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4332U -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 Google Patents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4332U
CN206884332U CN201720784638.8U CN201720784638U CN206884332U CN 206884332 U CN206884332 U CN 206884332U CN 201720784638 U CN201720784638 U CN 201720784638U CN 206884332 U CN206884332 U CN 206884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lower cavity
chamber
composite plate
ac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46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和平
梁敏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lt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ARTECH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ARTECH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ARTECH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46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4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4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4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包括铝面板,铝面板由多个上凹腔和下凹腔组成,上凹腔的腔口与下凹腔的腔底水平,下凹腔的腔口与上凹腔的腔底水平,上、下凹腔均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上凹腔之间设有一个下凹腔,每两个相邻的下凹腔之间设有一个上凹腔,每个上凹腔均与相邻的下凹腔共用相应的一个侧壁。优点是:板面的平整度极高,而且可以将复合板做到最薄,同时避免了复合板整体较硬的现象,也有效避免了在外力影响之下面铝和底铝容易变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使用效果极佳,而且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相应的减少。

Description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背景技术
铝塑板在建筑物装修中作为主要材料应用,已有十多年历史。目前,国内铝塑板市场容量十分巨大,每年均超过100亿元。现有的铝塑板使用过程中,由于夹层中间的PE塑料的易燃性以及塑料燃烧过程燃烧产生的烟雾,同时材料难于剥离使得材料不便于回收利用,将会给环境、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带来一定的隐患,并且中间采用的塑料使得整个材料韧性不足、难以弯曲,在一些场合下不能应用。
目前传统的铝复合板包括面铝、底铝以及芯铝,芯铝设于面铝和芯铝中间,而中间的芯铝层则是在较薄铝面料上设置多个向上凸起的瓦楞结构或者呈起泡形式的凸起,那么为了配合面铝和底铝,则需要在浇薄的铝面料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这样的瓦楞结构的凸起,这样的结构就无形的增加了铝复合板的厚度,使得铝复合板的硬度增加,而且在受到外力的影响下,容易造成面铝和底铝整个面变形严重,造成使用效果不佳或者无法使用的现象,另外,面铝、底铝以及芯铝之间均是通过胶水进行粘接,这种胶水粘接后使用中容易出现脱胶的现象,而这种胶水使用的方式容易造成环保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面的平整度极高,而且可以将复合板做到最薄,同时避免了复合板整体较硬的现象,也有效避免了在外力影响之下面铝和底铝容易变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使用效果极佳,而且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相应的减少的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包括铝面板,铝面板由多个向上凹设的上凹腔和向下凹设的下凹腔组成,上凹腔的腔口与下凹腔的腔底水平,下凹腔的腔口与上凹腔的腔底水平,上、下凹腔均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上凹腔之间设有一个下凹腔,每两个相邻的下凹腔之间设有一个上凹腔,每个上凹腔均与相邻的下凹腔共用相应的一个侧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有上凹腔的腔底的底面上附着有一层高分子粘接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有下凹腔的腔底的底面上附着有一层高分子粘接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上凹腔和下凹腔的腔底均为方形的腔底、腔口均为方形的腔口,且每个上凹腔和下凹腔的腔底的面积均小于腔口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上凹腔的腔口的四角均向其腔底方向设有与相邻的上凹腔的连通的下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下凹腔的腔口的四角均向其腔底方向设有与相邻的下凹腔的连通的上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改进芯铝层的结构,使得芯铝层在和面铝层以及底铝层配合的时候,整个板面的平整度提高,而且可以将复合板做到最薄,同时避免了复合板整体较硬的现象,也有效避免了在外力影响之下面铝和底铝容易变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使用效果极佳,而且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相应的减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包括铝面板,铝面板由多个向上凹设的上凹腔10和向下凹设的下凹腔11组成,上凹腔10的腔口与下凹腔11的腔底水平,下凹腔11的腔口与上凹腔10的腔底水平,上、下凹腔11均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上凹腔10之间设有一个下凹腔11,每两个相邻的下凹腔11之间设有一个上凹腔10,每个上凹腔10均与相邻的下凹腔11共用相应的一个侧壁。其中,所有上凹腔10的腔底的底面上附着有一层高分子粘接膜;所有下凹腔11的腔底的底面上附着有一层高分子粘接膜。
对于铝面板的设计方案最好是:每个上凹腔10和下凹腔11的腔底均为方形的腔底、腔口均为方形的腔口,且每个上凹腔10和下凹腔11的腔底的面积均小于腔口的面积;每个上凹腔10的腔口的四角均向其腔底方向设有与相邻的上凹腔10的连通的下凹槽12;每个下凹腔11的腔口的四角均向其腔底方向设有与相邻的下凹腔11的连通的上凹槽。这样的设计方案既可以做到产品的加工的难度降低,又可以做到产品的硬度可以很好的降低,能够很好的保证产品的平整度以及厚薄程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包括铝面板,其特征在于:铝面板由多个向上凹设的上凹腔和向下凹设的下凹腔组成,上凹腔的腔口与下凹腔的腔底水平,下凹腔的腔口与上凹腔的腔底水平,上、下凹腔均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上凹腔之间设有一个下凹腔,每两个相邻的下凹腔之间设有一个上凹腔,每个上凹腔均与相邻的下凹腔共用相应的一个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上凹腔的腔底的底面上附着有一层高分子粘接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下凹腔的腔底的底面上附着有一层高分子粘接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上凹腔和下凹腔的腔底均为方形的腔底、腔口均为方形的腔口,且每个上凹腔和下凹腔的腔底的面积均小于腔口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上凹腔的腔口的四角均向其腔底方向设有与相邻的上凹腔的连通的下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下凹腔的腔口的四角均向其腔底方向设有与相邻的下凹腔的连通的上凹槽。
CN201720784638.8U 2017-07-01 2017-07-01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Active CN206884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4638.8U CN206884332U (zh) 2017-07-01 2017-07-01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4638.8U CN206884332U (zh) 2017-07-01 2017-07-01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4332U true CN206884332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297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4638.8U Active CN206884332U (zh) 2017-07-01 2017-07-01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4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57891U (zh) 一种防水型楼面抗震结构
CN206884332U (zh)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之芯铝
CN207140475U (zh) 三层结构的铝复合板
KR101301284B1 (ko) 에어로겔을 이용한 커튼월
CN204109449U (zh) 一种无面纸蜂窝复合材料
CN105729588A (zh) 一种新型三合板
CN207189876U (zh) 一种防止压贴过程变形的细木工板结构
CN202416789U (zh) 一种三层木材结构的实木地板
CN104453164A (zh) 一种环保型复合地板
CN201613686U (zh) 白光贴合水晶板
CN205521789U (zh) 一种新型三合板
CN202763960U (zh) 环保防水防变形多层胶合板
CN207260495U (zh) 一种多层组合式网格石材马赛克板
CN209408723U (zh) 一种竹木复合细木工板
CN206599960U (zh) 铝合金地台板组合结构
CN207388475U (zh) 一种防潮复合板
CN202596108U (zh) 一种拼花地板
CN202147305U (zh) 组合竹板材
CN205743098U (zh) 一种便于排水和稳固耐用的小区保安岗亭
CN214395749U (zh) 泡沫铝复合面板结构
CN205329978U (zh) 一种多功能墙板
CN204172141U (zh) 一种用于柱体制作的竹材家具板
CN209145093U (zh) 玻璃面板与玻璃肋之间的胶结构
CN202517775U (zh) 一种铝板贴木皮的复合装饰板
CN203213646U (zh) 一种防水活动箱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8000 Coastal Industrial Block C, Ta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ltai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Coastal Industrial Block C, Ta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artech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