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2064U -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2064U
CN206872064U CN201720544919.6U CN201720544919U CN206872064U CN 206872064 U CN206872064 U CN 206872064U CN 201720544919 U CN201720544919 U CN 201720544919U CN 206872064 U CN206872064 U CN 206872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station
sorting
pins
pallet
s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49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肇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ity Baodi District Taifeng And Edible Fungu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ity Baodi District Taifeng And Edible Fungu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ity Baodi District Taifeng And Edible Fungus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ity Baodi District Taifeng And Edible Fungu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449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2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2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20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叠放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运输托盘的运输机构以及叠放机构,叠放机构包括将托盘分送到对应推车不同隔层板上的分流组件,以及将托盘推入推车内的推放组件;分流组件包括多个与推车不同隔层板对齐的端部传送台、铰接在运输机构靠近推放组件一端分选传送台以及驱动分选传送台转动的驱动件,分选传送台远离自身铰接轴的一端悬空,与其中一个端部传送台对接,达到了自动将托盘摆放在推车上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针菇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瓶栽养殖金针菇的过程中,需要将金针菇培养基装入培养基瓶中,盖上瓶盖后,杀菌、消毒。如图1所示,通常会将多个培养瓶,放在统一的托盘中。在将托盘摆放在蒸柜中进行高温杀菌。在现有的操作方法中,有将托盘直接堆叠起来的;也有将托盘摆放在推车上,如图2所示,利用推车的隔层板将托盘隔开的层架式。其中采用层架式的结构各培养瓶见得透气性较好,各培养瓶的受热均匀,杀菌效果较好。
但是在再用层架式的结构放置金针菇时,将托盘摆放在推车内时,需要较大的人力,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叠放装置,将托盘自动摆放在推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包括机架、运输托盘的运输机构以及叠放机构,叠放机构包括将托盘分送到对应推车不同隔层板上的分流组件,以及将托盘推入推车内的推放组件;分流组件包括多个与推车不同隔层板对齐的端部传送台、铰接在运输机构靠近推放组件一端分选传送台以及驱动分选传送台转动的驱动件,分选传送台远离自身铰接轴的一端悬空,与其中一个端部传送台对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叠放组件将托盘分层的放置在推车内。设置端部传送台对应各层不同高度的隔层板,配合推放组件可以将端部传送台上的托盘直接推到隔层板上。利用分选传送台使其悬空一端的高度对准不同的端部传送台,将运输机构上运输过来托盘分别导入不同层高的端部传送台。从而实现托盘的按层分流,实现统一运输的托盘,按层分流后,再将托盘分别推上各隔层板。实现自动将托盘摆放在推车上,便于将托盘摆放在推车上,减少了人力需求。
较佳的,驱动件为液压杆,液压杆的输出端与分选传送台铰接,液压杆远离输出端的一端与机架铰接,所述铰接的轴线与运输机构和分选传送台的传送方向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液压杆作为驱动件,将两个分选传送台,通过液压杆的伸缩将,分选传送台悬空的一端抬高或者降低,设置液压杆的两端为铰接,保证液压杆与分选传送台的连动的同时,液压杆能够伸缩。
较佳的,端部传送台的数量少于推车上隔层板的数量,分流组件还包括移动端部传送台的推放移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端部传送台的数量,端部传送台的厚度太大,相邻隔层板的间距不足以保证容纳端部传送台和培养瓶的整体高度,导致空间紧张。通过设置推放移动机构,实现端部传送台的上下移动,从而使端部传送台对应不同更高度的隔层板。
较佳的,隔层板的数量是端部传送台数量的整数倍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每个端部传送台所对应的隔层板的数量相同,可以实现利用推放移动机构同步移动所有端部传送台,并保证每次移动所有端部传送台都能对应一层隔层板。在保证能够满足推车各隔层板摆放的前提下,使推放移动机构的移动效率较高。
较佳的,分选传送台与端部传送台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传送台,连接传送台的数量与端部传送台的数量相同;连接传送台的一端与对应端部传送台铰接,另一端的高度固定,连接传送台的铰接轴线与分选传送台的铰接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传送台能够避免端部传送台的上下移动时需要改变分流传送台悬空一端改变对接位置,分流传送台只需每次将高度调整到与连接传送台高度固定一端等高即可,通过铰接实现端部传送台与连接传送台的连通,将连接传送台设置为可以伸缩的,可以保证连接传送台能够满足两端铰接连接的要求,减少分选传送台与端部传送台的传送部分之间的间隙,有助于托盘稳定的传输。同时,可以减少分选传送台分选所需定位的高度级数,便于控制。
较佳的,连接传送台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支撑架、铰接在分选传送台上的连接架、与连接架滑动连接的固定架,以及分别转动连接在连接架与固定架上的连接传送辊,固定架远离连接架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固定架的铰接轴线、连接传送辊的转动轴线与连接架的铰接轴线平行,连接架与固定架的滑动方向与固定架的铰接轴线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架与连接架的滑动连接,实现连接传送台的可伸缩,通过转动连接的连接传送辊保证连接传送台的传送需求。
较佳的,推放移动机构包括多个滑移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升降台、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丝杠以及驱动丝杠转动的电机,丝杠与升降台螺纹连接,升降台的数量与端部传送台数量相同,各升降台分别对应与其中一个端部传送台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杠的转动,带动多个升降台同时、同步的上下移动,将各端部传送台同时移动到准确位置。有助于快速的完成端部传送台的移动。
较佳的,推放组件包括分别固接在各升降台上的液压缸,以及固接在各液压缸输出端上的推板,液压缸的伸缩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端部传送台的传送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液压缸和推杆,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实现推板的移动,利用推板,尽量增大推动位置与托盘的接触范围,从而将端部传送台上的托盘平稳的推上隔层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实现自动将托盘摆放在推车上,便于将托盘摆放在推车上,减少了人力需求;推放移动效率较高;有助于托盘稳定的传输;便于控制;有助于实现快速摆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托盘及其中培养瓶的示意图;
图2是推车及其上托盘的示意图;
图3是自动叠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推车定位时自动叠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运输机构和压盖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端部传送台、推放移动机构和推放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接传送台与分选传送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连接架与固定架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9是推放组件推动托盘时的示意图;
图10是压盖机构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控制电路中降压部分的电路示意图;
图12是控制电路中突出分选检测单元和推送检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3是控制电路中突出分选检测单元定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14是控制电路中突出分选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5是控制电路中突出推送检测单元定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16是控制电路中突出推送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7是控制电路中突出换层检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8是控制电路中突出换层检测单元定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19是控制电路中突出换层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运输机构;21、运输架;22、运输辊;3、定位机构;31、移动轨;311、轨道;312、防护板;313、导向轮;314、挡块;32、定位块;33、扭簧;34、固定轴;4、叠放机构;41、推放组件;411、液压缸;412、推板;42、分流组件;421、端部传送台;4211、端架;4212、端部传送辊;4213、挡板;422、分选传送台;4221、分选架;4222、分选传送辊;423、液压杆;424、推放移动机构;4241、升降台;4242、光杠;4243、丝杠;425、连接传送台;4251、支撑架;4252、连接架;4253、固定架;4254、连接传送辊;4255、滑槽;4256、滑块;5、压盖机构;51、压盖架;52、压盖辊;53、缓冲层;6、推车;61、隔层板;7、托盘;71、培养瓶;72、瓶盖;8、分选控制模块;81、分选检测单元;82、分选驱动单元;83、推送控制模块;831、推送检测单元;832、推送驱动单元;9、换层控制模块;91、换层检测单元;92、换层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支撑自动叠放装置机构主要功能模块的机架1、将推车6位置固定在可与其他功能模块对接的位置的定位机构3、运输单个装满培养瓶71的托盘7的运输机构2、将托盘7放置在推车6上的叠放机构4以及压盖机构5。
结合图4所示,定位机构3包括固接在机架1一侧的移动轨31、铰接在移动轨31上的定位块32以及扭簧33。移动轨31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长条形轨道311,推车6的车轮在轨道311上表面运动。轨道311的两侧分别固接有防护板312,防护板312为矩形长条板。防护板312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311的上表面,且分别位于两个轨道311相互远离的一端。两个防护板312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均匀的开有多个凹槽,凹槽内有多根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相同的导向轮313,导向轮313部分伸出凹槽,且各导向轮313伸出凹槽的大小一致。推车6在两个防护板312之间移动,导向轮313的圆周面与推车6的侧壁相切。
两条轨道311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34,固定轴34的轴线水平且与轨道311的长度方向垂直。定位块32固接在固定轴34上,扭簧33套设在固定轴34上。两个轨道311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固接有挡块314,挡块314设置在固定轴34远离定位块32与推车6接触的一侧。定位块32的两侧凸出有凸块,扭簧3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定位块32的凸块和挡块314上。不在扭簧33上施加外力时,定位块32位于固定轴34上方,结合图4和图9所示,定位块32远离固定轴34的一端高于推车6底部。固定轴34的高度低于推车6底部,推车6推动定位块32压缩扭簧33,推车6能够从定位块32和固定轴34上方经过。
如图5所示,运输机构2为一条动力滚筒线,包括固接在机架1上的运输架21、转动连接在运输架21上的多个运输辊22、与运输辊22同轴固接的链轮、与链轮啮合的链条以及驱动链轮转动的电机。运输辊22的轴线水平且与轨道311的长度方向垂直。
回看图3,叠放机构4包括将托盘7推入推车6内的推放组件41,以及将托盘7分送到对应推车6不同隔层板61上的分流组件42。如图2所示,这里以推车6设置为九层,每层放置两排三列托盘7为例进行说明。推车6的层数和托盘7的排布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分流组件42根据推车6的具体形状和托盘7的排布设置。
分流组件42包括三个端部传送台421、驱动端部传送台421上下移动的推放移动机构424、一个将运输机构2上的托盘7分送到不同端部传送台421的分选传送台422、驱动分选传送台422移动的液压杆423,以及三个连接传送台425。
结合图6所示,端部传送台421与运输机构2运输方向平行,三个端部传送台421相同,端部传送台421的传送长度不小于推车6的长度。结合图5,端部传送台421的结构与运输机构2结构相似也为一条动力滚筒线,包括端架4211、转动连接在端架4211上的多个端部传送辊4212、与端部传送辊4212同轴固接的链轮、与链轮啮合的链条以及驱动链轮转动的电机。端部传送辊4212的轴线与轨道311的运输辊22的轴线平行。端架4211远离运输机构2的一端固接有挡板4213,托盘7运动到与挡板4213抵接时会停止移动。
结合图3和图6所示,推放移动机构424包括三个滑移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升降台4241、一个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丝杠4243、三根固接在机架1上的光杠4242以及驱动丝杠4243转动的电机。升降台4241为矩形板状,且水平设置,每个端部传送台421对应固接在一个升降台4241上。升降台4241的四角分别开有一个与丝杠4243相适配的螺纹孔和三个与光杠4242相适配的光孔丝杠4243和光杠4242竖直设置。升降台4241与丝杠4243螺纹连接且在光杠4242上滑动,保持升降台4241水平。结合图4所示,相邻升降台4241的间距与五层(从下向上数)隔层板61的间距相同,即当最底层的升降台4241与第二层隔层板61对齐时,中间的升降台4241与第五层隔层板61对齐,最顶层的升降台4241与第八层隔层板61对齐。
结合图5和图7所示,分选传送台422的结构与运输机构2结构相似也为一条动力滚筒线,包括分选架4221、转动连接在分选架4221上的多个分选传送辊4222、与分选传送辊4222同轴固接的链轮、与链轮啮合的链条以及驱动链轮转动的电机。分选传送辊4222的轴线与轨道311的运输辊22的轴线平行。分选架4221的一端铰接在运输架21靠近端部传送台421的一端,分选架4221远离运输架21的一端悬空。
液压杆423设置在分选传送台422的下方。液压杆423远离输出端的一端远离分选传送台422,且铰接在机架1上,所述铰接的轴线与分选传送辊4222的轴线平行。液压杆423的输出端铰接在分选架4221的底部,所述铰接的轴线也与分选传送辊4222的轴线平行。
如图3所示,连接传送台425设置在端部传送台421和分选传送台422之间。如图7所示,三个连接传送台425公用一个固接在机架1上的支撑架4251,支撑架4251设置在分选传送台422远离运输机构2的一端。
如图7所示,每个连接传送台425为两段运输方向重合的动力滚筒线(结构与运输机构2相似)构成。每个连接传送台425包括一个连接架4252和一个与连接架4252滑动连接的固定架4253。连接架4252和固定架4253上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传送辊4254,连接传送辊4254的轴线与固定架4253的转动轴线平行,连接传送辊4254按照连接架4252和固定架4253的长度方向排布。
三个连接传送台425的连接架4252分别对应铰接在三个端架4211靠近分选传送台422的一端,铰接轴线与端部传送辊4212的轴线平行。固定架4253远离连接架4252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架4251上,固定架4253的铰接轴线与分选传送辊4222的轴线平行。结合图8所示,连接架4252靠近固定架4253的一端开有滑槽4255,固定架4253远离分选传送台422的一端固接有与滑槽4255相适配的滑块4256,滑块4256插接在滑槽4255内。滑块4256在滑槽4255内的滑动方向与连接架4252和固定架4253的长度方向平行。
如图4所示,当位于底部的端部传送台421与第二层隔层板61对齐时,连接架4252和固定架4253水平。可以减小连接传送台425的传送方向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相邻固定架4253的铰接端的间距与相邻端架4211的间距相同。当分选传送台422悬空一端与中间的固定架4253的铰接端对齐时,分选传送台422水平。可以减小分选传送台422的传送方向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结合图4和图6所示,推放组件41包括三个分别固接在各升降台4241上的液压缸411,液压缸411设置在端部传送台421远离移动轨31的一端。液压缸411的输出端朝向端部传送台421。液压缸411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与端部传送辊4212的轴线平行。每个液压缸411的输出端上固接有一个推板412。推板412远离液压缸411的表面垂直于端部传送辊4212的轴线,结合图9所示,推板412可以同时推动三个并排的托盘7。
结合图5和图10所示,压盖机构5设置在运输机构2的上方。压盖机构5包括固接在运输架21上的压盖架51,压盖架51为倒U形,并且扣在运输架21上方。压盖架51上转动连接有压盖辊52,压盖辊52的转动轴线与自身轴线重合且与运输辊22平行。压盖辊52的圆周面上固接有一层弹性的缓冲层53,缓冲层53为橡胶制成。托盘7内放入盖紧瓶盖72的培养瓶71的总高度,略小于压盖辊52的最低点到运输辊22最高点的间距,且略大于缓冲层53的最低点到运输辊22最高点的间距。即当压盖辊52从其下方经过时,可以将瓶盖72压紧在培养瓶71上。
分流组件42还包括控制分流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分选控制模块8、推送控制模块83以及换层控制模块9。
分选控制模块8包括分选检测单元81和分选驱动单元82,推送控制模块83包括推送检测模块831以及推送驱动模块832,换层控制模块9包括换层检测模块91以及换层驱动模块92。
如图12所示,分选检测单元81包括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6号管脚与12V低压电源CHO(VCC)耦接,8号管脚接地设置。
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2号管脚与12V低压电源CHO(VCC)耦接,在低压电源CHO(VCC)与1号管脚之间设有9组相互并联的光电开关VD1-VD9,光电开关VD1-VD9相互并联后分别与电源CHO(VCC)以及1号管脚耦接,在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3号管脚和4号管脚之间设有与门电路&1, 第一CD4518的3号管脚和4号管脚分别与与门电路&1的两个输入端耦接,在与门电路&1的输出端耦接有继电器KA1,继电器KA1包括电磁线圈KA1以及常开触点KA1,与门电路&1的输出端与电磁线圈KA1耦接并且在电磁线圈KA1的另一端耦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在低压电源CHO(VCC)与7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4。
如图13所示,分选检测单元81还包括第一三五定时器,第一三五定时器的4号管脚与8号管脚均接入低压电源CHO(VCC),1号管脚接地设置,在1号管脚与8号管脚之间设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t1、滑动变阻器Rt2以及电容Ct1,第一三五定时器的6号管脚和7号管脚相互串联后接入滑动变阻器Rt2和电容Ct1之间的节点处,在第一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与低压电源CHO(VCC)之间耦接有相互串联设置的电磁线圈KA3和电阻R4,在第一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上耦接有相互串联设置的电磁线圈KA2和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设置,第一三五定时器的2号管脚与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耦接,常开触点KA1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如图14所示,分选驱动单元82包括设于市电220V电源的两端之间的第二三五定时器,第二三五定时器的8号管脚与4号管脚相互并联并联并且后与电磁阀YV4和常开触点KA3相互串联,常开触点KA3的另一端与220V电源的一端耦接,在第二三五定时器的4号管脚与7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6,其中2号管脚与6号管脚相互并联,并且并联后接有电容C1,第二三五定时器的2号管脚经电容C1后接地设置,在第二三五定时器的6号管脚与7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7,在第二三五定时器的5号管脚上耦接有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在第二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上耦接有NPN三极管VT1,其3号管脚与NPN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耦接,在NPN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五定时器的8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8,在NPN三极管VTI的发射极上耦接有继电器的电磁线圈KA4,电磁线圈KA4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回看图12,在低压电源CHO(VCC)与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9号管脚之间设有9组相互并联的光电开关VD10-VD18,光电开关VD10-VD18相互并联后分别与电源CHO(VCC)以及9号管脚耦接,在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5 号管脚与电源CHO(VCC)之间串联有常开触点KA7,在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2号管脚和13号管脚之间设有与门电路&2,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2号管脚和13号管脚分别与与门电路&2的两输入端耦接,在与门电路&2的输出端耦接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3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KA5,电磁线圈KA5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如图15所示,推送检测单元831包括第三三五定时器,第三三五定时器的4号管脚与8号管脚均接入低压电源CHO(VCC),1号管脚接地设置,在1号管脚与8号管脚之间设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t3、滑动变阻器Rt4以及电容Ct3,第三三五定时器的6号管脚和7号管脚相互串联后接入滑动变阻器Rt4和电容Ct3之间的节点处,在第三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与低压电源CHO(VCC)之间耦接有电阻R9,在第三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上耦接有相互串联设置的电磁线圈KA6和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设置,第三三五定时器的2号管脚耦接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5,常开触点KA5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如图16所示,推送驱动单元832包括设于市电220V电源的两端之间的第四三五定时器,第四三五定时器的8号管脚与4号管脚相互并联并联并且后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6相互串联,常开触点KA6的另一端与220V电源的一端耦接,在第四三五定时器的4号管脚与7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11,其中2号管脚与6号管脚相互并联,并且并联后接有电容C3,第四三五定时器的2号管脚经电容C3后接地设置,在第四三五定时器的6号管脚与7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12,在第四三五定时器的5号管脚上耦接有电容C4,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在第四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上耦接有NPN三极管VT2,其3号管脚与NPN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耦接,在NPN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第四三五定时器的8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13,在NPN三极管VTI的发射极上耦接有继电器的电磁线圈KA7,电磁线圈KA7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回看图11,在市电220V电源的两端耦接有相互并联的电磁阀YV3以及丝杠电机M,在电磁阀YV3上串联有常开触点KA2,在丝杠电机M上串联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6,在市电220V电源的两端还并联有电阻R1以及220V变12V的变压器,在变压器的二次侧并联有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器,在整流器的正极上耦接有滤波电感L,滤波电感L的另一端与低压电源CHO(VCC)耦接,在整流器的正负极之间耦接有电容C。
如图17所示,换层检测单元91包括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6号管脚与12V低压电源CHO(VCC)耦接,8号管脚接地设置。
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2号管脚与12V低压电源CHO(VCC)耦接,在低压电源CHO(VCC)与1号管脚之间设有光电开关VD19,光电开关VD19的一端与电源CHO(VCC)耦接,另一端与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号管脚和9号管脚耦接,在芯片CD4518的3号管脚和4号管脚之间设有与门电路&1, 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3号管脚和4号管脚分别与与门电路&3的两个输入端耦接,在与门电路&3的输出端耦接有继电器KA8,继电器KA8包括电磁线圈KA8以及常开触点KA8,与门电路&3的输出端与电磁线圈KA8耦接并且在电磁线圈KA8的另一端耦接有电阻R1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在低压电源CHO(VCC)与7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10。
在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5 号管脚与电源CHO(VCC)之间串联有按键开关SB1,在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1号管脚和14号管脚之间设有与门电路&4,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1号管脚和14号管脚分别与与门电路&4的两输入端耦接,在与门电路&4的输出端耦接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15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KA11,电磁线圈KA11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如图18所示,换层检测单元91还包括第五三五定时器,第五三五定时器的4号管脚与8号管脚均接入低压电源CHO(VCC),1号管脚接地设置,在1号管脚与8号管脚之间设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t5、滑动变阻器Rt6以及电容Ct3,第五三五定时器的6号管脚和7号管脚相互串联后接入滑动变阻器Rt6和电容Ct5之间的节点处,在第五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与低压电源CHO(VCC)之间耦接有电阻R16,在第五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上耦接有相互串联设置的电磁线圈KA9和电阻R17,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设置,第五三五定时器的2号管脚与继电器KA8的常开触点KA8耦接,常开触点KA8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如图19所示,换层驱动单元92包括设于市电220V电源的两端之间设有第六三五定时器,第六三五定时器的8号管脚与4号管脚相互并联,并且并联后耦接有相互并联的电磁阀YV5和电磁阀YV6,在电磁阀YV5上串联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11,在电磁阀YV6上串联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A11,电磁阀YV5和电磁阀YV6并联后接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9,常开触点KA9的另一端与220V电源的一端耦接,在第六三五定时器的4号管脚与7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18,其中2号管脚与6号管脚相互并联,并且并联后接有电容C5,第六三五定时器的2号管脚经电容C5后接地设置,在第六三五定时器的6号管脚与7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19,在第六三五定时器的5号管脚上耦接有电容C6,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在第六三五定时器的3号管脚上耦接有NPN三极管VT1,其3号管脚与NPN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耦接,在NPN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第六三五定时器的8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20,在NPN三极管VTI的发射极上耦接有继电器的电磁线圈KA10,电磁线圈KA10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使用时,先将推车6推上移动轨31,并与定位块32抵接。运输机构2将带有培养瓶71的托盘7运输到压盖机构5下,压盖机构5将瓶盖72压严。
设于相邻两个升降台4241之间的光电开关VD1-VD9实时检测相邻两个升降台4241之间的托盘7通过的次数并且通过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进行计数,在计算通过的次数达到3次时,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3号管脚和4号管脚均输出高电平,经与门电路&1后传给电磁线圈KA1,电磁线圈KA1得电控制常开触点KA1闭合,由电阻R4得电的常态转换成电磁线圈KA2得电的定时态,电磁线圈KA2控制常开触点KA2闭合,控制液压缸411伸长的电磁阀YV3得电控制液压缸411的活塞杆伸长,将托盘7推入到对应的隔层板61上,在液压缸411达到最大伸长量时,定时结束,电磁线圈KA2失电,与此同时电磁线圈KA3得电并且将控制常开触点KA3闭合,控制液压缸411收缩的电磁阀YV4得电控制液压缸411收缩,并且控制第二三五定时器构成的延时电路启动,第二三五定时器延时控制NPN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其导通的延时时间长于液压缸411活塞杆回收的时间,进而控制电磁线圈KA4得电,电磁线圈KA4控制常开触点KA4闭合,实现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一侧的复位,重新开始计数。
设于相邻两个隔层板61之间的光电开关VD10-VD18实时检测通过相邻两个隔层板61之间的托盘7的次数并且通过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进行计数,在计算通过的次数达到6次时,第一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12号管脚和13号管脚均输出高电平,经与门电路&2后传给电磁线圈KA5,电磁线圈KA5得电控制常开触点KA5闭合,由电阻R9得电的常态转换成电磁线圈KA6得电的定时态,电磁线圈KA6控制常开触点KA6闭合,控制丝杠电机M转动同时控制第四三五定时器组成的延时电路启动,升降台4241下降,在下降至下一层的隔层板61时,刚好NPN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电磁线圈KA7得电控制常开触点KA7闭合,对二次控制端进行复位,重新开始计数并且依次类推。
设于分选传送台422上的光电开关VD19检测到通过分选传送台422上的托盘7的次数为3次时,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3号管脚和4号管脚均输出高电平,与门电路&3的输出端也输出高电平,电磁线圈KA8得电,控制常开触点KA8闭合,在一段时间内电磁线圈KA9得电,控制常开触点KA9闭合,控制液压杆423的电磁阀YV6得电使得液压杆423收缩,与此同时第六三五定时器组成的延时电路启动,当分选传送台422上的托盘7通过3次时控制电磁线圈KA10得电控制常开触点KA10闭合,对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一次侧进行复位,重新开始计数,第二CD4518同步加法计数器的二次侧统计计数为9次时,电磁线圈KA11得电控制常开触点KA11闭合,常闭触点KA11打开,使得控制液压杆423伸长的电磁阀YV5得电,继续分三阶段控制液压杆423伸长,完成控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自动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运输托盘(7)的运输机构(2)以及叠放机构(4),叠放机构(4)包括将托盘(7)分送到对应推车(6)不同隔层板(61)上的分流组件(42),以及将托盘(7)推入推车(6)内的推放组件(41);分流组件(42)包括多个与推车(6)不同隔层板(61)对齐的端部传送台(421)、铰接在运输机构(2)靠近推放组件(41)一端分选传送台(422)以及驱动分选传送台(422)转动的驱动件,分选传送台(422)远离自身铰接轴的一端悬空,与其中一个端部传送台(421)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件为液压杆(423),液压杆(423)的输出端与分选传送台(422)铰接,液压杆(423)远离输出端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所述铰接的轴线与运输机构(2)和分选传送台(422)的传送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端部传送台(421)的数量少于推车(6)上隔层板(61)的数量,分流组件(42)还包括移动端部传送台(421)的推放移动机构(4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隔层板(61)的数量是端部传送台(421)数量的整数倍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选传送台(422)与端部传送台(421)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传送台(425),连接传送台(425)的数量与端部传送台(421)的数量相同;连接传送台(425)的一端与对应端部传送台(421)铰接,另一端的高度固定,连接传送台(425)的铰接轴线与分选传送台(422)的铰接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传送台(425)包括固接在机架(1)上的支撑架(4251)、铰接在分选传送台(422)上的连接架(4252)、与连接架(4252)滑动连接的固定架(4253),以及分别转动连接在连接架(4252)与固定架(4253)上的连接传送辊(4254),固定架(4253)远离连接架(4252)的一端与支撑架(4251)铰接,固定架(4253)的铰接轴线、连接传送辊(4254)的转动轴线与连接架(4252)的铰接轴线平行,连接架(4252)与固定架(4253)的滑动方向与固定架(4253)的铰接轴线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放移动机构(424)包括多个滑移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的升降台(424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丝杠(4243)以及驱动丝杠(4243)转动的电机,丝杠(4243)与升降台(4241)螺纹连接,升降台(4241)的数量与端部传送台(421)数量相同,各升降台(4241)分别对应与其中一个端部传送台(421)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放组件(41)包括分别固接在各升降台(4241)上的液压缸(411),以及固接在各液压缸(411)输出端上的推板(412),液压缸(411)的伸缩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端部传送台(421)的传送方向。
CN201720544919.6U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2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4919.6U CN206872064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4919.6U CN206872064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2064U true CN206872064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40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491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2064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20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4013A (zh) * 2018-04-08 2019-05-03 昆山木利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检测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4013A (zh) * 2018-04-08 2019-05-03 昆山木利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检测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55159U (zh) 自动叠放装置
CN206872035U (zh) 一种托盘用自动摆放装置
CN210999177U (zh) 一种木门板双向封边回转线
CN201376790Y (zh) 码垛机卷帘式抓手输送机构
CN106788165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太阳能充电板
CN206872064U (zh) 一种自动叠放装置
CN106276275A (zh) 一种全自动高位码垛装置
CN202744018U (zh) 全自动液压码坯机
CN103734207A (zh) 一种烤盘排出及回收,食品与烤盘分离的装置及方法
CN203753422U (zh) 全自动发药机
CN110282320A (zh) 一种全自动双向菌筐上架系统
CN206536977U (zh) 一种全自动碟盘烫印机
CN202966752U (zh) 一种夹心饼干机的分层机构
CN203854889U (zh) 一种水平对折纸箱机构
CN105752669A (zh) 免托板自动码砖砌块成型机
CN206663447U (zh) 可快速装卸的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冷压生产设备
CN209144584U (zh)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自动脱模装置
CN205045447U (zh) 瓦楞纸板翻板机
CN205228828U (zh) 独立双工位婴儿车路障疲劳机
CN206810743U (zh) 一种无水滚刷光伏清扫机器人
CN207890228U (zh) 一种钢管束结构的稳固装置
CN204643310U (zh) 用于瓦楞纸的下料堆垛装置
CN204291598U (zh) 一种自动折弯定型设备
CN203714953U (zh) 一种新型折叠机
CN203854893U (zh) 一种双封口薄膜封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7