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0588U -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0588U
CN206890588U CN201720758448.9U CN201720758448U CN206890588U CN 206890588 U CN206890588 U CN 206890588U CN 201720758448 U CN201720758448 U CN 201720758448U CN 206890588 U CN206890588 U CN 206890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gas
linking arm
rotary type
kitchen r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84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颖智
罗添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uo Dan Unite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颖智
罗添翼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颖智, 罗添翼 filed Critical 王颖智
Priority to CN2017207584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0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0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0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包括2个或以上的燃烧器,每个燃烧器通过连接臂可移动地安装在灶具面板的上方。复数个燃烧器通过移动,相互组合成大功率加热源,或者独立使用形成多个小功率加热源,使整台燃气灶具的功率配置得到最优化,既能满足西餐小火均匀的加热需求,也能满足中餐猛火爆炒的大功率加热需要。解决了单个燃烧器功率做不上去的缺陷,而且能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随着东西方饮食方式的不断融合和发展,人们对燃气灶具功率(火力)的调节范围要求越来越宽,西餐要求火力均匀,中餐则要求小火集中、大火能够猛火爆炒。而现有燃气灶具的功率一般在3.5KW-4.5KW左右,该配置既不适应西餐的烹饪,要应付中餐的猛火爆炒又显得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现有燃气灶具基本上都采用自然引射原理,燃气通过引射管依靠自身的动能将一次空气吸入,集中射入一个混气腔内,将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经设在燃烧器头部的火孔流出进行燃烧。这样的燃烧方式将燃烧器的功率做大时按国家标准很难实现三个主要技术参数的平衡。国家对家用燃气灶具的三个主要技术指标均为一氧化碳C O排放量为0.05%、热效率一级能效为63%,二级能效为58%,双头灶具的功率必须有一个灶头不得低于3.5KW。受这三个技术指标的影响,想使单台灶具的火力既适应西餐的烹饪需要,又能满足中餐的爆炒需求,按现有燃气灶具的技术设计理念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要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二级能效都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研究,将现有燃气集中于一个腔体的燃烧方式,改为由多个最佳功率配置的小功率灶头聚能组合燃烧器,每个独立的燃烧器通过自由组合,实现最佳功率配置,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场合,满足西餐均匀火力烹饪要求和中餐大功率猛火爆炒的需要。同时使一氧化碳CO排放控制在0.05%以内和热效率达到63%以上,使燃气充分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满足国家一级能效标准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包括灶具本体、连接臂、燃烧器、燃气输送通道,灶具本体包括面板和接通燃气源的燃气流量调节阀,燃烧器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燃气输送通道的一端与燃气流量调节阀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器接通,使燃气能够从燃气流量调节阀输送到燃烧器中进行燃烧,连接臂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面板上方,另一端与燃烧器连接,使燃烧器能够在面板的上方移动,且能够自由组合成不同功率的加热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灶具本体还包括与面板连接的支撑架,燃气流量调节阀安装在支撑架或面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单个燃烧器的功率介于100瓦至2500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连接臂可以通过伸缩改变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面板上方,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燃烧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连接臂和/或第二连接臂为可伸缩结构,使连接臂的长度可通过伸缩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燃气输送通道是可弯曲的软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面板设置有开孔,燃气流量调节阀设有燃气输出端口,燃气输出端口穿过开孔延伸至面板的上方,且与燃气输送通道接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燃气输出端口的数量与燃气输送通道的数量相同,燃气输送通道贯穿设置于连接臂之中,连接臂的一端以燃气输出端口为转动轴可旋转地安装于面板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燃气输出端口与燃气流量调节阀之间安装有喷嘴,燃气流量调节阀输出的燃气经过喷嘴混入空气后,通过燃气输出端口输出至燃气输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燃烧器与燃气输送通道之间安装有喷嘴,燃气输送通道输出的燃气经过喷嘴预混空气后,进入燃烧器进行燃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燃烧器设置有锅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燃烧器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或异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还包括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和防干烧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燃烧器能够上下翻动,便于收纳和清洁面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的另一种组合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输出端口、连接臂和燃烧器的组合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灶具本体、11-支撑架、12-面板、13-开孔、14-燃气输出端口、15-燃气流量调节阀、20-连接臂、21-第一连接臂、22-第二连接臂、30-燃烧器、31-喷嘴、32-锅支架、40-燃气输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见附图1-4,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包括灶具本体10、连接臂20、燃烧器30和燃气输送通道40。灶具本体10包括支撑架11、面板12和燃气流量调节阀15,支撑架11承载整台燃气灶具的部件,其上可以安装有面板12,用以承托燃烧器30和连接臂20。燃气流量调节阀15安装在支撑架11或面板12上,接通燃气源并对燃气进行控制和调节。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安装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和防干烧装置等电气装置(图中未标出),实现现有灶具的各种电气功能。
燃烧器30的数量为2个或者以上,在此以3个为例。单个燃烧器30的功率介于100瓦至2500瓦之间,相对小的功率,能够在单独使用时产生足够小且均匀的火力,组合使用时又能适应猛火爆炒。燃烧器30通过连接臂20和燃气输送通道40,与灶具本体10实现连接。其中,连接臂20实现两者在结构层面上的连接,燃气输送通道40实现两者在燃气输送层面上的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相对小功率的燃烧器30,所以燃烧器30的形状不受限制,一般来说圆形或方形较容易实施,但是其他形状如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异形,也是可以实施的。另外,燃烧器30上还设置有锅支架31,在烹饪过程中,锅支架31能够承托受加热的锅具。
为使燃烧器30能在面板12的上方移动、相互组合和分离,连接臂20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面板12的上方,另一端与燃烧器30连接,这样燃烧器30就能随着连接臂20的转动而在面板12上移动。每个燃烧器30都配套有与之连接的连接臂20,因此连接臂20的数量跟燃烧器30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为使燃烧器30的移动范围更大,连接臂20设计成二段式,包括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第一连接臂21的一端是可转动地安装于面板12的上方,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臂22的另一端与燃烧器30连接。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臂21和/或第二连接臂22是可伸缩结构,这样,连接臂20不仅能弯曲,还能通过伸缩改变长度,使燃烧器30的移动范围大幅增大。连接臂20也可以加入更多的转轴结构,使燃烧器30可以上下翻动,便于燃烧器30的收纳和清洁面板12。
每个燃烧器30都连接与之相配套的燃气输送通道40,燃气输送通道40的另一端连通燃气流量调节阀15。燃气进入燃气流量调节阀15后,经过控制调节,途经燃气输送通道40进入燃烧器30进行燃烧。燃气输送通道40可以是可弯曲的软管,不会阻碍燃烧器30的移动。见附图3-4,面板12上设置有开孔13,燃气流量调节阀15设有燃气输出端口14,燃气输出端口14从下往上穿过开孔13延伸到面板12的上方,并与燃气输送通道40接通。燃气输出端口14的数量与燃气输送通道40的数量相同。燃气输送通道40与连接臂20是一体式,燃气输送通道40贯穿设置在连接臂20之中,连接臂20的一端以燃气输出端口14为转轴安装于面板12的上方。这样,连接臂20与燃气输出端口14连接的同时,燃气输出端口14也接通燃气输送通道40,不需要再另外引出软管传输燃气,使灶面更加整洁。
附图1中,其中两个燃烧器30组合成一个加热源,剩下的燃烧器30单独使用,整台灶具形成两个加热源;附图2中,三个燃烧器30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加热源,如果单个燃烧器30的功率为2500瓦,就能得到一个7500瓦的加热源,完全可以满足中餐猛火爆炒的烹饪需要。
见附图4,在本实施例中,燃气输出端口14与燃气流量调节阀15之间设安装有喷嘴31,燃气流量调节阀15输出的燃气通过喷嘴31引入空气,再经燃气输出端口14进入燃气输送通道40。整个燃气输送通道40就可以看作燃烧器30的混气腔的扩展,预混更加充分。
实施例2:
见附图5,在本实施例中,喷嘴31安装于燃气输送通道40和燃烧器30之间。燃气输送通道40输出的燃气经过喷嘴31预混空气后,进入燃烧器30进行燃烧。这样,喷嘴31引射混入空气的位置是在面板12的上方,能够引入更多的一次空气。
参考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可以自由移动燃烧器30,多个燃烧器30的组合,形成一个大功率的加热源,可以满足中餐猛火爆炒的需要;燃烧器30单独工作时,能够满足西餐小功率均匀加热的烹饪需要;还可以通过不同数量的燃烧器30组合使用,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烹饪场景。燃烧器30的移动,能方便面板12的清洁;也能够空出面板12的空间,用于其他用途。本实用新型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特别适合现代大城市小居室的生活空间,释放了灶具占用的面积;适用范围广,无论均匀小火的西餐,还是大火爆炒的中餐,都能应用本实用新型自由实施;而且满足国家一级能效标准,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发明。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等同替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具本体(10)、连接臂(20)、燃烧器(30)、燃气输送通道(40),
所述灶具本体(10)包括面板(12)和接通燃气源的燃气流量调节阀(15),
所述燃烧器(30)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燃气输送通道(40)的一端与燃气流量调节阀(15)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器(30)接通,使燃气从燃气流量调节阀(15)输送到燃烧器(30)中进行燃烧,
所述连接臂(20)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面板(12)上方,另一端与燃烧器(30)连接,使燃烧器(30)在面板(12)的上方移动,且自由组合成不同功率的加热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本体(10)还包括与面板(12)连接的支撑架(11),所述燃气流量调节阀(15)安装在支撑架(11)或面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燃烧器(30)的功率介于100瓦至2500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20)可以通过伸缩改变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20)包括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所述第一连接臂(21)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面板(12)上方,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臂(22)的另一端与燃烧器(3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1)和/或第二连接臂(22)为可伸缩结构,使连接臂(20)的长度可通过伸缩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输送通道(40)是可弯曲的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2)设置有开孔(13),燃气流量调节阀(15)设有燃气输出端口(14),所述燃气输出端口(14)穿过开孔(13)延伸至面板(12)的上方,且与燃气输送通道(40)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输出端口(14)的数量与燃气输送通道(40)的数量相同,燃气输送通道(40)贯穿设置于连接臂(20)之中,连接臂(20)的一端以燃气输出端口(14)为转动轴可旋转地安装于面板(12)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输出端口(14)与燃气流量调节阀(15)之间安装有喷嘴(31),燃气流量调节阀(15)输出的燃气经过喷嘴(31)混入空气后,通过燃气输出端口(14)输出至燃气输送通道(4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0)与燃气输送通道(40)之间安装有喷嘴(31),燃气输送通道(40)输出的燃气经过喷嘴(31)预混空气后,进入燃烧器(30)进行燃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0)设置有锅支架(32)。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0)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或异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和防干烧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30)能够上下翻动,便于收纳和清洁面板(12)。
CN201720758448.9U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Active CN206890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8448.9U CN206890588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8448.9U CN206890588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0588U true CN206890588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1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8448.9U Active CN206890588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05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0527A (zh) * 2017-06-27 2019-01-04 王颖智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CN109489081A (zh) * 2018-12-06 2019-03-19 邱迪 可移动式单眼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0527A (zh) * 2017-06-27 2019-01-04 王颖智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CN109489081A (zh) * 2018-12-06 2019-03-19 邱迪 可移动式单眼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90588U (zh)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CN205119173U (zh) 一种灶具聚能隔热环
CN103175203A (zh) 上进风燃烧器
CN207230618U (zh) 燃气灶
CN206890584U (zh) 一种滑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CN204786599U (zh) 可控制燃气燃烧程度的双头大炒炉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200940865Y (zh) 涡轮旋喷式节能猛火灶
CN107654697B (zh) 一种风气联动阀
CN206973549U (zh) 一种带补氧功能的高效燃烧器
CN109140527A (zh) 一种转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CN101344250B (zh) 以不同空气供给方式组合的餐饮燃烧器
CN204962895U (zh) 燃气灶陶瓷防热节能组合锅撑
CN2797889Y (zh) 一种节能燃气灶头
CN109140522A (zh) 一种滑动式聚能组合燃气灶具
CN209295196U (zh)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CN202371766U (zh) 中餐炒菜炉头
CN206709134U (zh) 节能环保型无噪音自然风大锅灶
CN201293318Y (zh) 以不同空气供给方式组合的餐饮燃烧器
CN207486839U (zh) 一种商用炉灶的燃气风量配送联控总成
CN20729894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1218538Y (zh) 节能减排燃气灶
CN2932102Y (zh) 阻流式节能燃气炉头
CN201373452Y (zh) 燃气炉
CN205102184U (zh) 一种节能煲仔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2

Address after: 100161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Lianxiang Park No. 5 10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uo Dan Unite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61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Lianxiang Park building 104 room 5

Co-patentee before: Luo Tianyi

Patentee before: Wang Yingzh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