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4162U - 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4162U
CN206884162U CN201720478800.3U CN201720478800U CN206884162U CN 206884162 U CN206884162 U CN 206884162U CN 201720478800 U CN201720478800 U CN 201720478800U CN 206884162 U CN206884162 U CN 206884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irduct
compartmen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88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生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u Kun Packaging Products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u Kun Packaging Product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u Kun Packaging Products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u Kun Packaging Product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88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4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4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41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外部冷却机构和内部冷却机构,外部冷却机构包括分为上部的通风部和下部的冷却部的外风环,通风部分为第一风室、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第三风室,冷却部中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下部设置有第一隔热层、上部设置有第二隔热层;内部冷却机构包括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包括外风管、中间风管、内风管,外风管上端连接有下出风环件,中间风管上端螺纹连接有上出风环件,下出风环件两侧壁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出风第一出风口、下出风第二出风口和下出风第三出风口,上出风环件中部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出风口、上出风第二出风口和上出风第三出风口。

Description

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吹膜机在生产塑料薄膜时,要通过对塑料颗粒加热,使其从固态颗粒转换成熔融态液体,从而通过模头挤出吹膜形成薄膜,薄膜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产品的合格与否。现有薄膜的冷却是采用风环吹风冷却方式。外风环的冷却定型效果对薄膜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外观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控制风环冷却显得非常重要。公知的风环没有冷却装置,由于与模头接触,而模头需要挤出熔融状态的液体塑料,温度较高,从而使得风环升温,进而造成风环内的冷却风冷却效果降低,导致成品薄膜不合格。公知的内、外风环,通常因其内风环的吹风高度不够,出料口至膜管吹胀处的间距过小,导致薄膜冷却效率低,导致产品没有好的好的光洁度和拉伸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冷却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外部冷却机构和内部冷却机构,外部冷却机构包括外风环,外风环分为上部的通风部和下部的冷却部,通风部两侧壁中部设置有进风管,通风部分为第一风室、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三个风室通过等口径的风道连通,第三风室内侧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冷却部中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竖直穿过第一风室与冷却水管连通,冷却水管下部设置有第一隔热层、上部设置有第二隔热层;内部冷却机构包括竖直风管,竖直风管包括外风管,外风管内部套设有中间风管,中间风管内部套设有内风管,外风管上端螺纹连接有下出风环件,中间风管上端螺纹连接有上出风环件且在中间风管上部开有与上出风环件对应的多个送风口,下出风环件两侧壁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出风第一出风口、下出风第二出风口和下出风第三出风口,上出风环件中部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储风腔且上出风第一储风腔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出风口、上出风第二储风腔且在上出风第二储风腔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二出风口和上出风第三储风腔且在上出风第三储风腔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三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通过将风环本体分为通风部和冷却部有效的将温度较高的模头与风环隔开,保证外风环冷却风不受模头影响,保证冷却效果。通过将通风部分为第一风室、第二风室、第三风室,对进入外风环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好。通过冷却部设置的冷却水管,同时在冷却水管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有效的阻止高温模头对风环的影响,保证风环温度稳定,提高冷却效率。通过在膜管内部设置的竖直风管且在设置有下出风环件和上出风环件,来对膜泡内部进行冷却定型,通过对下出风环件两侧壁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出风第一出风口、下出风第二出风口和下出风第三出风口提高膜泡从模头吹出后快速定型,通过上出风环件中部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储风腔且风腔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出风口、上出风第二储风腔且在风腔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二出风口和上出风第三储风腔且在风腔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三出风口,来提高膜泡内部吹风高度,提高冷却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优选地:在第一风室与第二风室之间的风道中设置有多个导流板,第二风室的前部成口径由小变大的倒漏斗状、中部为等口径、后部为口径由大变小的漏斗状空腔,且在第二风室中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第二风室与第三风室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优选地:第三风室的第一出风口为斜向上开口,第二出风口为水平开口,第三出风口为斜向上开口。
优选地:第一出风口两侧设置有护风圈。
优选地:冷却水管为螺旋状。
优选地:第一隔热层采用隔热棉,第二隔热层采用复合硅酸盐材料
优选地:在内风管上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优选地:下出风环件上的下出风第一出风口、下出风第二出风口和下出风第三出风口都为斜向上开口出风。
优选地:上出风环件的上出风第一出风口为斜向上开口,上出风第二出风口为水平开口,上出风第三出风口为斜向下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风环出风口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出风环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出风环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风环;11、第一风室;12、第二风室;13、第三风室;14、第三出风口;15、第二出风口;16、第一出风口;2、进风管;3、冷却水管;31、进水管;32、出水管;4、第一隔热层;5、第二隔热层;6、竖直风管;61、外风管;62、中间风管;63、内风管;7、下出风环件;71、下出风第一出风口; 72、下出风第二出风口;73、下出风第三出风口;8、上出风环件;81、上出风第一储风腔;82、上出风第一出风口;83、上出风第二出风口;84、上出风第二储风腔;85、上出风第三出风口;86、上出风第三储风腔;9、模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外部冷却机构和内部冷却机构,外部冷却机构包括外风环1,外风环1分为上部的通风部和下部的冷却部,通风部两侧壁中部设置有进风管2,通风部分为第一风室11、第二风室12和第三风室13,三个风室通过等口径的风道连通,第三风室13右侧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6、第二出风口15和第三出风口14。为了使得进风管2进来的冷却风能均匀再分配,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风室11与第二风室12之间的风道中设置有多个导流板,第二风室12的前部成口径由小变大的倒漏斗状、中部为等口径、后部为口径由大变小的漏斗状空腔,且在第二风室12中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第二风室12与第三风室13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为了提高冷却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三风室13的第一出风口16为斜向上开口,第二出风口15为水平开口,第三出风口14为斜向上开口。为了使得膜泡散热均匀,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两侧设置有护风圈。冷风经过外风环1对从模头9中吹出的塑料进行冷却定型。
冷却部中设置有冷却水管3,冷却水管3包括进水管31和出水管32,进水管31竖直穿过第一风室11与冷却水管3连通,冷却水管3下部设置有第一隔热层4、上部设置有第二隔热层5。为了充分吸收模头9散处的热量,本实施例中,冷却水管3为螺旋状。为了保证模头9产生的热量不对外风环1加热,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层4采用隔热棉,所述第二隔热层5采用复合硅酸盐材料。
内部冷却机构包括竖直风管6,竖直风管6包括外风管61,外风管61内部套设有中间风管62,中间风管62内部套设有内风管63,外风管61上端螺纹连接有下出风环件7,中间风管62上端螺纹连接有上出风环件8且在中间风管62上部开有与上出风环件8对应的多个送风口,下出风环件7两侧壁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出风第一出风口71、下出风第二出风口72和下出风第三出风口73。为了使得下出风环件7对膜泡进行充分冷却定型,本实施例中,下出风环件7上的下出风第一出风口71、下出风第二出风口72和下出风第三出风口73都为斜向上开口出风。上出风环件8中部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储风腔81且在上出风第一储风腔81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出风口82、上出风第二储风腔84且在上出风第二储风腔84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二出风口83和上出风第三储风腔86且在上出风第三储风腔86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三出风口85。为了使得,冷却风合理分配到各出风口,本实施例中,在内风管63上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为了使得上出风环件8对膜泡内部进行快速冷却,本实施例中,上出风环件8的上出风第一出风口82为斜向上开口,上出风第二出风口83为水平开口,上出风第三出风口 85为斜向下开口。通过外风管61和中间风管62构成的风道,为下出风环件7提供冷却风,为膜泡内部冷却。通过中间风管62与内风管63构成的风道,为上出风环件8提供冷却风,用来对膜泡内部进行冷却。通过内风管63上端开有的集风口将膜泡内冷却完的热风收集、排出到膜泡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部冷却机构和内部冷却机构,所述外部冷却机构包括外风环(1),所述外风环(1)分为上部的通风部和下部的冷却部,所述通风部两侧壁中部设置有进风管(2),所述通风部分为第一风室(11)、第二风室(12)和第三风室(13),三个风室通过等口径的风道连通,所述第三风室(13)内侧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6)、第二出风口(15)和第三出风口(14),所述冷却部中设置有冷却水管(3),冷却水管(3)包括进水管(31)和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竖直穿过第一风室(11)与冷却水管(3)连通,所述冷却水管(3)下部设置有第一隔热层(4)、上部设置有第二隔热层(5);所述内部冷却机构包括竖直风管(6),所述竖直风管(6)包括外风管(61),所述外风管(61)内部套设有中间风管(62),所述中间风管(62)内部套设有内风管(63),所述外风管(61)上端螺纹连接有下出风环件(7),所述中间风管(62)上端螺纹连接有上出风环件(8)且在中间风管(62)上部开有与上出风环件(8)对应的多个送风口,所述下出风环件(7)两侧壁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下出风第一出风口(71)、下出风第二出风口(72)和下出风第三出风口(73),所述上出风环件(8)中部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储风腔(81)且上出风第一储风腔(81)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一出风口(82)、上出风第二储风腔(84)且在上出风第二储风腔(84)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二出风口(83)和上出风第三储风腔(86)且在上出风第三储风腔(86)左侧连通设置有上出风第三出风口(8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风室(11)与第二风室(12)之间的风道中设置有多个导流板,第二风室(12)的前部成口径由小变大的倒漏斗状、中部为等口径、后部为口径由大变小的漏斗状空腔,且在第二风室(12)中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第二风室(12)与第三风室(13)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风室(13)的第一出风口(16)为斜向上开口,第二出风口(15)为水平开口,第三出风口(14)为斜向上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出风口(16)两侧设置有护风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水管(3)为螺旋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隔热层(4)采用隔热棉,所述第二隔热层(5)采用复合硅酸盐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在内风管(63)上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出风环件(7)上的下出风第一出风口(71)、下出风第二出风口(72)和下出风第三出风口(73)都为斜向上开口出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出风环件(8)的上出风第一出风口(82)为斜向上开口,上出风第二出风口(83)为水平开口,上出风第三出风口(85)为斜向下开口。
CN201720478800.3U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84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8800.3U CN206884162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8800.3U CN206884162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4162U true CN206884162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40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88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84162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41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6487A (zh) * 2019-05-22 2019-08-13 安徽康采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共挤吹膜生产线冷却控制系统
CN113969430A (zh) * 2021-10-25 2022-01-25 嘉兴市华星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差别化pet丝织物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6487A (zh) * 2019-05-22 2019-08-13 安徽康采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共挤吹膜生产线冷却控制系统
CN113969430A (zh) * 2021-10-25 2022-01-25 嘉兴市华星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差别化pet丝织物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84162U (zh) 一种吹膜机的辅助冷却装置
CN102726784B (zh) 一种粉丝、粉条立式冷却装置
CN110017539A (zh) 空调出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6854659U (zh) 连续量产超细纳米级金属粒子的纳米粒子生长器
CN209206385U (zh) 一种门锁锌合金件快速成型模具
CN207758079U (zh) 一种注塑模具散热装置
CN202680403U (zh) 一种粉丝、粉条立式冷却器
CN206870368U (zh)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CN111497171A (zh) 一种塑料粒料的塑料丝冷却固化装置
CN209320243U (zh) 一种自动调温注塑模具
CN111595176A (zh) 一种冷却水塔以及玄武岩纤维工业化生产线冷却系统
CN202186048U (zh) 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吹膜机内冷循环装置
CN215151712U (zh) 一种塑料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09054797U (zh) 一种石墨模具冷却结构
CN206140869U (zh) 管材挤出冷却装置
CN206085647U (zh) 缠绕管生产线
CN110001016A (zh) 一种节能注塑机
CN209230112U (zh) 一种自保护的注塑机用冷却系统
CN209580333U (zh) 一种模具冷却设备
CN203919673U (zh) 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
CN207515600U (zh) 管壳式换热器防冻结构
CN110257660A (zh) 一种生产小孔径泡沫铝的装置及方法
CN216461690U (zh) 灰铸铁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07736644U (zh) 深型腔壳体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6803380U (zh) 配备冰晶盒的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