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5183U - 一种搅拌中轴以及搅拌铲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搅拌中轴以及搅拌铲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35183U CN206935183U CN201720905945.7U CN201720905945U CN206935183U CN 206935183 U CN206935183 U CN 206935183U CN 201720905945 U CN201720905945 U CN 201720905945U CN 206935183 U CN206935183 U CN 206935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irring
- axis
- diversion
- matrix
- diversion div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9 chemical indus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搅拌中轴以及搅拌铲斗,涉及搅拌装置领域。一种搅拌中轴,包括:中轴基体,中轴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搅拌部,多个搅拌部间隔设置于中轴基体的周面并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两个导流部,两个导流部分别设置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导流部沿垂直于中轴基体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其中一个导流部的导流面向另一个导流部的方向上倾斜设置。其用于铲斗,通过搅拌中轴的设计,提高了铲斗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以及降低了由于搅拌中轴卡死造成的故障发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搅拌中轴以及搅拌铲斗。
背景技术
在混泥土、肥料、饲料、食品、化工等行业都需要搅拌物料。目前所用的搅拌机,基本都是固定式用电机带动的搅拌机,使用不灵活。
为灵活地实现搅拌功能,出现搅拌铲斗,但是目前市场的搅拌铲斗产品从驱动方面分为液压马达直接驱动或液压马达带动链条驱动,主要搅拌结构分为搅拌臂加搅拌叶片式,螺旋叶片式或螺旋式搅拌轴式几种常见结构。
由于现有铲斗的结构的缺陷,具有以下缺点:
搅拌效率低;
搅拌不均匀;
故障发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中轴,其用于铲斗,通过搅拌中轴的设计,提高了铲斗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以及降低了由于搅拌中轴卡死造成的故障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铲斗,其用于搅拌物料,搅拌铲斗具有上述搅拌中轴,搅拌铲斗解决了现有铲斗工作效率低、搅拌不均匀不高以及故障发生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搅拌中轴,包括:
中轴基体,中轴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搅拌部,多个搅拌部间隔设置于中轴基体的周面并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两个导流部,两个导流部分别设置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导流部沿垂直于中轴基体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其中一个导流部的导流面向另一个导流部的方向上倾斜设置。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铲斗具有工作效率不高、搅拌不均匀以及搅拌中轴经常出现卡死的问题在于搅拌中轴的结构具有缺陷,其主要搅拌结构分为搅拌臂加搅拌叶片式,螺旋叶片式或螺旋式搅拌轴式几种常见结构,其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造成搅拌不均,并且由于本身的重量造成了液压马达工作效率的降低。
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搅拌中轴,其包括呈杆状的中轴基体、用于搅拌动作的搅拌部以及用于使得物料处于有效搅拌区间的导流部,具体地,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中轴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二端用于可转动地与铲斗外壳连接,并且作为动力输入端,为减轻重量,以及避免出现物料卡死于搅拌结构的情况发生,多个搅拌部间隔设置于中轴基体的周面并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多个搅拌部共同完成搅拌工作,由于搅拌运动,物料在搅拌过程中,经常出现物料被推动至搅拌中轴的两端,即,有效搅拌区域的情况发生,此时,被推出有效搅拌区域的物料将得不到搅拌,为此,设有导流部,两个导流部分别设置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导流部沿垂直于中轴基体的轴线的方向延伸,通过其中一个导流部的导流面向另一个导流部的方向上倾斜设置,使得物料在流向中轴基体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时候,通过导流部的导流面的阻挡以及引导,使得物料向中轴基体的端部至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引导物料再次进入有效搅拌区域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了铲斗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以及降低了由于搅拌中轴卡死造成的故障发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套设有方套;
导流部包括支撑臂、导流叶片以及衬板,导流叶片具有用于导向物料的导流面;
支撑臂设置于方套上,两个衬板倾斜设置于支撑臂的两侧并远离方套,导流叶片设置于其中一个衬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两个衬板沿支撑臂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衬板远离中轴基体的一端呈外扩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两个导流叶片处于同一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其中一个导流部的延伸方向与另一个导流部的延伸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多个搅拌部呈螺旋间隔设置于中轴基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搅拌部包括搅拌支撑部以及搅拌叶片,搅拌支撑部设置于中轴基体的外周面并向外延伸,搅拌叶片设置于搅拌支撑部远离中轴基体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与导流部相邻的搅拌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导流部的延伸方向相反。
一种搅拌铲斗,包括:
驱动部;
具有开口的铲斗外壳;以及
上述任意一项的搅拌中轴,搅拌中轴设置于铲斗外壳中,驱动部设置于铲斗外壳的侧壁并与搅拌中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驱动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铲斗外壳相对侧面的两个减速驱动装置;
两个减速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端和第二端同步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中轴,其用于铲斗,通过搅拌中轴的设计,提高了铲斗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以及降低了由于搅拌中轴卡死造成的故障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铲斗,其用于搅拌物料,搅拌铲斗具有上述搅拌中轴,搅拌铲斗解决了现有铲斗工作效率低、搅拌不均匀不高以及故障发生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搅拌铲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搅拌铲斗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搅拌中轴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搅拌中轴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搅拌中轴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搅拌铲斗;11-搅拌中轴;12-驱动部;13-铲斗外壳;20-搅拌部;21-搅拌支撑部;22-搅拌叶片;30-导流部;31-导流面;32-支撑臂;33-导流叶片;34-衬板;40-方套;41-铲齿;110-中轴基体;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20-减速驱动装置;121-液压马达;122-减速机;123-马达保护壳;124-减速机保护壳;130-外壳侧面板;131-外壳上底板;132-外壳下底板;133-圆弧外壳板;134-圆弧衬板;210-中臂;211-中臂板;320-边臂;321-边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铲斗10,其用于物料的搅拌,并且使用灵活方便。
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铲斗10的具体结构,为清楚解释,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铲斗10的爆炸示意图。
搅拌铲斗10包括搅拌中轴11、驱动部12以及铲斗外壳13。
铲斗外壳13为搅拌物料的物料容纳结构以及支撑结构,搅拌中轴11容纳于铲斗外壳13的内部,并可转动地与铲斗外壳13连接;驱动部12设置于铲斗外壳13的侧壁用于驱动搅拌中轴11转动。
具体地,请参考图2,铲斗外壳13包括外壳侧面板130、外壳上底板131、外壳下底板132以及圆弧外壳板133,两个外壳侧面板130、外壳上底板131、外壳下底板132以及圆弧外壳板133相互连接构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纳结构,其开口与圆弧外壳板133相对,需要说明的是,为减小摩擦损耗,在圆弧外壳板133的内表面设置有圆弧衬板134,在外壳下底板132设置有铲齿41。
搅拌中轴11的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即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下文将详细说明)分别与相对的两个外壳侧面板130可转动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驱动部1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外壳侧面板130上的两个减速驱动装置120,减速驱动装置120包括液压马达121和减速机122,液压马达121驱动减速机122,减速机122与搅拌中轴11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减速驱动装置120分别与搅拌中轴11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下文将详细说明)同轴同步传动连接以增大输出动力,提高搅拌中轴11的搅拌动力。为保证驱动部12的运作安全,设置有马达保护壳123以及减速机保护壳124。
进一步的,为清楚解释搅拌中轴11,请参考图3、图4以及图5,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中轴11在第一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中轴11在第二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中轴11在第三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搅拌中轴11包括中轴基体110、搅拌部20以及导流部30,其中中轴基体110用于接收驱动部12的动力输出,以作为转动基体完成转动的动作,搅拌部20用于完成搅拌的动作,导流部30为用于完成将物料推入有效搅拌区域的结构。
中轴基体110具有沿轴线方向的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分别与两个减速驱动装置120传动连接,两个减速驱动装置120通过同步传动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共同驱动中轴基体110绕其轴线转动。
多个搅拌部20间隔设置于中轴基体110的周面并位于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之间,即定义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之间的区间为有效搅拌区域,物料将在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之间通过多个搅拌部20完成有效的搅拌动作,由于在搅拌过程中,物料随着搅拌作出无规则的流动,从而导致物料向非有效搅拌区域流动,为此,设置导流部30:
两个导流部30分别设置于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导流部30沿垂直于中轴基体11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其中一个导流部30的导流面31向另一个导流部30的方向上倾斜设置,通过倾斜设置,使得物料在接触导流面31时,由于导流面31是想另一导流板的方向上倾斜设置的,故此推动此物料向另一导流部30的方向上流动,从而进入有效搅拌区域。
为提高导流部30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分别套设有方套40,导流部30包括支撑臂32、导流叶片33以及衬板34,导流叶片33具有用于导向物料的导流面31,支撑臂32设置于方套40上,两个衬板34倾斜设置于支撑臂32的两侧并远离方套40,导流叶片33设置于其中一个衬板34上。
进一步的,两个衬板34沿支撑臂32的轴线对称设置,具体地,支撑臂32为设置于方套40上的边臂320,两个衬板34远离中轴基体110的一端呈外扩状态,为提高导流的效果,使得两个相互远离的导流叶片33有效的推动物料,衬板34上设置有边臂板321,相互远离的导流叶片33设置在相互交叉的边臂板321上,并且两个导流叶片33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为提高物料流动的流畅性,其中一个导流部30的延伸方向与另一个导流部30的延伸方向不同,使得在搅拌中轴11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导流部30始终不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导流部30的延伸方向与另一个导流部30的延伸方向相反,即两个导流部30呈180°夹角。
为有效完成搅拌动作以提高搅拌的效率,多个搅拌部20呈螺旋间隔设置于中轴基体110上,通过呈螺旋的设置使得物料在搅拌部20的推动下不断的向螺旋方向运动从而均匀地搅拌。
具体地,搅拌部20包括搅拌支撑部21以及搅拌叶片22,搅拌支撑部21设置于中轴基体110的外周面并向外延伸,搅拌叶片22设置于搅拌支撑部21远离中轴基体110的一端,具体地,搅拌支撑部21包括设置于中轴基体110外周的中臂210以及设置于中臂210一端的中臂板211,搅拌叶片22设置于中臂板211上。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包含六个搅拌部20,其中,两个搅拌部20位于搅拌中轴11的中间处,并呈180°设置,即两个搅拌部20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搅拌部20位于中轴基体110中点处至第一端111之间,并且呈60°夹角设置;剩余两个搅拌部20位于中轴基体110中点处至第二端112之间,并且呈60°夹角设置,通过这种间隔的设计,使得物料能够顺利被搅拌并且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
进一步的,与导流部30相邻的搅拌支撑部21,即搅拌部20的延伸方向与导流部30的延伸方向相反,即夹角呈180°。
进一步的,为有效的将物料推动至有效搅拌区域,多个搅拌叶片22朝向的角度循着向中轴基体110的中点的螺旋方向逐次改变。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铲斗具有工作效率不高、搅拌不均匀以及搅拌中轴经常出现卡死的问题在于搅拌中轴的结构具有缺陷,其主要搅拌结构分为搅拌臂加搅拌叶片式,螺旋叶片式或螺旋式搅拌轴式几种常见结构,其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造成搅拌不均,并且由于本身的重量造成了液压马达工作效率的降低。
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搅拌铲斗10,其中搅拌铲斗10包括搅拌中轴11、驱动部12以及铲斗外壳13,铲斗外壳13为搅拌物料的物料容纳结构以及支撑结构,搅拌中轴11容纳于铲斗外壳13的内部,并可转动地与铲斗外壳13连接;驱动部12设置于铲斗外壳13的两个侧壁用于驱动搅拌中轴11转动。搅拌中轴11包括呈杆状的中轴基体110、用于搅拌动作的搅拌部20以及用于使得物料处于有效搅拌区间的导流部30,具体地,用于与驱动部12传动连接的中轴基体1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其中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用于可转动地与铲斗外壳13连接,并且作为动力输入端,为减轻重量,以及避免出现物料卡死于搅拌结构的情况发生,多个搅拌部20间隔设置于中轴基体110的周面并位于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之间,多个搅拌部20共同完成搅拌工作,由于搅拌运动,物料在搅拌过程中,经常出现物料被推动至中轴基体110的两端,即,非有效搅拌区域的情况发生,此时,被推出有效搅拌区域的物料将得不到搅拌,为此,设有导流部30,两个导流部30分别设置于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导流部30沿垂直于中轴基体11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通过其中一个导流部30的导流面31向另一个导流部30的方向上倾斜设置,使得物料在流向中轴基体110的第一端111或第二端112的时候,通过导流部30的导流面31的阻挡以及引导,使得物料向搅拌中轴110的端部至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引导物料再次进入有效搅拌区域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了铲斗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以及降低了由于中轴卡死造成的故障发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对液压马达121和减速机122分别对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进行动力的输送,其为同轴同步传动,用以提高搅拌中轴11的搅拌动力。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改变液压马达121和减速机122布置方位或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减速驱动的结构。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仅在第一端111或者第二端112设置液压马达121配套减速机1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铲斗10可附载于多种工程机械上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搅拌中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轴基体,所述中轴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搅拌部,多个所述搅拌部间隔设置于所述中轴基体的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两个导流部,两个所述导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导流部沿垂直于所述中轴基体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其中一个所述导流部的导流面向另一个所述导流部的方向上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中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套设有方套;
所述导流部包括支撑臂、导流叶片以及衬板,所述导流叶片具有用于导向物料的所述导流面;
所述支撑臂设置于所述方套上,两个所述衬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臂的两侧并远离所述方套,所述导流叶片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衬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中轴,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衬板沿所述支撑臂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衬板远离所述中轴基体的一端呈外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中轴,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导流叶片处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搅拌中轴,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个所述导流部的延伸方向与另一个所述导流部的延伸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中轴,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搅拌部呈螺旋间隔设置于所述中轴基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中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支撑部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中轴基体的外周面并向外延伸,所述搅拌叶片设置于所述搅拌支撑部远离所述中轴基体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中轴,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导流部相邻的搅拌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流部的延伸方向相反。
9.一种搅拌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部;
具有开口的铲斗外壳;以及
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中轴,所述搅拌中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铲斗外壳中,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铲斗外壳的侧壁并与所述搅拌中轴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铲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铲斗外壳相对侧面的两个减速驱动装置;
两个所述减速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同步传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05945.7U CN206935183U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一种搅拌中轴以及搅拌铲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05945.7U CN206935183U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一种搅拌中轴以及搅拌铲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35183U true CN206935183U (zh) | 2018-01-30 |
Family
ID=61371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05945.7U Active CN206935183U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一种搅拌中轴以及搅拌铲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351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16861A (zh) * | 2020-12-15 | 2021-03-19 | 遵义市金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饲料的加工设备 |
-
2017
- 2017-07-25 CN CN201720905945.7U patent/CN2069351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16861A (zh) * | 2020-12-15 | 2021-03-19 | 遵义市金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饲料的加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28146A (zh) | 一种乳剂混配用多轴式双向搅拌机 | |
CN105498592A (zh) | 一种行星轮式摩擦材料混料机 | |
CN209917686U (zh) | 槽型混合机用的预混机构 | |
CN206935183U (zh) | 一种搅拌中轴以及搅拌铲斗 | |
CN112705091A (zh) | 一种带搅拌功能的流体上料装置 | |
CN110420586A (zh) | 一种可均匀搅拌且具有升降功能的搅拌桶 | |
CN209679917U (zh) | 一种电缆料生产用高速混合机 | |
CN2738875Y (zh) | 高速行星乳化搅拌装置 | |
CN105582841A (zh) | 一种行星浆池搅拌器结构 | |
CN205650103U (zh) | 高速混合机 | |
JP2889134B2 (ja) | 上下動回転攪拌機 | |
CN208878406U (zh) | 一种防沉淀的矿用搅拌桶 | |
CN207324578U (zh) | 一种搅拌装置 | |
CN207287267U (zh) | 一种搅拌机 | |
CN206868079U (zh) | 一种新型药膏循环混合均质搅拌机 | |
CN104043371B (zh) | 一种离心分散器 | |
KR200388467Y1 (ko) | 멀티 임펠러를 구비한 교반기 | |
CN208130942U (zh) | 一种可旋转的稀土溶液搅拌装置 | |
CN213611070U (zh) | 固液快速分散混合搅拌机构 | |
CN215276937U (zh) | 一种胶粘剂搅拌器 | |
CN208526354U (zh) | 一种酱料自动搅拌机构 | |
CN214051377U (zh) | 一种高分子结构胶粘剂用带离心搅拌桨的行星搅拌机 | |
CN213824261U (zh) | 立方打浆机 | |
CN210993986U (zh) | 一种高效涂料的分散机 | |
CN211586307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硅胶加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