,维护成本低,除尘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降尘装置的带式输送机。

Description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隔离降尘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降尘装置的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因需要提升高度、改变输送方向或设备出力达到极限时,需要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为了防止物料外溢,会在转运点设置导料槽。但在转运过程中,由于高度差、物料特性、设备密封等原因导致物料转运时产生大量粉尘,尤其一些易燃易爆粉尘在密闭空间中积累,仍有部分粉状颗粒物从出口外溢,造成粉尘污染,对设备维护、安全生产、人员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传统输煤系统传送带落料处采用的是普通导料槽加引风装置,这样可以将物料传送产生的粉尘引走后再采用布袋、静电、水浴等形式来控制粉尘,目前的除尘方式大多是采用专用的负压除尘器,不仅耗能大、维护费用高,有的还需单独设置除尘间。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粉尘在密闭空间中积累,造成粉尘污染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尘装置,该降尘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粉尘在密闭空间中积累,造成粉尘污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降尘装置的带式输送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式输送机的降尘装置,包括安装于导料槽内的曲面导流板,所述曲面导流板为C形曲面板,其板面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运行方向和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方向均垂直,所述曲面导流板的顶部抵接至所述导料槽的顶板处,所述曲面导流板的底面与所述输送带之间具有导流间隙。
优选地,沿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道所述曲面导流板,从所述导料槽的进料口至所述导料槽的出料口多道所述曲面导流板板的宽度逐渐增大。
优选地,距离所述导料槽的出料口最近的所述曲面导流板板的两侧与所述导料槽的侧壁相切,多道所述曲面导流板的底面平齐。
优选地,相邻所述曲面导流板的间距为25-35cm,每道所述曲面导流板的厚度为5-10mm。
优选地,所述曲面导流板上设置有法兰,所述曲面导流板与所述导料槽顶板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曲面导流板底面安装有多条挡尘帘,所述挡尘帘的长度延伸至所述输送带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挡尘帘与所述曲面导流板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曲面导流板的底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挡尘帘为柔性绳子,所述柔性绳子穿过所述连接孔安装于所述曲面导流板上。
优选地,所述曲面导流板为不锈钢板或高分子板;所述挡尘帘为阻燃柔性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导料槽以及安装于所述导料槽内的降尘装置,所述降尘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降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的降尘装置,包括曲面导流板,曲面导流板安装于导料槽内,曲面导流板为C形曲面板,弯曲程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曲面导流板的板面方向与输送带的运行方向和输送带的表面方向均垂直,也就是曲面导流板沿竖直方向,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垂直,阻挡粉尘通过,可以较好地抑沉,降低粉尘。曲面导流板的顶部抵接至导料槽的顶板处,高度达到导料槽顶板处,降低粉尘从曲面导流板上部与导料槽顶面之间流向前方的通过率。输送带上的物料具有高度,曲面导流板的底面与输送带之间具有导流间隙,使物料顺利通过。优选地,导流间隙的高度可以为12-17mm,比如15mm,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自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的降尘装置,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曲面导流板形成屏障阻挡气流、引导风向,具有消除运行中气流正压的作用,能够较好的消除物流下落时的诱导风量,增加粉尘颗粒的碰撞机会,使粉尘颗粒的动能转变为势能落到输送带上,实现了自动降尘,达到无动力除尘的目的,维护成本低,除尘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设置于输送带上的导料槽以及安装于导料槽内的降尘装置,该降尘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种降尘装置。由于上述的降尘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降尘装置的带式输送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降尘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降尘装置的切面图;
图3为曲面导流板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顶板、2-侧壁、3-曲面导流板、4-挡尘帘、5-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降尘装置,该降尘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粉尘在密闭空间中积累,造成粉尘污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降尘装置的带式输送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降尘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降尘装置的切面图;图3为曲面导流板3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的降尘装置,包括曲面导流板3,曲面导流板3安装于导料槽内,曲面导流板3为C形曲面板,弯曲程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曲面导流板3的板面方向与输送带5的运行方向和输送带5的表面方向均垂直,也就是曲面导流板3沿竖直方向,与输送带5运行方向垂直,阻挡粉尘通过,可以较好地抑沉,降低粉尘。曲面导流板3的顶部抵接至导料槽的顶板1处,高度达到导料槽顶板1处,降低粉尘从曲面导流板3上部与导料槽顶面之间流向前方的通过率。输送带5上的物料具有高度,曲面导流板3的底面与输送带5之间具有导流间隙,使物料顺利通过。优选地,导流间隙的高度可以为12-17mm,比如15mm,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自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的降尘装置,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曲面导流板3形成屏障阻挡气流、引导风向,具有消除运行中气流正压的作用,能够较好的消除物流下落时的诱导风量,增加粉尘颗粒的碰撞机会,使粉尘颗粒的动能转变为势能落到输送带5上,实现了自动降尘,达到无动力除尘的目的,维护成本低,除尘效果良好。
上述降尘装置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沿导料槽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道曲面导流板3,从导料槽的进料口至导料槽的出料口多道曲面导流板3板的宽度逐渐增大,在粉尘前行过程中,曲面导流板3的阻碍屏障作用逐渐加强,抑沉提高;并且每道曲面导流板3间的空隙形成涡流,在曲面导流板3之间形成的涡流的作用下增加粉尘颗粒的碰撞机会,使粉尘颗粒的动能转变为势能落到输送带5上,进行多道隔断式抑尘,从产生粉尘处进行控制,耗能较低,达到无动力除尘的目的。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降尘装置进行若干改变,距离导料槽的出料口最近的曲面导流板3板的两侧与导料槽的侧壁2相切,此曲面导流板3距离落料口最远,曲面导流板3面积最大,较为封闭,可以有效消除冲击气流,抑沉性较强,避免粉尘外溢。多道曲面导流板3的底面平齐,高度较为统一,抑沉效果同步,易于安装,较为美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降尘装置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相邻曲面导流板3的间距为25-35cm之间任意值,包括端点值,比如为30cm,此间距抑沉效果较佳,每道曲面导流板3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大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每道曲面导流板3的厚度为5-10mm之间任意值,包括端点值,比如为8mm,曲面导流板3不用太厚,太厚浪费材料,较为笨重;也不能太轻,太轻强度不够,容易损坏。通常,导料槽的长度为15m,可以设置至少5道曲面导流板3,结构简单,抑沉、导流作用较为显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降尘装置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曲面导流板3上设置有法兰,曲面导流板3与导料槽顶板1通过法兰连接,易于连接,结构简单,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当然,法兰连接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连接,比如曲面导流板3焊接至导料槽顶板1上,较为牢固。
上述降尘装置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曲面导流板3底面安装有挡尘帘4,挡尘帘4的数量为多条,挡尘帘4安装于曲面导流板3底面上,挡尘帘4的长度延伸至输送带5的表面,用于遮挡灰尘,保证挡尘帘4与输送带5紧密接触。多条挡尘帘4可以从导料槽的进料口至导料槽的出料口间隔布置,导料槽的进料口指的是落料斗落料的位置,导料槽的出口指的是沿输送带5前进方向的出口,也就是在导料槽内部空间设置多条挡尘帘4,进行多次密封空气隔离,逐步减轻抵消冲击气流,多段式密封抑尘,避免粉尘外溢,将吸附的粉尘颗粒抖落到输送带5上,自动除尘、属于无动力除尘。
优选地,挡尘帘4与曲面导流板3为可拆卸连接,比如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其它适宜的连接方式,优选地,由角铁固定,方便拆卸与维护。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降尘装置进行若干改变,曲面导流板3的底面开设有连接孔,挡尘帘4为柔性绳子,柔性绳子穿过连接孔安装于曲面导流板3上。
显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若干改变,曲面导流板3为不锈钢板或高分子板,强度较大,抗冲击性较好,不易变形。挡尘帘4为阻燃柔性绳,粉尘可能为易燃易爆粉尘,阻燃柔性绳与粉尘接触时较为安全;阻燃柔性绳的柔性较好,自然下垂,可以有效消除冲击气流,避免粉尘外溢;具有弹性、耐磨,使用寿命较长,物料可以通过,不阻碍物料通过,灰尘、粉尘空气不能通过,可以有效进行密封空气隔离,消除了冲击气流,避免了粉尘外溢。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降尘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5、设置于输送带5上的导料槽以及安装于导料槽内的降尘装置,其中降尘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降尘装置。由于该带式输送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降尘装置,所以该带式输送机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式输送机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导料槽内的曲面导流板(3),所述曲面导流板(3)为C形曲面板,其板面方向与所述输送带(5)的运行方向和所述输送带(5)的表面方向均垂直,所述曲面导流板(3)的顶部抵接至所述导料槽的顶板(1)处,所述曲面导流板(3)的底面与所述输送带(5)之间具有导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道所述曲面导流板(3),从所述导料槽的进料口至所述导料槽的出料口多道所述曲面导流板(3)板的宽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导料槽的出料口最近的所述曲面导流板(3)板的两侧与所述导料槽的侧壁(2)相切,多道所述曲面导流板(3)的底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曲面导流板(3)的间距为25-35cm,每道所述曲面导流板(3)的厚度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导流板(3)上设置有法兰,所述曲面导流板(3)与所述导料槽顶板(1)通过法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导流板(3)底面安装有多条挡尘帘(4),所述挡尘帘(4)的长度延伸至所述输送带(5)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帘(4)与所述曲面导流板(3)为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导流板(3)的底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挡尘帘(4)为柔性绳子,所述柔性绳子穿过所述连接孔安装于所述曲面导流板(3)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导流板(3)为不锈钢板或高分子板;所述挡尘帘(4)为阻燃柔性绳。
10.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5)、设置于所述输送带(5)上的导料槽以及安装于所述导料槽内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装置具体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降尘装置。
CN201720762929.7U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降尘装置 Active CN206969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2929.7U CN206969632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降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2929.7U CN206969632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降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9632U true CN206969632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05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2929.7U Active CN206969632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降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9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4479A (zh) * 2018-06-21 2018-09-28 江苏新鹏重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输送带自动除尘设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4479A (zh) * 2018-06-21 2018-09-28 江苏新鹏重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输送带自动除尘设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97692U (zh) 一种卷烟机落料器
CN206969632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降尘装置
CN205855472U (zh) 带式输送机转运点的固体物料防碎抑尘输送系统
CN209871537U (zh) 一种无动力自降尘导料槽
CN203246843U (zh) 散装物料输送系统
CN205602616U (zh) 一种微循环除尘装置
CN202655103U (zh) 一种磨煤机风环
CN204822903U (zh) 导料槽阻尼抑尘装置
CN203091280U (zh) 一种用于选粉机的耐磨防堵溜槽装置
CN216173219U (zh) 一种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内部导流结构
CN206304453U (zh) 一种新型省煤器出口灰斗
CN210594334U (zh) 一种用于粉料仓与带传送机构的连接结构
CN205169602U (zh) 一种皮带机导料槽内的缓冲导料装置
CN209322083U (zh) 一种抑尘降磨损散料转运装置
CN203833250U (zh) 一种灰库落灰箱
CN208022322U (zh) 带式输送机转载用头部漏斗
CN208217502U (zh) 一种缓冲疏松防堵煤仓
CN204872542U (zh) 一种散装物料皮带输送系统的导料槽抑尘装置
CN110925766A (zh) 一种多刃复合固定炉排片
CN201362984Y (zh) 防风抑尘网
CN211687484U (zh) 一种胶带机无重力除尘装置
CN202987941U (zh) 给煤机导流装置及给煤机
CN202765613U (zh) 原煤仓出口结构
CN216778973U (zh) 一种立磨用新型导风装置
CN210824559U (zh) 皮带输送机用入料集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