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6341U - 模具翻转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具翻转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6341U
CN206936341U CN201720778920.5U CN201720778920U CN206936341U CN 206936341 U CN206936341 U CN 206936341U CN 201720778920 U CN201720778920 U CN 201720778920U CN 206936341 U CN206936341 U CN 206936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support
positive stop
stop strip
connec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89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孟春
苏炎
惠昨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ANGD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ANG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ANGD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ANG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789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6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6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6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翻转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模具,所述支架与模具之间通过翻转装置连接,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连接支架和模具的转动头、穿过支架与转动头相连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转动头包括与模具相连的连接片、位于连接片面向背离模具一侧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支架上的限位条、位于连接片面向限位条一侧的转动过程中能够抵触于限位条上的限位块。当模具在转动过程中,限位块随连接片转动,正转和反转时均能够抵触到限位条,模具不易继续翻转,转动范围正好能够让金属熔融液在型腔中从原本所在的一半空间流动至另一半空间,以便零件的壁厚处处趋于均匀。

Description

模具翻转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调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翻转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使用模具浇注零件的过程中,为了使金属熔融液在模具中流动更加均匀,常将模具进行翻转。
公开号为CN2020374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翻转式修模机,这种结构的翻转通过翻转电机带动模具。
这种将模具翻转的结构若用在浇注模具上,由于在转动过程中缺少限位,翻转时难以控制模具翻转的角位移,若转过角度太大,未及时止住,则液体流速慢的情况下,液体流速跟不上模具翻转转速,如此在模具转动过程中,金属熔融液在型腔中流动时易产生流动不到的盲点,影响后续零件成型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翻转结构,其具有能够控制模具翻转角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具翻转结构,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模具,所述支架与模具之间通过翻转装置连接,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连接支架和模具的转动头、穿过支架与转动头相连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转动头包括与模具相连的连接片、位于连接片面向背离模具一侧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支架上的限位条、位于连接片面向限位条一侧的转动过程中能够抵触于限位条上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模具在转动过程中,转动头上的限位块随连接片转动,限位块在转动过程中,正转和反转时均能够抵触到限位条,且正转时和反转时分别抵触到限位条的两端,抵触后受到限位,模具不易继续翻转,由于限位条为直条状,故模具在正反转过程中能够转动的范围为180°,固定不变,该转动范围正好能够让金属熔融液在型腔中从原本所在的一半空间流动至另一半空间,以便零件的壁厚处处趋于均匀。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两侧的竖直的支臂,所述限位条水平设置于支臂背离底板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模具转动时,模具的两个极限位置即为抵触到限位条上时的位置,其极限位置位于水平面上,模具在极限位置保持一段时间时,由于模具水平放置,对于支架的作用力相较于模具倾斜设置时,作用在支架上的作用力效果更均匀,不易使支架局部受力过大造成损坏。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片包括靠近限位条一侧的板体、位于板体背离限位条一侧的与模具相连的连接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体起到连接作用,将连接套与模具、转动头等部件相接,实现联动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模具包括基板、上模板、下模板,所述基板、上模板、下模板之间通过导柱相连,所述连接套套设于导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套设在导柱外,能够对每根导柱都起到限位的效果,在对导柱施力时,每根导柱上所受的力趋于相等,便于带动导柱、模具匀速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套两侧设置为筒状,两侧筒状之间的连接套上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自重大,设置加强筋后,连接套所能承受的外力更大,不易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位于基板背离底板一侧,所述上模板、下模板的厚度之和大于连接片的竖直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上下模板的厚度之和小于连接片的竖直高度,则合模时,顶板下压,受到连接片阻碍后,难以继续下压,不易达到上下模板相互贴紧合模的状态。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板背离下模板的一侧还设有开模装置,所述开模装置包括固设于导柱背离基板一端的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贯穿固定板连接于上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用于控制上模板与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用于将上模板拉离或推近下模板,以实现开模或合模。
进一步设置:所述基板背离下模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贯穿基板与下模板固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油缸用于将下模板拉离或推近上模板,相较于固设的下模板,这种结构能够减少上模板的运动路程,上下模板同时运动,提高开模或合模的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相连,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转动头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时转速高,通过减速器减慢速度后,能够限制模具的转动速度,便于模具中的金属熔融液均匀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头共设有两个,其中一个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为主动部件,另一个与支架转动连接,为从动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装置,则如果有一台或两台旋转驱动装置的转速由于故障发生变化,则对于两侧的转动头施加的转速产生偏差,增大模具、导柱上所受的扭矩,对设备造成损伤;若只提供一处动力,则能够有效减少这种情况发生,同时降低了能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模具翻转的过程中,便于模具中的金属熔融液在型腔型芯所形成的空间中均匀流动,有利于提高零件成型后的形状精度;翻转的范围被限定,模具在翻转过程中不易受到惯性作用继续转动,便于控制模具的运动,得到高质量的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转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底板;12、支臂;2、模具;21、基板;22、上模板;23、下模板;3、翻转装置;31、转动头;311、连接片;312、限位结构;313、限位条;314、限位块;315、板体;316、连接套;32、旋转驱动装置;4、导柱;5、加强筋;6、开模装置;61、固定板;62、第一油缸;63、第二油缸;7、减速器;8、架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模具翻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抵触于地面上的底板11、竖直于底板11两侧向背离地面方向延伸的支臂12,支臂12背离底板11的一端设置有翻转装置3,翻转装置3包括与两个支臂12相连的转动头31、与其中一根支臂12上的转动头31相连的旋转驱动装置32。旋转驱动装置32设置为电机,电机与该转动头31之间还连接有一台减速器7,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7的输入轴相连,减速器7的输出轴即与转动头31相连。为了使电机与转动头31齐平,在支架1侧边放置有架子8,电机和减速器7即放置于架子8上。
如图1所示,在两支臂12之间通过转动头31限位的即为模具2,模具2包括位于上模板22背离下模板23一侧的固定板61、位于下模板23背离上模板22一侧的基板21,上模板22、下模板23、基板21和固定板61之间通过导柱4连接,上模板22、下模板23、基板21和固定板61均为矩形,导柱4共设有四根,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顶角处。
如图1所示,其中,固定板61和基板21固设于导柱4的两端,在固定板61背离上模板22一侧固设有第一油缸62,第一油缸62的活塞杆贯穿固定板61后与上模板22固连,其活塞杆作往复运动时,带动上模板22在导柱4上往复运动。在基板21背离固定板61的一侧固设有第二油缸63,第二油缸63的活塞杆贯穿基板21后与下模板23连接,合模时,第二油缸63的活塞杆将下模板23顶出,带动下模板23在导柱4上运动。固定板61、基板21、第一油缸62和第二油缸63组成开模装置6。
如图1和2所示,转动头31贯穿支臂12背离地面的一端,转动头31设置为轴状,其靠近减速器7的一端与减速器7相连,另一端伸出支臂12背离减速器7的一侧,连接有平行于支臂12的连接片311。连接片311设置为矩形,其一条棱边的两端设有两个限位块314,在支臂12背离地面的一端还设有位于水平面内的限位条313,限位块31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限位条313上。转动头3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连接片311转动,连接片311上的限位块314随之转动,限位块314在转动过程中,与限位条313抵触,正转时抵触一次,反转时抵触一次,两次抵触之间转过的角度即为设备的转动行程。
如图1和2所示,连接片311面向导柱4的一侧固设有板体315,板体315呈三角形,板体315的两侧设有套设于导柱4上的连接套316。连接套316设置为筒状,在两个筒状连接套316之间还设有位于板体315上的加强筋5,加强筋5呈“八”字形,起到加强板体315自身强度的作用。
需要转动模具2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连接头转动,连接头带动连接片311,连接片311带动导柱4、模具2转动,转动过程中,当限位块314抵触于限位条313上时,模具2反转或停转,以便金属熔融液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流动至型腔中的每一处。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模具翻转结构,包括支架(1)、转动连接于支架(1)上的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与模具(2)之间通过翻转装置(3)连接,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连接支架(1)和模具(2)的转动头(31)、穿过支架(1)与转动头(31)相连的旋转驱动装置(32),所述转动头(31)包括与模具(2)相连的连接片(311)、位于连接片(311)面向背离模具(2)一侧的限位结构(312),所述限位结构(312)包括支架(1)上的限位条(313)、位于连接片(311)面向限位条(313)一侧的转动过程中能够抵触于限位条(313)上的限位块(3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1)、位于底板(11)两侧的竖直的支臂(12),所述限位条(313)水平设置于支臂(12)背离底板(11)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11)包括靠近限位条(313)一侧的板体(315)、位于板体(315)背离限位条(313)一侧的与模具(2)相连的连接套(3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2)包括基板(21)、上模板(22)、下模板(23),所述基板(21)、上模板(22)、下模板(23)之间通过导柱(4)相连,所述连接套(316)套设于导柱(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16)两侧设置为筒状,两侧筒状之间的连接套(316)上设有加强筋(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2)、下模板(23)位于基板(21)背离底板(11)一侧,所述上模板(22)、下模板(23)的厚度之和大于连接片(311)的竖直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2)背离下模板(23)的一侧还设有开模装置(6),所述开模装置(6)包括固设于导柱(4)背离基板(21)一端的固定板(61)、设于固定板(61)上的第一油缸(62),所述第一油缸(62)的活塞杆贯穿固定板(61)连接于上模板(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1)背离下模板(23)的一侧设有第二油缸(63),所述第二油缸(63)的活塞杆贯穿基板(21)与下模板(23)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2)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7)相连,所述减速器(7)的输出轴与转动头(31)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头(31)共设有两个,其中一个与旋转驱动装置(32)相连,为主动部件,另一个与支架(1)转动连接,为从动部件。
CN201720778920.5U 2017-06-29 2017-06-29 模具翻转结构 Active CN206936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8920.5U CN206936341U (zh) 2017-06-29 2017-06-29 模具翻转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8920.5U CN206936341U (zh) 2017-06-29 2017-06-29 模具翻转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6341U true CN206936341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6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8920.5U Active CN206936341U (zh) 2017-06-29 2017-06-29 模具翻转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6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7870Y (zh) 一种倾转式金属型铸造装置
CN206392811U (zh) 双伺服电机同步驱动结晶器非正弦振动装置
CN101786158B (zh) 塞棒快换装置
CN201423651Y (zh) 一种机械手
CN206936341U (zh) 模具翻转结构
CN203919055U (zh) 杠杆式取水口机械手
CN206305432U (zh) 一种可翻转式重力浇铸机用模架
CN203343610U (zh) 一种四轴超声波焊接机
CN201390401Y (zh) 新型折纸装置
CN207982267U (zh) 一种非晶卧式压铸设备
CN206623381U (zh) 一种吹瓶机开合模模架与底模模架的联动机构
CN206305431U (zh) 一种可翻转式重力浇铸机
CN208811073U (zh) 七轴浇筑机器人
CN2845962Y (zh) 结晶器液压在线热调宽装置
CN112407446A (zh) 一种高速悬臂式开合模传动机构
CN108907162A (zh) 七轴浇筑机器人
CN106827466A (zh) 一种偏心齿轮锁模装置
CN104972589B (zh) 一种多轴联动式机器人及其自动化浇注系统
CN203004303U (zh) 一种热成型机可控开合模机构
CN103448931B (zh) 一种灌装跟踪机械手
CN207258737U (zh) 一种用于自动生产线的分流装置
CN112338181A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浇铸设备的浇铸辅助设备
CN206335842U (zh) 吹瓶机吹制模具的开合模驱动机构
CN207172553U (zh) 避孕套生产线用转向轨道
CN206925180U (zh) 一种全自动管材折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